自行车脚踏板之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9509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脚踏板之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行车之构造,特别涉及一种自行车脚踏板之构造。
背景技术
自行车脚踏板是一种组装于自行车上供脚掌踩踏来使自行车前进的组件。自行车 脚踏板一般常见的构造包括一脚踏板面(可为各种造型)和在脚踏板面侧面伸出的一个枢 接轴杆;组装时,由该枢接轴杆与前链轮两侧相互反向伸出的曲柄腿的外端枢接,两脚踏板 面分别位于自行车两侧并与自行车车身呈垂直相交状态,以方便踩踏。目前常见的自行车(尤其是折叠式自行车)为节省运送材积和仓储空间,所组装 的脚踏板已经出现采用可以折叠放置(即不使用时将该脚踏板面弯折使之与曲柄腿贴合) 或者组装成易装易拆的结构(以方便随时操作将脚踏板取下另外放置)。而不论是可折叠 放置的脚踏板还是易装易拆的脚踏板,都是为了可以随时操作节省脚踏板空间,但是折叠 放置脚踏板的结构复杂,操作不便,而易装易拆结构的脚踏板拆离另置后,易遗忘(后来花 费很多时间才找到)或遗失(根本就找不到),这些结构给脚踏板的组装和放置带来了很大 的麻烦。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行车脚踏板之构造,其结构简单,操作方 便。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行车脚踏板之构造,包 括脚踏板、支撑接头和曲柄腿,以使用方向为基准,该脚踏板上侧设有一脚踏板面,脚踏板 一侧延伸有一枢接轴杆;该枢接轴杆内设有一插置槽,该枢接轴杆侧壁上径向设有一定位 槽孔,该定位槽孔与插置槽连通;该脚踏板还包括一控制杆、一弹性体和一定位体,该控制杆的杆体上设有一顶高 位置及一相对该顶高位置低下的承置槽,该承置槽恰可供定位体自由置入(定位体自由置 入承置槽时为脚踏板拆卸状态),该控制杆的杆体一端设有一按压头,该控制杆另一端设有 一挡盘;弹性体插置于枢接轴杆的插置槽内,控制杆插置于枢接轴杆的插置槽内且其设有 挡盘的一端紧顶该弹性体一端,该控制杆的顶高位置与枢接轴杆侧壁上的定位槽孔位置对 应(即为自行车脚踏板与自行车连接使用状态),定位体容置于该定位槽孔内,定位体靠近 枢接轴杆轴心线的一端止顶于该控制杆的顶高位置,该定位槽孔远离枢接轴杆轴心线一侧 的开口直径小于定位体的径向直径,防止定位体脱出该定位槽孔(即本例中,控制杆的顶 高位置及承置槽中两者之一可对应该定位槽孔,顶高位置与定位槽孔对应时为脚踏板连接 使用状态,承置槽与定位槽孔对应时为脚踏板拆卸状态);支撑接头为一圆柱状短型块体,其一侧延伸有一外螺段,该外螺段外侧表面上设 有外螺纹,该支撑接头上轴向贯穿设有一接合穿槽,该接合穿槽内侧壁上径向设有一定位 穴孔;
曲柄腿一端定位于自行车上,另一端设有一内螺槽;支撑接头的外螺段螺接于该曲柄腿的内螺槽内;枢接轴杆插设于支撑接头的接合穿槽内,定位体远离枢接轴杆一端恰可容置于支撑接头的定位穴孔内(为自行车脚踏板与自行车连接使用状态);当按压按压头时,该控制 杆向靠近脚踏板方向运动,则定位体落入控制杆的承置槽内,此时定位体远离枢接轴杆一 端脱离支撑接头的定位穴孔而容置于枢接轴杆的定位槽孔内,此时即可将脚踏板的枢接轴 杆连同控制杆一同抽离该支撑接头的接合穿槽。使用者可将抽离出的脚踏板反向摆置,并将枢接轴杆插置入该支撑接头的接合穿 槽内,即可完成脚踏板的内侧插置收存状态,这样脚踏板就不会被遗忘或遗失,且因为脚踏 板完全处于二侧曲柄腿的间隔内,所以更能减少材积及空间。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该弹性体为条状弹簧。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该定位体为球形钢珠。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该定位体为椭圆球形钢珠。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该支撑接头的接合穿槽可供脚踏板的枢接轴杆全部插 置入内。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发明采用按压控制杆的方式,简单方便的将脚踏板 固定安装或拆离曲柄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脚踏板拆离曲柄腿后将该脚踏板反向插置于 同一组装构造上,可有效防止脚踏板另置遗忘或遗失;并且脚踏板完全可置于两侧的曲柄 腿之间,可有效节省运送材积及仓储空间。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图;图3为图2中A部放大图;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使用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第三使用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的第四使用状态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的第五使用状态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的第六使用状态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的第七使用状态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的第八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种自行车脚踏板之构造,包括脚踏板10、支撑接头20和曲柄腿30,以使 用方向为基准,该脚踏板10上侧设有一脚踏板面11,脚踏板10 —侧延伸有一枢接轴杆12 ; 该枢接轴杆12内设有一插置槽121,该枢接轴杆12侧壁上径向设有一定位槽孔122,该定 位槽孔122与插置槽121连通;该脚踏板10还包括一控制杆13、一弹性体14和一定位体15,该控制杆13为一可插置于枢接轴杆12的插置槽121内的杆体,控制杆13的一端设有一按压头134,控制杆13另一端设有一挡盘131,其侧壁上设有一顶高位置132和一比该顶高位置132相对低下 的承置槽133,承置槽133恰可供定位体15自由置入,弹性体14插置于枢接轴杆12的插 置槽121内,控制杆13插置于枢接轴杆12的插置槽121内,其设有挡盘131的一端紧抵弹 性体14,该控制杆13的顶高位置132与枢接轴杆12侧壁上的定位槽孔122位置对应(脚 踏板与自行车连接即自行车可使用状态),定位体15容置于定位槽孔122内,其靠近枢接 轴杆12轴心线一端紧抵控制杆13的顶高位置132,该定位槽孔122远离枢接轴杆12轴心 线一侧的开口直径小于定位体15的径向直径,防止该定位体脱出定位槽孔,定位体15远离 枢接轴杆12 —端超出该定位槽孔122远离枢接轴杆12轴心线一侧的开口设定高度,当按 压按压头134时(利用杆状物或手指皆可),该控制杆13向脚踏板方向运动,此时其承置 槽133位于该定位体15下侧,该定位体15的下端就会落入该承置槽133内,此时该定位体 15远离枢接轴杆12的一端恰不超出该插置槽121的外侧,而当放开按压头134时,弹性体 14复位而推动该控制杆13向远离脚踏板方向移动,此时控制杆13的顶高位置132紧顶定 位体15下端,使定位体15上移;同时,由于该控制杆13的挡盘131受到该定位体15的阻 挡(脚踏板与自行车处于连接使用状态,定位体15相对卡制于支撑接头20的定位穴孔23 内),该控制杆13则无法脱离插置槽121。该支撑接头20为一圆柱状短型块体,其一侧延伸有外螺段21,该外螺段21外侧表 面上设有外螺纹,该支撑接头20上轴向贯穿设有一接合穿槽22,该接合穿槽22内侧壁上 径向设有一定位穴孔23,该脚踏板10的枢接轴杆12全部插置入该接合穿槽22内;曲柄腿 30 一端定位于自行车上,另端则设有一内螺槽31 ;该支撑接头20的外螺段21螺接于曲柄 腿30的内螺槽31内,脚踏板10的枢接轴杆12插置于支撑接头20的接合穿槽22内,该枢 接轴杆12插置于该支撑接头20的接合穿槽22内时(如图4所示),定位体15超出该定位 槽孔122远离枢接轴杆12 —侧的开口的部份会碰到接合穿槽22的槽壁,而使该枢接轴杆 12无法前进,此时利用一杆状物(如钥匙、小起子、筷子、树枝等)自该接合穿槽22的一端 开口伸入按压控制杆13的按压头134,使控制杆13内移,则控制杆13的承置槽133与该定 位体15对应,则该定位体15即落入该承置槽133内(如图5所示),这样枢接轴杆12即可 持续前进(如图6所示);当该枢接轴杆12全部插入该接合穿槽22时(如图7所示),该定位体15也恰与 该支撑接头20之定位穴孔23对应,此同由于弹性体14复位将控制杆13向远离脚踏板方 向推出,则控制杆13的顶高位置132紧顶该定位体15下端,使之上移进入定位穴孔23内, 此时则无法将该脚踏板10的枢接轴杆12抽离支撑接头20的接合穿槽22,则该脚踏板10 为可使用状态。因此只要自行车两侧的曲柄腿30都组装上支撑接头20,并插置入脚踏板 10的枢接轴杆12,则可使用脚踏板10来踩踏,以驱动自行车行进。而当要运送或仓储时,可以先将脚踏板10抽离支撑接头20,以减少材积及占用空 间,其操作动作顺序如下1)用手指头按压该按压头134 (如图8所示),使该控制杆13向脚踏板方向移动, 使该控制杆13的承置槽133与该定位体15位置对应,则该定位体15落入该承置槽133内, 此时即可手持该脚踏板10将枢接轴杆12连同控制杆13抽离支撑接头20的接合穿槽22 ;2)当枢接轴杆12离开接合穿槽22时,因该控制杆13已不被按压,则该弹性体14复位推动该控制杆13使该控制杆13向远离脚踏板方向移动,而其顶高位置132则紧顶该 定位体15下端使之上移(如图2所示);3)使用者将抽离出的脚踏板10反向摆置,并将枢接轴杆12插置入该支撑接头20 的接合穿槽22内,即可完成脚踏板的内侧插置收存状态(如图10、图11所示),这样脚踏 板就不会被遗忘或遗失,且因为脚踏板完全处于二侧曲柄腿30的间隔内,所以更能减少材积及空间。所述弹性体为条状弹簧。所述定位体为球形钢珠。所述定位体为椭圆球形钢珠。所述支撑接头20的接合穿槽22可供脚踏板的枢接轴杆全部插置入内。
权利要求
一种自行车脚踏板之构造,其特征为包括脚踏板(10)、支撑接头(20)和曲柄腿(30),以使用方向为基准,该脚踏板(10)上侧设有一脚踏板面(11),脚踏板(10)一侧延伸有一枢接轴杆(12);该枢接轴杆(12)内设有一插置槽(121),该枢接轴杆(12)侧壁上径向设有一定位槽孔(122),该定位槽孔(122)与插置槽(121)连通;该脚踏板(10)还包括一控制杆(13)、一弹性体(14)和一定位体(15),该控制杆(13)的杆体上设有一顶高位置(132)及一相对该顶高位置(132)低下的承置槽(133),承置槽(133)恰可供定位体(15)自由置入,该控制杆(13)的杆体一端设有一按压头(134),该控制杆(13)另一端设有一挡盘(131);弹性体(14)插置于枢接轴杆(12)的插置槽(121)内,控制杆(13)插置于枢接轴杆(12)的插置槽(121)内且其设有挡盘(131)的一端紧顶该弹性体(14)一端,该控制杆(13)的顶高位置(132)与枢接轴杆(12)侧壁上的定位槽孔(122)位置对应,定位体(15)容置于该定位槽孔(122)内,定位体(15)靠近枢接轴杆(12)轴心线的一端止顶于该控制杆(13)的顶高位置(132),该定位槽孔(122)远离枢接轴杆(12)轴心线一侧的开口直径小于定位体(15)的径向直径;支撑接头(20)一侧延伸有一外螺段(21),该外螺段(21)外侧表面上设有外螺纹,该支撑接头(20)上轴向贯穿设有一接合穿槽(22),该接合穿槽(22)内侧壁上径向设有一定位穴孔(23);曲柄腿(30)一端定位于自行车上,另一端设有一内螺槽(31);支撑接头(20)的外螺段(21)螺接于曲柄腿(30)的内螺槽(31)内;枢接轴杆(12)插设于支撑接头(20)的接合穿槽(22)内,定位体(15)远离枢接轴杆(12)的一端恰可容置于支撑接头的定位穴孔(2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脚踏板之构造,其特征为该弹性体(14)为条状 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脚踏板之构造,其特征为该定位体(15)为球形 钢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脚踏板之构造,其特征为该定位体(15)为椭圆 球形钢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脚踏板之构造,其特征为该支撑接头(20)的接 合穿槽(22)可供脚踏板的枢接轴杆全部插置入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行车脚踏板之构造,弹性体和控制杆插置于脚踏板一侧的枢接轴杆的插置槽内,且控制杆的挡盘紧顶弹性体一端,定位体容置于枢接轴杆侧壁上的定位槽孔内,且其靠近枢接轴杆轴心线的一端止顶于该控制杆的顶高位置,曲柄腿一端定位于自行车上,另一端的内螺槽与支撑接头一侧的外螺段螺接,支撑接头轴向贯穿设有接合穿槽,该接合穿槽内侧壁上径向设有定位穴孔,枢接轴杆插设于支撑接头的接合穿槽内,定位体远离枢接轴杆一端容置于支撑接头的定位穴孔内,按压控制杆一端的按压头就可将脚踏板正反安装或拆离曲柄腿,可有效防止脚踏板被另置遗忘或遗失;并且脚踏板可完全置于两侧的曲柄腿之间,有效节省了运送材积及仓储空间。
文档编号B62M3/08GK101837820SQ20091002622
公开日2010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16日
发明者王忠瀚 申请人:欧亚马自行车(太仓)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