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人座婴儿车折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6570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人座婴儿车折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车折合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双人座婴儿车折合机构。
背景技术
为了便于照看婴儿,现有的婴儿车通常设置有一前一后或一左一右两个座位,从 而形成双人座婴儿车。为了便于收藏放置,现有的双人座婴儿车通常设置有相应的婴儿车 折合机构。例如,专利申请号为200510161165的中国专利揭示了一种双人座婴儿车折合机
构,其包含一第一支架单元、一第二支架单元及一连动机构。该第一支架单元包括相互枢 接的一第一主杆、若干根第一支杆、若干根第二支杆、若干根第三支杆、一中央杆及一第一 收合机构。所述第二支架单元包括相互枢接的一第二主杆、若干根第四支杆、若干根第五支 杆、若干根第六支杆及一第二收合机构。所述连动机构连接至所述第一与第二支架单元,以 最终使该第一支架单元及该第二支架单元可连动地折合及展开。然而,上述现有的双人座 婴儿车折合机构结构复杂及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及成本低的双人 座婴儿车折合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人座婴儿车折合机构,其包括一上部 悬挂框架、一底部支撑架及一与所述上部悬挂框架及底部支撑架活动连接的活动连接架。 所述上部悬挂框架连接有一第一婴儿座,所述上部悬挂框架的相对两侧均枢接有一上部活 动连接杆及一可限定该上部活动连接杆位置的定位件。所述底部支撑架与所述上部活动连 接杆对应的两侧均枢接有一下部活动连接件,所述底部支撑架上活动连接有若干车轮。所 述活动连接架连接有一第二婴儿座,所述活动连接架的两端均枢接有一中部活动连接杆, 该中部活动连接杆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上部活动连接杆枢接,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下部活 动连接件枢接。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件开设有一定位孔及一与该定位孔相连通的条形通孔,该条 形通孔位于所述定位孔的下方并延伸到所述定位孔的一侧。所述上部活动连接杆固定有一 固定柱,该固定柱可活动插置在所述定位孔及条形通孔内。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仅通过所述上部活动连接杆、定位件、中部活动连接杆及下 部活动连接件的简单配合,便实现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支撑。当不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仅需解 除定位件对所述上部活动连接杆的定位,便可折合存放,因而结构简单及成本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的立体3[0010]图3为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A区域的放大图;图4至图7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在折合过程中不同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 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双人座婴儿车折合机构包括一上部悬挂框架1、一 底部支撑架2及一与所述上部悬挂框架1及底部支撑架2活动连接的活动连接架3。所述 上部悬挂框架1与所述活动连接架3通过一活动连接块4活动相连。所述上部悬挂框架1 呈倾斜倒立的U形状,其中部连接有一第一婴儿座5。所述上部悬挂框架1 一端的相对两侧 均枢接有一上部活动连接杆6及一可限定该上部活动连接杆6位置的定位件7,所述上部活 动连接杆6位于所述定位件7的右侧。所述定位件7大致呈括弧形状,其中部开设有一定位孔71,该定位孔71先向下再 向右延伸形成有一与该定位孔71相连通的条形通孔72,从而形成该条形通孔72位于所述 定位孔71的下方并延伸到所述定位孔71的一侧的形式。所述上部活动连接杆6上部固定 有一固定柱8,该固定柱8可活动插置在所述定位孔71内,从而可使本实用新型稳固撑开, 即可使本实用新型处于稳固的可使用状态。所述底部支撑架2呈方形,所述底部支撑架2与所述上部活动连接杆6对应的两 侧均枢接有一下部活动连接件9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下部活动连接件91分别为一枢 接在所述底部支撑架2两侧的一 U形管的两端。所述底部支撑架2上活动连接有若干车轮 92。所述活动连接架3中部连接有一第二婴儿座93。所述活动连接架3的两端均枢接有一 中部活动连接杆94,该中部活动连接杆94的一端与所述上部活动连接杆6枢接,另一端与 所述下部活动连接件91枢接。请参阅图4至图7,当不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所述定位件7的自由端向上提,从而 使所述固定柱8从所述定位孔71向所述条形通孔72滑动,即所述固定柱8的运动方向为 先向下再向右的运动,从而解除定位件7对所述上部活动连接杆6的定位,进而实现将本实 用新型折合存放。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仅通过所述上部活动连接杆6、定位件7、中部活动连接杆 94及下部活动连接件91的简单配合,便实现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支撑。当不使用本实用新型 时,仅需解除定位件7对所述上部活动连接杆6的定位,便可折合存放,因而结构简单及成 本低。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 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一种双人座婴儿车折合机构,其包括一上部悬挂框架(1)、一底部支撑架(2)及一与所述上部悬挂框架(1)及底部支撑架(2)活动连接的活动连接架(3),所述上部悬挂框架(1)连接有一第一婴儿座(5),所述底部支撑架(2)上活动连接有若干车轮(92),所述活动连接架(3)连接有一第二婴儿座(9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悬挂框架(1)的相对两侧均枢接有一上部活动连接杆(6)及一可限定该上部活动连接杆(6)位置的定位件(7),所述底部支撑架(2)与上部活动连接杆(6)对应的两侧均枢接有一下部活动连接件(91),所述活动连接架(3)的两端均枢接有一中部活动连接杆(94),该中部活动连接杆(94)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上部活动连接杆(6)枢接,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下部活动连接件(91)枢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人座婴儿车折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7)开设 有一定位孔(71)及一与该定位孔(71)相连通的条形通孔(72),该条形通孔(72)位于所述 定位孔(71)的下方并延伸到所述定位孔(71)的一侧;所述上部活动连接杆(6)固定有一 固定柱(8),该固定柱(8)可活动插置在所述定位孔(71)及条形通孔(7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人座婴儿车折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悬挂框架(1) 与所述活动连接架(3)通过一活动连接块(4)活动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人座婴儿车折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悬挂框架(1) 呈U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人座婴儿车折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架(2)呈方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人座婴儿车折合机构,其包括一上部悬挂框架、一底部支撑架及一与所述上部悬挂框架及底部支撑架活动连接的活动连接架。所述上部悬挂框架连接有一第一婴儿座,所述上部悬挂框架的相对两侧均枢接有一上部活动连接杆及一可限定该上部活动连接杆位置的定位件。所述底部支撑架与所述上部活动连接杆对应的两侧均枢接有一下部活动连接件,所述底部支撑架上活动连接有若干车轮。所述活动连接架连接有一第二婴儿座,所述活动连接架的两端均枢接有一中部活动连接杆,该中部活动连接杆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上部活动连接杆枢接,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下部活动连接件枢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及成本低。
文档编号B62B7/06GK201626450SQ20092026328
公开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4日
发明者陈鸿凯 申请人:东莞育童幼儿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