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小接地比压的履带行走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7873阅读:7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减小接地比压的履带行走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履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减小接地比压的履带行走机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家庭车辆和普通运输车辆一般采用轮式驱动,以达到轻便快速运输的目的。工程车辆一般车体大,吨位重,普通轮胎很难承受这么大的压力,而且很难满足在荒原、草原、滩涂等区域的运输作业要求。因此,吊车、推土机等工程车辆一般采用履带驱动,以适应恶劣的地面条件。一般的履带只能在硬地(或土加石)的工况下进行工作,而当我们要在比较松软的工况下进行作业时,这种履带将不能胜任。因此开发接地比压小的履带行走机构十分有必要。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减小接地比压的履带行走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小接地比压的履带行走机构,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履带、支重轮、驱动轴、从动轴、支架,支架与机架连接,主动轮安装在驱动轴上,从动轮和支重轮与从动轴连接,履带覆设在各轮上,在各轴靠近机体外侧的一端增设一拖动轮,所述履带能覆设在各拖动轮上。所述拖动轮为无齿圆盘结构且与其所在轴上其他轮的大小一致,各拖动轮排布在
一直线上。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增加了履带的宽度和拖动轮,从而增加了车体的承重面积,减小了接地比压,增大了机械的作业范围。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从动轮 2、驱动轴 3、支架4、从动轴 5、支重轮 6、主动轮7、履带8 、拖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减小接地比压的履带行走机构,包括主动轮6、从动轮1、履带7、支重轮5、驱动轴2、从动轴4、支架3,支架3与机架连接,主动轮6安装在驱动轴2上,从动轮1和支重轮5与从动轴4连接,履带7覆设在各轮上,在各轴靠近机体外侧的一端增设一拖动轮8,所述履带7能覆设在各拖动轮8上。所述拖动轮8为无齿圆盘结构且与其所在轴上其他轮的大小一致,各拖动轮8排布在一直线上。行走时,由机架上动力机构带动驱动轴2转动,驱动轴2带动主动轮6转动,主动轮6驱使其上的履带7转动,履带7又带动从动轮1、支重轮5和拖动轮8转动。由于增加了一排拖动轮8,从而加宽了履带7的宽度,大大增加了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了接地比压。当用普通的履带时,接地比压为39kPa,这个比压只能在硬地(或土加石)的工况下进行工作。如果要在比较松软的工况下进行作业,这种履带将不能胜任。使用了新的履带时(安装时应左右对称安装),接地比压变为27kPa,这个比压可以在比较松软的工况下进行作业,诸如沼泽地和泥塘地的工况下均可以进行工作。这样扩大了机械的使用范围。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减小接地比压的履带行走机构,包括主动轮(6)、从动轮(1)、履带(7)、支重轮 (5)、驱动轴O)、从动轴(4)和支架(3),支架(3)与机架连接,主动轮(6)安装在驱动轴 (2)上,从动轮(1)和支重轮( 与从动轴(4)连接,履带(7)覆设在各轮上,其特征在于 在各轴靠近机体外侧的一端增设一拖动轮(8),所述履带(7)能覆设在各拖动轮(8)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小接地比压的履带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拖动轮(8) 为无齿圆盘结构且与其所在轴上其他轮的大小一致,各拖动轮(8)排布在一直线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小接地比压的履带行走机构,属于车辆履带技术领域,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履带、支重轮、驱动轴、从动轴和支架,支架与机架连接,主动轮安装在驱动轴上,从动轮和支重轮与从动轴连接,履带覆设在各轮上,在各轴靠近机体外侧的一端增设一拖动轮,所述履带能覆设在各拖动轮上;所述拖动轮为无齿圆盘结构且与其所在轴上其他轮的大小一致,各拖动轮排布在一直线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增加了履带的宽度和拖动轮,从而增加了车体的承重面积,减小了接地比压,增大了机械的作业范围。
文档编号B62D55/14GK201951573SQ201020661460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5日
发明者叶斌, 张士德, 罗曼 申请人:天津市三佳动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