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乘式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9493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骑乘式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骑乘式车辆,该骑乘式车辆具有车架、发动机単元、存物箱、燃料箱、乘车用车座、及防抱死制动控制器;该车架具有头管和左右一对主构架,该头管按能够转向的方式支承对前轮进行枢轴支撑的前叉,该左右一对主构架从该头管向后方延伸;该发动机単元被支承在该车架上;该存物箱配置在上述头管的后方且上述发动机単元的上方,支承在上述主构架上;该燃料箱配置在该存物箱的后方且上述发动机単元的后方斜上方,支承在上述车架上;该乘车用车座配置在该燃料箱的上方;该防抱死制动控制器用于对供给到配置在上述前轮及后轮的至少一方的盘式制动器的液压进行控制,防止制动时陷入抱死状态。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I中已知这样的机动ニ轮车,该机动ニ轮车在车架上支承发动机单元,并且在上述车架上支承存物箱和燃料箱;该车架具有头管具有头管、从该头管向后下延伸的左右一对主构架、以及从这些主构架的偏后部的中间部向后上方延伸的左右一对车座轨;该存物箱被配置在上述头管的后方且上述发动机単元的上方,并且其后部被配置在上述两车座轨的前部的上方;该燃料箱在上述存物箱的后方且上述发动机単元的后方斜上方配置在上述两车座轨之间。另ー方面,在专利文献2中已知这样的机动ニ轮车,该机动ニ轮车在支承在车架的发动机単元与配置在该发动机単元的上方的燃料箱之间配置液压调节器,该液压调节器对从主液压缸供给到盘式制动器的液压进行控制,防止制动时陷入抱死状态。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平3-220072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7-21681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可是,在由上述专利文献I公开的机动ニ轮车中,存物箱的后部配置在车座轨的前部的上方,所以,需要避免与车座轨的干渉,而且存在难以增大存物箱的容量的问题。因此,如骑乘式车辆在头管的后方且发动机単元的上方配置存物箱,在该存物箱的后方且发动机单元的后方斜上方配置燃料箱,当在这样的骑乘式车辆中适用在上述专利2中公开的防抱死制动控制器的配置结构即在发动机単元的上方配置防抱死制动控制器的结构时,希望极カ地将存物箱的容量确保得大。本发明就是鉴于该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使得能够在这样的骑乘式车辆中按极カ地确保大的存物箱的容量的方式配置防抱死制动控制器,该骑乘式车辆在头管的后方且发动机単元的上方配置存物箱,在该存物箱的后方且发动机単元的后方斜上方配置燃料箱。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骑乘式车辆具有车架、发动机単元、存物箱、燃料箱、乘车用车座、及防抱死制动控制器;该车架具有头管和左右一对主构架,该头管按能够转向的方式支承对前轮进行枢轴支撑的前叉,该左右一对主构架从该头管向后方延伸;该发动机単元被支承在该车架上;该存物箱配置在上述头管的后方且上述发动机単元的上方,并被支承在上述主构架上;该燃料箱配置在该存物箱的后方且上述发动机単元的后方斜上方,并被支承在上述车架上;该乘车用车座配置在该燃料箱的上方;该防抱死制动控制器用于对供给到被配置在上述前轮及后轮的至少一方的盘式制动器的液压进行控制,防止制动时陷入抱死状态;其第I特征在于从左右一对上述主构架的后部向后上方延伸然后横跨上述燃料箱的前部的车座支承构架,以用其上端部支承上述乘车用车座的前部的方式被设在左右ー对上述主构架之间,上述防抱死制动控制器由上述车座支承构架从上方覆盖并被配置在上述发动机単元的上方。另外,本发明在第I特征的构成的基础上,还具有第2特征上述防抱死制动控制器在侧面观察时被配置在由上述发动机単元、上述存物箱及上述燃料箱围住的区域,并被支承在上述车架上,上述防抱死制动控制器具有液压调节器、第一液压控制単元、以及第一液压管路,该液压调节器对液压发生单元产生的液压进行调压,该第一液压控制单元进一步对来自该液压调节器的液压进行控制并被配置在上述液压调节器的下部前方,该第一液压管路将上述液压调节器与第一液压控制単元之间连接并且至少在第一液压控制单元侧的部分当侧面观察时向前下方傾斜。 本发明在第2特征的构成的基础上,还具有第3特征上述防抱死制动控制器除了上述液压调节器、第一液压管路及第一液压控制単元外,还具有第二液压管路和第二液压控制单元;该第二液压管路的一端与上述液压调节器连接;该第二液压控制单元进ー步对来自上述液压调节器的液压进行控制,与第二液压管路的另一端连接,并且配置在上述液压调节器的左右任一方的侧方;上述防抱死制动控制器和对上述液压调节器进行支承并且被固定在上述车架上的调节器撑条配置在左右ー对上述主构架之间,第二液压控制単元与上述液压调节器一起紧固在上述调节器撑条上。本发明在第3特征的构成的基础上,还具有第4特征保持电气配线的电气配线保持构件,以俯视时被配置在上述两主构架之间的方式被安装在上述调节器撑条的左右两侧部中的与配置第二液压控制单元的ー侧相反的那ー侧的侧部。本发明在第I 第4特征的构成的任ー个的基础上,还具有第5特征在上述存物箱的前侧下部,一体地设有在上述防抱死制动控制器的前方朝下方突出的突部,在该突部内形成小物件箱。本发明在第I 第5特征的构成的任ー个的基础上,还具有第6特征在上述防抱死制动控制器与上述燃料箱之间固定配置ECU箱,该ECU箱收容了对上述防抱死制动控制器的动作进行控制的ECU。另外,本发明在第4特征的构成的基础上,还具有第7特征上述液压调节器具有调节器主体和一体地具有分接器并被安装在上述调节器主体上的盖,在上述调节器撑条上,以上述调节器主体夹在相互之间的方式设置左右一对侧壁部,上述分接器配置在左右ー对上述侧壁部的一方与上述调节器主体之间。实施方式的第一及第ニ主液压缸38、39与本发明的液压发生単元对应,实施方式的延迟阀41与本发明的第一液压控制単元对应,实施方式的比例减压阀43与本发明的第ニ液压控制单元对应。
按照本发明的第I特征,设在左右ー对上述主构架之间的车座支承构架横跨燃料箱的前部,并且用其上端部支承乘车用车座的前部,所以,能够在避免车座支承构架及燃料箱的相互干渉的同时用车座支承构架支承乘车用车座的前部载荷。而且,车座支承构架从上述主构架的后部朝后上方延伸,能够在避免与上述车座支承构架的干渉的同时在下方将存物箱的后侧下部形成得大,能够极カ地增大存物箱的容量。而且,防抱死制动控制器由车座支承构架从上方覆盖,配置在发动机単元的上方,所以,能够紧凑地配置存物箱、燃料箱、及防抱死制动控制器。
另外,按照本发明的第2特征,防抱死制动控制器当侧面观察时配置在由发动机単元、存物箱及燃料箱围住的区域,防抱死制动控制器具有液压调节器、第一液压控制单元、以及第ー液压管路,该第一液压控制単元配置在液压调节器的下部前方,该第一液压管路连接液压调节器与液压控制単元之间,第一液压管路的至少第一液压控制单元侧的部分当侧面观察时向前下方傾斜。按照本发明的第3特征,防抱死制动控制器除了液压调节器、第一液压管路及第一液压控制単元外,还具有第二液压管路和第二液压控制単元,防抱死制动控制器和对液压调节器进行支承的调节器撑条配置在车架具有的左右一对主构架之间,所以,能够在车宽方向上紧凑地配置防抱死制动控制器。另外,由于将第二液压控制単元与液压调节器一起紧固在调节器撑条上,所以,为了用调节器撑条支承第二液压控制单元不需要专用的部件,能够减少部件个数。按照本发明的第4特征,在与配置第二液压控制单元的ー侧相反的那ー侧,在调节器撑条的侧部,按当俯视时配置在两主构架之间的方式安装电气配线保持构件,所以,在左右的主构架之间,不仅防抱死制动控制器而且电气配线也能够紧凑地配置。按照本发明的第5特征,在内部形成小物件箱的突部在防抱死制动控制器的前方朝下方突出,一体地设置在存物箱的前侧下部,所以,能够按避免与防抱死制动控制器的第一液压控制单元的干涉的方式在存物箱内形成小物件箱。按照本发明的第6特征,在防抱死制动控制器与燃料箱之间固定配置E⑶箱,所以,除了防抱死制动控制器外,E⑶箱也能够紧凑地配置。另外,按照本发明的第7特征,调节器主体被夹在设于调节器撑条上的左右ー对侧壁部之间,液压调节器具有的分接器配置在左右一对侧壁部的一方与调节器主体之间,所以,能够在车宽方向上紧凑地配置尺寸较大的防抱死制动控制器用的电气配线和防抱死制动控制器。


图I为机动ニ轮车的侧视图。图2为表示制动器液压回路的构成的框图。图3为图I的要部放大图。图4为表示车架的一部分的侧视图。图5为图4所示范围的车架的立体图。图6为图3的6-6线放大剖视图。图7为防抱死制动控制器及调节器撑条的侧视图。
图8为防抱死制动控制器及调节器撑条的立体图。图9为图7的9向视图。图10为从右斜后方观看调节器撑条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參照附图I 图10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首先,在图I中,作为骑乘式车辆的机动ニ轮车的车架F具有头管12、左右一对主构架13...、左右ー对下伸构架14...、左右一对枢轴板15...、以及左右ー对车座构架16...;该头管12按能够转向的方式支承对前轮WF进行枢轴支撑的前叉11 ;该左右一对主构架13...从该头管12朝后下方倾斜地朝后方延伸;该左右ー对下伸构架14...按比这些主构架13...更急的角度朝后下方倾斜地连设到上述主构架13...的前端部;该左右一对枢轴板15...从上述两主构架13...的后端向下方延伸;该左右ー对车座构架16...从两枢轴板15...朝后上方延伸。在上述主构架13...的下方按由该主构架13...、上述下伸构架14...以及上述枢轴板15...支承的方式配置发动机単元EU,配置在发动机単元EU的上方的存物箱18由上述两主构架13...支承,在上述存物箱18的后方且上述发动机単元EU的后方斜上方配置燃料箱19,由上述车座构架16...支承的乘车用车座20从上方覆盖上述燃料箱19地配置。在上述枢轴板15...上通过支轴22按能够上下摇动的方式支承摇臂21的前端,用摇臂21的后端部对后轮WR进行枢轴支撑,在设于摇臂21及上述枢轴板15...之间的连杆机构23与上述枢轴板15...之间设置后缓冲器24。在上述发动机单元EU具有的曲轴箱25内收容变速器(图中未表示),在该变速器的输出轴26上在曲轴箱25的左侧方固定驱动链轮27,在上述后轮WR上同轴地设置被配置在其左侧方的从动链轮28,在该驱动链轮27与从动链轮28上卷挂环状的链29。另外,上述前轮WF的旋转能够由前轮用盘式制动器BF进行制动,该前轮用盘式制动器BF配置在前轮WF的右侧,具有随该前轮WF —起旋转的制动盘31和横跨该制动盘31的外周地支承在上述前叉11上的制动钳32。上述后轮WR的旋转能够用后轮用盘式制动器BR进行制动,该后轮用盘式制动器BR配置在后轮WR的右侧,具有随该后轮WR —起旋转的制动盘33和横跨该制动盘33的外周地支承在上述前叉11上的制动钳34。在图2中,为了防止制动时陷入抱死状态,配置在上述前轮WF及上述后轮WR的至少一方的盘式制动器的液压(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供给到上述前轮用制动器BF及上述后轮用制动器BR的液压)由防抱死制动控制器37控制,该防抱死制动控制器37具有液压调节器40、作为第一液压控制単元的延迟阀41、第一液压管路42、作为第二液压控制単元的比例减压阀43、以及第二液压管路44;该液压调节器40对作为液压发生単元的第一及第ニ主液压缸38、39产生的液压进行调压;该延迟阀41对来自该液压调节器40的液压进ー步进行控制;该第一液压管路42对上述液压调节器40及延迟阀41之间进行连接;该比例减压阀43对来自上述液压调节器40的液压进一歩进行控制;该第二液压管路44连接上述液压调节器40及上述比例减压阀43之间。第一主液压缸38输出与机动ニ轮车的乘坐人员操作制动踏板(图中未表不)的动作相应的液压,来自第一主液压缸38的液压通过第三液压管路47引导至上述液压调节器40的第一输入孔ロ 45。另外,第二主液压缸39输出与机动ニ轮车的乘坐人员操作制动摇杆(图中未表示)的动作相应的液压,来自第二主液压缸39的液压通过第四液压管路48引导至上述液压调节器40的第二输入孔ロ 46。上述液压调节器40具有第一、第二及第三输出孔ロ 49、50、51,第一液压管路42的一端连接在第一输出孔ロ 49,另一端连接到上述延迟阀41,第二液压管路44的一端连接到第二输出孔ロ 50,另一端被连接到上述比例减压阀43。后轮用盘式制动器BR的制动钳34具有単一的制动缸(日语ポッド)52,上述比例减压阀43通过第五液压管路53连接到后轮用盘式制动器BR的制动钳34具有的制动缸52。另外,前轮用盘式制动器BF的制动钳32具有ー对制动缸54、55,在一方的制动缸54通过第六液压管路56连接上述延迟阀41,在另一方的上述制动缸55通过第七液压管路57连接上述液压调节器40的第三输出孔ロ 51。 上述液压调节器40具有连接到第一输入孔ロ 45的第一常开型电磁阀59、与第一常开型电磁阀59并联的第一单向阀60、第一储压器61、设在第一常开型电磁阀59与第一储压器61之间的第一常闭型电磁阀62、与第一常开型电磁阀59并列地连接到第一输入孔ロ 45的第二常开型电磁阀63、与第二常开型电磁阀63并联的第二单向阀64、设在第二常开型电磁阀63与第一储压器61之间的第二常闭型电磁阀65、与第二输入孔ロ 46连接的第三常开型电磁阀66、与第三常开型电磁阀66并联的第三单向阀67、第二储压器68、设在第三常开型电磁阀66及第ニ储压器68之间的第三常闭型电磁阀69、将第一储压器61的制动液汲上来使其返回到第一输入孔ロ 45侧的第一泵70、将第二储压器68的制动液汲上来将其返回到第二输入孔ロ 46侧的第二泵71、以及按共用的方式驱动第一及第ニ泵70、71的电动马达72,第一常开型电磁阀59与第一常闭型电磁阀62的连接点连接到第一输出孔ロ 49,第二常开型电磁阀63与第二常闭型电磁阀65的连接点连接到第二输出孔ロ 50,第三常开型电磁阀66与第三常闭型电磁阀69的连接点连接到第三输出孔ロ 51。按照这样的液压调节器40,能够使第一主液压缸38的液压作用在后轮用盘式制动器BR中的制动钳34的制动缸52及前轮用盘式制动器BF中的制动钳32的制动缸54,对后轮WR及前轮WF进行制动,并且使第二主液压39的液压作用在前轮用盘式制动器BF中的制动钳32的制动缸55上,对前轮WF进行制动,并且,制动时对第一 第三常开型电磁阀59、63、66及第一 第三常闭型电磁阀62、65、69的开闭进行控制,从而对作用在后轮用盘式制动器BR及前轮用盘式制动器BF的液压进行调压,从而能够调节后轮WR及前轮WF的制动力。—井參照图3可以看出,上述防抱死制动控制器37当侧面观察时配置在由上述发动机单元EU、上述存物箱18及上述燃料箱19围住的区域A中,支承在上述车架F上。ー并參照图4及图5可以看出,上述车架F具有架在左右ー对上述枢轴板15...的上部之间的横管74,上述后缓冲装置24的上端部与该横管74连接。另外,上述车架F具有箱支承构架76、车座支承构架77、以及撑条支承构架78 ;该箱支承构架76在固定在左右一对主构架13...的上部的支架75...上支承左右两端部,在车宽方向上延伸;该车座支承构架77在与上述支承构架75...之间夹住上述箱支承构架76的两端部地配置车宽方向两端部;该撑条支承构架78固定在车座支承构架77上;箱支承构架76的两端部及上述车座支承构架77的两端部由左右各ー对的螺栓79、79...及螺母80、80... —起紧固,连接到上述支架75...。上述箱支承构架76在其左右两端部一体地具有从上述支架75...向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箱支承板部76a...,在这些箱支承板部76a...上通过安装橡胶81...(參照图3)支承燃料箱19的前部的左右两侧。上述车座支承构架77从左右ー对上述主构架13...的后部向后上方延伸,横跨上述燃料箱19的前部,并且用上端部支承上述乘车用车座20的前部,设在上述两主构架
13...之间,一体地具有通过与上述箱支承构架76的两端部的一起紧固连接到上述支架
75...的左右一对安装板部77a...、从这些安装板部77a...的内侧缘向后上方立起的左右一对支承脚部77b...、以及连接两支承脚部77b...的上端之间的车座支承板部77c,如图3所示,乘车用车座20的底板20a的前部的左右2个部位由螺栓82...及螺母83...连接到上述车座支承板部77c。 另外,上述撑条支承构架78 —体地具有左右一对安装板部78a...、连接板部78b、左右ー对前部支承板部78c...、左右ー对延伸板部78d...、以及后部连接板部78e ;该左右一对安装板部78a...焊接在上述车座支承构架77中的左右一对支承脚部77b...的下部;该连接板部78b配置在上述车座支承构架77中的两支承脚部77b...的前方,连接上述两安装板部78a...之间;该左右ー对前部支承板部78c...从连接板部78b的左右两端部向前下方延伸;该左右ー对延伸板部78d...在比这些前部支承板部78c...更内侧从上述连接板部78b向后方延伸;该后部连接板部78e成直角地与这些延伸板部78d...的后端相连,连接两延伸板部78d...的后端部之间;在后部连接板部78e的左右两端部的如面固定焊接螺母84...。这样,在上述后部连接板部78e的后方配置倾斜传感器85(參照图3及图6),该倾斜传感器85由上述焊接螺母84...和与这些焊接螺母84...螺旋接合的螺钉构件
86...(參照图6)支承在上述后部连接板部78e上。在图6 图9中,上述液压调节器40具有金属制的调节器主体88和合成树脂制的盖89 ;该调节器主体88内置有第一 第三常开型电磁阀59、63、66、第一 第三常闭型电磁阀62、65、69、第一 第三单向阀60、64、67、第一及第ニ储压器61、68以及第一及第ニ泵70、71,并且在前面安装电动马达72 ;该盖89使得通往第一 第三常开型电磁阀59、63、66、第一 第三常闭型电磁阀62、65、69及上述电动马达72的电连接回路集中在一起收容地安装在上述调节器主体88的后面;在液压调节器40安装在车架F的状态下,位于上述调节器主体88的右侧的分接器89a按向前方开放的方式一体地形成在上述盖89上。上述液压调节器40的调节器主体88用固定在车架F上的调节器撑条90支承,用上述车座支承构架77从上方覆盖的上述防抱死制动控制器37和支承上述液压调节器40的上述调节器撑条90配置在车架F的左右一对主构架13...的后部之间。一井參照图10可以看出,上述调节器撑条90通过焊接被折曲成形了的3个板材而构成,具有下部支承板部90a、左侧壁部90b、右侧壁部90c、左侧上部支承板部90d、右侧上部支承板部90e、后方框部90f、后方立起部90g、后方上部支承板部90h、左右ー对前方延伸部90i、90i、以及前部支承板部90j ;该下部支承板部90a在上述液压调节器40中的调节器主体88的下方沿车宽方向延伸;该左侧壁部90b在上述调节器主体88的左侧方沿上下延伸,连设在下部支承板部90a的车宽方向左端部;该右侧壁部90c在上述调节器主体88的右侧方沿上下延伸,连设在下部支承板部90a的车宽方向右端部;该左侧上部支承板部90d往前下方傾斜,成直角地连设在上述左侧壁部90b的上端;该右侧上部支承板部90e向前下方倾斜,成直角地连设在上述右侧壁部90c的上端;该后方框部90f配置在上述液压调节器40中的盖89的下部后方,并且两端部连设在上述左侧壁部90b及上述右侧壁部90c的后侧下部;该后方立起部90g在偏往上述左侧壁部90b的部分从上述后方框部90f往上方立起;该后方上部支承板部90h连设在该后方立起部90g的上端;该左右ー对前方延伸部90i、90i在比上述左侧壁部90b及上述右侧壁部90c更内侧从上述下部支承板部90a向前方延伸;该前部支承板部90j配置在上述液压调节器40中的调节器主体88的下部前方,连设在上述前方延伸部90i...的前端部。在上述下部支承板部90a设置左右ー对插通孔91、91,载置在上述下部支承板部90a上的上述调节器主体88由插通在上述插通孔91...中的螺栓92...固定在上述下部支承板部90a上。这样,在上述调节器主体88固定在上述下部支承板部90a上的状态下, 调节器主体88被夹在上述调节器撑条90具有的左侧壁部90b及右侧壁部90c之间,上述液压调节器40的分接器89a配置在作为左侧壁部90b及右侧壁部90c的一方的右侧壁部90c与上述调节器主体88之间。延迟阀41配置在比上述调节器撑条90的前部支承板部90j更前方,即上述液压调节器40的下部前方,通过将插通在上述延迟阀41上的螺栓94、94拧合到固定于前部支承板部90j的后面上的左右ー对焊接螺母93、93上,从而将延迟阀41固定在前部支承板部90j 上。另外,将从液压调节器40输出的液压引导至上述延迟阀41的第一液压管路42由折曲了的金属管构成,该第一液压管路42的一端部连接到在上述调节器主体88的上面开ロ的第一输出孔ロ 49 (參照图2),至少在延迟阀41侧的部分在侧面观察时往前下方倾斜地配置的第一液压管路42的另一端部连接到延迟阀41。比例减压阀43在上述液压调节器40的左右任一方的侧方(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上述液压调节器40的左侧方)按将调节器撑条90的左侧壁部90b夹在与调节器主体88之间的方式配置,在固定在左侧壁部90b的前部内面上的焊接螺母95拧合插通在比例减压阀43上的螺栓96,并且插通在比例减压阀43及左侧壁部90b上的螺栓97拧合到调节器主体88。S卩,比例减压阀43用螺栓96及螺母95连接到调节器撑条90的左侧壁部90b,并且借助于由螺栓97进行的与调节器主体88的一起紧固,连接到上述左侧壁部90b。将从液压调节器40输出的液压引导至上述比例减压阀43的第二液压管路44由折曲的金属管构成,第二液压管路44的一端部连接到在上述调节器主体88的上面开ロ的第二输出孔ロ 50 (參照图2),从上述调节器主体88的上面一时上升然后往上述比例减压阀43的后方下降了的第二液压管路44的另一端部从后方连接到上述比例减压阀43。固定了液压调节器40的调节器撑条90支承在车架F上,在上述车架F中的撑条支承构架78具有的左右ー对前部支承板部78c...上通过安装橡胶98、99支承上述调节器撑条90的左侧及右侧上部支承板部90d、90e,在上述撑条支承构架78具有的连接板部78b上通过安装橡胶100支承上述调节器撑条90的后方上部支承板部90h。这样,上述撑条支承构架78的前部支承板部78c...配置在上述调节器撑条90中的左侧及右侧上部支承板部90d、90e的下方,螺栓101、102插通被分别安装在左侧及右侧上部支承板部90d、90e上的安装橡胶98、99,螺栓101、102与固定在上述前部支承板部78c...的下面的焊接螺母103...拧合。另外,上述撑条支承构架78的上述连接板部78b配置在比上述调节器撑条90的后方上部支承板部90h更上方,插通了安装在上述连接板部78b上的安装橡胶100的螺栓104与固定在上述后方上部支承板部90h的下面的焊接螺母105拧合。将来自第一主液压缸38的液压引导至液压调节器40的第三液压管路47具有连接管108和制动软管109,该连接管108在设于上述调节器主体88的前面的左侧上部的第一输入孔ロ 45 (參照图2)连接一端部,该制动软管109的一端部连接在该连接管108的另一端部,在上述液压调节器40的前方朝左侧延伸的上述制动软管109通过液压调节器40 的右侧朝后方延伸。将来自第二主液压缸39的液压引导至液压调节器40的第四液压管路48具有设在上述调节器主体88的前面的右侧上部的第二输入孔ロ 46(參照图2)连接一端部的连接管110和在该连接管110的另一端部连接一端部的制动软管111,该制动软管111从液压调节器40的右侧朝前方延伸。 将来自上述比例减压阀43的液压引导至后轮用盘式制动器BR的第五液压管路53具有在比例减压阀43的后侧上部连接一端部的连接管112和在该连接管112的另一端部连接一端部的制动软管113,通过液压调节器40的后部上方朝右侧延伸,再从液压调节器40的右侧朝后方延伸。将来自上述延迟阀41的液压引导至前轮用盘式制动器BF的第六液压管路56具有在比例减压阀43连接一端部的连接管114和在该连接管114的另一端部连接一端部的制动软管115,通过液压调节器40的前方朝右侧延伸,再从液压调节器40的右侧朝前方延伸。将从液压调节器40输出的液压引导至前轮用盘式制动器BF的第七液压管路57具有连接管116和制动软管117,从调节器主体88的上面ー时上升,然后朝右侧延伸,再在液压调节器40的右侧朝前方延伸,该连接管116通到在上述调节器主体88的上面开ロ的第三输出孔ロ 51 (參照图2)并在调节器主体88的上面连接一端部,该制动软管117的一端部连接在该连接管116的另一端部。在上述调节器撑条90的左右两侧部中的与配置比例减压阀43的ー侧相反的那ー侧的侧部即右侧壁部90c,如图9所示那样,保持电气配线120、121的中间部的电气配线保持构件118、119按俯视时配置在车架F的两主构架13...之间的方式进行安装。另外,上述液压调节器40的分接器89a配置在上述调节器撑条90的右侧壁部90c与调节器主体88之间,但在该分接器89a如图6所示那样按能够从前方装拆的方式连接外部连接器122。这样,在上述外部连接器122作为防抱死制动控制器37用共同地连接电气配线123及其它的电气配线124、125,该电气配线123及其它的电气配线124、125在ー对螺栓79、79的一方电连接到车架F,该ー对螺栓79、79用于将箱支承构架76的左端部及上述车座支承构架77的左侧的安装板部77a —起紧固在支架75上,在调节器撑条90的左侧上部支承板部90d及右侧上部支承板部90e上安装对上述电气配线123、124的中间部进行保持的电气配线保持构件126、127。可是,上述存物箱18的后部的左右两侧下部,如图3所示那样固定地支承在上述撑条支承构架78的连接板部78b的左右两侧,在该存物箱18的前侧下部,一体地设置在上述防抱死制动控制器37的前方朝下方突出的突部18a,在该突部18a内形成小物件箱128。另外,在上述防抱死制动控制器37及上述燃料箱19之间固定配置E⑶箱130,该ECU箱130收容对上述防抱死制动控制器37的动作进行控制的ECU,在该实施方式中,在ECU箱130上一体地设置从外方与在上述车座支承构架77中的左右一对支承脚部77b...的中间部外侧面抵接的左右一对安装板部130a...,在固定于上述两支承脚部77b...的中间部内侧面上的焊接螺母131...中螺旋接合被插通在了上述安装板部130a...及上述支承脚部77b...上的螺栓132...而进行紧固,从而将上述E⑶箱130固定在上述车座支承构架77中的左右一对支承脚部77b...的中间部。下面,说明该实施方式的作用。在车架F中,设在从头管12朝后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主构架13...之间的车座支承构架77横跨燃料箱19的前部,并且用其上端部支承乘车用车座20的前部,所以,能够避免车座支承构架77及燃料箱19的相互干渉,并且用车座支承构架77承受乘车用车座20的前部载荷。而且,车座支承构架77从上述主构架13...的后部朝后上方延伸,能够在避免与上述车座支承构架77的干渉的状态下增大存物箱18的后侧下部,尽可能地增大存物箱18的容量。而且,由车座支承构架77从上方覆盖地将防抱死制动控制器37配置在发动机単元EU的上方,该防抱死制动控制器37用于对供给到前轮 用盘式制动器BF及后轮用盘式制动器BR的液压进行控制,防止制动时陷入抱死状态,为此,能够紧凑地配置存物箱18、燃料箱19及防抱死制动控制器37。另外,上述防抱死制动控制器37具有液压调节器40、延迟阀41、以及第一液压管路42,该液压调节器40对第一及第ニ主液压38、39产生的液压进行调压,该延迟阀41进一步对来自该液压调节器40的液压进行控制地配置在液压调节器40的下部前方,该第一液压管路42连接液压调节器40及第一液压控制単元41之间,该防抱死制动控制器37至少在延迟阀41侧的部分当侧面观察时使第一液压管路42朝前下方倾斜并且配置在由发动机単元EU、存物箱18、及燃料箱19围成的区域A中,支承在车架F上,所以,能够避免防抱死制动控制器37的配置对存物箱18的容量产生影响,并且紧凑地配置防抱死制动控制器37。另外,上述防抱死制动控制器37除了上述液压调节器40、上述延迟阀41及第一液压管路42外,还具有一端连接在液压调节器40上的第二液压管路44和对来自上述液压调节器40的液压进一歩进行控制并且与第二液压管路44的另一端连接的比例减压阀43,比例减压阀43配置在上述液压调节器40的左右任一方的侧方,在该实施方式中,配置在上述液压调节器40的左侧方,防抱死制动控制器37和对上述液压调节器40进行支承地固定在车架F上的调节器撑条90配置在车架F的左右一对主构架13...之间,所以,能够在车宽方向上紧凑地配置防抱死制动控制器37。另外,由于比例减压阀43与液压调节器40 —起紧固在调节器撑条90上,所以,为了用调节器撑条90支承比例减压阀43不需要专用的部件,能够减少部件数量。另外,由于在调节器撑条90的左右两侧部中的与配置上述比例减压阀43的ー侧相反的那ー侧的侧部,按俯视时配置在上述两主构架13...之间的方式安装对电气配线120,121进行保持的电气配线保持构件118、119,所以,防抱死制动控制器37和电气配线120、121都能够紧凑地配置在左右的主构架13...之间。另外,由于在存物箱18的前侧下部一体地设置在防抱死制动控制器37的前方朝下方突出的突部18a,在该突部18a内形成小物件箱128,所以,能够避免与防抱死制动控制器37的延迟阀41的干渉,从而在存物箱18内形成小物件箱128。
另外,由于在防抱死制动控制器37与燃料箱19之间固定配置E⑶箱130,该E⑶箱130收容对上述防抱死制动控制器37的动作进行控制的ECU,所以,防抱死制动控制器37和E⑶箱130都能够紧凑地配置。另外,液压调节器40具有调节器主体88和一体地具有分接器89a地安装在调节器主体88上的盖89,在调节器撑条90上按在相互之间夹住调节器主体88的方式设置左右一对侧壁部90b、90c,上述分接器89a配置在作为左右一对侧壁部90b、90c的一方的右侧壁部90c与调节器主体88之间,所以,能够在车宽方向上紧凑地配置尺寸变得比较大的防抱死制动控制器37用的电气配线123、124、125和防抱死制动控制器37。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述的本发明的情况下进行各种设计变更。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液压发生单元为第一及第ニ主液压缸38、39,但也可用受电动马达驱动的液压泵产生液压。
附图标记说明11…前叉12...头管13...主构架18...存物箱18a...突部19...燃料箱20. 乘车用车座37...防抱死制动控制器38...作为第一液压发生単元的第一主液压缸39...作为第二液压发生单元的第二主液压缸40...液压调节器41...作为第一液压控制单元的延迟阀42...第一液压管路43...作为第二液压控制单元的比例减压阀44 第二液压管路77...车座支承构架88...调节器主体89...盖89a...分接器90...调节器撑条90b、90c...侧壁部118,119...电气配线保持构件120,121...电气配线128...小物件箱130.ECU 箱A.区域
BF...前轮用盘式制动器BR...后轮用盘式制动器EU. 发动机单元
F.车架WF 前轮WR 后轮。
权利要求
1.一种骑乘式车辆,具有车架(F)、发动机单元(EU)、存物箱(18)、燃料箱(19)、乘车用车座(20)、及防抱死制动控制器(37);该车架(F)具有头管(12)和左右一对主构架(13),该头管(12)按能够转向的方式支承对前轮(WF)进行枢轴支撑的前叉(11),该左右一对主构架(13)从该头管(12)向后方延伸;该发动机単元(EU)被支承在该车架(F)上;该存物箱(18)配置在所述头管(12)的后方且所述发动机単元(EU)的上方,并被支承在所述主构架(13)上;该燃料箱(19)配置在该存物箱(18)的后方且所述发动机単元(EU)的后方斜上方,并被支承在所述车架(F)上;该乘车用车座(20)配置在该燃料箱(19)的上方;该防抱死制动控制器(37)用于对供给到被配置在所述前轮(WF)及后轮(WR)的至少一方的盘式制动器(BF、BR)的液压进行控制,防止制动时陷入抱死状态,其特征在干从左右一对所述主构架(13)的后部向后上方延伸后横跨所述燃料箱(19)的前部的车座支承构架(77),以用该车座支承构架(77)的上端部支承所述乘车用车座(20)的前部的方式被设在左右一对所述主构架(13)之间,所述防抱死制动控制器(37)由所述车座支承构架(77)从上方覆盖,并被配置在所述发动机単元(EU)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骑乘式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抱死制动控制器(37)在侧面观察时被配置在由所述发动机単元(EU)、所述存物箱(18)及所述燃料箱(19)围住的区域(A),并被支承在所述车架(F)上,所述防抱死制动控制器(37)具有液压调节器(40)、第一液压控制単元(41)、以及第一液压管路(42),该液压调节器(40)对液压发生单元(38、39)产生的液压进行调压,该第一液压控制単元(41)对来自该液压调节器(40)的液压进行进ー步控制并被配置在所述液压调节器(40)的下部前方,该第一液压管路(42)将所述液压调节器(40)与第一液压控制単元(41)之间连接,并且至少第一液压控制単元(41)侧的部分当侧面观察时向前下方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骑乘式车辆,其特征在干所述防抱死制动控制器(37)除了所述液压调节器(40)、第一液压管路(42)及第一液压控制単元(41)タト,还具有第二液压管路(44)和第二液压控制単元(43);该第二液压管路(44)的一端与所述液压调节器(40)连接;该第二液压控制単元(43)对来自所述液压调节器(40)的液压进行进ー步控制,与第ニ液压管路(44)的另一端连接,并且配置在所述液压调节器(40)的左右任一方的侧方;所述防抱死制动控制器(37)和对所述液压调节器(40)进行支承并且被固定在所述车架(F)上的调节器撑条(90)被配置在左右一对所述主构架(13)之间,第二液压控制単元(43)与所述液压调节器(40) —起紧固在所述调节器撑条(9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骑乘式车辆,其特征在于保持电气配线(120、121)的电气配线保持构件(118、119),以俯视时被配置在所述两主构架(13)之间的方式被安装在所述调节器撑条(90)的左右两侧部中的与配置第二液压控制単元(43)的ー侧相反的那ー侧的侧部。
5.根据权利要求I 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骑乘式车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存物箱(18)的前侧下部,一体地设有在所述防抱死制动控制器(37)的前方朝下方突出的突部(18a),在该突部(18a)内形成小物件箱(128)。
6.根据权利要求I 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骑乘式车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防抱死制动控制器(37)与所述燃料箱(19)之间固定配置有ECU箱(130),该ECU箱(130)收容了对所述防抱死制动控制器(37)的动作进行控制的ECU。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骑乘式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调节器(40)具有调节器主体(88)和一体地具有分接器(89a)并被安装在所述调节器主体(88)上的盖(89),在所述调节器撑条(90)上,以将所述调节器主体(88)夹在相互之间的方式设有左右一对侧壁部(90b、90c),所述分接器(89a)配置在所述左右一对侧壁部(90b、90c)的一方(90c)与所述调节器主体(88)之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骑乘式车辆在头管的后方且发动机单元的上方配置存物箱,在该存物箱的后方且发动机单元的后方斜上方配置燃料箱,在该燃料箱的上方配置乘车用车座,在该骑乘式车辆中能够不对存物箱的容量产生影响地配置防抱死制动控制器。从左右一对主构架(13)的后部向后上方延伸然后横跨燃料箱(19)的前部的车座支承构架(77)用其上端部对乘车用车座(20)的前部进行支承地设在左右一对主构架(13)之间,防抱死制动控制器(37)配置在由车座支承构架(77)从上方覆盖的位置。
文档编号B62J35/00GK102649451SQ20121002255
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23日
发明者大岛正, 永井龙一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