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074951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折叠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折叠装置,其包括有一个第一座体、一个第二座体、一个操作杆、一个连接单元与一个定位单元,该第一座体与该第二座体能够分别连接于折叠车的把手立管与车架,该第一座体与该第二座体互相枢接,该操作杆枢设于该第二座体,该连接单元枢设于该第一座体与该操作杆之间,该定位单元设于该操作杆且选择性地与该第一座体互相抵接,以提供该第一座体与该第二座体之间的定位功能。
【专利说明】折叠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主要揭示一种折叠装置,尤指一种使用于折叠车的折叠装置,其能够装设于折叠车的车架与把手立管之间,使得车架与把手立管能够选择性地相对枢转或是固定。
【背景技术】
[0002]一般常见的折叠装置,其能够装设于两个管件之间并提供该两管件选择性地相对枢转或是固定的功能,由于折叠后的该两管件体积能够缩减,无论携带或是收纳运送均极为便利,使得该折叠装置的使用机率大幅提高。现今折叠自行车(folding bicycle)或是可折叠的电动自行车(motorized bicycle / electric bicycle)同时具有环保以及便于收纳与携带的优点,上述可折叠的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均设置有折叠装置以达到折叠的目的。
[0003]然而,现有折叠装置包括有两个结合件、一个轴件以及一个快拆组,该两结合件分别以焊接或是其它连接方式固定于该两管件彼此相对应的一末端,该轴件穿设于该两结合件的一侧,使该两结合件能够以该轴件为轴心相互枢转折叠,该快拆组穿设于该两结合件的另一侧并供该两结合件连接时的迫紧锁固。该快拆组能够于锁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操作变换,该快拆组位于释放位置时,该两结合件能够相互枢转。然而,该快拆组由锁定位置变换至释放位置时,必须先扳动并旋转该快拆组的一个快拆杆,并且需要用手将该快拆杆拉出并脱离该两结合件才能释放该快拆组,使该两结合件能够相互枢转折叠。需要固定时必须重新将该快拆杆插入该两结合件并多次转动该快拆杆使其锁固后再扳动迫紧以得到适当的接合力道,使该两结合件固定连接。现有的折叠装置仅用快拆组迫紧锁固该两结合件并无法提供较佳的锁扣与连接强度。再者,现有的折叠装置不仅零件较多,且使用时操作繁琐,大幅影响使用者折叠该折叠车的心情,使得使用者渐渐地失去使用该折叠车的兴致,这全然是因为该折叠装置操作过于麻烦而造成,且取下该快拆杆时也有遗失的风险,对于使用者来说是相当不便的。
[0004]有鉴于上述先前技术的问题无法有效的解决与克服,因此本 申请人:提出本专利申请,以解决前述问题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的折叠装置无法提供较佳的锁扣与连接强度,且使用时操作繁琐。
[0006]为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折叠装置,其包括有一个第一座体、一个第二座体、一个操作杆、一个连接单元与一个定位单元,该第一座体与该第二座体能够分别连接于折叠车的把手立管与车架,该第一座体与该第二座体互相枢接,该操作杆枢设于该第二座体,该连接单元枢设于该第一座体与该操作杆之间,该定位单元设于该操作杆且选择性地与该第一座体互相抵接,以提供该第一座体与该第二座体之间的定位功能。[0007]其中该第一座体包括一个第一抵靠部,该操作杆包括一个滑槽,该定位单元包括一个控制件,该控制件包括一个第二抵靠部并滑设于该操作杆的滑槽内,该控制件能够于一个锁定位置与一个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变换,当该控制件位于锁定位置时,该控制件的第二抵靠部与该第一座体的第一抵靠部互相抵靠,该当控制件位于释放位置时,该控制件的第二抵靠部脱离该第一座体的第一抵靠部。
[0008]其中该定位单元更包括一个弹性件,该弹性件偏压于该控制件与该滑槽的内壁面之间。于更佳的实施例中,该弹性件为弹簧。
[0009]其中该控制件包括一个限位部,该限位部穿设于该滑槽,该弹性件偏压于该控制件的限位部与该滑槽的内壁面之间。
[0010]其中该控制件更包括一个第一部位与一个第二部位,该第一部位与该第二部位分别制造,该第二抵靠部凸设于该第一部位的一端,该限位部延伸形成于该第二部位的一端面,一个螺件穿设于该第一部位并连接于该限位部,使该第一部位与该第二部位互相连接。
[0011]其中该第一座体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枢接部,该第一抵靠部凸设于该第一枢接部的一端面,该第一座体于该第一枢接部设有一个第一轴孔,该操作杆包括一个第二轴孔,该连接单元包括一个第一轴件、一个第二轴件与一个杆件,该杆件相异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该第一轴件与该第二轴件,该第一轴件容设于该第一座体的第一轴孔并能够相对该第一轴孔旋转,该第二轴件容设于该操作杆的第二轴孔并能够相对该第二轴孔旋转。
[0012]其中该第一轴件具有一个第一连接孔,该第二轴件具有一个第二连接孔,该杆件相异的两端分别具有一个接合部,该两接合部分别连接于该第一连接孔与该第二连接孔。
[0013]于更佳的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接孔与该第二连接孔为螺孔,该两接合部具有螺纹并与该第一连接孔与该第二连接孔相对应。
[0014]其中该第二座体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枢接部,每一该第二枢接部设有一个穿孔,该操作杆包括至少一个第三枢接部,每一该第三枢接部设有一个穿孔,其与每一该第二枢接部的穿孔相对应,一个第二枢接件穿设于每一该第二枢接部的穿孔以及每一该第三枢接部的穿孔。
[0015]于更佳的实施例中,该第一座体包括两个第一枢接部,该第二座体包括两个第二枢接部,该第一座体的两第一枢接部位于该两第二枢接部之间,该操作杆包括两个第三枢接部,该第二座体的两第二枢接部位于该两第三枢接部之间。
[0016]其中该第一座体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枢耳,该第二座体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枢耳,一个第一枢接件穿设于该第一座体的第一枢耳与该第二座体的第二枢耳。
[0017]于更佳的实施例中,该第一座体包括两个第一枢耳,该第二座体的第二枢耳位于该第一座体的两第一枢耳之间。
[0018]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功效在于:该折叠装置包括有一个第一座体、一个第二座体、一个操作杆、一个连接单元与一个定位单元。该第一座体与该第二座体能够以焊接、组接、嵌入或是一体成型的方式分别连接于该折叠车的把手立管与车架,该第二座体与该第一座体互相枢接,该操作杆枢设于该第二座体,该连接单元枢设于该第一座体与该操作杆之间,该定位单元可移动地滑设于该操作杆且选择性地与该第一座体互相抵接,以提供该第一座体与该第二座体之间的定位功能。操作简单快速即可让该第一座体与该第二座体选择性地互相枢摆,达到快速折叠该折叠车的功效。[0019]本实用新型的次要技术功效在于:该定位单元的控制件滑设于该操作杆的滑槽并于一个锁定位置与一个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变换,当该控制件位于锁定位置,该控制件的第二抵靠部与该第一座体的第一抵靠部互相抵靠,使得该第一座体与该第二座体无法互相枢摆,该控制件相对于该滑槽移动,使得该控制件由锁定位置变换至释放位置,该控制件的第二抵靠部脱离该第一座体的第一抵靠部,使得该第一座体与该第二座体能够互相枢摆。藉由该定位单元加强该第一座体与该第二座体之间的定位强度。
[0020]其它目的、优点和本实用新型的新颖特性将从以下详细的描述与相关的附图更加显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折叠装置的使用示意图,表示该折叠装置装设于一折叠车。
[0022]图2:为本实用新型折叠装置的立体外观图,表示一第一座体与一第二座体互相抵接而位于一闭锁位置。
[0023]图3:为图2的立体分解图。
[0024]图4:为图2的上视图。
[0025]图5:为沿图4中5-5割面线所取的剖视图,表示一控制件位于锁定位置。
[0026]图6:为图5的延续,表示该控制件位于释放位置。
[0027]图7:为图6的延续,表不一操作杆相对该第二座体枢摆,且该第一座体相对该第二座体枢摆。·
[0028]图8:为图7的延续,表示该第一座体进一步相对该第二座体枢摆。
[0029]图9:为图8的延续,表不该第一座体与该第二座体位于一开启位置。
[0030]图10:为本实用新型折叠装置的另一立体外观图,表示该第一座体与该第二座体位于该开启位置。
[0031]图11:为本实用新型折叠装置的另一使用示意图,表示该折叠装置装设于该折叠车的一把手立管与一车架,使得把手立管与车架能够相互枢摆。
[0032]【符号说明】
[0033]I折叠装置;10第一座体;11第一枢接部;12第一抵靠部;13第一轴孔;14第一枢耳;20第二座体;21第二枢接部;22穿孔;23第二枢耳;30操作杆;31滑槽;32第二轴孔;33第三枢接部;34穿孔;35操作部;40连接单元;41第一轴件;411第一连接孔;42第二轴件;421第二连接孔;43杆件;431接合部;432身部;50定位单元;51控制件;511第一部位;512第二部位;52弹性件;53第二抵靠部;54限位部;55螺件;60第一枢接件;70第二枢接件;2折叠车;201把手立管;202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34]有关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述如后,此仅供说明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种结构的限制。
[0035]请参照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折叠装置I的使用示意图,该折叠装置I相异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一个折叠车2的一个把手立管201与一个车架202,使得该折叠车2的把手立管201与车架202能够选择性地相互枢摆。[0036]请同时参照图2至图4,其为本实用新型折叠装置I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与上视图。本实用新型折叠装置I包括有一个第一座体10、一个第二座体20、一个操作杆30、一个连接单元40与一个定位单元50。该第一座体10与该第二座体20能够以焊接、组接、嵌入或是一体成型的方式分别连接于该折叠车2的把手立管201与车架202,该第二座体20与该第一座体10互相枢接并能够于一个闭锁位置与一个开启位置之间变换,该操作杆30枢设于该第二座体20,该连接单元40枢设于该第一座体10与该操作杆30之间,该定位单元50可移动地滑设于该操作杆30且选择性地与该第一座体10互相抵接,以提供该第一座体10与该第二座体20之间的定位功能。
[0037]该第一座体1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枢接部11与一个第一抵靠部12,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座体10包括两个第一枢接部11,且该第一座体10于每一该第一枢接部11设有一个第一轴孔13,该第一抵靠部12凸设于该两第一枢接部11其中之一的一端面且略呈圆弧状,该第一座体10远离该两第一枢接部11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枢耳14,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座体10包括两个第一枢耳14。
[0038]该第二座体20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枢接部21,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座体20包括两个第二枢接部21,于闭锁位置时,该第一座体10的两第一枢接部11位于该两第二枢接部21之间,每一该第二枢接部21设有一个穿孔22,该第二座体20远离该两第二枢接部21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枢耳23,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座体20包括一个第二枢耳23,该第二座体20的第二枢耳23位于该第一座体10的两第一枢耳14之间,一个第一枢接件60穿设于该第一座体10的两第一枢耳14与该第二座体20的第二枢耳23,使得该第一座体10与该第二座体20互相枢接。
[0039]该操作杆30包括一个滑槽31、一个第二轴孔32与至少一个第三枢接部33,该滑槽31容置该定位单元50,该第二轴孔32设于该操作杆30远离于该滑槽31的一端,于本实施例中,该操作杆30包括两个第三枢接部33,该第二座体20的两第二枢接部21位于该两第三枢接部33之间,每一该第三枢接部33设有一个穿孔34,其与每一该第二枢接部21的穿孔22相对应,一个第二枢接件70穿设于每一该第二枢接部21的穿孔22以及每一该第三枢接部33的穿孔34,使得该操作杆30枢设于该第二座体20,该操作杆30远离该两第三枢接部33的一端设有一个操作部35,其供使用者拨动,使该操作杆30相对该第二座体20枢摆。
[0040]该连接单元40包括一个第一轴件41、一个第二轴件42与一个杆件43,该杆件43相异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该第一轴件41与该第二轴件42,该第一轴件41容设于该第一座体10的第一轴孔13,该第一轴件41具有一个第一连接孔411,该第二轴件42容设于该操作杆30的第二轴孔32,该第二轴件42具有一个第二连接孔421,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接孔411与该第二连接孔421为螺孔。该杆件43相异的两端分别具有一个接合部431,于本实施例中,该两接合部431具有螺纹并与该第一连接孔411与该第二连接孔421的螺孔相对应,该杆件43的两接合部431分别连接于该第一连接孔411与该第二连接孔421,该杆件43于该两接合部431之间设有一个身部432,该身部432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
[0041]该定位单元50包括一个控制件51与一个弹性件52。该控制件51滑设于该操作杆30的滑槽31并能够于一个锁定位置与一个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变换,当该控制件51位于锁定位置时,该控制件51与该第一座体10互相抵接,该当控制件51位于释放位置时,该控制件51远离该第一座体10。该控制件51包括一个第二抵靠部53与一个限位部54,该第二抵靠部53选择性地与该第一座体10的第一抵靠部12互相抵靠,以提供限制该第一座体10与该第二座体20互相枢摆的定位功能。该限位部54穿设于该滑槽31,该弹性件52偏压于该控制件51的限位部54与该操作杆30的滑槽31内壁面之间,于本实施例中,该弹性件52为弹簧。该控制件51更包括一个第一部位511与一个第二部位512,该第一部位511与该第二部位512分别制造,且该第二抵靠部53凸设于该第一部位511的一末端,该限位部54延伸形成于该第二部位512的一端面,一螺件55穿设于该第一部位511并连接于该限位部54,使得该第一部位511与该第二部位512互相连接并彼此略为平行。
[0042]请参照图5,该第一座体10与该第二座体20互相抵接而位于该闭锁位置,且该控制件51位于锁定位置,且该控制件51的第二抵靠部53与该第一座体10的第一抵靠部12互相抵靠,使得该第一座体10与该第二座体20无法互相枢摆。
[0043]请参照图6,该控制件51相对于该滑槽31移动,使得该控制件51由锁定位置变换至释放位置,该弹性件52压缩于该控制件51的限位部54与该操作杆30的滑槽31内壁面之间,该控制件51的第二抵靠部53脱离该第一座体10的第一抵靠部12,使得该第一座体10与该第二座体20能够互相枢摆。
[0044]请参照图7,其为图6的延续。该操作杆30以该第二枢接件70为轴心而相对该第二座体20枢摆,该第一座体10以该第一枢接件60为轴心而相对该第二座体20枢摆,该杆件43分别以该第一轴件41为轴心相对于该第一座体10枢摆以及以该第二轴件42为轴心相对于该操作杆30枢摆。
[0045]请参照图8至图11,该第一座体10持续地相对该第二座体20枢摆,该第一座体10与该第二座体20互相分离而位于该开启位置,该第一座体10的两第一枢接部11脱离该两第二枢接部21之间,使得该折叠车2的把手立管201与车架202能够相互折叠。
[004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折叠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0047]1.该折叠装置包括有一个第一座体、一个第二座体、一个操作杆、一个连接单元与一个定位单元。该第一座体与该第二座体能够以焊接、组接、嵌入或是一体成型的方式分别连接于该折叠车的把手立管与车架,该第二座体与该第一座体互相枢接,该操作杆枢设于该第二座体,该连接单元枢设于该第一座体与该操作杆之间,该定位单元可移动地滑设于该操作杆且选择性地与该第一座体互相抵接,以提供该第一座体与该第二座体之间的定位功能。操作简单快速即可让该第一座体与该第二座体选择性地互相枢摆,达到快速折叠该折叠车的功效。
[0048]2.该定位单元的控制件滑设于该操作杆的滑槽并于一个锁定位置与一个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变换,当该控制件位于锁定位置,该控制件的第二抵靠部与该第一座体的第一抵靠部互相抵靠,使得该第一座体与该第二座体无法互相枢摆,该控制件相对于该滑槽移动,使得该控制件由锁定位置变换至释放位置,该控制件的第二抵靠部脱离该第一座体的第一抵靠部,使得该第一座体与该第二座体能够互相枢摆。藉由该定位单兀加强该第一座体与该第二座体之间的定位强度。
[0049]只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因此,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个第一座体,其包括一个第一抵靠部; 一个第二座体,其与该第一座体互相枢接; 一个操作杆,其枢设于该第二座体,该操作杆包括一个滑槽; 一个连接单元,其枢设于该第一座体与该操作杆之间;以及 一个定位单元,其可移动地设置于该操作杆且选择性地与该第一座体互相抵接,该定位单元包括一个控制件,该控制件滑设于该操作杆的滑槽内并包括一个第二抵靠部与一个限位部,该限位部穿设于该滑槽,该控制件能够于一个锁定位置与一个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变换,当该控制件位于锁定位置时,该控制件的第二抵靠部与该第一座体的第一抵靠部互相抵靠,当该控制件位于释放位置时,该控制件的第二抵靠部脱离该第一座体的第一抵靠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单元更包括一个弹性件,该弹性件偏压于该控制件与该滑槽的内壁面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偏压于该控制件的限位部与该滑槽的内壁面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件更包括一个第一部位与一个第二部位,该第二抵靠部凸设于该第一部位的一端,该限位部延伸形成于该第二部位的一端面,一个螺件穿设于该第一部位并连接于该限位部。
5.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座体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枢接部,该第一抵靠部凸设于该第一枢接部的一端面,该第一座体于该第一枢接部设有一个第一轴孔,该操 作杆包括一个第二轴孔,该连接单元包括一个第一轴件、一个第二轴件与一个杆件,该杆件相异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该第一轴件与该第二轴件,该第一轴件容设于该第一座体的第一轴孔并能够相对该第一轴孔旋转,该第二轴件容设于该操作杆的第二轴孔并能够相对该第二轴孔旋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轴件具有一个第一连接孔,该第二轴件具有一个第二连接孔,该杆件相异的两端分别具有一个接合部,该两接合部分别连接于该第一连接孔与该第二连接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孔与该第二连接孔为螺孔,该两接合部具有螺纹并与该第一连接孔与该第二连接孔相对应。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座体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枢接部,每一该第二枢接部设有一个穿孔,该操作杆包括至少一个第三枢接部,每一该第三枢接部设有一个穿孔,该第三枢接部的穿孔与每一该第二枢接部的穿孔相对应,一个第二枢接件穿设于每一该第二枢接部的穿孔以及每一该第三枢接部的穿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座体包括两个第一枢接部,该第二座体包括两个所述第二枢接部,该第一座体的两第一枢接部位于所述两个第二枢接部之间,该操作杆包括两个所述第三枢接部,该第二座体的两个第二枢接部位于所述两个第三枢接部之间。
10.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座体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枢耳,该第二座体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枢耳,一个第一枢接件穿设于该第一座体的第一枢耳与该第二座体的第二枢耳。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座体包括两个第一枢耳,该第二座体的第二枢耳位于该第一座体的两第一枢耳之间。
【文档编号】B62K15/00GK203558165SQ201320499084
【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5日
【发明者】王耀钦 申请人:王耀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