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拨链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077232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前拨链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前拨链器,基本上包括固定构件、主体、可动构件以及支承构件。固定构件构造为固定到自行车车架。主体附接到固定构件。可动构件相对于固定构件能够运动地支承到主体。支承构件能够运动地附接到固定构件和主体中的一个。支承构件包括被操作部,被操作部由操作元件选择性地操作并且定位在固定构件和主体之间。
【专利说明】前拨链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总体上涉及一种紧固到自行车车架的前拨链器。更具体而言,本实用 新型涉及一种前拨链器,该前拨链器具有用于将所述前拨链器以能够相对于所述自行车车 架精细地调节所述前拨链器的角度位置的方式安装到自行车车架的支承构件。

【背景技术】
[0002] -般而言,前拨链器与前链环相邻地安装到自行车车架上,以使链条在前链环之 间侧向地变速。前拨链器包括不可旋转地固定到自行车车架的固定构件或基体构件。前拨 链器还包括相对于固定构件能够运动地被支承的可动构件或导链器,以便导链器在至少两 个侧向变速位置之间运动,以使链条在前链环之间变速。通常,在固定构件和导链器之间联 接有连杆机构组件以便能够运动地支承导链器。导链器通常具有设置为选择性地接触链条 并使链条在前链环之间运动的一对笼板或导向板。笼板或导向板形成导链器的链条笼部的 侧面。
[0003] 前拨链器有时候由安装夹具附接到自行车车架的座管(管状构件)上,安装夹具通 过焊接或拧到车架的座管上而紧固。该安装夹具有时候称为直接安装类型的安装夹具。因 为这样的安装夹具在将前拨链器附接到车架之前紧固到座管,所以基于安装夹具的安装位 置来确定前拨链器的导链器的朝向。结果,有时候拨链器的导链器或可动构件将不设置在 前链环正上方的平行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总体上,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前拨链器。在一个特征中,一种前拨链器构造为能够 调节地设置,以便所述拨链器的可动构件能够设置在前链环正上方的平行位置。
[0005] 鉴于现有技术的状态,提供一种前拨链器单元,其基本上包括固定构件、主体、可 动构件以及支承构件。固定构件构造为固定到自行车车架。主体附接到固定构件。可动构 件相对于固定构件能够运动地支承到主体。支承构件能够运动地附接到固定构件和主体中 的一个。支承构件包括被操作部,被操作部由操作元件选择性地操作并且定位在固定构件 和主体之间。
[0006] 根据下面结合附图公开前拨链器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清 楚所公开的前拨链器的其他目的、特征、方面以及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 现在参考附图,其形成该原始公开的一部分:
[0008] 图1为具有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安装到车架上的前拨链器的自行车车架的局部侧 视立体图;
[0009] 图2为在图1中示出的自行车车架和前拨链器的分解立体图;
[0010] 图3为在图1和图2中示出的自行车车架和前拨链器的正视图;
[0011] 图4为在图1至图3中示出的自行车车架和前拨链器的俯视图,其中前拨链器处 于第一位置;
[0012] 图5为在图1至图3中示出的自行车车架和前拨链器的俯视图,其中前拨链器处 于第二位置;
[0013] 图6为在图1至图5中示出的前拨链器的支承构件的一部分和主体的一部分的局 部俯视图,其中为了例示而剖开了区域;
[0014] 图7为具有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安装到车架上的前拨链器的自行车车架的局部侧 视立体图;
[0015] 图8为在图7中示出的自行车车架和前拨链器的分解立体图;
[0016] 图9为在图7和图8中示出的自行车车架和前拨链器的俯视图;
[0017] 图10为具有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安装到车架上的前拨链器的自行车车架的俯视 图;
[0018] 图11为在图1至图5中示出或在图7至图10中示出的前拨链器的支承构件的一 部分和主体的一部分的局部俯视图,其中为了示出替代调节结构而剖开了区域;
[0019] 图12为在图1至图5中示出或在图7至图10中示出的前拨链器的支承构件的一 部分和主体的一部分的局部俯视图,其中为了示出另一个替代调节结构而剖开了区域;
[0020] 图13为在图1至图5中示出或在图7至图10中示出的前拨链器的支承构件的一 部分和主体的一部分的局部俯视图,其中为了示出又一个替代调节结构而剖开了区域;以 及
[0021] 图14为在图1至图5中示出或在图7至图10中示出的前拨链器的支承构件的一 部分和主体的一部分的局部俯视图,其中为了示出再一个替代调节结构而剖开了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现在将参考附图对选定实施例进行说明。从本实用新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清 楚,下面的实施例的描述仅提供用于例示,而不是为了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本实用新型 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0023] 首先参考图1至图6,示出了自行车车架10的具有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前拨链器12 的一部分。前拨链器12基本上包括固定构件14、主体16、可动构件18 (例如导链器)和支 承构件20 (图2)。如图1所示,固定构件14构造为由车架紧固件24 (例如螺栓)直接固定 到自行车车架10的座管22上。座管22具有中心纵向轴线A1,其位于自行车车架10的中 心平面P中(图3)。前拨链器12利用固定构件14和支承构件20紧固到自行车车架10的 座管22,以便能够沿着坚直或高度方向调节,并且还能够绕着第一调节轴线A2精细地调节 (图4),第一调节轴线A2与座管22的中心纵向轴线A1平行并且设置为距座管22 -定距 离。
[0024] 如下面说明的那样,支承构件20设置在固定构件14和主体16之间。支承构件20 能够运动地附接到固定构件14和主体16中的一个,以便相对于固定构件14绕着调节轴线 A2能够调节地支承主体16。具体地,在第一实施例中,支承构件20能够运动地附接到主体 16,以便相对于固定构件14绕着调节轴线A2能够调节地支承主体16。替代地,支承构件 20可以能够运动地附接到固定构件14,以便相对于固定构件14绕着调节轴线A2能够调节 地支承主体16。在调节支承构件20时,主体16相对于固定构件14绕着调节轴线A2运动, 以改变主体16相对于自行车车架10的中心平面P的角度位置。更具体地,支承构件20按 压固定构件14来调节主体16相对于自行车车架10的中心平面P的角度位置。
[0025] 这里,在第一示出实施例中,前拨链器12是电动前拨链器,其设计为与具有三个 前链环或链轮的自行车一起使用。因此,可动构件18使链条相对于自行车车架10在三个 齿轮位置之间侧向地变速。基本上,可动构件18包括内板18a、外板18b、上连接构件18c 和下连接构件18d。内板18a和外板18b侧向地间隔开,在上部由上连接构件18c互相连 接并且在下部由下连接构件18d互相连接,以限定链条笼部28。在加速操作期间,内板18a 将链条向上推动到较大的链环上。在减速操作期间,外板18b将链条向内推动到较小的链 环上。
[0026] 参考图3,主体16包括固定到自行车车架10的基体构件30、和固定到基体构件30 的电动马达单元32。马达单元32具有经由电线(未示出)电连接到远程电源例如电池(未 示出)和/或发电机(未示出)的可逆电动马达M。替代地,马达单元32可以设置有可再充 电电池(未示出)。可动构件18通过马达Μ的操作而侧向运动。具体地,马达单元32包括 设置在马达Μ和输出轴26之间的齿轮减速单元(未示出)。
[0027] 如图3所示,可动构件18由外连杆40和内连杆42能够运动地支承到主体16的 基体构件30,用于使导链部28相对于主体16侧向运动。外连杆40具有固定到输出轴26 的第一端部,用于使外连杆40相对于基体构件30枢转。外连杆40具有枢转地安装到可动 构件18的第二端部。内连杆42具有枢转地连接到基体构件30的第一端部和枢转地安装 到可动构件18的第二端部。因此,外连杆40和内连杆42限定操作性地将可动构件18连 接到基体构件30的四杆连杆机构。如上所述,前拨链器单元14设计为与具有三个前链环 的自行车一起使用。因此,可动构件18能够相对于基体构件30在三个齿轮位置(即第一端 部位置、中间或中部位置和第二端部位置)之间运动。虽然前拨链器12示出为电动前拨链 器,但是外连杆40和内连杆42通过一些微小变更可以通过拉索而运动。换句话说,本领域 的技术人员从本实用新型将会清楚,前拨链器12的马达单元32可以用拉索操作式布置替 换。
[0028] 马达单元32的输出轴26操作性地联接到外连杆40,以使可动构件18相对于基体 构件30运动。换句话说,马达单元32构造为使可动构件18基于马达Μ的操作而相对于基 体构件30运动。具体地,马达单元32的输出轴26的旋转驱动外连杆40,来使可动构件18 相对于基体构件30运动。在执行链条变速操作时,马达单元32的马达Μ由使用者操作设 备(未示出)操作,来转动马达单元32的输出轴26。根据输出轴26的旋转方向,马达Μ将 使可动构件18朝向或远离自行车车架10的座管22运动。
[0029] 如图1至图3所示,固定构件14构成用于将前拨链器12支承在座管22上的安装 夹具。固定构件14是直接安装类型的安装夹具。基本上,固定构件14包括可以紧固到座 管22的自行车车架附接部34和前拨链器附接部36。这里,自行车车架附接部34和前拨链 器附接部36由例如不锈钢等刚性材料或者例如纤维增强树脂等合成树脂一体地形成为一 件式整体构件。
[0030] 固定构件14的自行车车架附接部34包括车架紧固件接纳孔34a,其接纳车架紧固 件24来选择性地将固定构件14固定到自行车车架10的座管22。车架紧固件24例如是拧 到座管22的孔中的螺栓。车架紧固件接纳孔34a优选地为细长孔或细长狭槽,以便固定构 件14沿着与中心纵向轴线A1平行的方向能够调节地固定到自行车车架10。
[0031] 固定构件14的前拨链器附接部36包括拨链器紧固件接纳孔36a,其接纳拨链器 紧固件38 (例如螺栓)以可释放地将固定构件14固定到主体16。如下面说明的那样,主体 16能够调节地附接到附接部36,以调节主体16相对于自行车车架10的中心平面P的角度 位置。拨链器紧固件接纳孔36a优选地为细长孔或细长狭槽,以便当固定构件14固定到自 行车车架10时,前拨链器12沿着与中心纵向轴线A1平行的方向能够调节地固定到固定构 件14。
[0032] 固定构件14的自行车车架附接部34还包括工具进入开口 34b,其构造为工具能够 穿过该工具进入开口 34b进入支承构件20。换句话说,工具进入开口 34b设置在固定构件 14的自行车车架附接部34中,用于使用工具穿过工具进入开口 34b进入支承构件20,并且 如下面讨论的那样调节前拨链器12的角度位置。
[0033] 如图4至图6所示,主体16的基体构件30具有面对固定构件14的自行车车架附 接部34的面对表面30a、和安装到固定构件14的前拨链器附接部36的弯曲表面30b。面 对表面30a设置有螺纹孔30c,用于将支承构件20相对于基体构件30的面对表面30a能够 调节地支承。弯曲表面30b设置有螺纹孔30d,用于利用拨链器紧固件38将前拨链器附接 部36能够调节地固定到上面。因此,主体16的基体构件30通过拨链器紧固件38固定地 附接到固定构件14的前拨链器附接部36。
[0034] 附接部36还包括接触主体16的弯曲表面30b的弯曲表面36b。弯曲表面30b和 36b的中心基本上位于调节轴线A2上。因此,弯曲表面30b和36b限定调节轴线A2,在调 节支承构件20时,主体16相对于固定构件14绕着调节轴线A2运动。在第一示出实施例 中,支承构件20设置在固定构件14和主体16的基体构件30之间以限定相对于调节轴线 A2正交的移位轴线A3,从而调节主体16绕着调节轴线A2的角度位置。因此,能够绕着固 定构件14调节可动构件18相对于固定构件14的角度朝向。
[0035] 如图6所示,在第一示出实施例中,支承构件20包括头部20a和轴部20b。头部 20a限定接触部分,而轴部20b限定螺纹部分。接触部分或头部20a接触固定构件14以在 固定构件14的自行车车架附接部34上施加按压力。螺纹部分或轴部20b拧到基体构件30 的面对表面30a的螺纹孔30c中,以改变支承构件20相对于固定构件14的自行车车架附 接部34的按压力。支承构件20的接触部分20a包括被操作部20c,其由操作元件(例如工 具和/或使用者的手)选择性地操作。被操作部20c定位在固定构件14和主体16之间的 空间S1中。在该第一实施例中,被操作部20c形成在支承构件20的轴向端面20d上,作为 定形为接纳六角扳手或其他工具的盲孔或凹部。因此,在该第一实施例中,被操作部20c构 成支承构件20的工具接合表面。
[0036] 固定构件14的工具进入开口 34b构造为工具能够穿过工具进入开口 34b进入支 承构件20。支承构件20仅能够经由工具进入开口 34b从主体16的面对表面侧30a能够调 节地进入。因此,工具(例如六角扳手)穿过工具进入开口 34b插入以进入支承构件20的被 操作部20c。具体地,工具进入开口 34b与被操作部20c对齐,以便工具能够穿过进入开口 34b插入并且与被操作部20c接合,来使支承构件20旋转。
[0037] 现在参考图7至图9,示出了变更的固定构件114,其构成用于将前拨链器12支承 在自行车车架10上的安装夹具。这里在该示出实施例中,固定构件114为固定到支管46的 中轴安装类型的安装夹具。前拨链器12由拨链器紧固件38可释放地附接到固定构件114。 并且支承构件20设置在前拨链器12和固定构件114之间。支承构件20以与以上关于固 定构件14所讨论的方式相同的方式调节前拨链器12相对于固定构件114的位置。
[0038] 基本上,固定构件114包括自行车车架附接部134和前拨链器附接部136。自行车 车架附接部134可以由中轴(未示出)以常规方式紧固到支管46。在图7至图9的该示出 实施例中,自行车车架附接部134是包括第一构件150和第二构件152的两件式支架。第 一构件150和第二构件152是由适当材料制成的刚性构件。第二构件152能够调节地附接 到第一构件150。例如,第二构件152具有两个狭槽134a,用于接纳拧到第一构件150的螺 纹孔中的螺钉154。第一构件150具有中轴接纳开口 150a,其构造为由中轴支承组件(未示 出)固定到自行车车架10的中轴。第二构件152与前拨链器附接部136 -体地形成为一件 式整体构件。
[0039] 现在参考图10,示出了变更的固定构件214,其构成用于将前拨链器12支承在自 行车车架10上的安装夹具。这里在该示出实施例中,固定构件214为固定到座管22的夹 持类型的安装夹具。前拨链器12与前述实施例相似地由拨链器紧固件38可释放地附接到 固定构件214。并且支承构件20设置在前拨链器12和固定构件214之间。支承构件20以 与以上关于固定构件14和114所讨论的方式相同的方式调节前拨链器12相对于固定构件 214的位置。基本上,固定构件214包括自行车车架附接部234和前拨链器附接部236。自 行车车架附接部234和前拨链器附接部236与以上讨论的自行车车架附接部34和前拨链 器附接部36相同,除了用铰接夹持构件235替换了包括车架紧固件接纳孔34a的上部区域 以外。
[0040] 现在参考图11,前拨链器12设置有用于调节前拨链器12相对于固定构件14A的 角度位置的变更的支承构件120。固定构件14A可以是例如图1至图6所示的直接安装类 型的安装夹具、或者例如图7至图9所示的中轴安装类型的安装夹具、或者例如图10所示 的夹持类型的安装夹具。如图11所示,固定构件14A具有与固定构件14、114和214中的任 意一个相同的构造,除了自行车车架附接部的示出变更之外。这里,如图所示,固定构件14A 具有自行车车架附接部34',其具有进入开口 34b'和环绕进入开口 34b'的弯曲表面34c'。 本文将不示出固定构件14A的其余部分,因为固定构件14A的其余部分可以具有与固定构 件14、114和214中的任意一个相同的构造。
[0041] 支承构件120与支承构件20的不同在于,支承构件120不包括头部,以及支承构 件120具有部分球面形式的接触部分121。固定构件14A的弯曲表面34c'与接触部分121 的部分球面匹配。支承构件120包括螺纹部分或轴部123,其拧到主体16的面对表面30a 的螺纹孔30c中,以改变支承构件120相对于固定构件14A的自行车车架附接部34'的按 压力。支承构件120还包括被操作部124,被操作部124在接触部分121的部分球面中具有 开口并且设置在固定构件14A和主体16之间的空间S2中。被操作部124示出为定形来接 纳六角扳手或其他工具的盲孔或凹部。
[0042] 支承构件120仅能够经由固定构件14A的自行车车架附接部34'的进入开口 34b' 从主体16的面对表面侧30a能够调节地进入。因此,工具(例如六角扳手)穿过进入开口 34b'插入以进入支承构件120的被操作部124。具体地,进入开口 34b'与被操作部124对 齐以便工具能够穿过进入开口 34b'插入并且与被操作部124接合,来使支承构件120旋转。
[0043] 现在参考图12,前拨链器12设置有用于调节前拨链器12相对于固定构件14B的 角度位置的变更的支承构件220。这里,固定构件14B可以是例如图1至图6所示的直接安 装类型的安装夹具、或者例如图7至图9所示的中轴安装类型的安装夹具、或者例如图10 所示的夹持类型的安装夹具。如图12所示,固定构件14B具有与固定构件14、114和214 中的任意一个相同的构造,除了自行车车架附接部的示出变更之外。具体地,固定构件14B 中与前述实施例的唯一差别在于在固定构件14B中不包括进入开口。当然,不需要变更固 定构件14、114和214,支承构件220就可以与固定构件14、114和214 -起使用。本文将不 示出固定构件14B的其余部分,因为固定构件14B的其余部分可以具有与固定构件14、114 和214中的任意一个相同的构造。
[0044] 这里在图12中,支承构件220与支承构件20的不同点在于,支承构件220包括头 部221,其构造为通过在主体16的面对表面侧30a和固定构件14B的面对主体16的面对表 面侧30a的表面之间的空间S3中插入工具(例如扳手)或使用者的手/手指而被转动。具 体地,头部221包括非圆形周面形式的被操作部223。换句话说,头部221的非圆形周面形 成被操作部223作为工具接合表面。这里,被操作部223具有六角形形状,其构造为与常规 开口扳手接合。支承构件220还包括螺纹部分或轴部224,其拧到主体16的面对表面30a 的螺纹孔30c中,以改变支承构件220相对于固定构件14B的按压力。支承构件220仅能 够经由面对表面侧30a和固定构件14B之间的空间S3从主体16的面对表面侧30a能够调 节地进入。因此,在空间S3中插入工具(例如开口扳手),以进入支承构件220的被操作部 223,用于与支承构件220接合及使支承构件220旋转。
[0045] 现在参考图13,前拨链器12设置有用于调节前拨链器12相对于固定构件14C的 角度位置的变更的支承构件320。这里,固定构件14C可以是例如图1至图6所示的直接安 装类型的安装夹具、或者例如图7至图9所示的中轴安装类型的安装夹具、或者例如图10 所示的夹持类型的安装夹具。如图13所示,固定构件14C具有与固定构件14、114和214 中的任意一个相同的构造,除了自行车车架附接部的示出变更之外。具体地,固定构件14C 中与前述实施例的唯一差别在于在固定构件14C中不包括进入开口。当然,不需要变更固 定构件14、114和214,支承构件320就可以与固定构件14、114和214 -起使用。本文将不 示出固定构件14C的其余部分,因为固定构件14C的其余部分可以具有与固定构件14、114 和214中的任意一个相同的构造。
[0046] 这里在图13中,支承构件320与支承构件20的不同点在于,支承构件320包括具 有凸缘部322的轴部321。轴部321和凸缘部322形成为一件式整体构件,以便轴部321和 凸缘部322作为整体运动。轴部321具有第一轴向端部323和第二轴向端部324。凸缘部 322设置在第一轴向端部323和第二轴向端部324之间。凸缘部322限定用于使轴部321 旋转的被操作部325。凸缘部322构造为通过在主体16的面对表面侧30a和固定构件14C 的面对主体16的面对表面侧30a的表面之间的空间S4中插入工具(例如扳手)或使用者的 手/手指而被转动。具体地,被操作部325为非圆形周面的形式。换句话说,凸缘部322的 非圆形周面形成被操作部325作为工具接合表面。这里,被操作部325具有六角形形状,其 构造为与常规开口扳手接合。轴部321包括螺纹部分,其拧到主体16的面对表面30a的螺 纹孔30c中,以改变支承构件320相对于固定构件14C的按压力。支承构件320仅能够经 由面对表面侧30a和固定构件14C之间的空间S4从主体16的面对表面侧30a能够调节地 进入。因此,在空间S4中插入工具(例如开口扳手),以进入支承构件320的被操作部325, 用于与支承构件320接合及使支承构件320旋转。
[0047] 现在参考图14,前拨链器12设置有用于调节前拨链器12相对于固定构件14D的 角度位置的变更的支承构件420。这里,固定构件14D可以是例如图1至图6所示的直接安 装类型的安装夹具、或者例如图7至图9所示的中轴安装类型的安装夹具、或者例如图10 所示的夹持类型的安装夹具。如图14所示,固定构件14D具有与固定构件14、114和214 中的任意一个相同的构造,除了自行车车架附接部的示出变更之外。具体地,固定构件14D 中与前述实施例的唯一差别在于在固定构件14D中不包括进入开口。本文将不示出固定构 件14D的其余部分,因为固定构件14D的其余部分可以具有与固定构件14、114和214中的 任意一个相同的构造。
[0048] 这里在图14中,支承构件420与支承构件20的不同点在于,支承构件420包括具 有凸缘部422的轴部421。轴部421和凸缘部432形成为一件式整体构件以便轴部421和 凸缘部422作为整体运动。凸缘部422限定用于使轴部421旋转的被操作部425。凸缘部 422构造为通过在主体16的面对表面侧30a和固定构件14D的面对主体16的面对表面侧 30a的表面之间的空间S5中插入工具(例如扳手)或使用者的手/手指而被转动。具体地, 被操作部425为非圆形周面的形式。换句话说,凸缘部422的非圆形周面形成被操作部425 作为工具接合表面。这里,被操作部425具有六角形形状,其构造为与常规开口扳手接合。 轴部421包括螺纹部分,其拧到固定构件14D的螺纹孔34b' ''中,以改变支承构件420相 对于主体16的面对表面30a的按压力。支承构件420仅能够经由面对表面侧30a和固定 构件14D之间的空间S5从主体16的面对表面侧30a能够调节地进入。因此,在空间S5中 插入工具(例如开口扳手),以进入支承构件420的被操作部425,用于与支承构件420接合 及使支承构件420旋转。
[0049] 在理解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时,当在本文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及其派生词旨在成 为开放式术语,其明确限定所述特征、元件、部件、组、整体和/或步骤的存在,但不排除其 他未述特征、元件、部件、组、整体和/或步骤的存在。还将理解,虽然在本文中可能使用术 语第一和第二来描述各部件,但是这些部件不应该由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来将一 个部件与另一个部件区分开。因此,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教导的情况下,上面讨论的 第一部件可以称为第二部件,并且反之亦然。前面所述也适用于具有相似意思的词,例如术 语"包含"、"具有"和它们的派生词。最后,当在本文中使用时,程度术语,例如"基本上"、 "大约"、"近似"意味着被修饰术语的合理偏离量,使得最终结果不被显著改变。
[0050] 虽然仅选择了选定实施例来例示本实用新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从本实用新 型将会清楚,在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在本文中可以作 出各种改变和变更。例如,各部件的大小、形状、位置或朝向可以根据需要和/或期望来改 变,只要它们不显著地改变其预期功能。
[0051] 虽然如上面讨论的那样,在示出的实施例中使用四杆连杆机构,但是可动构件18 可以利用其它联接装置连接到基体构件30。换句话说,前拨链器12可以构造为具有利用单 个连杆构件构成的联接装置、或者利用超过两个连杆构件构成的联接装置。因此,本实用新 型可以与使用其他类型的联接装置的电动前拨链器一起使用。
[0052] 并且示出为互相直接连接或接触的部件可以具有设置在它们之间的中间结构,除 非另外明确说明。一个元件的功能可以由两个来执行,并且反之亦然,除非另外明确说明。 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采用。不需要将所有优点都同时展现在特 定实施例中。对于与现有技术相比独特的每个特征,单独地或与其他特征组合,也应该被认 为是 申请人:对进一步的实用新型的单独描述,包括由这样的特征(或多个特征)体现的结构 和/或功能概念。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前述描述仅提供用于例示,而不是为了 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1. 一种前拨链器,包括: 固定构件,构造为固定到自行车车架; 主体,附接到所述固定构件; 可动构件,相对于所述固定构件能够运动地支承到所述主体;以及 支承构件,能够运动地附接到所述固定构件和所述主体中的一个,所述支承构件包括 被操作部,该被操作部由操作元件选择性地操作并且定位在所述固定构件和所述主体之 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拨链器,其中 所述固定构件具有附接部,并且所述主体能够调节地附接到所述附接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拨链器,其中 所述附接部包括弯曲表面,该弯曲表面接触所述主体的弯曲表面以限定调节轴线,在 调节所述支承构件时,所述主体相对于所述固定构件绕着所述调节轴线运动。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拨链器,其中 所述支承构件能够运动地附接到所述主体并且限定移位轴线,该移位轴线相对于所述 调节轴线垂直地设置,以调节所述主体绕着所述调节轴线的角度位置。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拨链器,其中 所述支承构件能够运动地附接到所述主体, 所述支承构件的被操作部由工具选择性地操作并且面对所述固定构件,并且 所述固定构件具有工具进入开口,用于使用所述工具来通过所述固定构件进入所述支 承构件的被操作部。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拨链器,其中 所述支承构件包括接触所述主体和所述固定构件中的另一个的接触部分、和拧到所述 主体和所述固定构件中的一个中的螺纹部分。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拨链器,其中 所述支承构件的接触部分接触所述固定构件,并且所述螺纹部分拧到所述主体中。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拨链器,其中 所述被操作部形成在所述支承构件的轴向端面上, 所述被操作部由工具选择性地操作,并且 所述主体和所述固定构件中的另一个具有与所述被操作部对齐的工具进入开口,以通 过使用所述工具穿过所述进入开口而使所述支承构件旋转。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拨链器,其中 所述支承构件包括限定所述接触部分和所述被操作部的头部、以及限定所述螺纹部分 的轴部。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前拨链器,其中 所述头部包括形成所述被操作部的非圆形周面作为工具接合表面。
11.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拨链器,其中 所述支承构件包括具有第一轴向端部和第二轴向端部的轴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轴 向端部和所述第二轴向端部之间的凸缘部, 所述凸缘部限定所述被操作部,并且 所述轴部至少部分地限定所述螺纹部分。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前拨链器,其中 所述轴部的第一轴向端部和第二轴向端部中的一个限定所述接触部分。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前拨链器,其中 所述凸缘部由工具选择性地操作,并且包括形成所述被操作部的非圆形周面作为工具 接合表面。
14.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拨链器,其中 所述支承构件的接触部分为部分球面,并且 所述主体和所述固定构件中的另一个包括与所述接触部分的部分球面匹配的弯曲表 面。
1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拨链器,其中 所述主体包括基体构件和操作性地联接到所述可动构件的马达单元。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前拨链器,其中 所述支承构件能够运动地附接到所述主体的基体构件。
1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拨链器,其中 所述固定构件包括车架紧固件接纳孔,该车架紧固件接纳孔接纳紧固件来选择性地将 所述固定构件固定到所述自行车车架的座管。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前拨链器,其中 所述车架紧固件接纳孔为相对于所述紧固件垂直地延伸的细长孔。
1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拨链器,其中 所述固定构件包括车架附接部,该车架附接部具有构造为与所述自行车车架的中轴壳 的中轴开口对齐的贯通开口。
2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拨链器,其中 所述固定构件包括附接到所述自行车车架的夹持构件。
【文档编号】B62M9/136GK203832696SQ201320690872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5日
【发明者】桑山和也, 江村笃裕, 井上贤吉 申请人:株式会社岛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