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车无晃动调节关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7034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婴儿车无晃动调节关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婴儿车无晃动调节关节,涉及一种用于婴儿车进行调节或锁合的关节结构,主要是由内关节、外关节、齿轮、镶套、弹性元件和按键等构成,外关节上设有与齿轮配套的齿圈,其披露的技术特征是将齿轮的轮齿设计为内端大、外端小的锥块状,齿圈的齿圈槽设计为内端大、外端小的锥槽状,通过齿轮与齿圈之间的轴向活动配装,从而实现了锁合状态下的轮齿与齿圈槽之间的无间隙配合,改进后的调节关节主要利用了锥块与锥槽之间配合无间隙的特性,故使调节关节在锁合状态时不会产生径向晃动,始终保证了使用的稳固性和可靠性。
【专利说明】
婴儿车无晃动调节关节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婴儿车的可弯折调节关节,具体是指婴儿车无晃动调节关节。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婴儿车上通常需要具备很多的关节结构,常用的如设计在车推把手上的推把关节、车台的收合关节、及儿童脚踏部位和儿童扶手的调整等关节上,能分别用于调节推把的上、下使用高度,车台的张开与收合,脚踏的高低和扶手的角度调整等。目前,大多数的调节关节都会应用到档位结构以实现各个角度的转动调节或锁合,该档位结构主要是由齿轮和齿圈之间的轴向活动配装来实现的,所采用的结构与公开的中国专利号为201020258026.3的“支架柱头结构”相类似,使用时通过按键和弹性元件的配合来实现齿轮的轴向移动,并由齿轮的轴向移动而与齿圈进行配装或脱离,从而实现了关节的调节或锁合。在上述调节结构中,齿轮与齿圈的轴向移动配装主要是通过齿轮外圆周面上的轮齿和齿圈内圆周面上的齿圈槽来实现的,即轮齿被推动进入齿圈槽内,则关节调节被锁合;轮齿被推动脱离齿圈槽内,则关节可进行转动调节,这种配合结构中的轮齿与齿圈槽大多采用了直齿和直槽的结构,这种配装结构虽然不影响关节的操作或锁合,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齿轮与齿圈之间需要轴向活动,所以使得轮齿与齿圈槽之间必然存在间隙,否则齿轮将无法被使用者推开而使齿轮与齿槽脱离,弹性元件也无法使齿轮复位而使轮齿与齿圈槽锁合,其带来的后果就是调节关节在使用时出现较大径向晃动,影响了使用的稳固性和可靠性。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锁合状态不会产生晃动,使用稳固、可靠的婴儿车无晃动调节关节。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婴儿车无晃动调节关节,包括内关节和外关节,该内关节和外关节的端部分别延伸出内连接盘和外连接盘,该内连接盘与外连接盘互相扣合并作铰接连接;所述的内连接盘与外连接盘之间设有齿轮,该齿轮与内连接盘之间设有互相顶推的弹性元件;所述的外连接盘上设有齿圈;所述的齿轮外端受弹性元件顶推轴向活动配装在所述齿圈内;所述的外连接盘上设有按压并推动齿轮外端脱离齿圈的按键,所述的齿轮外端与齿圈之间的轴向活动配装是在齿轮外圆周面上设有多个呈锥块状的轮齿,每个锥块状轮齿均为内端大、外端小;所述的齿圈内圆周面上设有多个呈锥槽状的齿圈槽,每个锥槽状齿圈槽均为内端大、外端小;所述的每个轮齿的外端均轴向活动配装在每个齿圈槽内。
[0006]所述的内连接盘与外连接盘之间还设有镶套,该镶套定位安装在内连接盘上,在镶套的内圆周面上设有多个呈锥槽状的齿槽,每个锥槽状齿槽均为内端大、外端小;所述的齿轮上的每个轮齿均轴向穿过并配装在该镶套的每个齿槽内。
[0007]所述的镶套与内连接盘之间的定位安装结构是在镶套外圆周面上设有多个圆周均布的定位筋,相应在内连接盘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定位筋形成定位配装的定位槽。
[0008]所述的每个齿槽的轴心线均与镶套的轴心线相平行。
[0009]所述的每个轮齿的轴心线均与齿轮的轴心线相平行,所述的每个齿圈槽的轴心线均与外连接盘的轴心线相平行。
[0010]所述的按键内端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向内延伸的连体柱,每个连体柱的端部均设有倒钩;所述的外连接盘上设有与连体柱数量对应的连接孔;所述的每个连体柱端部的倒钩均穿过并扣合在相对应的连接孔内,该倒钩端部还接触顶推在齿轮上。
[0011]所述的内连接盘内端的轴心处设有弹簧柱,所述的齿轮和弹性元件均活动套装在该弹黃柱上。
[0012]所述的内连接盘和外连接盘均为圆形连接盘,该内、外连接盘的圆心处设有铆钉作铰接连接,内、外连接盘相接触的两端面之间分别设有配装并构成相互转动的凸环和环槽。
[0013]所述的内、外关节上均设有联接管。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将构成调节关节的齿轮和齿圈均进行了改进,它是将齿轮的轮齿设计为内端大、外端小的锥块状,齿圈的齿圈槽设计为内端大、外端小的锥槽状,从而实现了锁合状态下齿轮的轮齿与齿圈的齿圈槽之间的无间隙配合,改进后的调节关节利用了锥块与锥槽之间配合无间隙的特性,故使调节关节在锁合状态时不会产生径向晃动,始终保证了使用的稳固性和可靠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锁合状态)。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解锁可调节状态)。
[0017]图3为图1的立体分解图。
[0018]图4为外关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按上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再作详细说明。
[0020]如图f图4所示,1.联接管、2.外关节、21.外连接盘、22.连接孔、23.齿圈、24.齿圈槽、3.铆钉、4.按键、41.连体柱、42.倒钩、5.垫圈、6.齿轮、61.轮齿、7.内关节、71.内连接盘、72.定位槽、73.凸环、74.弹簧柱、8.镶套、81.齿槽、82.定位筋、9.弹性元件。
[0021]婴儿车无晃动调节关节,如图1、图2、图3所示,它是一种用于婴儿车进行调节或锁合的关节结构,本实施例以图1所示的视图左侧作为整个调节关节的外端、视图右侧作为整个调节关节的内端,其结构主要是由内关节7、外关节2、齿轮6、镶套8、弹性元件9和按键4等构成。
[0022]所述的内、外关节均由塑料制成,该内关节7上端和外关节2下端均通过铆钉3和垫圈5插装固定有联接管I ;所述的内关节7下端和外关节2上端分别设有相向延伸的圆形状连接盘,即内连接盘71和外连接盘21,该内、外连接盘为直径尺寸大小一致的壳状结构,在内、外连接盘的圆心处穿过一根铆钉3进行两者之间的铰接连接,从而使得内、外连接盘之间形成相互转动;同时,内、外连接盘相接触的两端面之间分别设有凸环73和环槽,以形成扣合配装并可相互转动,此时扣合后的内、外连接盘之间即可形成封闭的安装空间。
[0023]所述的内连接盘71与外连接盘21之间的安装空间内依次设有弹性元件9、齿轮6和镶套8。
[0024]所述的弹性元件9可采用压簧,该弹性元件9设置在齿轮6的内端面与内连接盘71之间;同时,在内连接盘71内端轴心处、即圆心处还设有一根连体结构的、沿内连接盘71轴心线向外延伸的弹簧柱74,而弹性元件9和齿轮6则活动套装在该弹簧柱74上,常态下的齿轮6是被弹性元件9向外顶推的。
[0025]所述的齿轮6外圆周面上设有多个圆周均布的轮齿61,每个轮齿轴心线均与齿轮6的轴心线相平行,每个轮齿61的尺寸大小完全相同,且呈内端大、外端小的锥块状。
[0026]所述的镶套8定位安装在内连接盘71上,其安装结构为:在镶套8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六个圆周均布的定位筋82,相应在内连接盘71的内端面上设有六个与所述定位筋82形成定位配装的定位槽72,镶套8安装在内连接盘71上后,就不会产生位移;所述的镶套8内圆周面上设有多个圆周均布的齿槽81,该齿槽的数量与齿轮6上的轮齿61数量相同,每个齿槽81的轴心线均与镶套8的轴心线相平行,每个齿槽81的尺寸大小完全相同,且呈内端大、外端小的锥槽状。
[0027]所述的外连接盘21内端面上设有如图4所示的齿圈23,该齿圈的内圆周面上设有与齿轮6上的轮齿61数量相同的齿圈槽24,每个齿圈槽的轴心线均与外连接盘21的轴心线相平行,每个齿圈槽24的大小完全相同,且也呈内端大、外端小的锥槽状。
[0028]所述的齿轮6在常态下受弹性元件9的向外顶推而作轴向向外移动,其上的轮齿61就会穿过并配装在镶套8的齿槽81内,而轮齿61的外端则在穿过镶套8后配装在外连接盘21的齿圈槽24内。
[0029]所述的外连接盘21外端面上设有一个圆形安装槽,该圆形安装槽内设有四个圆周均布的连接孔22,还安装有一个按键4,且按键的内端面上还设有四个向内延伸的连体柱41,每个连体柱的端部均设有倒钩42,每个连体柱41端部的倒钩42均穿过并扣合在相对应的连接孔22内,故通过连体柱41和倒钩42即可使得按键4安装在圆形安装槽内而不会脱落,同时倒钩42端部又接触顶推在齿轮6的外端面上。
[0030]本实用新型主要具备锁合状态和解锁可调节状态,该锁合状态是调节关节在常态下的使用状态,其结构如图1所示,齿轮6受弹性元件9向外顶推,齿轮6上锥块状的轮齿61就会穿过并配装在镶套8上锥槽状的齿槽81内,而轮齿61前端则配装在外连接盘21上锥槽状的齿圈槽24内,此时由于上述轮齿61同时与齿槽81、齿圈槽24的配装,使得内、夕卜关节7、2之间无法形成调节转动,即为锁合状态:而解锁可调节状态则如图2所示,向内按压按键4,通过按键上的倒钩42端部推动齿轮6克服弹性元件9的弹力作轴向向内移动,在齿轮6的轴向移动过程中,齿轮6上的轮齿61外端就会从外连接盘21上的齿圈槽24内脱离而缩进镶套8的齿槽81内,此时内、外连接盘71、21之间就能相对转动调节,即为关节的可调节状态。
[0031]上述锁合状态和解锁可调节状态都是通过锥块状的轮齿61与锥槽状的齿槽81、齿圈槽24的配装或脱离来实现的,它利用了锥块与锥槽之间配合无间隙的特性,故使调节关节在锁合状态时不会产生径向晃动,始终保证了调节关节使用的稳固性和可靠性。
[003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婴儿车无晃动调节关节,包括内关节(7)和外关节(2),该内关节(7)和外关节(2)的端部分别延伸出内连接盘(71)和外连接盘(21),该内连接盘(71)与外连接盘(21)互相扣合并作铰接连接;所述的内连接盘(71)与外连接盘(21)之间设有齿轮(6),该齿轮与内连接盘(71)之间设有互相顶推的弹性元件(9);所述的外连接盘(21)上设有齿圈(23);所述的齿轮(6)外端受弹性元件(9)顶推轴向活动配装在所述齿圈(23)内;所述的外连接盘(21)上设有按压并推动齿轮(6)外端脱离齿圈(23)的按键(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6)外端与齿圈(23)之间的轴向活动配装是在齿轮(6)外圆周面上设有多个呈锥块状的轮齿(61),每个锥块状轮齿(61)均为内端大、外端小;所述的齿圈(23)内圆周面上设有多个呈锥槽状的齿圈槽(24),每个锥槽状齿圈槽(24)均为内端大、外端小;所述的每个轮齿(61)的外端均轴向活动配装在每个齿圈槽(2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无晃动调节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连接盘(71)与外连接盘(21)之间还设有镶套(8 ),该镶套定位安装在内连接盘(71)上,在镶套(8 )的内圆周面上设有多个呈锥槽状的齿槽(81),每个锥槽状齿槽(81)均为内端大、外端小;所述的齿轮(6)上的每个轮齿(61)均轴向穿过并配装在该镶套(8)的每个齿槽(8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车无晃动调节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镶套(8)与内连接盘(71)之间的定位安装结构是在镶套(8)外圆周面上设有多个圆周均布的定位筋(82),相应在内连接盘(71)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定位筋(82)形成定位配装的定位槽(7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车无晃动调节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齿槽(81)的轴心线均与镶套(8)的轴心线相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婴儿车无晃动调节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轮齿(61)的轴心线均与齿轮(6)的轴心线相平行,所述的每个齿圈槽(24)的轴心线均与外连接盘(21)的轴心线相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婴儿车无晃动调节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键(4)内端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向内延伸的连体柱(41),每个连体柱的端部均设有倒钩(42);所述的外连接盘(21)上设有与连体柱(41)数量对应的连接孔(22);所述的每个连体柱(41)端部的倒钩(42)均穿过并扣合在相对应的连接孔(22)内,该倒钩(42)端部还接触顶推在齿轮(6)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婴儿车无晃动调节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连接盘(71)内端的轴心处设有弹簧柱(74),所述的齿轮(6)和弹性元件(9)均活动套装在该弹簧柱(74)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婴儿车无晃动调节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连接盘(71)和外连接盘(21)均为圆形连接盘,该内、外连接盘的圆心处设有铆钉(3)作铰接连接,内、外连接盘(71、21)相接触的两端面之间分别设有配装并构成相互转动的凸环(73)和环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婴儿车无晃动调节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外关节(7、2)上均设有联接管(I)。
【文档编号】B62B9/12GK204020961SQ201420347121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7日
【发明者】李志国 申请人:宁波妈咪宝婴童用品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