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车座椅架和婴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20798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婴儿车座椅架和婴儿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手动车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婴儿车座椅架和婴儿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存贮和运输时减少包装体积,很多婴儿车是可折叠的,其婴儿车座椅架亦是可折叠的。

申请号为201310743731.0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的婴儿车座椅架。如图1所示,该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的可折叠的婴儿车座椅架包括上座椅架管2’、下座椅架管3’、以及扶手杆1’,所述上座椅架管2’、下座椅架管3’、以及扶手杆1’相互铰接,且铰接处设有一可使上座椅架管2’、下座椅架管3’和扶手杆1’分别绕铰接处相互自由旋转折叠收合的折叠控制装置。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以上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不足之处:该现有技术的婴儿车座椅架在折叠收合的过程中,上座椅管2’和扶手杆1’之间、下座椅架管3’和扶手杆1’之间均成为了容易夹伤手指的区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车座椅架和婴儿车,可以防止婴儿车座椅架在折叠收合的过程中夹伤手指,提高婴儿车座椅架和婴儿车的安全性能。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婴儿车座椅架,所述婴儿车座椅架包括第一架体、第二架体、中间连接座、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所述第一架体与所述中间连接座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枢轴可转动地连接,所 述第二架体与所述中间连接座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枢轴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婴儿车座椅架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在所述折叠状态,所述第一架体与所述第二架体位于所述中间连接座的同侧且所述第一架体与所述第二架体之间具有防夹手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婴儿车座椅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中间连接座上的扶手,在所述折叠状态,所述第一架体、所述第二架体和所述扶手均位于所述中间连接座的同侧,且所述防夹手间隙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架体与所述扶手之间的第一防夹手间隙和位于所述第二架体与所述扶手之间的第二防夹手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婴儿车座椅架还包括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其中,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具有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在所述第一锁定机构的锁定位置,所述第一架体与所述中间连接座相对固定,在所述第一锁定机构的解锁位置,所述第一架体相对于所述中间连接座可转动地设置;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具有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在所述第二锁定机构的锁定位置,所述第二架体与所述中间连接座相对固定,在所述第二锁定机构的解锁位置,所述第二架体相对于所述中间连接座可转动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婴儿车座椅架还包括过渡状态,在所述过渡状态,所述第一架体与所述中间连接座之间的相对位置与在所述折叠状态相同而所述第二架体与所述中间连接座之间的相对位置与在所述展开状态相同,其中,所述第二锁定机构与所述第一架体联动地设置,在所述展开状态,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处于其锁定位置,在所述过渡状态,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在所述第一架体的驱动下处于其解锁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架体包括第一管架和第一管架连接座,所述第一管架连接座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管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架连接座的第二端与所述中间连接座通过所述第一枢轴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架体包括第二管架和第二管架连接座,所述第二管架连接座的第一端与所述中间连接座通过所述第二枢轴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管架连接座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管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包括第一锁定块、第一弹性元件、第一牵引件和第一锁定槽,所述第一锁定槽设置于所述中间连接座的第一端,所述第一锁定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牵引件连接,所述第一锁定块的第二端包括与所述第一锁定槽配合的第一锁定头,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对所述第一锁定块施加使所述第一锁定头朝向所述第一锁定槽的第一弹性力,在所述第一锁定机构的锁定位置,所述第一锁定头与所述第一锁定槽插接配合,在所述第一锁定机构的解锁位置,所述第一锁定头与所述第一锁定槽解除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包括第二锁定块、第二弹性元件、第二牵引件和第二锁定槽,所述第二锁定槽设置于所述第二管架连接座上,所述第二锁定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牵引件连接,所述第二锁定块的第二端包括与所述第二锁定槽配合的第二锁定头,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对所述第二锁定块施加使所述第二锁定头朝向所述第二锁定槽的第二弹性力,在所述第二锁定机构的锁定位置,所述第二锁定头与所述第二锁定槽插接配合,在所述第二锁定机构的解锁位置,所述第二锁定头与所述第二锁定槽解除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架连接座的第二端具有绕所述第一枢轴设置的第一曲线槽,所述第二牵引件上设有第一销钉,所述第一销钉位于所述第一曲线槽内并与所述第一曲线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曲线槽设置为使在所述展开状态所述第一销钉的轴线与所述第一枢轴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在所述折叠状态所述第一销钉的轴线与所述第一枢轴的轴线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在所述展开状态,所述第一销钉与所述第一曲线槽的第一端抵接,在所述折叠状态,所述第一销钉与所述第一曲线槽的第二端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连接座的第二端设置有围绕所述第二枢轴同心设置的弧形的第二曲线槽,所述第二管架连接座上设置有第二销钉,所述第二销钉位于所述第二曲线槽内并与所述第二曲线槽滑动配合,在所述展开状态,所述第二销钉与所述第二曲线槽的第一端抵接, 在所述折叠状态,所述第二销钉与所述第二曲线槽的第二端抵接。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婴儿车,包括婴儿车座椅架,其中,所述婴儿车座椅架为本发明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婴儿车座椅架。

基于本发明提供的婴儿车座椅架和婴儿车。婴儿车座椅架包括第一架体、第二架体、中间连接座、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第一架体与中间连接座的第一端通过第一枢轴可转动地连接,第二架体与中间连接座的第二端通过第二枢轴可转动地连接,婴儿车座椅架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在折叠状态,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位于中间连接座的同侧且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之间具有防夹手间隙。由于本发明中将现有技术中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之间直接铰接改变为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分别与中间连接座的不同部位铰接,因此,在折叠状态下,在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可以设置防夹手间隙,防夹手间隙的设置则可以防止婴儿车座椅架在折叠收合的过程中夹伤手指,提高婴儿车座椅架和婴儿车的安全性能。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可折叠的婴儿车座椅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婴儿车座椅架在展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婴儿车座椅架在折叠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婴儿车座椅架在展开状态的分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婴儿车座椅架在展开状态的分解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婴儿车座椅架在展开状态的带有局部透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婴儿车座椅架在过渡状态的带有局部透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婴儿车座椅架在折叠状态的带有局部透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婴儿车座椅架在展开状态下第一锁定装置处于锁定位置的局部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婴儿车座椅架在展开状态下第一锁定装处于解锁位置的局部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婴儿车座椅架在过渡状态的局部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婴儿车座椅架在折叠状态的局部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婴儿车在婴儿车座椅架处于展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婴儿车在婴儿车座椅架处于折叠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婴儿车座椅架在展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婴儿车座椅架在折叠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婴儿车座椅架在展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婴儿车座椅架在折叠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至图18中,各附图标记分别代表:

1、第一枢轴;

2、第二枢轴;

3、第一管架;

4、第二管架;

5、扶手;

6、中间连接座;

7、第一锁定块;

8、第一锁定槽;

9、第二锁定块;

10、第二锁定槽;

11、第一管架连接座;

12、第二管架连接座;

13、第一弹性元件;

14、第一牵引件;

15、第二弹性元件;

16、第二牵引件;

17、第一曲线槽;

18、第一销钉;

19、操作部;

21、支撑座;

300、婴儿车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如图2至图18所示,本发明的婴儿车座椅架包括第一架体、第二架体、中间连接座6、第一枢轴1和第二枢轴2。第一架体与中间连接座6的第一端通过第一枢轴1可转动地连接。第二架体与中间连接座6的第二端通过第二枢轴2可转动地连接。婴儿车座椅架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在折叠状态,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位于中间连接座6的同侧且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之间具有防夹手间隙。

防夹手间隙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两个相对活动的部件之间有可能夹手的区域均可以设置防夹手间隙。防夹手间隙指的是两个相邻的彼此之间具有相对运动的部件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或 等于婴儿车安全标准中规定的最小的安全夹手间隙。现行的国标GB14748-2006《儿童推车安全要求》中规定的安全夹手间隙为大于或等于12mm。

由于本发明中将现有技术中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之间直接铰接改变为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分别与中间连接座的不同部位铰接,因此,在折叠状态下,在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可以设置防夹手间隙,防夹手间隙的设置则可以防止婴儿车座椅架在折叠收合的过程中夹伤手指,提高婴儿车座椅架和婴儿车的安全性能。

第一实施例

图2至图12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婴儿车座椅架。

如图2至图12所示,婴儿车座椅架包括第一架体、第二架体、中间连接座6、第一枢轴1和第二枢轴2。

第一架体与中间连接座6的第一端通过第一枢轴1可转动地连接。第二架体与中间连接座6的第二端通过第二枢轴2可转动地连接。从而,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可分别绕第一枢轴1和第二枢轴2相对于中间连接座6进行相对靠近的转动或相互远离的转动。

婴儿车座椅架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在折叠状态,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位于中间连接座6的同侧且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之间具有防夹手间隙。本实施例中,在折叠状态,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均垂直于中间连接座6。在展开状态,第一架体、第二架体和中间连接座6处于同一平面上。

另外,第一实施例中,婴儿车座椅架还包括设置于中间连接座6上的扶手5。在折叠状态,第一架体、第二架体和扶手5均位于中间连接座6的同侧。第一实施例中前述防夹手间隙包括位于第一架体与扶手5之间的第一防夹手间隙和位于第二架体与扶手5之间的第二防夹手间隙。

由于在第一架体与扶手5之间设置了第一防夹手间隙、在第二架体与扶手5之间设置了第二防夹手间隙,因此,即使设置了扶手5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婴儿车座椅架在折叠收合的过程中夹伤手指。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扶手5与中间连接座6可拆卸地连接且相对固定。另外,扶手5优选地垂直于中间连接座6。

如图4至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婴儿车座椅架还包括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

第一锁定机构具有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在第一锁定机构的锁定位置,第一架体与中间连接座6相对固定,在第一锁定机构的解锁位置,第一架体相对于中间连接座6可转动地设置。

第二锁定机构具有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在第二锁定机构的锁定位置,第二架体与中间连接座6相对固定,在第二锁定机构的解锁位置,第二架体相对于中间连接座6可转动地设置。

如图7和图11所示,优选地,婴儿车座椅架还包括过渡状态。在过渡状态,第一架体与中间连接座6之间的相对位置与在折叠状态相同而第二架体与中间连接座6之间的相对位置与在展开状态相同。

其中,第二锁定机构与第一架体联动地设置,在展开状态,第二锁定机构处于其锁定位置,在过渡状态,第二锁定机构在第一架体的驱动下处于其解锁位置。

第一实施例中,第一架体包括第一管架3和第一管架连接座11。第一管架连接座11的第一端与第一管架3固定连接,第一管架连接座11的第二端与中间连接座6通过第一枢轴1可转动地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架体为靠背架体,第一管架3为靠背管。

如图4至图12所示,第一锁定机构设置于第一架体与中间连接座6内。第一锁定机构包括第一锁定块7、第一弹性元件13、第一牵引件14和第一锁定槽8。第一锁定槽8设置于中间连接座6的第一端。第一锁定块7的第一端与第一牵引件14连接,第一锁定块7的第二端包括与第一锁定槽8配合的第一锁定头。第一弹性元件13对第一锁定块7施加使第一锁定头朝向第一锁定槽8的第一弹性力。在第一锁定机构的锁定位置,第一锁定头与第一锁定槽8插接配合,在第一锁定机构的解锁位置,第一锁定头与第一锁定槽8解除配合。

本实施例中,第一牵引件14为牵引绳,牵引绳通过设置在第一 管架3上的操作部19进行操作。另外,在扶手5的两端各设置一个第一锁定机构。操作部19可以是一个与两个第一锁定机构的牵引绳14分别连接的压块。在婴儿车座椅架的展开状态下,如果不对压块进行操作,第一弹性元件13作用于第一锁定块7上的第一弹性力使第一锁定块7的第一锁定头插入第一锁定槽8内,第一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第一架体相对于中间连接座6固定;当下压压块时,两个牵引绳同时受拉,牵引绳的拉力克服对应的第一弹性元件13作用于第一锁定块7上的第一弹性力,将第一锁定头从第一锁定槽8内拉出,从而使第一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此时,第一架体相对于中间连接座6转变为可转动的,使第一架体围绕第一枢轴1相对于中间连接座6转动靠近扶手5,即可进行婴儿车座椅架从展开状态向过渡状态的转换操作。

同时,第二架体包括第二管架4和第二管架连接座12。第二管架连接座12的第一端与中间连接座6通过第二枢轴2可转动地连接,第二管架连接座12的第二端与第二管架4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二架体为座架架体,第二管架4为座架管。

如图4至图12所示,第二锁定机构设置于第二架体与中间连接座6内。第二锁定机构包括第二锁定块9、第二弹性元件15、第二牵引件16和第二锁定槽10。第二锁定槽10设置于第二管架连接座12上。第二锁定块9的第一端与第二牵引件16连接,第二锁定块9的第二端包括与第二锁定槽10配合的第二锁定头。第二弹性元件13对第二锁定块9施加使第二锁定头朝向第二锁定槽10的第二弹性力。在第二锁定机构的锁定位置,第二锁定头与第二锁定槽10插接配合,在第二锁定机构的解锁位置,第二锁定头与第二锁定槽10解除配合。

以下结合图4至图12对第二锁定机构与第一架体之间的具体联动结构进行说明。如图4至图12所示,第一管架连接座11的第二端具有绕第一枢轴1设置的第一曲线槽17,第二牵引件16的第一端设有第一销钉18,第一销钉18位于第一曲线槽17内并与第一曲线槽17滑动配合。第一曲线槽17设置为使在展开状态第一销钉18的轴 线与第一枢轴1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在折叠状态第一销钉18的轴线与第一枢轴1的轴线之间的距离。本实施例中,第一曲线槽17从其第一端至第二端逐渐靠近第一枢轴1的轴线。第一销钉18与第一曲线槽17的配合,可以实现第二锁定机构与第一架体之间的联动。

另外优选地,在展开状态,第一销钉18与第一曲线槽17的第一端抵接,在折叠状态,第一销钉18与第一曲线槽17的第二端抵接。由此,第一销钉18与第一曲线槽17的配合还对第一架体相对于中间连接座6的转动角度提供限制。

本实施例中,第二牵引件16为牵引块,第一销钉18设置在牵引块的第一端,牵引块的第二端与第二锁定块9的第一端通过彼此配合的挂钩部连接。如图9至图12所示,在婴儿车座椅架的展开状态下,第二弹性元件15作用于第二锁定块9上的第二弹性力使第二锁定块9的第二锁定头插入第二锁定槽10内,第二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第二架体相对于中间连接座6固定;当第一架体相对于中间连接座6绕第一枢轴1转动时,第一曲线槽17随之绕第一枢轴1转动,第一销钉18在第一曲线槽17内相对滑动,由于第一曲线槽17从第一端至第二端逐渐靠近第一枢轴1的轴线,在第一架体转动的过程中,第一销钉18在第一曲线槽17的带动下克服第二弹性元件15对第二锁定块9的第二弹性力亦逐渐靠近第一枢轴1的轴线,则牵引块和第二锁定块9亦随之逐渐向第一枢轴1的轴线靠近,第二锁定头则逐渐从第二锁定槽10内脱出,直至婴儿车座椅架到达过渡状态,第二锁定头与第二锁定槽10解除配合,从而使第二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此时,第二架体相对于中间连接座6转变为可转动的,使第二架体绕第二枢轴2相对于中间连接座6转动靠近扶手5,即可进行婴儿车座椅架从过渡状态开始向折叠状态的转换操作。

进一步优选地,中间连接座6的第二端设置有围绕第二枢轴2同心设置的弧形的第二曲线槽,第二管架连接座12的第一端上设置有第二销钉,第二销钉位于第二曲线槽内并与第二曲线槽滑动配合,在展开状态,第二销钉与第二曲线槽的第一端抵接,在折叠状态,第 二销钉与第二曲线槽的第二端抵接。

第二销钉与第二曲线槽的配合为第二架体相对于中间连接座6的转动角度提供限制。

婴儿车座椅架还包括与婴儿车车架接驳的支撑座21。本实施例中,支撑座21与第二管架连接座12固定连接。因此,该婴儿车座椅架在从展开状态向折叠状态切换时,先使第一架体旋转至与中间连接座6相互垂直到达过渡状态,再在第一架体与中间连接座6之间无相对运动的情况下使中间连接座6绕第二枢轴2相对于第二架体转动至第二架体与中间连接座6相互垂直到达折叠状态。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婴儿车,该婴儿车包括了前述的婴儿车座椅架。图13和图14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具有前述婴儿车座椅架的婴儿车。图13和图14中,为了清楚地表达婴儿车座椅架的结构及其与婴儿车车架的连接关系,婴儿车座椅架和婴儿车车架以外的其它结构未在图中示出。如图13和图14所示,婴儿车座椅架通过其支撑座21连接于婴儿车车架300上。

第二实施例

图15和图16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婴儿车座椅架。

如图15至图16所示,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最主要的差别在于第二实施例中,中间连接座6与支撑座21固定连接。因此,该婴儿车座椅架在从展开状态向折叠状态切换时,先在中间连接座6和第二架体不动的情况下,使第一架体绕第一枢轴1旋转至与中间连接座6相互垂直到达过渡状态,再在中间连接座6和第一架体不动的情况下,使第二架体绕第二枢轴2转动至与中间连接座6相互垂直到达折叠状态。

第二实施例中其它未说明的部分可参考第一实施例的相关内容。

第三实施例

图17和图18示出了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婴儿车座椅架。

如图17至图18所示,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最主要的差别在于第三实施例中未设置扶手,在折叠状态下,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之 间仅具有一个防夹手间隙,该防夹手间隙即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之间的间隔。

第三实施例中其它未说明的部分可参考第一实施例的相关内容。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