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2645阅读:563来源:国知局
保持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配件紧固至两轮车的保持器,其中,配件具体为两轮车锁的配件。



背景技术:

为了能够在旅途期间或旅途之后将诸如工具或具体地两轮车锁的、用于两轮车的配件用于两轮车,方便的是将该配件紧固至两轮车,从而一直携带该配件。为了这个目的,可设置保持器,该保持器具体地紧固至例如相应的两轮车的框架,并且该保持器配置为具体地地以能够释放的方式保持相应的配件。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尤其可靠地进行配件的保持,从而阻止配件的脱落,这种脱落会导致损坏和/或受伤,具体在旅途期间。另外,还期待的是,保持器允许在相应的两轮车处对配件进行设置,该设置尽可能灵活,从而能够在各种情况下在两轮车的不同点处或在不同的两轮车处固定相应的配件,该设置灵活布置,以使得配件不妨碍两轮车的使用,并且整体占用的空间尽可能小。

另外,如果在配件处不需要用于在保持器处设置该配件的、诸如轨、网或螺栓的额外部分,而是通过保持器在例如保持部保持配件,那么关于相应配件的结构的紧凑方式是有利的,其中,该额外部分只设置用于在保持器处的支承,保持部形成为配件的基体的整体部分。

具体地,当配件为例如两轮车锁时,这就与麻烦相关联,其中,两轮车锁典型地以闭合形式运输,然后通常在两轮车处形成一个闭合的环。由于如果此类两轮车锁的锁体不具有任何从锁体其余部分突出而用于连接至保持器的部分,则有必要通过某些方式使由两轮车锁形成的闭合环“穿过”至保持器内,以使得能够将两轮车锁紧固至保持器,其中,锁体大体独立于布置功能形成。

因此,具体期待的是,为了连接至保持器,相应的配件不必具有任何可辨别的、只设置用于在保持器处设置的元件,因为这种元件会关于配件的实际功能而被理解为“异物体”,并且因此还会例如破坏配件的整体印象,其中,这些元件例如从剩余配件突出。

因此,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用于将配件紧固至两轮车的保持器,其中,配件具体为两轮车的配件,该保持器允许灵活且可靠地紧固相应配件,并且该保持器配置成以这样的方式与相应配件的保持部协作,以使得该保持部可以形成为集成到相应配件的基础形状中,或者具体地以不引人注意的另一方式嵌入。

这个目标通过用于将配件紧固至两轮车的保持器来实现,其中,配件具体为两轮车锁,该保持器包括基部和接纳部,其中,基部用于将保持器紧固至两轮车,接纳部用于接纳配件的保持部,其中,保持部具体为塞状保持,其中,接纳部具有连续通道,该连续通道沿通道轴线延伸,并且具有入口部以及收缩部,其中,入口部用于在第一端处将配件的保持部引入连续通道,收缩部位于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处,所述收缩部的横截面相对于入口部收缩以限制将配件的保持部引入连续通道中。然而,收缩部还有利地形成用于其它部分的孔,例如用于锁缆线的孔。

在这种情况下,基部可直接形成以用于紧固至两轮车,例如,基部具有诸如带条、夹子、螺纹元件、钩和环紧固元件或磁性元件的紧固装置。然而,可替代地或额外地,基部还可形成为用于分离的紧固部分的布置,该分离的紧固部分可具有紧固装置,例如所述的紧固方法。这样的紧固部分可具有紧固设备,该紧固设备科具有例如所述紧固装置。然后,这种紧固部分还可以具体地以适配器的形式形成,并且,具体地,能够根据需要用其他紧固部分来替换,其中,该适配器用于不同的紧固类型、紧固选项和/或用于在待紧固保持器的两轮车处的相应部分的不同属性。

保持器的接纳部用于与相应的配件协作保持,具体地,用于与配件的保持部的协作。在这种情况下,接纳部具有连续通道,即,该通道在其沿着所述的通道轴线的纵向长度的两端处至少不完全闭合。这使可以通过保持器保持两轮车锁,其中,两轮车锁形成闭合的环,因为该环随后可延伸通过通道,即,该环在一侧处进入连续通道(在第一端处的入口部处),并且会在另一侧退出通道(在第二端处的收缩部处)。

通常,通过所述的通道轴线来限定连续的、优选笔直的、连续通道的长度。然而,通道轴线并不限于完全笔直的长度,而是还可以以具有弧形的形状,只要通道的长度允许相应配件的柔性缆线的穿过或允许至少相应配件的相应弯曲刚性部分的穿过。

连续通道的两端关于其沿通道轴线的长度在功能上并不相等,而是不同的,区别之处在于,第一端配置成使得相应配件的保持部可在第一端处并从该第一端开始被引入至连续通道中。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端具有使单独配件的保持部可在第一端处并从该第一端开始被引入至连续通道的入口部。与此相反,连续通道的第二端具有以下功能:限制将相应配件的保持部引入连续通道中至具体引入深度,具体地,对该引入进行这样多的限制,以使得可将保持部引导至达第二端,但不会通过第二端引导至连续通道外。这个功能通过收缩部实现,并且具体地,连续通道的横截面在该第二端相对于在入口部处的横截面收缩,即相对于在连续通道的第一端处的横截面收缩。

收缩部的横截面相对于入口部收缩的事实意味着,当被引入入口部时完全填充入口部的横截面的至少一个物体,不会在沿着通道轴线的位移时也被引导通过收缩部。在这种情况下,具体地,收缩部的横截面比入口部,其中,横截表面大致被限为垂直于通道轴线。具体地,收缩部的横截面可在与入口部的横截面的虚拟重叠部上由入口部的横截面完全包围,但反之则不然。另外,这两个横截面可具有大致相同的形状,但是比例不同,其中,收缩部的横截面的尺寸比入口部的横截面小。具体地,收缩部的横截面和入口部的横截面可代表与通道轴线同轴且具有不同的直径圆形表面或类圆形表面。

根据本发明,由于不能通过连续通道的第二端而只能通过连续通道的第一端将相应配件的保持部引入连续通道,并且另外不能穿透至比达连续通道的第二端更远,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至少对于配件的保持部,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代表开口端和阻挡端。不过,通道还是形成为连续通道,即通道在两侧处打开的,并且具体对于相应配件的、横截面比该配件的保持部小的各部大致打开。

具体地,保持器的接纳部可适于以形状匹配的方式接纳相应配件的保持部。接纳部优选地以适当的方式形成以接纳塞状保持部,因为塞状保持部设置用于在保持器的接纳部处牢靠布置的相当大的互相作用的表面,并且同时允许在保持器处在配件的空间定向有一定的灵活性。

根据有利的实施方式,接纳部具有圆锥形逐渐变细的套筒的形状。在这种情况下,锥度不用必须为恒定,而是能够是可变化的,即,直径(待垂直于通道轴线确定)不在通道轴线的方向上线性减小,而是以不同的方式,但是具体地从入口部朝向收缩部是单调的。在这种情况下,这种圆锥形逐渐变细的接纳部的横截面形状可形成为例如圆形、椭圆形、卵形或例如以多边形的方式形成,具体地,以正多边形方式形成,具体地,有圆角。

另外,优选的是,接纳部具有圆周打开套筒的形状。换言之,接纳部的连续通道具有横向孔,即,相对于通道轴线为径向的孔。具体地,这个孔将连续通道的第一端连接至连续通道的第二端以形成共同开口。

在这种情况下,横向孔形成为允许将相应配件的至少一些部分横向引入到连续通道中,而不是将配件的保持部引入到连续通道中。为了这个目的,横向孔具有关于圆周方向的最小间距,该最小间距比通道的直径小,具体地,比入口部的直径小。

具体地,当保持器设置为用于紧固两轮车锁时,接纳部的、作为圆周开口套筒的这种设计是很方便的,其中,该两轮车锁形成闭合形式的环。然后,闭合环的比较狭窄或薄的部分可通过横向孔被引入至连续通道中,从而,两轮车锁首先仅宽松地布置在保持器处。随后,两轮车锁可沿通道轴线位移,直到保持部已通过入口部穿入连续通道中远到达到由收缩部进行限制,以使得两轮车锁具体地以形状匹配的方式由保持器可靠地保持,其中,保持部比所述的薄的部分更厚,因此不能通过横向孔进行引导。

为其他配件产生能够比较的结果,该配件形成闭合的环或者为长型件,其中,保持部更厚,即相对于配件的长度(至少在一个方向上)具有较大的横截面表面,以使得当沿通道轴线将保持部插入接纳部的连续通道中时,可横向地将配件置于连续通道中,其中,配件和薄的部分中的一个可通过连续通道的两端进一步延伸。

另外,有利的是,连续通道关于通道轴线旋转对称。然后,配件的、就这样相应形成的保持部不用在保持部通过入口部被引入至连续通道中之前,必须首先相对于通道轴线的旋转位置正确地对齐。然后,具体地,接纳部的内表面和保持部的外表面能够以准确配合独立于保持部关于通道轴线的角度对齐而彼此接触,其中,角度对齐即为旋转位置,以及/或,当保持部被引入连续通道中直至由收缩部限制时,接纳部的内表面和保持部的外表面能够以另一种方式协作。这促进在保持器处配件设置的操作,并且增大在保持器处配件设置的灵活性。

根据有利的实施方式,在接纳部处,具体地在接纳部的内侧处形成至少一个引导元件,所述引导部延伸至通道中,从而与在相应配件的保持部处与分别相对应的相对元件协作来引导将保持部至少区域地引入连续通道中。该引导可包括例如:使相应配件的保持部指向至相对于通道轴线的特定旋转位置或将保持部保持在其进一步引入中首先采取的旋转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也是必要的是,保持部首先例如由手移动至匹配的角度方位,从而允许将保持部进一步引入至连续通道中,但是,然后在进一步引入至连续通道中时,由一个或多个引导元件保持在该角度方位。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元件具有阻止旋转的安全功能。具体地,当相应配件的保持部不是长型的或没有大致比连续通道短时,引导元件还可用于通过连续通道沿适当的长度引导保持部,以便阻止例如倾斜。

相应引导元件可例如形成为引导突出部或引导槽。这代表这类引导元件的结构上特别简单的实施。具体地,当引导元件形成为引导突出部时,保持部可具有大致互补的引导槽作为与引导元件协作的相对元件。相反地,当相应的引导元件形成为引导槽时,保持部的相对元件可形成为引导突出部。

根据另一优选变型,引导元件被配置为,在将保持部引入连续通道中直至由收缩部限制时,将相应配件的、具有分别相对应的相对元件的保持部固定至相对于通道轴线的一个或多个角度方位。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元件有利地配置成使得,在与位于相应配件的保持部上的相应相对元件协作中,引导元件允许保持部沿通道轴线达约束部的限制的引入运动,但是阻止对角度方位的任何改变。对于以下所列可以是这种情况:从入口部达收缩部引入的保持部的全部长度或该全部长度某个部分区域,具体地,至少包括到达由收缩部进行限制,从而至少在该完全引入位置相对于保持部的角度定位固定保持部。

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元件与各自的相对元件的协作可使得只可能在一个角度方位中完全达到由收缩部进行限制,或使得可采用多个不同的角度方位,具体地,规律间隔开的角度方位。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当在相应配件的保持部处设置与该一个引导元件相对应(即,具体地,互补)的多个相对元件,且所述相对元件中的一个根据角度方位与该一个引导元件协作时,设置单个引导元件甚至可以足够用来固定多个可能的角度方位。

然而,还可以通过以下来实现固定至多个可能的角度方位:接纳部具有多个引导元件,凭借该多个引导元件额外增大了引导的稳定性。然后,多个引导元件优选地对称布置,以使得可在相对于通道轴线的至少两个不同的角度方位,将相应配件的、具有相对应的相对元件的保持部引入连续通道中直至由收缩部进行限制。

在这种情况下,形成在单独的配件的保持部处的相对元件的数量没有必要刚好与在接纳部处的引导元件的一样多。如果接纳部的引导元件是例如引导槽,且如果在保持部处只形成一个相对应的相对元件,即合适的引导突出部,则所述引导突出部取决于保持部的角度方位接合至接纳部的引导槽中的一个可能就足够了。如果,相反,接纳部的引导元件是引导突出部,从而与位于相应配件的保持部处的相应引导槽相协作,则在保持部处至少需要与这种引导部件相对应的数量的相对元件,以使得每个引导突出部均接合到相应的引导槽内,并且在保持部引入至连续通道时在达到由收缩部进行限制之前不会已经阻碍保持部。

如果在接纳部处设置多个引导元件,则这些引导元件的对称的布置有利的程度有利的程度为该布置根据这个对称性允许保持部在连续通道中的多个不同的角度布置,而不必为不同角度方位设置不同的引导元件。

如果将引入保持部至连续通道中直至由收缩部进行限制预先设置为多个角度方位,则还有利的是,角度方位相对于彼此具有角度差异,角度差异为45°或60°或45°或60°的倍数,具体地为90°。通过这样的角度差异,使得可灵活布置位于保持器处的相应配件的合理分级,而不必设置有过数量过多的引导元件。例如,可由引导元件预先限定至少4个角度方位,优选为至少6个,优先地8个具体均匀分布的角度方位,其中,当保持部被引入连续通道中直至由收缩部进行限制时,可定位相应配件的保持部的角度方位,而其他角度方位则不可采用。

除了用于引导保持部的功能之外,所设置的引导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可具有作为附加功能,例如,与相对元件协作,并且,具体地,将引导元件固定至一个或多个相应的角度方位,作为与相应配件的保持部的邻接部协作,以限制将保持部引入至连续通道中。为了这个目的,引导元件可具有为了这一目的所配置的邻接部。

除了在连续通道中的收缩部区域的进一步横截面收缩以外,还可提供限制将保持部引入连续通道的该邻接效应。例如,邻接表面可配置于在接纳部的内侧处至少在收缩部的区域中,具体地,当邻接表面具有圆锥形逐渐变细的套筒形状时,其中,保持部在达到由收缩部进行限制时碰撞所述邻接表面,以及所述邻接表面阻止保持部从连续通道的第二端离开连续通道。然而,通常还可能的是,仅有在引导元件处形成的所述邻接部实现相对于入口部的横截面收缩,并因而形成仅有的邻接,该邻接阻止保持部进一步引入连续通道,或例如当配件从保持器再次释放时,阻止保持部在连续通道的第二端从连续通道离开,即通过位于通道的第一端处的入口部,至少不是故意的。

因此,根据优选实施方式,保持器具有闩锁元件,该闩锁元件在锁定位置中弹性地突出至通道中,具体地,垂直于通道轴线,从而锁定配件的、引入通道中的保持部。为了这个目的,闩锁元件可例如接合至闩锁凹陷处,具体地在单独配件的保持部处接合至多个闩锁凹陷处中的一个中,从而阻碍保持部在连续通道中至少在朝向位于通道的第一端处的入口部的方向上沿通道轴线的位移。具体地,由于回弹力,这个阻碍自动进行,至少当,优选的仅当保持部被完全地(即至由收缩部进行限制)引入至连续通道中,并且因此同时阻挡在朝向位于通道的第二端处的方向上阻碍进一步的位移。因而,在固定位置至少相对于沿通道轴线的运动保持对应配件。

当相对应的闩锁凹陷处形成在配件的保持部处时,例如作为在外围的方向上行进的闩锁槽,在这种情况下,保持部可公认地处于关于沿通道轴线运动的固定位置,但是仍然能够围绕通道轴线旋转运动。然而,闩锁元件和/或保持部还可配置成使得闩锁元件的协作以及保持部的协作还约束或阻碍保持部在保持器的接纳部中的旋转运动。可替代地或另外,这可以通过所述引导元件提供给所述将保持部固定至相应角度方位。具体地,闩锁元件还可形成为上述意义上的引导元件,或相反地,引导元件可同时形成为闩锁元件,并且因而具有双重功能。

由于闩锁元件形成为反弹至其突出至通道内的锁定位置中,所以闩锁元件可配置为使得在将保持部引入至连续通道中时闩锁元件被保持部推回到连续通道内,从而,闩锁元件不妨碍引入保持部。在这种情况下,保持器优选地配置使得在达到保持部的最大引入深度时,闩锁元件可回弹至其锁闭位置,以便在保持部的闩锁凹陷处后接合,并因而阻碍保持部在与引入相反的方向上移出连续通道。闩锁元件可具有侧翼部,该侧翼部适合于与保持部进行相应的配合,并且具体地与通道轴线倾斜对齐,以使得闩锁元件可通过保持部弹回闩锁元件的锁闭位置而没有损伤。

对于闩锁元件,还有利的是,为了阻止从保持器意外释放配件,闩锁元件基本上仅能由于人工致动而位移出其锁定位置并进入释放位置。在这种情况下,保持器优选具有能够在保持器的外侧接近的至少一个致动部,其中,闩锁元件能够通过致动致动部而位移处通道并进入释放位置,从而释放配件的保持部,以从通道去除。具体地,在这种情况下,致动包括按压或拉动相应的致动部。

根据优选的另一发展,保持器包括基体、闩锁部分和紧固部分,其中,在基体处形成基部和接纳部,其中,紧固部分具有紧固装置(例如,采用诸如上面进一步所述的这些紧固器具),用于将保持器紧固至两轮车,其中,闩锁部分被布置在基部的下侧与紧固部分的上侧之间,并且闩锁元件具有至少一个致动部以及腹板部,其中,闩锁元件模制至腹板部,其中,至少一个致动部在腹板部的一端处形成。

因此,在这个实施方式中,闩锁元件与基部和接纳部分离,即作为单独闩锁部分的一部分。由于所述致动部也在闩锁部分处形成,所以,相对于闩锁部分的锁定相应配件的、被引入连续通道的保持部的功能或在致动致动部时释放闩锁部分而从通道去除的功能,闩锁部分也独立于保持器的基体形成。

相应致动部优选地设置在腹板部的相对两端处。在这种情况下,单个致动部的致动对于将闩锁元件位移至其释放位置是足够的。然而,优选同时致动两个致动部,具体地,在相对的方向上,优选地朝向彼此,以将闩锁元件位移至其释放位置。因而,稳固保持器,防止通过单个致动部的意外致动而意外释放相应配件,但仍然可以简单地进行致动。

根据另一有利发展,闩锁部分配置成使得致动部的致动导致腹板部的弯曲,而腹板部的弯曲导致闩锁元件被位移至释放位置。为了这个目的,闩锁元件可被模制至腹板部的中央区域,并且可远离腹板部延伸并且(在锁定位置)延伸至通道中,具体地,垂直于腹板部的纵向长度远离腹板部延伸。在腹板部由于致动部的致动而弯曲时,腹板部的、带有闩锁元件的所述中央位置随后有利地大致地垂直于腹板部的纵向长度延伸偏离,从而使闩锁元件位移至释放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具体地,在腹板部的相对两端处形成的相应致动部可配置成在致动时,例如,在压力致动时,在腹板部上施加弯曲扭矩。然而,致动还会导致在腹板部的纵向长度方向上的约束力,该约束力产生腹板部的侧向脱离,即在超过腹板部的扭结负载时实现弯曲。

根据另一优选发展,闩锁部分仅通过在垂直方向上在基部的下侧与紧固部分的上侧之间将紧固部分固定至基体的基部的下侧来捕获。在这种情况下,垂直方向被限定为在该垂直方向上,基部的下侧布置在紧固部分的上侧之上。因此,具体地,该垂直方向垂直于基部的下侧或紧固部分的上侧对齐。

由于所述布置,在组装保持器时,闩锁部分可首先简单宽松地放置于基体处,即位于基部的下侧处,而不需要任何保持器具,因为紧固部分被固定至基体以及在这种情况下,在紧固部分与基体之间保持闩锁部分,所以闩锁部分随后被牢固地大致保持在保持器处。具体简单的保持器设计具有的部件很少,因而,还使组装更简单。

为了将紧固部分固定至基体,可设置螺丝连接件或其它销状固定器具,这些固定器具还可延伸通过闩锁部分。为了这个目的,闩锁部分可具有一个或多个相对应的通道开口,具体地,在闩锁部分的腹板部中具有一个或多个相对应的通道开口,这些通道开口配置使得闩锁元件由延伸通过相应通道开口的固定器具的位移不受阻碍。由于这样的设计,闩锁部分及具体地其腹板部可形成为比较大,以用于具体高稳定性和长使用寿命,但是保持器仍可具有紧凑的构造形状。

通常,独立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将配件紧固至两轮车的保持器,其中,配件具体为两轮车锁,所述保持器包括基体、闩锁部分和紧固部分,其中,基体具有基部和接纳部,其中,基部用于连接至紧固部分,接纳部用于在接纳区域接纳配件的保持部,其中,紧固部分具有紧固设备(例如夹子),用于将保持器紧固至两轮车,其中,闩锁部分布置在基部的下侧与紧固部分的上侧之间,并且具有腹板部、闩锁元件和至少一个致动部,其中,闩锁元件模制至腹板部,至少一个致动部在腹板部的一端处形成,并且能够在保持器的外部到达,其中,闩锁元件在锁定位置弹性突出至基体的接纳部的接纳区域中,从而锁定配件的、被引入至接纳区域中的保持部,并且其中,闩锁元件可通过致动致动元件位移至接纳区域之外并进入释放位置,从而释放配件的保持部以从接纳区域去除,其中,具体地,闩锁部分在垂直方向上在基部的下侧于紧固部分的上侧之间仅通过在基体的基部下侧处固定紧固部分进行固定。

这样的保持器还优选地具有关于上面实施方式所描述的多个特征或单个特征。例如,接纳部的所述接纳区域优选为诸如上面所描述的连续通道。

该目的还由一种布置来满足,该布置包括配件以及根据以上描述的保持器,其中,配件具体为两轮车锁,具有保持部,具体为塞状并优选地在配件处整体形成,其中保持器的接纳部和配件的保持部以至少彼此大致互补的方式形成。因此,保持器的接纳区域和配件的保持部关于牢靠的协作而彼此协调。具体地,以准确的配合在保持器的接纳部中接纳配件的保持部通过由互补构造来实现,其中,当保持部被完全地引入至接纳部中时,保持器的接纳部和配件的保持部优选地以主要区域的方式位于彼此处。另外,在配件处的保持部的整体配置还具有以下优点(如上所解释):当配件没有布置在保持器处时,例如在配件的使用时,保持部并不引人注目,由于能够以不干扰的方式形成附件的使用以及形成用于与保持器协作的保持部,从而使得保持部不可辨认。

附图说明

以下将通过示例的方式参照附图来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

图1示出了用于两轮车锁的保持器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连同两轮车锁的锁体的立体图;

图2示出了用于两轮车锁的保持器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带有两轮车锁的、通过保持器保持的锁体的立体图;

图3A和图3B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的、具有不同剖面的立体剖视图;以及

图4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的从下方倾斜方向观察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保持器11的实施方式,其中,相互对应的元件分别由相同的参考标记标识。每个保持器11都包括基体13,基体13具有基部15,基部15在基体13处形成,用于将保持器11紧固至两轮车。为了这个目的,基部15的下侧(参见图4)配置成使得可将紧固部分(未示出)固定至基部15的下侧,该紧固部分具有紧固装置,并且可通过该紧固装置将保持器11紧固至两轮车。

与基部15的下侧相对,保持器11具有形成在基部15处的接纳部17,接纳部17为大致圆锥形逐渐变细的、圆周开放套筒的形式形成,接纳部17的内部区域限定连续通道19。连续通道19沿通道轴线K延伸通过套筒,通道19关于通道轴线K以圆形横截面大致旋转对称形成,并且在通道19的两端21、23处打开。

接纳部17的所述圆锥形逐渐变细并不是恒定的,而是具有倾斜程度,其中,连续通道19的直径(垂直于通道轴线K确定)从通道19的第一端21至第二端23单调减小。入口部25由此形成在第一端21处,可通过或穿过第一端21,将配件29的、将通过保持器11保持的塞状保持部27引入连续通道19内。

相反,收缩部31在第二端23处形成,并且收缩部31截面由于所述逐渐变细而关于入口部25收缩。具体地,收缩部31的横截面,同样如入口部25的横截面,是圆形的,但具有较小直径。这样的结果是,相应配件29的保持部27不会在连续通道19的第二端23处再次通过连续通道19或者穿过收缩部31离开通道19。

在图1和图2中所示的配件29均为两轮车锁,只示出了两轮车锁的相应锁体33,相应保持部27在相应锁体33处形成整体部件。在这种情况下,具体地,保持部27并不从配件29的剩余部分突出,而是嵌入整体形状中(即在锁体33中)。在图1中所示的两轮车锁29是具有组合锁的两轮车锁29;相反,在图2中所示的两轮车锁29是具有依靠将通过钥匙致动的锁芯的两轮车锁29。

缆线安装部35形成在相应两轮车锁29的锁体33处,相应两轮车锁29的相应缆线(未示出)(或环链或扣齿链或环)的端部在缆线安装部35打开。在这种情况下,分别示出处于其闭合位置的锁体33,在该闭合位置中,此类两轮车锁29突出在两轮车处进行保持。在这个位置中,相应缆线与锁体33共同形成闭合的环。由于在所示多个实施方式中,保持部27在锁体33处整体形成,并且大致由锁体33的一部分形成,所以保持部27形成所述闭合环的部件。

当配件形成闭合的环时,以使得还能够以这样的方式将相应配件29的、集成到配件的其余部分中的保持部27引入保持器11的接纳部17的连续通道中,接纳部17具有随通道轴线K平行延伸的横向孔37,该横向孔37将接纳部17的第一端21连接至接纳部17的第二端23,并且可通过横向孔37将环的至少足够窄的部分(例如:两轮车锁29或另一两轮车锁的所述的缆线)横向引入至连续通道19中。相反,由于孔37设计为使得比入口部35狭窄,即,在圆周方向上具有最小的通道间隔,该通道间隔比入口部25的通道直径小,所以不能通过横向孔37将保持部27引入至连续通道19中,而只能通过入口部35将保持部27引入至连续通道19中。

如图2所示,在通道轴线K的方向上,由于横截面收缩,所以可将保持部27引入至连续通道19中直到保持部27邻接收缩部31,并因而被限制至所示保持位置,然后,在该保持位置,配件29的保持部27由保持器11的接纳部17进行保持。在这种情况下,接纳部17的内表面优选地至少大致以与保持部27的外表面相匹配的互补方式形成,以使得接纳部17的内表面和保持部27的外表面可彼此接触,并且可在所示的保持位置区域地协作以牢靠地保持保持部27。

如在图1中以及同样具体地在图3A和图3B中的该实施方式的剖视图中可识别的是,引导元件39以引导突出部的形式在接纳部17的内侧处形成,这些引导突出部延伸至连续通道19内。引导元件39配置为与位于相应配件29的保持部27处的相对应的相对元件41协作。这些相对元件41通过短引导槽在如图1所示的配件29中形成,这些短引导槽基本上与接纳部17的引导突出部39互补,即,当保持部27被完全地引入至通道19中,短引导槽由引导元件39完全地填充,即,填充达由收缩部31进行限制。相反,如图2所示的配件29的相对元件41同样作为多个引导槽形成,该多个引导槽较长,并且在整个锁体33上延伸超过保持部27。

引导元件39用于在连续通道中将保持部27固定至某一限制数量的、相对于通道轴线K的角度方位。如图所示,引导元件39通常优选地设置在收缩部31的区域中,以使得保持部27在引入至通道19中时在初始并不通过引导元件39关于保持部27的角度方位上进行限制。然而,如果保持部27在由引导元件39允许的角度方位中的一个中已到达其被引入至达收缩部31的保持位置,则由引导元件39阻挡保持部27围绕通道轴线K离开这个角度方位的旋转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元件39代表用于阻止保持部27的旋转的保证。

另外,邻接部43在引导元件39处形成;邻接部43垂直于通道轴线K进行对齐,并且至少在实施方式中作为图1中所示的邻接部,与位相对元件41处对应的表面协作。在这种情况下,当保持部27刚好被引入连续通道中直至由收缩部31进行限制时,相对元件41刚好撞击邻接部43。因而,引导元件39有助于收缩部的横截面的收缩,并且支持通过收缩部31对保持部27在通道19中沿通道轴线K的移动性进行限制。

如实施方式所示,相应的三个引导元件39设置在接纳部17处,这三个引导元件39关于通道轴线K以90°的角间隔随着。4个相对元件41设置在配件29的保持部27处;这4个相对元件41配置为用于与引导元件39协作,并且彼此之间同样关于保持部27的纵向轴线L以90°的角间隔随着,在将保持部27被引入至通道19的情况下,该纵向轴线L与通道轴线K一致。因而,相应的保持部27被固定至4个可能的角度方位,在这4个可能的角度方位中,当保持部27被引入连续通道19中达由收缩部31限制时,保持部27可关于通道轴线K对齐。

在这种情况下,位于接纳部17处的单个引导元件39对该固定来说通常就足够了,其中,该单个引导元件39根据角度方位与相对元件41中的相应的另一个协作。然而,由于多个引导元件39与相应相对元件41协作,所以实现了对角度方位的更稳固的固定。在这种情况下,如多个实施方式中所示,不同的可能角度方位有利地均匀分布在整个角度范围上,以使得能够以尽可能灵活的方式来在两轮车处设置相应配件29的布置。

可在图3A和图3B的剖视图中识别的是,保持器11包括闩锁部分45,闩锁部分45布置在基部15的下侧处,其中,图3A和图3B的剖视图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与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相同。闩锁部分45具有区域地形成的长型腹板部27,该腹板部27基本上延伸跨过保持器11的整个宽度或跨过基部15的直径,并且在设置在基部15处的状态下,与连续通道19的幅长度横向对齐。

相应的区域致动部49在腹板部47的纵向长度的两端处形成;致动部49大约垂直于腹板部47的纵向长度进行对齐,并且其背向腹板部47的平坦侧形成致动表面51。在这种情况下,腹板部47的端部以分散的方式撞击相应的致动部49,以使得,在中心力在腹板部47的纵向长度方向上作用在相应致动部49的致动表面51上的情况下,弯曲力矩施加至腹板部47上,因而,腹板部分被弯曲。

闩锁部分45还包括闩锁元件53,该闩锁元件53在腹板部47的中央关于板部47的纵向长度进行模制。在这种情况下,闩锁元件53垂直远离腹板部47的平坦侧延伸,并且,当腹板部47不受产生自致动部49的作用力并因而不被弯曲时,闩锁元件53通过开口55突出,开口55穿过基部15和接纳部17,到达并穿入连续通道19中。图3A和图3B中所示位置代表闩锁元件53的锁定位置,由于闩锁元件53可从其突出至连续通道19后就优选地接合至在相应配件29的保持部27处形成的多个闩锁凹陷处57中的一个中,从而锁定被完全引入到通道19内的保持部27,即,在这个完全引入的位置,阻止保持部27在通道轴线K的方向上的位移。在这种情况下,多个闩锁凹陷处57有利地以彼此相同的角度间隔关于纵向轴线L进行设置,引导元件39关于彼此也具有相同角度间隔,以使得闩锁元件53可独立于保持部27采用的、由引导元件39预先设置的角度方位而接合至相应的闩锁凹陷处57内。

如果腹板部47通过压至闩锁部分45的两个致动部49的两个致动表面51上而弯曲,则因而将闩锁元件53移出连续通道19,并且因而可选地使闩锁元件53脱离与相应配件29的保持部27的相应闩锁凹陷处57的接合。然后,这与闩锁元件53的释放位置相对应,在闩锁元件53的释放位置,被完全引入至连续通道19的保持部27可再次相对地运动,即在接纳部17的入口部25的方向上运动,从而从保持器11释放保持部27。

所以当闩锁元件53在其锁定位置时,闩锁元件53仅阻止释放,并不会还阻挡引入保持部27,闩锁元件53具有侧翼部59,该侧翼部59与通道轴线K倾斜地对齐,以使得引入连续通道19内的保持部72撞击侧翼部59,并且因而作用于侧翼部59上的力导致闩锁元件53位移出连续通道19。由于腹板部47因而弯曲而不致动致动部49,所以抵抗预加载荷进行闩锁元件53的位移,其中,预加载荷由于腹板部47的弯曲而存在,在保持部27处的适合的闩锁凹陷57一旦与开口55对齐,预加载荷就会将闩锁元件53推会其锁定位置,这在正当将保持部27被引入连续通道19中直至由收缩部31限制时有利,以使得然后在该位置可靠地保持保持部27。

因而,不同的元件协作以尤其可靠地将相应配件29紧固至保持器11:相应配件29的保持部27与通道轴线K同轴的空间对齐首先通过保持器11的接纳部17的套筒形状来固定,以使得保持部27只能沿通道轴线K或围绕通道轴线K进行运动。沿通道轴线K的运动通过收缩部31在连续通道19的第二端23的方向上限制到最大引入深度,以使得保持部27不会在第二端23离开通道19。在相对方向上,沿通道轴线K的运动通过闩锁元件53(至少在达到最大引入深度之后)进行界定,以使得然后在接纳部17的通道19中轴向保持保持部27固定。最后,引导器具39只允许将保持部27在特定数量的固定角度方位中的相应一个中引入达到并引入至最大引入深度,并且此时阻止保持部27关于通道轴线K旋转运动,以使得保持部27在保持器11处保持在固定位置,并且相对于接纳部17整体地旋转固定。

在图1和图3A和图3B所中示出保持器11的实施方式在图4中以能够看到基部15的下侧的观察方向示出。可以认出的是,闩锁部分45基本上宽松地布置在基部15的下侧。为了在基部15处固定紧固部分(未示出),基部15在其下侧处具有螺钉安装部62,该螺钉安装部62以在闩锁部分45的腹板部47中的圆孔的形式延伸通过通道开口63。具有诸如固定螺钉的固定器具的紧固部分可固定至这些螺钉安装部61,以使得然后闩锁部分45仅通过在垂直方向上在基部15的下侧与紧固部分的上侧之间将紧固部分固定至基部15来捕捉,垂直方向即垂直于基部15的下侧。还在基部15的下侧处设置有抗旋转保险塞65,抗旋转保险塞65还与位于紧固部处的抗旋转保险的其他相应安装件协作来稳定紧固部分至基部15的固定。

通过这种配置可实现保持器11的紧凑结构和简单装配,其中,保持器11对锁紧机构的可操作性特别简单,该配置在基部15处具有通常宽松的、对闩锁部分45的支承,但是通过固定紧固部分而在基部15处具有对闩锁部分45的可靠固定。

附图标记的说明

11 保持器

13 基体

15 基部

17 接纳部

19 连续通道

21 第一端

23 第二端

25 入口部

27 保持部

29 配件

31 收缩部

33 锁体

35 缆线安装部

37 横向孔

39 引导元件

41 相对元件

43 邻接部

45 闩锁部分

47 腹板部

49 致动部

51 致动表面

53 闩锁元件

55 开口

57 闩锁凹陷处

59 侧翼部

61 螺钉安装部

63 通道开口

65 抗旋转保险塞

K 通道轴线

L 纵向轴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