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8033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行走机器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走机器人,涉及玩具行业或者其他需要轻载运输或搬运的行业。



背景技术:

如今国内外能够见到的行走机器人,无论是工业用途还是在玩具行业,都是以模仿人类双腿行走模式的左腿右腿交替前行方式行走,或者采用轮式机构进行前行。以上这些机器人行走机构多为笨重,结构复杂,或者结构简单,但行走不稳,需要各种辅助机构来完成行走动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行走机器人,其结构简单,方便实用,成本低廉,且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机器人行走不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行走机器人,包括驱动齿轮、直流驱动电机、支架、平衡支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曲柄、被动齿轮、机械腿、机械脚掌,所述平衡支架固定在支架的上端,所述直流驱动电机安装在支架左侧的底部,直流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驱动齿轮,驱动齿轮驱动与之配合的被动齿轮,被动齿轮与左右两边安装在支架上的曲柄同轴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支架上,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机械腿的一端一同铰接在曲柄上,机械腿的另一端连接机械脚掌。

所述支架、平衡支架均为方形空心钢杆件,目的是减轻行走机器人载重,节约材料,降低成本。

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均为普通板材,第二连杆长度为第一连杆长度的两倍。

所述机械脚掌为U型板材,目的是为了使机器人本身平稳行走。

所述驱动齿轮和被动齿轮均为直齿轮。

左右两个曲柄与左右两个第二连杆的连接点在平面上呈90°的关系。目的是为了能够使行走机器人顺利前行或后退。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机械脚掌的U型设计即是为了保证在一脚抬起,只有一只脚着地的时候机器人依然能够平稳的站立,保证了机器人行走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可用于搬运货物并能平稳跨越障碍,可应用于玩具行业或轻载重的搬运行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行走状态。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行走状态。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行走机器人,包括驱动齿轮1、直流驱动电机2、支架3、平衡支架4、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6、曲柄7、被动齿轮8、机械腿9、机械脚掌10,所述平衡支架4固定在支架3的上端,所述直流驱动电机2安装在支架3左侧的底部,直流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驱动齿轮1,驱动齿轮1驱动与之配合的被动齿轮8,被动齿轮8与左右两边安装在支架3上的曲柄7同轴连接,所述第一连杆5的一端铰接在支架3上,另一端与第二连杆6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6的另一端与机械腿9的一端一同铰接在曲柄7上,机械腿9的另一端连接机械脚掌10。

所述支架3、平衡支架4均为方形空心钢杆件。所述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6均为普通板材,第二连杆6长度为第一连杆5长度的两倍。所述机械脚掌10为U型板材。所述驱动齿轮1和被动齿轮8均为直齿轮。左右两个曲柄7与左右两个第二连杆6的连接点在平面上呈90°的关系。能够保证机械腿9在任一极端位置,都有一只机械脚掌10在地面上,其目的在于保证左右双机械脚掌能够稳步前行或后退。

如图2所示为行走机器人的一个行走状态,此时右机械脚掌10在前,机械腿9在某一极端位置,与之相连的第二连杆6也处于同样的极端位置。

如图3所示为行走机器人的另一个行走状态,此时右机械脚掌10在后,左机械脚掌10在前,机械腿9在与图2所示的极端位置所相对的另一极端位置,与之相连的第二连杆6同样也处在相应的极端位置。

具体工作时,直流驱动电机2驱动各个部件,最终带动左右机械脚掌10作一前一后的行走动作,完成工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