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便婴儿车的收车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8520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轻便婴儿车的收车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车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轻便婴儿车的收车结构。



背景技术:

婴儿车是一种针对婴幼儿所设计的承载移动工具,婴儿车的存在方便了大人外出时携带婴幼儿,极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目前的婴儿车一般包括:车架、固定于车架中的座椅、安装于车架下端的前轮和后轮及安装于车架上的手把,车架包括:关节组件及安装于关节组件上的前脚管、手把管、后脚管,该前轮、后轮和手把分别安装于前脚管、后脚管和手把管上。为了便于在婴儿车不使用时,使用者可将婴儿车折叠存放,因此,关节组件中设置有收合机构,以致通过收合机构可以控制婴儿车在存放时收合,使用时收合。但是,市场上婴儿车的收合机构一般都是需要使用者使用双手才可以实现收合动作,动作较为呆板,且需要较大力气,导致收合不顺畅,使用、操作起来不是很方便,同时不利于提高婴儿车的市场竞争力。

有鉴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轻便婴儿车的收车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轻便婴儿车的收车结构包括:收车关节组、折弯关节组以及连接于收车关节组和折弯关节组之 间的手把下管,该收车关节组上安装有前脚组及后脚组、座位组、扶手组,该折弯关节组上还安装有手把上管;所述收车关节组和折弯关节组内分别设置有相互独立的第一、第二锁合装置,且手把上管上安装有用于对第一、第二锁合装置进行解锁,以使收车关节组和折弯关节组均可收折的解锁装置,该解锁装置分别通过第一、第二钢绳与第一、第二锁合装置连接。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解锁装置包括有相互扣合固定于手把上管上的解锁座及盖体和安装于解锁座中并分别用于对第一、第二锁合装置进行解锁的第一、第二解锁驱动机构和安装于解锁座上的第一、第二钢绳固定套,第一、第二解锁驱动机构分别连接所述的第一、第二钢绳,且该第一、第二钢绳还分别经绕过第一、第二钢绳固定套。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解锁驱动机构包括活动安装于解锁座中的折弯驱动按键、安装于折弯驱动按键上的折弯二道挡块及折弯二道弹簧,该折弯驱动按键一端凸伸出所述解锁座端部外,且折弯二道挡块在折弯二道弹簧的作用力下凸伸出折弯驱动按键外侧,以将折弯驱动按键定位于解锁座中。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解锁座设置有贯通的滑槽,该解锁座前端面及下端面分别设置有贯通滑槽的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所述折弯驱动按键以可滑动方式安装于滑槽中,且折弯驱动按键前端穿过该第一通孔凸伸出所述解锁座端部外。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解锁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折弯驱动按键套接的收车驱动块、安装于收车驱动块与折弯驱动按键之间的收车二道挡块和收车二道弹簧以及与收车二道挡块对接的收车按键,该收车按键端部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伸出于解锁座的下端面。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收车关节组包括有可相互转动的收车下关节及收车上关节,所述第一锁合装置安装于收车下关节与收车上关节之间,该收车下关节具有第一、第二连接杆,该第一连接杆与前脚组固定,该第二连接杆与后脚组铰接,并可相互收折;该收车上关节外侧设置有扶手座,所述扶手组与该扶手座装配;所述收车上关节与所述手把上管连接。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锁合装置包括有安装于收车下关节与收车上关节之间的收车齿轮以及用于驱动收车齿轮移动的收车压块和安装于收车齿轮与收车上关节之间的收车弹簧,该收车下关节与收车上关节内壁均设置有与收车齿轮适配的第一内齿,该收车压块与所述第一钢绳连接。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折弯关节组包括可相互转动的折弯上关节及折弯下关节,该折弯上关节与所述手把上管连接,该折弯下关节与所述手把下管连接,所述第二锁合装置安装于折弯上关节与折弯下关节之间。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折弯下关节外侧还设置有可相对折弯下关节定位及转动的顶蓬座,该顶蓬座上安装有顶蓬组。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二锁合装置包括安装于折弯上关节与折弯下关节之间的折弯关节齿以及相互配合驱动该折弯关节齿移动的第一、第二折弯关节压块,该折弯关节齿与折弯下关节之间设置有折弯弹簧,该折弯上关节及折弯下关节内均设置有与该折弯关节齿适配的第二内齿,该第二折弯关节压块与所述第二钢绳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展开时,结构较为稳定,且使用较为安全;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单手收车,且操作起来十分简便、灵活、省力,在收车后便于收藏、携带,以至于本实 用新型具有极高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收折后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收车关节组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折弯关节组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手把上管与解锁装置的装配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手把上管与解锁装置另一视角的装配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解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解锁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解锁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见图1-9所示,为一种轻便婴儿车的收车结构,其包括:收车关节组1、折弯关节组2以及连接于收车关节组1和折弯关节组2之间的手把下管31,该收车关节组1上安装有前脚组32及后脚组33、座位组34、扶手组35,该折弯关节组2上还安装有手把上管36,该前脚组32及后脚组33、座位组34、扶手组35、手把下管31通过收车关节组1进行收折,手把下管31及手把上管35通过折弯关节组2进行收折。所述收车关节组1和折弯关节组2内分别设置有相互独立的第一、第二锁合装置4、5,且手把上管36上安装有用于对第一、第二锁合装置4、5进行解锁,以使收车关节组1和折弯关节组2均可收折的解锁装置6,该解锁装置6分别通过第一、第二钢绳71、72与第一、第二锁合装置4、5连接。

结合图3所时,所述收车关节组1包括有可相互转动的收车下关节11及收车上关节12,所述第一锁合装置4安装于收车下关节11与收车上关节12之间,该收车下关节11具有第一、第二连接杆111、112,该第一连接杆111与前脚组32固定,该第二连接杆112与后脚组33铰接,并可相互收折;该收车上关节12外侧设置有扶手座13,所述扶手组35与该扶手座13装配;所述收车上关节12与所述手把上管36连接。

所述第一锁合装置4包括有安装于收车下关节11与收车上关节12之间的收车齿轮41以及用于驱动收车齿轮41移动的收车压块42和安装于收车齿轮41与收车上关节12之间的收车弹簧43,该收车下关节11与收车上关节12内壁均设置有与收车齿轮41适配的第一内齿,该收车压块42与所述第一钢绳71连接。具体而言,在本实用新型展开时,即该收车关节组1在展开时,收车齿轮41中收车弹簧43的弹性作用力下向收车下关节11凸伸,以致使该收车齿轮41均与收车下关节11与收车上关节12内壁的第一内齿卡合,使收车下关节11与收车上关节12相互锁定,以致不能转动。当需要收车折叠时,第一钢绳71拉动收车压块42转动,该收车压块42驱动收车齿轮41向收车上关节12凸伸,使收车压块42全部落入收车上关节12中,该收车压块42离开收车下关节11,此时,该收车下关节11能够相对收车上关节12转动,以致可将前脚组32及后脚组33、座位组34、扶手组35、手把下管31相对收折。

结合图4所示,所述折弯关节组2包括可相互转动的折弯上关节21及折弯下关节22,该折弯上关节21与所述手把上管36连接,该折弯下关节22与所述手把下管31连接,所述第二锁合装置5安装于折弯上关节21与折弯下关节22之间。其中,所述折弯下关节22外侧还设置有可相对折弯下关节22定位及转动 的顶蓬座23,该顶蓬座23上安装有顶蓬组37。所述折弯下关节22内设置有卡合凸粒232及与卡合凸粒232配合的卡合弹簧231,该卡合凸粒232在卡合弹簧231作用力下与顶蓬座23卡合定位,令顶蓬座23规定于折弯下关节22外侧。

所述的第二锁合装置5包括安装于折弯上关节21与折弯下关节22之间的折弯关节齿51以及相互配合驱动该折弯关节齿51移动的第一、第二折弯关节压块52、53,该折弯关节齿51与折弯下关节22之间设置有折弯弹簧54,该折弯上关节21及折弯下关节22内均设置有与该折弯关节齿51适配的第二内齿,该第二折弯关节压块53与所述第二钢绳72连接。具体而言,在本实用新型展开时,即该折弯关节组2在展开时,折弯关节齿51在折弯弹簧54的弹性作用力下向折弯下关节22凸伸,以致使该折弯关节齿51均与折弯上关节21及折弯下关节22内壁的第二内齿卡合,使折弯上关节21与折弯下关节22相互锁定,以致不能转动。当需要收车折叠时,第二钢绳72拉动第二折弯关节压块53转动,该第二折弯关节压块53配合第一折弯关节压块52驱动折弯关节齿51向折弯上关节21凸伸,使折弯关节齿51全部落入折弯上关节21中,该折弯关节齿51离开折弯下关节22,此时,该折弯下关节22能够相对折弯上关节21转动,以致可将手把下管31及手把上管36相对收折。

所述的解锁装置6包括有相互扣合固定于手把上管36上的解锁座61及盖体62和安装于解锁座61中并分别用于对第一、第二锁合装置4、5进行解锁的第一、第二解锁驱动机构63、64和安装于解锁座61上的第一、第二钢绳固定套65、66,第一、第二解锁驱动机构63、64分别连接所述的第一、第二钢绳71、72,且该第一、第二钢绳71、72还分别经绕过第一、第二钢绳固定套65、66。

所述第一解锁驱动机构63包括活动安装于解锁座61中的折弯驱动按键631、 安装于折弯驱动按键631上的折弯二道挡块632及折弯二道弹簧633,该折弯驱动按键631一端凸伸出所述解锁座61端部外,且折弯二道挡块632在折弯二道弹簧633的作用力下凸伸出折弯驱动按键631外侧,以将折弯驱动按键631定位于解锁座61中,以防止解锁装置出现意外解锁的现象,以提高本实用新型使用的安全性。

所述解锁座61设置有贯通的滑槽611,该解锁座61前端面及下端面分别设置有贯通滑槽611的第一通孔612以及第二通孔613,所述折弯驱动按键631以可滑动方式安装于滑槽611中,且折弯驱动按键631前端穿过该第一通孔612凸伸出所述解锁座61端部外。

所述第二解锁驱动机构64包括与所述折弯驱动按键631套接的收车驱动块641、安装于收车驱动块641与折弯驱动按键631之间的收车二道挡块642和收车二道弹簧643以及与收车二道挡块642对接的收车按键644,该收车按键644端部穿过所述第二通孔613伸出于解锁座61的下端面,以防止解锁装置出现意外解锁的现象,以提高本实用新型使用的安全性。

当需要收车折叠时,按下折弯二道挡块632,使折弯二道挡块632收入于折弯驱动按键631中,此时,可将折弯驱动按键631向内按下;再按下收车按键644,并使收车按键644安装于解锁座61内,以致使收车驱动块641能够与弯驱动按键631连动,随收车驱动块641及弯驱动按键631不断被推动,可配合所述第一、第二钢绳固定套65、66分别拉动第一、第二钢绳71、72,以实现对所述第一、第二锁合装置4、5解锁,令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灵活、省力、单手收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展开时,结构较为稳定,且使用较为安全;本实用 新型可实现单手收车,且操作起来十分简便、灵活、省力,在收车后便于收藏、携带,以至于本实用新型具有极高的市场竞争力。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