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梁组件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6541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纵梁组件以及车辆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纵梁组件以及具有该纵梁组件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普及,人们更加关注汽车的安全性能,尤其是汽车的碰撞安全性能,对于乘员方面的保护更加被重视,国内外很多机构都将碰撞(正面碰撞、偏置碰撞)纳入新车评价法规之中,例如欧洲的NCAP(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新车碰撞测试)机构、中国C-NCAP(China-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中国新车评价规程),因此各大车企将会投入大量人力和金钱去研究车辆碰撞安全防护措施。

当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车内乘员会受到很大冲击力,安全气囊并不能完全的保护乘员。因此需要在车身结构上,解决碰撞时伤害过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纵梁组件,该纵梁组件可以提高纵梁的结构强度以及吸能盒在纵梁上的固定可靠性,从而可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纵梁组件,包括:吸能盒;纵梁,所述纵梁包括相连的内板和外板;以及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分别连接所述内板、所述外板和所述吸能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纵梁组件,通过设置连接装置,可以有效提高纵梁前端的结构强度,而且可以提高吸能盒在纵梁上的固定可靠性,从而在车辆出现碰撞事故时,纵梁的前端和吸能盒可以保持结构稳定性,而且可以使得纵梁在轴向方向上压溃,进而可以避免纵梁弯折对乘车人员造成伤害,可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纵梁组件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吸能盒连接板,所述吸能盒连接板连接在所述吸能盒上;内板连接板,所述内板连接板连接在所述内板上;外板连接板,所述外板连接板连接在所述外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吸能盒连接板和所述吸能盒通过紧固件相连,所述吸能盒连接板上设置有供所述紧固件穿过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为多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多个所述安装孔围绕所述外板的一部分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内板连接板分别与所述外板连接板和所述吸能盒连接板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内板连接板和所述外板连接板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连接有内外连接板,所述吸能盒连接板设置有弯折板,所述弯折板连接在所述内外连接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弯折板为两个,两个弯折板焊接连接在所述内外连接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吸能盒连接板、所述内板连接板和所述外板连接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内板连接板贴靠且固定在所述内板的内表面上,所述外板连接板贴靠且固定在所述外板的内表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纵梁组件,由于具有上述的纵梁组件,车辆的安全性能较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纵梁组件的示意图;

图2是连接装置的立体图一;

图3是连接装置的立体图二。

附图标记:

纵梁组件100;

吸能盒前板10;纵梁20;内板21;外板22;

连接装置30;吸能盒连接板31;安装孔311;弯折板312;

内板连接板32;外板连接板33;内外连接板3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纵梁组件100,该纵梁组件100可以应用在车辆上。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纵梁组件100可以包括:吸能盒、纵梁20和连接装置30,如图1所示,吸能盒可以包括吸能盒前板10,纵梁20可以包括相连的内板21和外板22,外板22的两端可以设置有翻边以与内板21固定连接。连接装置30分别连接内板21、外板22和吸能盒。具体地,连接装置30连接在吸能盒的吸能盒前板10上,这样连接装置30可以连接内板21和外板22,从而可以加强内板21和外板22之间的连接强度,可以提高纵梁20前端的结构强度,而且连接装置30还可以连接纵梁20和吸能盒,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吸能盒在纵梁20上的固定可靠性,以及可以便于吸能盒吸能。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纵梁组件100,通过设置连接装置30,可以有效提高纵梁20前端的结构强度,而且可以提高吸能盒在纵梁20上的固定可靠性,从而在车辆出现碰撞事故时,纵梁20的前端和吸能盒可以保持结构稳定性,而且可以使得纵梁20在轴向方向上压溃,进而可以避免纵梁20弯折对乘车人员造成伤害,可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

如图2和图3所示,连接装置30可以包括:吸能盒连接板31、内板连接板32和外板连接板33,如图1所示,吸能盒连接板31连接在吸能盒上,具体地,吸能盒连接板31连接在吸能盒前板10上,吸能盒连接板31可以整体贴靠在吸能盒前板10的表面上,从而可以提高吸能盒连接板31和吸能盒前板10之间的接触面积。其中,如图1所示,吸能盒连接板31和吸能盒可以通过紧固件相连,吸能盒连接板31上设置有供紧固件穿过的安装孔311。这样可以保证吸能盒连接板31和吸能盒前板10之间的固定可靠性,紧固件可以包括螺栓和螺母,螺栓穿过安装孔311后与螺母配合以将吸能盒连接板31固定在吸能盒前板10上。安装孔311可以为多个,换言之,紧固件可以为多个,这样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吸能盒连接板31和吸能盒前板10之间的固定可靠性。优选地,多个安装孔311可以围绕外板22的一部分设置。如图2所示,外板22竖直设置,多个安装孔311围绕外板22设置,多个安装孔311之间的连线大体呈C形。

内板连接板32连接在内板21上。例如,内板连接板32可以贴靠且固定在内板21的内表面上。这样可以较好地增大内板连接板32和内板21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提高内板连接板32和内板21之间的固定可靠性。可选地,内板21和内板连接板32之间可以焊接连接。

外板连接板33连接在外板22上。例如,外板连接板33可以贴靠且固定在外板22的内表面上,这样可以较好地增大外板连接板33和外板22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提高外板连接板33和外板22之间的固定可靠性。可选地,外板22和外板连接板33之间可以焊接连接。

如图2和图3所示,内板连接板32可以分别与外板连接板33和吸能盒连接板31相连。由此,可以提高连接装置30的结构可靠性,而且可以使得连接装置30的整体性较好,从而可以便于连接装置30提高纵梁20的结构强度,以及提高吸能盒在纵梁20上的固定可靠性。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内板连接板32和外板连接板33相对设置,而且内板连接板32和外板连接板33两者之间连接有内外连接板34,吸能盒连接板31设置有弯折板312,弯折板312连接在内外连接板34上。由此,内板连接板32和外板连接板33之间连接可靠,并且,吸能盒连接板31通过弯折板312连接在内外连接板34上,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吸能盒连接板31、内板连接板32和外板连接板33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进而可以提高连接装置30的整体可靠性。

优选地,弯折板312可以为两个,两个弯折板312焊接连接在内外连接板34上。两个弯折板312相对设置,从而两个弯折板312可以较好地加强吸能盒连接板31和内外连接板34的连接强度,进而可以提高连接装置30的整体可靠性。

优选地,吸能盒连接板31、内板连接板32和外板连接板33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一体成型的吸能盒连接板31、内板连接板32和外板连接板33可以降低连接装置30的制造难度,而且可以使得连接装置30结构可靠。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纵梁组件100,由于具有上述实施例的纵梁组件100,车辆的安全性能较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