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婴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3041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可折叠婴儿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推婴儿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折叠婴儿车。



背景技术:

婴儿车是一种针对婴幼童设计的承载移动工具,方便人们外出时使用。婴儿车骨架一般具有可收折的便利性,通常具有收合机构,用以将婴儿车收合成较小体积。但是传统的婴儿车收合之后尺寸过大,且收合机构的结构较为复杂,收合不灵活,携带依然不方便,给使用者造成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折叠婴儿车,便于收合和携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可折叠婴儿车,包括手推杆、滑动固定杆、收折组件、支撑杆、T型连接耳以及连动杆组件,所述连动杆组件包含第一连动杆和一端设有伸长部的第二连动杆,所述收折组件包括滑动支撑杆和一端连接于滑动支撑杆且另一端连接于第二连动杆的折叠杆,所述滑动固定杆的一端与手推杆连接,另一端套设于第一连动杆的一端,且与滑动支撑杆的一端定位连接;所述第一连动杆的另一端定位连接于T型连接耳的一端;所述第二连动杆的一端定位连接于T型连接耳与第一连动杆连接的水平连接端上的另一端;所述支撑杆一端连接于T型连接耳的垂直连接端,所述婴儿车还设有两端连接于两折叠杆中部的第一连接杆、两端连接于第二连动杆伸长部的第二连接杆及连接于两支撑杆远离T型连接耳一端的第三连接杆。

进一步地,所述收折组件包括滑动支撑杆和一端连接于滑动支撑杆且另一端连接于第二连动杆的折叠杆,所述滑动支撑杆的一端定位连接于滑动固定杆,且另一端定位连接于支撑杆中部,所述折叠杆中部设有能够折叠的连接点。

进一步地,所述可折叠婴儿车还包括安装于第二连动杆另一端的前轮组和安装于支撑杆远离T型连接耳一端的后轮组。

进一步地,所述T型连接耳与第一连动杆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能够旋转的第一连接轴,所述T型连接耳与第二连动杆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能够旋转的第二连接轴。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固定杆与手推杆连接一端设置有能够旋转的第三连接轴,滑动固定杆通过第三连接轴与手推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支撑杆与滑动固定杆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能够旋转的滑动连接件,所述滑动支撑杆通过滑动连接件与滑动固定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折叠杆连接的一端设有能够旋转连接的第四连接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杆与第二连动杆的伸长部连接的一端设有能够旋转连接的第五连接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连接杆与支撑杆远离T型连接耳一端连接的一端设有能够旋转连接的第六连接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连动杆组件、滑动固定杆、收折组件、连动杆组件及支撑杆实现三折合之后,再通过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的作用,实现四折合,且折合后的体积更小,便于收合,使得携带该婴儿车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折叠婴儿车的展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折叠婴儿车折叠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折叠婴儿车折叠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而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折叠婴儿车,包括手推杆1、滑动固定杆2、收折组件、支撑杆4、T型连接耳5以及连动杆组件,所述连动杆组件包含第一连动杆21和一端设有伸长部221的第二连动杆22,所述收折组件包括滑动支撑杆31和一端连接于滑动支撑杆31且另一端连接于第二连动杆22的折叠杆32,所述滑动固定杆2的一端与手推杆1连接,另一端套设于第一连动杆21的一端,且与滑动支撑杆31的一端定位连接;所述第一连动杆21的另一端定位连接于T型连接耳5的一端;所述第二连动杆22的一端定位连接于T型连接耳5与第一连动杆21连接的水平连接端上的另一端;所述支撑杆4一端连接于T型连接耳5的垂直连接端,所述婴儿车还设有两端连接于两折叠杆32中部的第一连接杆61、两端连接于第二连动杆22伸长部221的第二连接杆62及连接于两支撑杆4远离T型连接耳5一端的第三连接杆63。

所述收折组件3包括滑动支撑杆31和一端连接于滑动支撑杆31且另一端连接于第二连动杆22的折叠杆32,所述滑动支撑杆31的一端定位连接于滑动固定杆2,且另一端定位连接于支撑杆4中部,所述折叠杆32中部设有能够折叠的连接点321。

所述可折叠婴儿车还包括安装于第二连动杆22另一端的前轮组71和安装于支撑杆4远离T型连接耳5一端的后轮组72。

所述T型连接耳5与第一连动杆21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能够旋转的第一连接轴51,所述T型连接耳5与第二连动杆22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能够旋转的第二连接轴52。

所述滑动固定杆2与手推杆1连接一端设置有能够旋转的第三连接轴11,滑动固定杆2通过第三连接轴11与手推杆1连接。

所述滑动支撑杆31与滑动固定杆2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能够旋转的滑动连接件311,所述滑动支撑杆31通过滑动连接件311与滑动固定杆2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杆61与折叠杆32连接的一端设有能够旋转连接的第四连接轴611。

所述第二连接杆62与第二连动杆22的伸长部221连接的一端设有能够旋转连接的第五连接轴621。

所述第三连接杆63与支撑杆4远离T型连接耳5一端连接的一端设有能够旋转连接的第六连接轴631。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为:所述婴儿车需要收合时,将手推杆1通过第三连接轴11向滑动固定杆2旋转,滑动固定杆2带动滑动支撑杆31和第一连动杆21向下滑动,同时,第一连动杆21绕第一连接轴51旋转,第二连动杆22绕第二连接轴52旋转,都往支撑杆4方向靠拢,形成三折合状态(如图3所示),最后,将T型连接耳5所连接的部件通过第一连接杆61、第二连接杆62及第三连接杆63两端所设置的第四连接轴611、第五连接轴621及第六连接轴631由外侧向内侧旋转,形成四折合状态(如图2 所示)。折合后,所述前轮组71位于后轮组72的上方位置,在折合的过程中,支撑杆4起到支撑作用,折合过程简单,折合后的体积缩小且外观更加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为:所述婴儿车需要展开时,只需先将T型连接耳5所连接的部件往外侧旋转,然后向上提起手推杆1,在T型连接耳的作用及收折组件3的传动下,即可实现婴儿车的完全展开。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连动杆组件、滑动固定杆、收折组件、连动杆组件及支撑杆实现三折合之后,再通过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的作用,实现四折合,且折合后的体积更小,便于收合,使得携带该婴儿车更加方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范围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