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仓库货品转运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8583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一种仓库货品转运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货品转运车领域,尤其是一种仓库货品转运车。



背景技术:

仓库作为货品存放和发货的主要集散地,货品转运调度是仓库的基本功能之一,由于仓库大部分空间较为紧凑,而且目前大部分商品多采用纸箱或塑料包装袋的包装形式,产品在仓库中进行转运时,时常会出现磕碰导致产品外包装出现印记或变形,严重影响产品外包装的美观性,给消费者带来不好的第一印象。

货品转运车作为仓库中常见的转运工具,其运输灵活,运载量可观,是仓库工作人员不可或缺的运输工作工具之一,然而普通的货品转运车大部分周边围栏较矮,若多件货品相叠进行运输容易出现货品受震动掉落,甚至出现掉落砸到运输人员的危险情况,有一些经过改造的货品转运车通过加高围栏来提高货品运输时的输送量,然而这种方式大大增加了转运车的自重,使其推移过程非常吃力而间接提高了转运所需时间,虽然有部分技术人员利用了薄钢带作为转运车的围栏的主材,却因为薄钢带本身抗弯能力差,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磕碰变形导致其后期维护成本高,因此,对于货品转运车不仅需要考虑到转运效率和转运车自身的强度问题,同时还需要兼顾保护货品外包装的完整以及保证转运人员的人身安全和造价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转运效率高,能够有效防止货品掉落的货品转运车。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仓库货品转运车,包括矩形底板和设在底板下端四个边角上的万向轮,所述的底板上端面的三个侧边上固定设有与底板垂直的格栅围栏,所述的格栅围栏与底板上端面敞开侧相近的其中一端中部设有一根搭杆,所述的格栅围栏与底板上端面敞开侧相近的另一端中部设有与搭杆配合的搭扣,所述的搭杆一端铰接在格栅围栏上,另一端横跨底板上端的敞开侧搭接在搭扣上。

所述的搭杆与搭扣配合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的搭杆通过凹槽搭接在搭扣上。

所述的搭扣呈L形,所述的搭扣L形的一端固定在格栅围栏上,搭扣L形另一端方向向上。

所述的格栅围栏由多条横向设置的中空圆管和多条纵向设置的中空圆管交错焊接而成。

所述横向设置的中空圆管和纵向设置的中空圆管均为镀锌管。

所述的格栅围栏与底板上端面敞开侧相近的一侧上设有推杆。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转运车矩形底板上端面的三个侧边上设置与底板垂直的格栅围栏,格栅围栏采用镀锌材质的中空圆管横向设置和纵向设置交错组焊而成,不仅能够提高了转运车围栏的强度,还兼顾到转运车的自重问题,使转运车提高转运量的同时还能够保持较低的自重,在转运车上端敞开侧设置的搭杆能够使货品叠置在底板上进行运输时将货品侧面固定,防止其受震动水平位移导致叠放在其上部的货品跟随一起晃动或掉落,同时在转运车与敞开侧相邻的围栏侧面设置推杆有助于转运人员进行推送,也避免了货物掉落时直接砸到转运人员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搭杆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搭扣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3之一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矩形底板1和设在底板1下端四个边角上的万向轮2,所述的底板1上端面的三个侧边上固定设有与底板1垂直的格栅围栏3,所述的格栅围栏3与底板1上端面敞开侧相近的其中一端中部设有一根搭杆31,所述的格栅围栏3与底板1上端面敞开侧相近的另一端中部设有与搭杆31配合的搭扣32,所述的搭杆31一端铰接在格栅围栏3上,另一端横跨底板1上端的敞开侧搭接在搭扣32上。

如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搭杆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搭杆31与搭扣32配合的一端设有凹槽311,所述的搭杆31通过凹槽311搭接在搭扣32上,利用凹槽311搭接在搭杆31上能够防止搭杆31受震动而与搭扣32发生错位脱落的现象。

如图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搭扣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搭扣32呈L形,所述的搭扣32L形的一端固定在格栅围栏3上,搭扣32L形另一端方向向上,通过将搭扣32设置成L形使转运货品在发生晃动时,不会将搭杆31直接挤压脱出,保证搭杆31和搭扣32的配合可靠性。

为了提高格栅围栏3的强度,同时又保证转运车保持较轻的自重,所述的格栅围栏3由多条横向设置的中空圆管和多条纵向设置的中空圆管交错焊接而成。

优选的,所述横向设置的中空圆管和纵向设置的中空圆管均为镀锌管。

优选的,所述的格栅围栏3与底板1上端面敞开侧相近的一侧上设有推杆4,利用推杆4,转运员可以直接推拉推杆4进行推动转运车进行货品转运。

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此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