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气瓶存放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8610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瓶存放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气瓶存放架。



背景技术:

气瓶包括不同压力、不同容积、不同结构形式和不同材料用以贮运永久气体,液化气体和溶解气体的一次性或可重复充气的移动式的压力容器,从结构上分类有无缝气瓶和焊接气瓶;从材质上分类有钢质气瓶(含不锈钢气瓶),铝合金气瓶,复合气瓶、其他材质气瓶,从充装介质上分类为永久性气体气瓶,液化气体气瓶,溶解乙炔气瓶;从公称工作压力和水压试验压力上分类有高压气瓶、低压气瓶,但是装满气体的气瓶重量大,在气瓶搬运的过程中,气瓶容易与地面磕碰,安全没有保障,而且气瓶在使用过程会发生碰撞倾倒,存在安全隐患,项目气瓶及其他工具较多,库房存放空间有限,使用十分的麻烦,危险性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移动式气瓶存放架,气瓶移动方便,安全性能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式气瓶存放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支撑架、前支撑架、后支撑架和气瓶支撑架,所述前支撑架顶部向后倾斜设置,底部与所述底支撑架的前端相连,所述后支撑架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底支撑架的后端及前支撑架的中部相连,所述气瓶支撑架包括固定架和旋转架,所述固定架两侧与前支撑架两侧相连,所述旋转架一侧与前支撑架的一侧相铰接,另一侧与前支撑架的另一侧可拆卸式相连,底支撑架的底部设有滚轮。

按上述方案,所述底支撑架为平面框架结构,所述滚轮包括两个前滚轮和两个后滚轮,两个前滚轮设于底支撑架的前端两侧,两个后滚轮设于底支撑架的后端两侧,所述后滚轮为万向轮。

按上述方案,所述前支撑架包括两根对称设置的左支杆和右支杆,所述左、右支杆的顶端对称设有把手。

按上述方案,所述固定架包括数根第一弧形杆,所述数根第一弧形杆沿所述左、右支杆均匀间隔设置,两端分别与左、右支杆相连,所述右支杆上设有开有销孔的第一连接座。

按上述方案,所述旋转架包括左直杆、右直杆和数根第二弧形杆,所述数根第二弧形杆沿所述左、右直杆均匀间隔设置,两端分别与左、右直杆相连,右直杆与所述左支杆通过连接件相铰接,左直杆上设有开有销孔的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与所述第一连接座相配置,并通过销轴相连。

按上述方案,所述底支撑架为四边形框架结构,底支撑架前端设有第三弧形杆,所述第三弧形杆两端与底支撑架可拆卸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移动式气瓶存放架,结构简单,采用气瓶支撑架,减小占用空间,提高存放空间利用率,同时也增加了移动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支撑架,2.前滚轮,3.后滚轮,4.左支杆,5.右支杆,6.把手,7.第一弧形杆,8.第一连接座,9.左直杆,10.右直杆,11.第二弧形杆,12.第二连接座,13.第三弧形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移动式气瓶存放架,包括底支撑架1、前支撑架、后支撑架和气瓶支撑架,前支撑架顶部向后倾斜设置,底部与底支撑架的前端相连,后支撑架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底支撑架的后端及前支撑架的中部相连,气瓶支撑架包括固定架和旋转架,固定架两侧与前支撑架两侧相连,旋转架一侧与前支撑架的一侧相铰接,另一侧与前支撑架的另一侧可拆卸式相连,底支撑架的底部设有滚轮。

底支撑架为平面框架结构,滚轮包括两个前滚轮2和两个后滚轮3,两个前滚轮设于底支撑架的前端两侧,两个后滚轮设于底支撑架的后端两侧,后滚轮为万向轮。

前支撑架包括两根对称设置的左支杆4和右支杆5,左、右支杆的顶端对称设有把手6。

固定架包括数根第一弧形杆7,数根第一弧形杆沿左、右支杆均匀间隔设置,两端分别与左、右支杆相连,右支杆上设有开有销孔的第一连接座8。

旋转架包括左直杆9、右直杆10和数根第二弧形杆11,数根第二弧形杆沿左、右直杆均匀间隔设置,两端分别与左、右直杆相连,右直杆与左支杆通过连接件相铰接,左直杆上设有开有销孔的第二连接座12,第二连接座与第一连接座相配置,并通过销轴相连。

底支撑架为四边形框架结构,底支撑架前端设有第三弧形杆13,第三弧形杆两端与底支撑架可拆卸相连。

使用时将销轴从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的销孔内取出,将旋转架从固定架上打开,然后将气瓶放在固定架后,再将旋转架复位,并通过销轴连接锁紧,握住把手推动存放架进行运输,当气瓶运输到使用地点后,卡死万向轮的刹车片,将存放架定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