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动力两轮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87005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动力两轮自行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一种多动力两轮自行车,属交通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



背景技术:

传统的自行车,一般只采用脚踩提供动力模式,骑车骑较远路程或者上坡时,脚部容易感觉到疲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传统的自行车的上述不足,发明一种效率较高的多动力两轮自行车。

一种多动力两轮自行车,包括扶手、前轮胎、支撑架、车座、脚踏板、大牙盘、小牙盘、左链条、右链条、活动摇杆、圆盘、活动支柱、弹簧支柱、左飞轮、右飞轮、后轮胎。

大牙盘与脚踏板同轴且相对固定,通过右链条与安装在后轮胎上的右飞轮连接。

车座上连接活动支柱、活动摇杆和弹簧支柱,活动支柱可在支撑架连接处上下摆动,活动摇杆可在车座处左右摆动,弹簧支柱可做伸缩运动。

活动摇杆下部与圆盘连接,圆盘与小牙盘同轴且相对不转动,小牙盘通过左链条与后轮胎上的左飞轮连接。

一种多动力两轮自行车,可以通过脚踏板驱动,由于车座两支柱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骑行者自身重力在车座上上下运动,通过活动摇杆带动圆盘转动,通过轴带动小牙盘转动,通过左链条给后轮动力。

大牙盘与右飞轮通过链条连接,从大牙盘往后链条距离会逐渐变小,圆盘在大牙盘与右飞轮之间,故要选用直径不过大的圆盘防止与链条接触。活动摇杆呈数字7的形状,保证连接车座与圆盘的时候不与车体发生接触。

本发明一种多动力两轮自行车,可以通过脚踏板提供动力,也可以利用骑行者自身重力提供动力,减轻了双腿的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多动力两轮自行车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一种多动力两轮自行车动力部件;图3是本发明一种多动力两轮自行车活动摇杆结构图。

图中,1-前轮胎、2-扶手、3-支撑架、4-活动支柱、5-脚踏板、6-大牙盘、7-右链条、8-车座、9-活动摇杆、10-弹簧支柱、11-圆盘、12-小牙盘、13-左链条、14-后轮胎、15-左飞轮、16-右飞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1~3对本发明加以具体说明:一种多动力两轮自行车,包括前轮胎1、扶手2、支撑架3、活动支柱4、脚踏板5、大牙盘6、右链条7、车座8、活动摇杆9、弹簧支柱10、圆盘11、小牙盘12、左链条13、后轮胎14、左飞轮15、右飞轮16。

大牙盘6与脚踏板5同轴且相对固定,通过右链条7与安装在后轮胎14上的右飞轮16连接,车座8上连接活动支柱4、活动摇杆9和弹簧支柱10,活动支柱4可在支撑架3连接处上下摆动,活动摇杆9可在车座8处左右摆动,弹簧支柱10可做伸缩运动,活动摇杆9下部与圆盘11连接,圆盘11与小牙盘12同轴且相对不转动,小牙盘12通过左链条13与后轮胎14上的左飞轮15连接。

一种多动力两轮自行车,可以通过脚踏板5驱动,由于车座8两支柱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骑行者自身重力在车座8上上下运动,通过活动摇杆9带动圆盘11转动,通过轴带动小牙盘12转动,通过左链条13给后轮动力。

大牙盘6与右飞轮16通过链条连接,从大牙盘6往后链条距离会逐渐变小,圆盘11在大牙盘6与右飞轮16之间,故要选用直径不过大的圆盘防止与链条接触。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多动力两轮自行车,属交通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它包括扶手、前轮胎、支撑架、车座、脚踏板、大牙盘、小牙盘、左链条、右链条、活动摇杆、圆盘、活动支柱、弹簧支柱、左飞轮、右飞轮、后轮胎。车座上连接活动支柱、活动摇杆和弹簧支柱,活动支柱可在支撑架连接处上下摆动,活动摇杆可在车座处左右摆动,弹簧支柱可做伸缩运动。活动摇杆下部与圆盘连接,圆盘与小牙盘同轴且相对不转动,小牙盘通过左链条与后轮胎上的左飞轮连接,一种多动力两轮自行车,可以通过脚踏板驱动,由于车座两支柱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骑行者自身重力在车座上上下运动,通过活动摇杆带动圆盘转动,通过轴带动小牙盘转动,通过左链条给后轮动力。

技术研发人员:王美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神航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29
技术公布日:2017.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