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化设计的折叠式电动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90558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优化设计的折叠式电动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自行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优化设计的折叠式电动自行车。



背景技术:

电能是最清洁、最环保、使用最方便和转化效率最高的能源形式,在日趋严重的城市环境污染和日益衰竭的石油资源的国际形势下,特别是在城市交通日益拥堵、油价高涨的背景下,少用私家车,上下班及出行改用公共交通方式和自行车已经成为所有人的共识。但是路途遥远时自行车无法符合使用者的要求,或者公共交通方式包括地铁和公交车等等常常远离办公地点和住地,需要其他交通工具接驳这一段距离出行。可折叠式电动自行车满足了上述需要,可折叠电动自行车是最环保、使用最方便、经济实惠的出行交通工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低碳环保及绿色健康意识的增强,自行车再度受到人们青睐。但是随着城市交通日益拥挤、存停车空间明显不足,再加上自行车更容易被盗,这些问题又影响了人们骑车出行的热情。于是人们实用新型了折叠自行车,以求行程中不骑的时段能携带方便,存放时又能节省停车空间。

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0540389,名为“可折叠电动自行车”的中国专利中,涉及一种可折叠电动自行车,包括车把、车架、鞍座、前后轮、电驱动装置,在车把支撑管与用于固定车把支撑管的锁紧套管的管内空腔设置有车把折叠器,所述车把折叠器包括安装在锁紧套管内的第一连接件、安装在车把支撑管内的第三连接件、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铰接并在车把支撑管从锁紧套管中拉出后可绕铰接点转动的第二连接件。其自行车车身、脚蹬、车把和鞍座都可以折叠收缩,以便携带和存放。可充电电池和控制系统隐藏在车架横梁内,所有的控制线路内置在各种管件内,大大减少了因损伤造成的故障,使得整车外表简洁美观。

采用这样技术的折叠电动自行车当然可以骑行使用并可折叠方便携带,但是仍有以下缺点:

A、其车架是通过两根水平设置的横梁通过较链连接的,梁架整体是水平一字形的且中间设有铰接点,显然受力强度有限,安全性不够好。

B、其车把支撑管只可伸缩,不能折叠,结构不够紧凑。

C、其车把不能折叠,结构不够紧凑。

D、其脚踏还是传统人力自行车的结构,设有链条与后轮传动连接,结构不够紧凑。

E、没有设置减震装置,骑行不够舒适。

F、没有停放支架,没有车灯。停放不够方便,骑行也不够安全。

G、其刹车装置并无专门进行优化设计,结构不够紧凑。

综上所述,该折叠电动自行车使用起来在安全性、骑行的舒适性、折叠后的紧凑性、便携性等方面均有所不足,使用效果还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优化设计的结构更紧凑、功能更齐全、折叠后占用空间更小、更便于携带的折叠式电动自行车,使用效果更理想。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优化设计的折叠式电动自行车,包括可折叠的梁架、与梁架通过椅座架连接的座椅、与梁架活动连接的摆头架、与摆头架上端连接的左右两把手、与梁架通过叉架式的后轮架连接的后轮;摆头架的底端通过叉架式的前轮架与前轮连接;通过蓄电池驱动的电机与后轮驱动连接;前轮和后轮上均设有通过把手控制的刹车件;所述的梁架包括长方体状的前梁架和后梁架;前梁架和后梁架的相邻端面均为斜面,两斜面端通过梁架铰链铰连并通过梁架锁定扣件锁扣固定;前梁架和后梁架以梁架铰链为转轴完全展平时相互间呈钝角夹角,钝角的角顶朝上;后梁架的后端与后轮架的顶面间压设有减震弹簧;所述的椅座架包括沿上下向贯穿设置在后梁架上中段的椅座伸缩套筒、可上下活动插设在椅座伸缩套筒上的椅座伸缩杆、设在椅座伸缩套筒顶部的椅座高度锁定装置;椅座伸缩杆的顶部和座椅底部紧固连接;所述的摆头架包括朝后斜上下向贯穿前梁架前部并与前梁架通过轴承支承连接的摆头伸缩套筒、可上下活动插设在摆头伸缩套筒上端筒口的摆头伸缩杆、设在摆头伸缩套筒顶部的摆头高度锁定件;摆头伸缩套筒的底端与前轮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摆头伸缩杆的顶端通过把手连接座与两把手连接;在摆头伸缩套筒的下部的且位于前梁架的上方处的筒体上设有截断面将筒体分设为两段,两段筒体间通过摆头折弯杆锁定组件可折弯连接。

所述的前轮和后轮上均设有通过把手控制的刹车件是:前轮的刹车件包括与前轮同轴设置的刹车盘、弯曲为圆弧状并套设在刹车盘盘周面上的刹车带;刹车带的一端通过刹车带紧固件紧固在前轮架上、刹车带的另一端与软刹线的末端通过刹车绳带连接件紧固连接,软刹线的另一端与把手上的刹车按柄连接;后轮的刹车件是通过设在把手上的按钮控制的电控刹车件。

所述的把手连接座是一个短轴套型件,型件的底端轴套口与摆头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型件的顶端设有朝向车后方的扁长方块形连接件,扁长方块形连接件上沿前后方向间距开设有两个把手锁定孔;左右两把手通过设在两把手近靠端的对应的连接转盘铰连;连接转盘的圆周面的最顶部设有柱钉孔,柱钉孔内设有顶端可伸出柱钉孔且底端可活动卡固在连接转盘腔体内的柱钉;柱钉的底端压设有复位弹簧;连接转盘的圆心处开设有转盘轴孔,转盘轴孔内插设有拉杆,拉杆一端与轴套型件拉连,拉杆另一端伸出对应的连接转盘的转盘轴孔与压紧柱连接;拉杆的伸出端上设有销孔,压紧柱是一个设有偏心轴作为销的圆柱块;销孔通过销与压紧柱连接,压紧柱面上设有把手锁定柄;当左右两把手以拉杆为转轴转到共轴线时,两柱钉正好与对应的把手锁定孔锁定卡接。

所述的前梁架的前端面上设有车灯;所述的前轮架上设有前挡泥板;所述的后轮架上设有后挡泥板。

所述的后梁架架体内设有空腔;所述的蓄电池设在空腔内。

所述的前梁架的前部的两侧面上通过对应的可偏转杆架状脚踏连接架分别连接有兼作支脚的杆状脚踏;脚踏与脚踏连接架通过偏转限位锁定件铰连;偏转限位锁定件的限位包括有脚踏连接架与脚踏间的偏转夹角为90度的限位及脚踏连接架与脚踏间的偏转夹角为180度的限位及脚踏连接架与脚踏间的偏转夹角为5度的限位;两脚踏连接架间的夹角是15-20度。

所述的电机是与后轮共轴设置的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A、由于梁架包括长方体状的前梁架和后梁架;前梁架和后梁架的相邻端面均为斜面,两斜面端通过梁架铰链铰连并通过梁架锁定扣件锁扣固定;前梁架和后梁架以梁架铰链为转轴完全展平时相互间呈钝角夹角,钝角的角顶朝上;相比对比文件中前梁架和后梁架平行设置的结构,这无疑在兼固轻便性的同时会相对提高车主梁的安全可靠性。

B、由于摆头架包括斜上下向贯穿前梁架前部并与前梁架通过轴承支承连接的摆头伸缩套筒、可上下活动插设在摆头伸缩套筒上端筒口的摆头伸缩杆、设在摆头伸缩套筒顶部的摆头高度锁定件;摆头伸缩套筒的底端与前轮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摆头伸缩杆的顶端通过把手连接座与两把手连接;在摆头伸缩套筒的下部的且位于前梁架的上方处的筒体上设有截断面将筒体分设为两段,两段筒体间通过摆头折弯杆锁定组件可折弯连接。因此,摆头架既能伸缩,也能折叠。

C、由于把手连接座是一个短轴套型件,型件的底端轴套口与摆头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型件的顶端设有朝向车后方的扁长方块形连接件,扁长方块形连接件上沿前后方向间距开设有两个把手锁定孔;左右两把手通过设在两把手近靠端的对应的连接转盘铰连;连接转盘的圆周面的最顶部设有柱钉孔,柱钉孔内设有顶端可伸出柱钉孔且底端可活动卡固在连接转盘腔体内的柱钉;柱钉的底端压设有复位弹簧;连接转盘的圆心处开设有转盘轴孔,转盘轴孔内插设有拉杆,拉杆一端与轴套型件拉连,拉杆另一端伸出对应的连接转盘的转盘轴孔与压紧柱连接;拉杆的伸出端上设有销孔,压紧柱是一个设有偏心轴作为销的圆柱块;销孔通过销与压紧柱连接,压紧柱面上设有把手锁定柄;当左右两把手以拉杆为转轴转到共轴线时,两柱钉正好与对应的把手锁定孔锁定卡接。因此,把手可以折叠。

D、由于前梁架上两侧通过对应的可偏转杆架状脚踏连接架分别连接有兼作支脚的杆状脚踏;脚踏与脚踏连接架通过偏转限位锁定件铰连;偏转限位锁定件的限位包括有脚踏连接架与脚踏间的偏转夹角为90度的限位及脚踏连接架与脚踏间的偏转夹角为180度的限位及脚踏连接架与脚踏间的偏转夹角为5度的限位;两脚踏连接架间的夹角是15-20度。因此,其脚踏既能折叠又能完全展开作为停车时的支脚使用。

E、由于设置有减震装置、车灯。功能更齐全。

F、由于其刹车装置专门进行优化设计,既轻便又安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更紧凑、功能更齐全、折叠后占用空间更小、更便于携带,使用效果更理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向的整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梁架折叠收起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在整体完全折叠收起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手把部分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手把部分的局部拆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手把部分的局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前轮部分的局部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刹车带部分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梁架部分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脚踏部分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编号说明如下:把手锁定柄1、把手2、摆头伸缩杆3、摆头高度锁定件4、摆头伸缩套筒5、摆头折弯杆锁定组件6、座椅7、椅座伸缩杆8、椅座高度锁定装置9、后梁架10、减震弹簧11、后挡泥板12、电机13、后轮架14、后轮15、椅座伸缩套筒16、梁架铰链17、前梁架18、脚踏19、脚踏连接架20、前挡泥板21、前轮架22、前轮23、刹车盘24、刹车带25、车灯26、软刹线27、梁架锁定扣件28、把手连接座29、柱钉30、把手锁定孔31、连接转盘32、拉杆33、销孔34、压紧柱35、销36、柱钉孔37、复位弹簧38、转盘轴孔39、刹车带紧固件40、刹车绳带连接件41、蓄电池4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11所示,一种优化设计的折叠式电动自行车,包括可折叠的梁架、与梁架通过椅座架连接的座椅7、与梁架活动连接的摆头架、与摆头架上端连接的左右两把手2、与梁架通过叉架式的后轮架14连接的后轮15;摆头架的底端通过叉架式的前轮架22与前轮23连接;通过蓄电池42驱动的电机13与后轮15驱动连接;前轮23和后轮15上均设有通过把手2控制的刹车件;所述的梁架包括长方体状的前梁架18和后梁架10;前梁架18和后梁架10的相邻端面均为斜面,两斜面端通过梁架铰链17铰连并通过梁架锁定扣件28锁扣固定;前梁架18和后梁架10以梁架铰链17为转轴完全展平时相互间呈钝角夹角,钝角的角顶朝上;后梁架10的后端与后轮架14的顶面间压设有减震弹簧11;所述的椅座架包括沿上下向贯穿设置在后梁架10上中段的椅座伸缩套筒16、可上下活动插设在椅座伸缩套筒16上的椅座伸缩杆8、设在椅座伸缩套筒16顶部的椅座高度锁定装置9;椅座伸缩杆8的顶部和座椅7底部紧固连接;所述的摆头架包括朝后斜上下向贯穿前梁架18前部并与前梁架18通过轴承支承连接的摆头伸缩套筒5、可上下活动插设在摆头伸缩套筒5上端筒口的摆头伸缩杆3、设在摆头伸缩套筒5顶部的摆头高度锁定件4;摆头伸缩套筒5的底端与前轮架22的顶端固定连接,摆头伸缩杆3的顶端通过把手连接座29与两把手2连接;在摆头伸缩套筒5的下部的且位于前梁架18的上方处的筒体上设有截断面将筒体分设为两段,两段筒体间通过摆头折弯杆锁定组件6可折弯连接。

所述的前轮23和后轮15上均设有通过把手2控制的刹车件是:前轮23的刹车件包括与前轮23同轴设置的刹车盘24、弯曲为圆弧状并套设在刹车盘24盘周面上的刹车带25;刹车带25的一端通过刹车带紧固件40紧固在前轮架22上、刹车带25的另一端与软刹线27的末端通过刹车绳带连接件41紧固连接,软刹线27的另一端与把手2上的刹车按柄连接;后轮15的刹车件是通过设在把手2上的按钮控制的电控刹车件。

所述的把手连接座29是一个短轴套型件,型件的底端轴套口与摆头伸缩杆3的顶端固定连接,型件的顶端设有朝向车后方的扁长方块形连接件,扁长方块形连接件上沿前后方向间距开设有两个把手锁定孔31;左右两把手2通过设在两把手2近靠端的对应的连接转盘32铰连;连接转盘32的圆周面的最顶部设有柱钉孔37,柱钉孔37内设有顶端可伸出柱钉孔37且底端可活动卡固在连接转盘32腔体内的柱钉30;柱钉30的底端压设有复位弹簧38;连接转盘32的圆心处开设有转盘轴孔39,转盘轴孔39内插设有拉杆33,拉杆33一端与轴套型件拉连,拉杆33另一端伸出对应的连接转盘32的转盘轴孔39与压紧柱35连接;拉杆33的伸出端上设有销孔34,压紧柱35是一个设有偏心轴作为销36的圆柱块;销孔34通过销36与压紧柱35连接,压紧柱35面上设有把手锁定柄1;当左右两把手2以拉杆33为转轴转到共轴线时,两柱钉30正好与对应的把手锁定孔31锁定卡接。

所述的前梁架18的前端面上设有车灯26;所述的前轮架22上设有前挡泥板21;所述的后轮架14上设有后挡泥板12。

所述的后梁架10架体内设有空腔;所述的蓄电池42设在空腔内。

所述的前梁架18的前部的两侧面上通过对应的可偏转杆架状脚踏连接架20分别连接有兼作支脚的杆状脚踏19;脚踏19与脚踏连接架20通过偏转限位锁定件铰连;偏转限位锁定件的限位包括有脚踏连接架20与脚踏19间的偏转夹角为90度的限位及脚踏连接架20与脚踏19间的偏转夹角为180度的限位及脚踏连接架20与脚踏19间的偏转夹角为5度的限位;两脚踏连接架20间的夹角是15-20度。

所述的电机13是与后轮15共轴设置的电机13。

本实用新型的折叠与展开的步骤是:

A、将把手锁定柄1松开,由于销36在压紧柱35上是偏心设置的,压紧柱35对连接转盘32的压紧力解除,用手指同时压下两柱钉30,转动把手2将其以拉杆33为转轴对折弯。

B、将摆头高度锁定件4松开,将摆头伸缩杆3压推入摆头伸缩套筒5。

C、将摆头折弯杆锁定组件6松开,将摆头伸缩套筒5连同里面的摆头伸缩杆3折弯后与前梁架18靠接。

D、将椅座高度锁定装置9松开,将椅座伸缩杆8压推入椅座伸缩套筒16。

E、将脚踏19与对应的脚踏连接架20相折叠后的整体再与前梁架18相折叠。

F、将梁架锁定扣件28松开,将前梁架18与后梁架10以梁架铰链17为转轴相对折叠。

G、展开的步骤正好与以上步骤相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