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双向调节的婴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9627发布日期:2018-10-16 18:41阅读:64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车,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双向调节的婴儿车。



背景技术:

婴儿车是一种为婴儿户外活动提供便利而设计的工具车,现有技术中的婴儿车大都为折叠式婴儿车,为改善折叠式婴儿车的便捷性能,希望能随意改变婴儿车的行进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可双向调节的婴儿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可双向调节的婴儿车,包括车架、把手和车轮;所述的把手固定在车架的上部,车轮安装在车架的底部;还包括双向调节装置,该双向调节装置安装在车架上;所述的双向调节装置包括靠背调节板、调节框架、调节中轴、调节块、调节钢绳、调节拉簧、调节弹簧、调节销、调节铆钉、调节底座;所述的靠背调节板的下端安装在调节框架上端,调节中轴的两端向外凸设出一个凸耳且在该凸耳的外端垂直固接一摆轴,该两个凸耳分别间隙套置在靠背调节板的U形槽两侧壁的铰接孔内,调节块固定安装在调节中轴的中部,调节钢绳的上端连接在凸耳的摆轴上,调节钢绳的下端穿置在调节框架两侧的套管内且与调节块连接,调节拉簧的上端挂接在调节中轴的凸耳上,调节拉簧的下端挂接在靠背调节板内,起到将调节中轴复位的作用;所述的调节销活动套置在调节框架两侧套管的下端,调节弹簧套置在调节框架两侧套管内且调节弹簧两端分别顶靠在调节销上端面与套管内的铆钉上,在套管的侧壁上开设纵向滑槽,调节铆钉内端间隙穿过套管侧壁上的纵向滑槽与调节销固接,调节铆钉的外端靠接在调节底座的调节槽内,调节底座安装在车架上。

所述的调节框架包括两根套管、两根上斜杆、两根纵杆、两根下斜杆和一根横杆;所述的两根上斜杆和两根纵杆的上端分别铰接在靠背调节板的下端,两根上斜杆的下端分别铰接在两根套管的上部,两根纵杆的下端分别与两根下斜杆的上端、一根横杆的两端铰接,两根下斜杆的下端分别铰接在两根套管的下部。

所述的调节底座内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调节槽,该多个调节槽中的一个可与调节铆钉靠接。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双向调节装置,该双向调节装置可改变车架上手把的前后方向,在不改变使用方式情况下,可改变目标物的方向,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向调节装置的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双向调节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双向调节装置中靠背调节板的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双向调节装置中调节中轴的正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双向调节装置中调节块的正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双向调节装置中调节钢绳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双向调节的婴儿车,包括车架10、把手20、车轮30、双向调节装置40。

所述的把手20固定在车架10的上部,车轮30安装在车架10的底部,双向调节装置40安装在车架上。

如图4所示,所述的靠背调节板1由前靠背调节板11和后靠背调节板12组成;所述的前靠背调节板11扣接在后靠背调节板12上。在其上部具有一个U形槽13。

如图2、图3所示,所述的双向调节装置40包括靠背调节板1、调节框架2、调节中轴3、调节块4(如图6所示)、调节钢绳5(如图7所示)、调节拉簧6、调节弹簧7、调节销8、调节铆钉9、调节底座91。所述的靠背调节板1的下端安装在调节框架2上端,调节中轴3(如图5所示)的两端向外凸设出一个凸耳31且在该凸耳31的外端垂直固接一摆轴32,该两个凸耳31分别间隙套置在靠背调节板1的U形槽13两侧壁的铰接孔内,调节块4固定安装在调节中轴3的中部,调节钢绳5的上端连接在凸耳31的摆轴32上,调节钢绳5的下端穿置在调节框架2两侧的套管21内且与调节块4连接,调节拉簧6的上端挂接在调节中轴3的凸耳31上,调节拉簧6的下端挂接在靠背调节板1内,起到将调节中轴3复位的作用;所述的调节销8活动套置在调节框架2两侧套管21的下端,调节弹簧7套置在调节框架2两侧套管21内且调节弹簧7两端分别顶靠在调节销8上端面与套管21内的铆钉上,在套管21的侧壁上开设纵向滑槽211,调节铆钉9内端间隙穿过套管21侧壁上的纵向滑槽211与调节销8固接,调节铆钉9的外端靠接在调节底座91的调节槽911内,调节底座91安装在车架10上。所述的调节底座91内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调节槽911,该多个调节槽911中的一个可与调节铆钉9靠接。

所述的调节框架2包括两根套管21、两根上斜杆22、两根纵杆23、两根下斜杆24和一根横杆25。所述的两根上斜杆22和两根纵杆23的上端分别铰接在靠背调节板1的下端,两根上斜杆22的下端分别铰接在两根套管21的上部,两根纵杆23的下端分别与两根下斜杆24的上端、一根横杆25的两端铰接,两根下斜杆24的下端分别铰接在两根套管21的下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单手旋松调节块4,调节块4通过调节钢绳5将调节销8向上提起,固定在调节销8上的调节铆钉9沿套管21侧壁上的纵向滑槽211上移而离开调节底座91中多个调节槽911中一个调节槽911,摆动车架10,使得调节底座91移动,放松调节块4,调节中轴3在调节拉簧6的作用下复位,调节销8在调节弹簧7的作用下复位,调节销8上的调节铆钉9卡入调节底座91中多个调节槽911中的另一个调节槽911,实现手把方向改变。

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就在于:设有双向调节装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