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三轮摩托车主车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4582发布日期:2018-09-25 20:21阅读:109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边三轮摩托车配件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边三轮摩托车主车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生产的边三轮主车架骨架不结实,乘坐舒适性不好、操控性、平稳性直线行驶性能较差。怎样解决乘坐舒适性不好、操控性、平稳性直线行驶性能较差的问题成为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鉴于上述原因,现研发一种边三轮摩托车主车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边三轮摩托车主车架装置,本实用新型主车架为摇篮式车架,后部安装后减震安装筒作为减震的枢纽,大大提高了减震的效果,提升了整体是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边三轮摩托车主车架装置,是由:发动机安装包管、车架后框架管、车架主管、第一横向连接管、侧面斜向连接管、第二横向连接管、中间支撑管、第三横向连接管、第四横向连接管、中间板、第五横向连接管、第六横向连接管、后减震安装筒、连接套管组件、加强块、T形管、安装板、梯形固定板、月牙形的固定板、脚踏安装U形板、电池盒安装电池盒安装立板、连接块、支撑块、前叉立管、外部加强块构成;一对发动机安装包管平行设置,发动机安装包管的侧视结构为L形,发动机安装包管的水平向短管和竖向长管之间的夹角为110~130度,发动机安装包管的水平向短管和竖向长管之间的连接处为圆弧形,发动机安装包管水平向短管的一端与车架后框架管的水平向短管一端对应套合,车架后框架管由水平向短管和竖向短管之间设置斜管构成,车架后框架管的水平向短管和斜管之间的夹角为150~160度,车架后框架管的水平向短管和斜管之间的连接处为弧形,车架后框架管的竖向短管和斜管之间的夹角为90~120度,车架后框架管的竖向短管和斜管之间的连接处为弧形,发动机安装包管竖向长管的上端与车架主管的一端外周下部对应固定,车架主管的俯视结构为S形,车架主管的一端端口与前叉立管外周下部对应固定,车架主管的另一端端口与车架后框架管的竖向短管上端外周内侧对应固定,车架主管的另一端与车架后框架管的竖向短管上下方构成的夹角内均设置加强块,车架后框架管的竖管上端外周外侧设置竖向的后减震安装筒,其中一根车架后框架管的斜管外周中部正上方和与其相对应的车架主管之间设置垂直于水平面的电池盒安装立板,发动机安装包管水平向短管的一端外周正上方与车架主管的外周中部正下方之间设置中间支撑管,中间支撑管的侧视结构为L形,中间支撑管的短管和长管之间的连接处为圆弧形,中间支撑管开口方向与发动机安装包管的开口方向相向设置,中间支撑管的两端与发动机安装包管、车架主管构成的锐角内均设置加强块,中间支撑管的短管和长管构成的夹角内设置月牙形的固定板,所述的其中一根车架后框架管相连的发动机安装包管水平向短管上方的中间支撑管的短管外侧设置连接板,连接板正下方的车架后框架管上设置梯形固定板,梯形固定板的预留孔内设置销轴,一对中间支撑管的上部之间设置平行于水平面的第三横向连接管,一对车架主管的上部和下部之间分别设置平行于水平面的第一横向连接管、第四横向连接管,第一横向连接管和第四横向连接管之间设置平行于水平面的中间板,中间板上表面中间设置T形管,T形管的水平通口朝向两侧,一对车架后框架管的水平向短管之间设置平行于水平面的第六横向连接管,第六横向连接管的两端与一对车架后框架管的水平向短管构成的夹角内设置加强块,一对发动机安装包管的上端和下端之间分别设置平行于水平面的第二横向连接管、第五横向连接管,发动机安装包管和车架主管的上部之间设置侧面斜向连接管,第一横向连接管和第二横向连接管中部之间设置支撑块,前叉立管的上端和第一横向连接管的外周中部之间设置连接块,连接块的下表面与支撑块的一侧端面平行,发动机安装包管和车架主管构成的钝角内设置外部加强块,一对发动机安装包管的水平向短管一端外周外侧均设置脚踏安装U形板,一对脚踏安装U形板的U形口相向设置,与电池盒安装电池盒安装立板相连的车架主管上设置连接套管组件,与安装有连接套管组件的车架主管相连的发动机安装包管的水平向短管和竖向长管上均设置连接套管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主车架为摇篮式车架,后部安装后减震安装筒作为减震的枢纽,大大提高了减震的效果,提升了整体是舒适度,解决了乘坐舒适性不好、操控性、平稳性直线行驶性能较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生产成本低廉,操作简单,使用效果显著,结实耐用,长期使用不易损坏,适合普遍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总装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中:发动机安装包管1、车架后框架管101、车架主管2、第一横向连接管3、侧面斜向连接管31、第二横向连接管32、中间支撑管4、第三横向连接管5、第四横向连接管51、中间板52、第五横向连接管6、第六横向连接管7、后减震安装筒8、连接套管组件9、加强块10、T形管11、安装板12、梯形固定板13、月牙形的固定板14、脚踏安装U形板15、电池盒安装立板16、连接块17、支撑块18、前叉立管19、外部加强块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对发动机安装包管1平行设置,发动机安装包管1的侧视结构为L形,发动机安装包管1的水平向短管和竖向长管之间的夹角为110~130度,发动机安装包管1的水平向短管和竖向长管之间的连接处为圆弧形,发动机安装包管1水平向短管的一端与车架后框架管101的水平向短管一端对应套合,车架后框架管101由水平向短管和竖向短管之间设置斜管构成,车架后框架管101的水平向短管和斜管之间的夹角为150~160度,车架后框架管101的水平向短管和斜管之间的连接处为弧形,车架后框架管101的竖向短管和斜管之间的夹角为90~120度,车架后框架管101的竖向短管和斜管之间的连接处为弧形,发动机安装包管1竖向长管的上端与车架主管2的一端外周下部对应固定,车架主管2的俯视结构为S形,车架主管2的一端端口与前叉立管19外周下部对应固定,车架主管2的另一端端口与车架后框架管101的竖向短管上端外周内侧对应固定,车架主管2的另一端与车架后框架管101的竖向短管上下方构成的夹角内均设置加强块10,车架后框架管101的竖管上端外周外侧设置竖向的后减震安装筒8,其中一根车架后框架管101的斜管外周中部正上方和与其相对应的车架主管2之间设置垂直于水平面的电池盒安装立板16,发动机安装包管1水平向短管的一端外周正上方与车架主管2的外周中部正下方之间设置中间支撑管4,中间支撑管4的侧视结构为L形,中间支撑管4的短管和长管之间的连接处为圆弧形,中间支撑管4开口方向与发动机安装包管1的开口方向相向设置,中间支撑管4的两端与发动机安装包管1、车架主管2构成的锐角内均设置加强块10,中间支撑管4的短管和长管构成的夹角内设置月牙形的固定板14,所述的其中一根车架后框架管101相连的发动机安装包管1水平向短管上方的中间支撑管4的短管外侧设置连接板12,连接板12正下方的车架后框架管101上设置梯形固定板13,梯形固定板13的预留孔内设置销轴,一对中间支撑管4的上部之间设置平行于水平面的第三横向连接管5,一对车架主管2的上部和下部之间分别设置平行于水平面的第一横向连接管3、第四横向连接管51,第一横向连接管3和第四横向连接管51之间设置平行于水平面的中间板52,中间板52上表面中间设置T形管11,T形管11的水平通口朝向两侧,一对车架后框架管101的水平向短管之间设置平行于水平面的第六横向连接管7,第六横向连接管7的两端与一对车架后框架管101的水平向短管构成的夹角内设置加强块10,一对发动机安装包管1的上端和下端之间分别设置平行于水平面的第二横向连接管32、第五横向连接管6,发动机安装包管1和车架主管2的上部之间设置侧面斜向连接管31,第一横向连接管3和第二横向连接管32中部之间设置支撑块18,前叉立管19的上端和第一横向连接管3的外周中部之间设置连接块17,连接块17的下表面与支撑块18的一侧端面平行,发动机安装包管1和车架主管2构成的钝角内设置外部加强块20,一对发动机安装包管1的水平向短管一端外周外侧均设置脚踏安装U形板15,一对脚踏安装U形板15的U形口相向设置,与电池盒安装立板16相连的车架主管2上设置连接套管组件9,与安装有连接套管组件9的车架主管2相连的发动机安装包管1的水平向短管和竖向长管上均设置连接套管组件9。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