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自行车车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7154发布日期:2018-12-05 19:04阅读:5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自行车车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车筐,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的自行车车筐。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一个自行车大国,随着国家对于绿色环保要求和共享单车普及,使大量的自行车出现在大街小巷;但是大量自行车的车筐都是铁质和塑料制作不能够承载较重货物,而且车筐在室外日晒雨淋上锈、老化使用寿命减短,造成资源浪费。

经过市场调查市场上现有的自行车车筐材料一般为铁质、塑料、帆布主要为这三种,而自行车车筐安装方法也大致相同,就是把车筐后面的卡口卡在车把下面的垫片上,固定方式为螺丝固定;再卸掉前车轮的车轴螺丝再装上车筐支架,再将螺丝拧紧在车轴上。就于目前市场上的车筐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结构强度不够,车筐受到碰撞容易变形、损坏;

2、制作材料较差,铁质细网车筐容易上锈使用寿命较短;塑料与帆布车筐材质容易老化,而且碰撞时容易变形损坏。

3、连接方式一般采用螺丝连接,长时间使用后再加上骑行时的晃动螺丝容易晃动脱落;车筐损坏处多为固定车筐的螺丝处容易断裂,而车筐随着车的颠簸会晃动,因此连接处就是晃动与不动的交点,当车筐晃动幅度大的时候,这是车筐应力最集中的地方最容易损坏。尤其是铁质细网车筐,大多数都是连接处首先断裂。

4、现有车筐载重量有限,一般为5kg左右,基于这个现实情况怎样设计一个能够承受较大载重且结构强度大可以承受较大的冲击而不易变形的新型自行车车筐。



技术实现要素: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自行车车筐,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结构强度强,安装稳固,承载能力强。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的自行车车筐,包括车筐本体,所述的车筐本体的下方设置有相对设置的两组支撑杆组件,每组支撑杆组件包括自车筐本体后边先沿向下延伸一段后弯折向着车轴方向继续延伸的第一支杆和自第一支杆弯折点向着车筐前边沿延伸的第二支杆,所述的第二支杆的上端焊接于车筐焊接连接,第二支杆的下端焊接于第一支杆的弯折点处,第一支杆的上端焊接于车筐上,第一支杆的下端套装在车轴上;所述的两组支撑杆组件中第一支杆的弯折点之间通过第三支杆固连;所述的车筐本体的后侧面固设有连接头,该连接头的后侧面为与前车叉的圆管相配合的弧形面,该弧形面上开设有与设置于前车叉的圆管上的凸块相卡合的卡口,且该卡口内侧壁上设置有与凸块侧面相配合的竖向设置的凹凸结构;所述的连接头上开设有水平方向设置的安装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车筐本体采用钢管编织而成。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车筐本体内底部设置有减震垫。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的自行车车筐,其每组支撑杆组件包括自车筐本体后边先沿向下延伸一段后弯折向着车轴方向继续延伸的第一支杆和自第一支杆弯折点向着车筐前边沿延伸的第二支杆,第二支杆的上端焊接于车筐焊接连接,第二支杆的下端焊接于第一支杆的弯折点处,第一支杆的上端焊接于车筐上,第一支杆的下端套装在车轴上,结构简单,支撑杆组件采用焊接的方式与车筐相连,安装稳固,其中车筐、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三者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和前车叉的弯管三者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两个三角形结构使得车筐安装稳固,承载能力更强,不易晃动,并且两组支撑杆组件中第一支杆的弯折点之间通过第三支杆固连,使得连接更为稳固,更不易晃动;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的自行车车筐,其车筐本体的后侧面固设有连接头,该连接头的后侧面为与前车叉的圆管相配合的弧形面,该弧形面上开设有与设置于前车叉的圆管上的凸块相卡合的卡口,且该卡口内侧壁上设置有与凸块侧面相配合的竖向设置的凹凸结构,连接头上开设有水平方向设置的安装孔,结构简单,安装时凸块通过凹凸结构插入到卡口内,连接头的弧形面与前车叉的圆管相配合,再使用螺栓穿过安装孔将凸块与连接头连接在一起,凸块与卡口之间安装稳固,而由于螺栓是水平方向设置的,因此在骑行过程中,不会因车筐本体晃动幅度大而使得连接处撕裂,保证车筐本体的安装以及安装稳固;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的自行车车筐,其车筐本体采用钢管编织而成,由于载物筐采用了硬金属管编织而成,从而使载物筐体的承受能力增大,能够承受较重物品的压力而不变形,大大提高了车筐的使用强度,增长了车筐的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的自行车车筐,其车筐本体内底部设置有减震垫,能够减少震动,防止易碎物品破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的自行车车筐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的自行车车筐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的自行车车筐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的自行车车筐中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车筐本体;2、第一支杆;3、第二支杆;4、第三支杆;5、连接头;51、卡口;52、安装孔;6、凹凸结构;7、减震垫;8、前车叉;9、车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

结合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的自行车车筐,包括车筐本体1,车筐本体1采用钢管编织而成,由于载物筐采用了硬金属管编织而成,从而使载物筐体的承受能力增大,能够承受较重物品的压力而不变形,大大提高了车筐的使用强度,增长了车筐的使用寿命;车筐本体1内底部设置有减震垫7,能够减少震动,防止易碎物品破碎;车筐本体1的下方设置有两组支撑杆组件,每组支撑杆组件包括自车筐本体后边先沿向下延伸一段后弯折向着车轴方向继续延伸的第一支杆2和自第一支杆2弯折点向着车筐本体1前边沿延伸的第二支杆3,第二支杆3的上端焊接于车筐本体1焊接连接,第二支杆3的下端焊接于第一支杆2的弯折点处,第一支杆2的上端焊接于车筐本体1上,第一支杆2的下端套装在车轴9上,安装稳固,其中车筐、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三者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和前车叉的弯管三者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两个三角形结构使得车筐安装稳固,承载能力更强,不易晃动;两组支撑杆组件中第一支杆2的弯折点之间通过第三支杆4固连,使得连接更为稳固,更不易晃动;

接续并结合图4,车筐本体1的后侧面固设有连接头5,该连接头5的后侧面为与前车叉8的圆管相配合的弧形面,该弧形面上开设有与设置于前车叉8的圆管上的凸块相卡合的卡口51,且该卡口51内侧壁上设置有与凸块侧面相配合的竖向设置的凹凸结构6;所述的连接头5上开设有水平方向设置的安装孔52,结构简单,安装时凸块通过凹凸结构插入到卡口内,连接头的弧形面与前车叉的圆管相配合,再使用螺栓穿过安装孔将凸块与连接头连接在一起,凸块与卡口之间安装稳固,而由于螺栓是水平方向设置的,因此在骑行过程中,不会因车筐本体晃动幅度大而使得连接处撕裂,保证车筐本体的安装以及安装稳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的自行车车筐,结构简单,结构强度强,安装稳固,承载能力强。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