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防护罩结构及其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6711发布日期:2019-04-20 03:24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后防护罩结构及其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挡泥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防护罩结构及其摩托车。



背景技术:

摩托车是一种快速、轻便的交通工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摩托车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摩托车驾驶的舒适性和便利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摩托车后挡泥板是设置在摩托车后轮上,用于遮挡摩托车行驶过程中后轮高速运动带来的水、污泥等污物,避免污水飞溅到车身及驾驶员身上,可提高驾驶员雨天或水路驾驶的便利性和舒适性,现有的摩托车后挡泥板安装在摩托车轮的支撑架上,其功能单一,商品性差。

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后防护罩结构及其摩托车,能够增加后挡泥板功能性,提高商品性,同时,保证后防护罩结构安装固定稳固。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后防护罩结构及其摩托车,能够增加后挡泥板功能性,提高商品性,同时,保证后防护罩结构安装固定稳固。

本实用新型的后防护罩结构,包括后挡泥板组件和后挡泥板支撑臂,所述后挡泥板支撑臂的下端与摩托车平叉固定连接,上端与后挡泥板组件固定连接并将后挡泥板组件悬空支撑于摩托车尾端,所述后挡泥板组件上设置有后牌照板和尾灯组件。

进一步,所述后挡泥板支撑臂包括支撑于后挡泥板组件与摩托车平叉之间的后挡泥板支架和覆盖固定于后挡泥板支架外表面的后挡泥板护板。

进一步,所述后挡泥板支架包括两根U型管且该两U型管均外罩于摩托车后轮,所述后挡泥板护板为两块分别固定于两U型管的两横向外侧。

进一步,两U型管的端部均固定设置有槽钢结构的下连接块,所述下连接块适形扣合固定于摩托车平叉后端并通过后轮轴锁紧螺母锁紧固定。

进一步,所述下连接块的内侧板沿纵向开设置有条形口,下连接块的外侧板上折弯处沿纵向开设置有视窗口。

进一步,所述下连接块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槽钢结构的与下连接块背对固定的上连接块,两U型管的一侧端嵌入上连接块的中间凹槽中并通过螺栓铰接固定。

进一步,两U型管的同侧纵杆之间固定设置于加强块,所述加强块通过螺栓与后挡泥板护板固定连接;两U型管的中间横杆之间固定设置于加强板,所述加强板通过螺栓与后挡泥板组件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后挡泥板组件包括后挡泥后板和后挡泥内板,所述后挡泥后板部分朝后上方凸起并在下侧形成线缆容纳腔,所述后挡泥内板固定设置于后挡泥后板下侧面并封闭线缆容纳腔,所述后挡泥内板上开设有过线孔。

进一步,所述尾灯组件包括后牌照灯和后左右转向灯,所述后挡泥板组件还固定设置有后光照反射器。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摩托车,所述摩托车的后端设置有后防护罩结构,所述后防护罩结构为上述结构的后防护罩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后防护罩结构及其摩托车,通过在后挡泥板组件上设置后牌照板和尾灯组件,尾灯组件包括后牌照灯和后左右转向灯,所述后挡泥板组件还固定设置有后光照反射器;能够增加后挡泥板功能性,提高商品性,同时,保证后防护罩结构安装固定稳固;提高了后挡泥板支撑臂的强度,同时,保证后防护罩结构外形美观,商品性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后防护罩结构,包括后挡泥板组件和后挡泥板支撑臂,所述后挡泥板支撑臂的下端与摩托车平叉1固定连接,上端与后挡泥板组件固定连接并将后挡泥板组件悬空支撑于摩托车尾端,所述后挡泥板组件上设置有后牌照板2和尾灯组件;通过在后挡泥板组件上设置后牌照板2和尾灯组件,尾灯组件包括后牌照灯3和后左右转向灯4,所述后挡泥板组件还固定设置有后光照反射器5;能够增加后挡泥板功能性,提高商品性,同时,保证后防护罩结构安装固定稳固。

本实施例中,所述后挡泥板支撑臂包括支撑于后挡泥板组件与摩托车平叉1之间的后挡泥板支架6和覆盖固定于后挡泥板支架6外表面的后挡泥板护板7;由于后挡泥板增加其他零件,使得后挡泥板支撑臂的强度要求更高,而通过后挡泥板支架6和后挡泥板护板7的配合设置,提高了后挡泥板支撑臂的强度,同时,保证后防护罩结构外形美观,商品性好。

本实施例中,所述后挡泥板支架6包括两根U型管且该两U型管均外罩于摩托车后轮,所述后挡泥板护板7为两块分别固定于两U型管的两横向外侧;两U型管之间可设固定连接件,U型管可为钢管,该结构质量轻,且结构强度高。

本实施例中,两U型管的端部均固定设置有槽钢结构的下连接块8,所述下连接块8适形扣合固定于摩托车平叉1后端并通过后轮轴锁紧螺母锁紧固定;所述下连接块8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槽钢结构的与下连接块8背对固定的上连接块9,两U型管的一侧端嵌入上连接块9的中间凹槽中并通过螺栓铰接固定;下连接块8和下连接块8焊接固定,该结构利于U型管固定稳固,保证后挡泥板支撑臂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连接块8的内侧板沿纵向开设置有条形口10,下连接块8的外侧板上折弯处沿纵向开设置有视窗口11;所述条形口10利于内侧板在锁紧时发生形变使下连接块8的两侧板加紧固定于平叉1上,而视窗口11利于外侧板侧向发生形变的同时,利于平叉1后端装配过程中观察设置于平叉1表面的定位线。

本实施例中,两U型管的同侧纵杆之间固定设置于加强块12,所述加强块12通过螺栓与后挡泥板护板7固定连接;两U型管的中间横杆之间固定设置于加强板13,所述加强板13通过螺栓与后挡泥板组件的固定连接;所述加强块和加强板均设置有部分适形外罩于U型管外圆的弧形槽,加强块可为多块分别设置有U型管的同侧纵杆的中间和下端,加强板与加强块分别与U型管焊接固定,通过同时螺栓分别锁紧固定于后挡泥板组件和后挡泥护板。

本实施例中,所述后挡泥板组件包括后挡泥后板14和后挡泥内板15,所述后挡泥后板14部分朝后上方凸起16并在下侧形成线缆容纳腔,所述后挡泥内板15固定设置于后挡泥后板14下侧面并封闭线缆容纳腔,所述后挡泥内板15上开设有过线孔;通过线缆容纳腔的设置,利于后尾灯组件的安装,同时,避免泥垢进入线缆容纳腔而污染尾灯组件内部接线,方便各线缆汇总走线,汇总线缆通过过线孔穿出,当然,过线孔处设置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摩托车,所述摩托车的后端设置有后防护罩结构,所述后防护罩结构为上述结构的后防护罩结构;所述摩托车外形美观,商品性好。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