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交车检修盖检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1576发布日期:2019-04-13 01:18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交车检修盖检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交车检修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公交车检修盖检修装置。



背景技术:

公交车属于大型车辆,为了保障在运行过程中的检修方便,一般都会在公交车的后隔断墙位置设置检修口,以方便检修人员进行车辆检修。目前公交车后隔断检修盖主要以组合式检修盖为主,该检修盖以铝型材拼接、竹胶板、地板革、减震降噪材料组合而成,如果检修口面积过大时,该检修盖会非常的笨重,不方便安装以及拆卸,且容易造成伤人等安全隐患。后隔断检修口也有用检修门的形式,此方案的优点是方便开启,但是缺点也有很多:检修门的配合间隙难以保证均匀,导致不美观;检修门需要门框、门板、门锁等,成本较高;检修门的密封性不佳,因此很有必要对此加以改进。为此,我们提供一种公交车检修盖检修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交车检修盖检修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公交车检修盖检修装置,包括检修口安装框架,所述检修口安装框架的上侧设有检修盖本体,所述检修盖本体的后部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铰链与所述检修口安装框架的后部的左右两端铰接,所述检修盖本体的四角处均贯穿设有螺纹通孔,所述检修口安装框架的四角处均贯穿设有与所述螺纹通孔配合使用的螺纹盲孔,对应的所述螺纹通孔和所述螺纹盲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检修盖本体的中部贯穿设有检修观察窗,所述检修盖本体的上表面前后对称设有滑槽,前后两个所述滑槽对称设置在所述检修观察窗的前后两侧,所述检修盖本体的上侧设有观察窗密封盖,所述观察窗密封盖的下表面中部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滑槽配合使用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观察窗密封盖的中部下侧设有与所述检修观察窗配合使用的密封部,所述密封部上表面中部设有凹槽,所述密封部外侧壁上端设有限位环,所述凹槽的槽底与所述观察窗密封盖下表面之间均匀连接有弹簧,所述观察窗密封盖的中部贯穿设有通孔,所述凹槽的槽底中部固定设有拉杆的下端,所述拉杆的上端贯穿所述通孔固定连接有拉块

所述检修盖本体的下表面设有与所述检修口安装框架的内边缘配合使用的密封框架,所述密封框架的外边缘设有密封环。

所述拉块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拉块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

所述检修盖本体的左右两端及前端的外边缘均设有第一倾斜边檐,所述检修口安装框架的四周外边缘均设有与所述第一倾斜边檐配合使用的第二倾斜边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公交车检修盖检修装置,当检修口的面积过大时,由于检修盖本体的后端和检修口安装框架铰接,在开启时较为省力,且设置了检修观察窗便于工作人员观察检修口内部的情况,不需要拆卸并打开检修盖本体,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减少了伤人等隐患;在密封方面,通过密封框架增强了检修盖本体与检修口安装框架间的密封性,通过设置第一倾斜边檐和第二倾斜边檐,起到了对雨水的导流作用,避免雨水进入检修口内部,提高了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公交车检修盖检修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公交车检修盖检修装置的检修盖本体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公交车检修盖检修装置的观察窗密封盖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公交车检修盖检修装置的第一倾斜边檐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公交车检修盖检修装置,包括检修口安装框架1,所述检修口安装框架1的上侧设有检修盖本体2,所述检修盖本体2的后部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铰链3与所述检修口安装框架1的后部的左右两端铰接,所述检修盖本体2的四角处均贯穿设有螺纹通孔5,所述检修口安装框架1的四角处均贯穿设有与所述螺纹通孔5配合使用的螺纹盲孔6,对应的所述螺纹通孔5和所述螺纹盲孔6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7,所述检修盖本体2的中部贯穿设有检修观察窗10,所述检修盖本体2的上表面前后对称设有滑槽11,前后两个所述滑槽11对称设置在所述检修观察窗10的前后两侧,所述检修盖本体2的上侧设有观察窗密封盖12,所述观察窗密封盖12的下表面中部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滑槽11配合使用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11滑动连接,所述观察窗密封盖12的中部下侧设有与所述检修观察窗10配合使用的密封部13,所述密封部13上表面中部设有凹槽14,所述密封部13外侧壁上端设有限位环15,所述凹槽14的槽底与所述观察窗密封盖12下表面之间均匀连接有弹簧16,所述观察窗密封盖12的中部贯穿设有通孔17,所述凹槽14的槽底中部固定设有拉杆18的下端,所述拉杆18的上端贯穿所述通孔17固定连接有拉块19。

所述检修盖本体2的下表面设有与所述检修口安装框架1的内边缘配合使用的密封框架8,所述密封框架8的外边缘设有密封环9。

所述拉块19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拉块19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17的直径。

所述检修盖本体2的左右两端及前端的外边缘均设有第一倾斜边檐4,所述检修口安装框架1的四周外边缘均设有与所述第一倾斜边檐4配合使用的第二倾斜边檐20。

在使用时,检修盖本体2与检修口安装框架1通过固定螺栓7固定安装,观察窗密封盖12通过滑块在滑槽11上滑动,将观察窗密封盖12滑动至检修观察窗上部,在弹簧16弹力的作用下,将密封部13抵在检修观察窗10的开口处,限位环15卡在检修观察窗10的边缘,保证了检修观察窗10的密封性,当检修口的面积过大时,由于检修盖本体2的后端和检修口安装框架1铰接,在开启时,拆卸固定螺栓7后,向上翻折检修盖本体2即可将检修盖本体2打开,较为省力,且设置了检修观察窗10,在需要观察检修口内部情况时,向上拉动拉块19使弹簧16压缩,密封部13上移至检修观察窗10的上侧,可滑动观察窗密封盖12,使观察窗密封盖12滑动至检修观察窗10的左侧或右侧,便于工作人员观察检修口内部的情况,不需要拆卸并打开检修盖本体2,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减少了伤人等隐患;在密封方面,通过密封框架8增强了检修盖本体2与检修口安装框架1间隙的密封,设置第一倾斜边檐4和第二倾斜边檐20,起到了对雨水的导流作用,避免雨水进入检修口内部。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