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发动机盖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68829发布日期:2019-06-11 23:28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发动机盖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发动机盖总成。



背景技术:

如果发动机盖铰链安装板刚度小,就会发生机盖铰链固定不牢,发动机盖的开启和关闭可能存在隐患或发生失效,行驶过程中,机盖可能会出现晃动并发出异响,影响驾驶员视野或驾驶感受,若车辆在高速行驶时,甚至会造成交通事故。因此,汽车发动机盖铰链安装板刚度及强度对发动机盖的安全性有很大影响。

如图1所示,现有发动机盖通过发动机盖铰链安装板与车身连接,为了保证发动机盖铰链安装板91的刚性,往往通过连接板92和加固板93 将发动机盖铰链安装板91与空气室上盖板95和空气室下盖板96连接,来保证发动机盖铰链安装板91的刚性和强度,为了避让空气室上盖板95 和空气室下盖板96围设的空气室水道94,往往将发动机盖铰链安装板91、连接板92和加固板93设于空气室水道94端口的上方,进而避免影响空气室水道94内水的流通。然而,然而该发动机盖铰链安装板91安装结构,发动机盖铰链安装板91是分别通过连接板92与空气室上盖板95连接,通过加固板93与空气室上盖板95和空气室下盖板96连接,发动机盖铰链安装板91没有与空气室水道94形成闭环结构,可能无法保证发动机盖铰链安装板91安装的刚性,进而无法保证发动机盖的稳定性。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发动机盖铰链安装板91、连接板92和加固板93均采用1.6mm钢板制备,来提高发动机盖铰链安装板91、连接板 92和加固板93的强度,进而保证整体结构的刚性,然而不利于轻量化。

再有,发动机盖铰链安装板91、连接板92和加固板93分体设置,发动机盖铰链安装板91、连接板92和加固板93与上盖板和下盖板的连接处需要设置多个焊点,需要分别将机盖铰链安装板91、连接板92和加固板 93与空气室上盖板95和空气室下盖板96焊接固定,焊接工序多,影响生产效率。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急需提供一种新型发动机盖总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发动机盖总成,通过新型发动机盖铰链安装板结构的设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为了配合空气室水道的结构,机盖铰链安装板、下连接板和连接板分体设置,没有与空气室水道形成有效的闭环结构,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易晃动,无法保证机盖铰链安装板刚性,进而无法保证发动机盖的安装的牢固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发动机盖总成,包括发动机盖体,发动机盖体上安装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机盖铰链安装板,机盖铰链安装板上贴合连接有加强板;其中,机盖铰链安装板包括与发动机盖连接的第一铰链板,与空气室水道端口扣合连接的第二铰链板,第二铰链板与第一铰链板铰接,第二铰链板上设有用于与空气室水道连通的通口。

进一步地,第二铰链板的两侧端分别弯折设有用于空气室上盖和空气室下盖连接的上盖连接板和第一下盖连接板,第二铰链板的底端弯折设有与空气室下盖连接的第二下盖连接板;第一铰链板的一侧端设有用于空气室下盖连接的第三下盖连接板。

进一步地,第二下盖连接板上设有用于与空气室下盖连接的下盖板连接面,下盖板连接面上设有用于与空气室水道连通的通槽。

进一步地,加强板包括与第一铰链板连接的第一加强板,与第二铰链板连接的第二加强板,第一加强板一端弯折设有与第三下盖连接板连接的第三加强板,第二加强板一端弯折设有与第一下盖连接板连接的第四加强板。

进一步地,第一铰链板呈阶梯状设置,第一铰链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折段部、第二折段部和第三折段部,其中,安装孔设于第二折段部上;第一加强板上设有与第一折段部对应连接的第一加强部,与第二折段部对应连接的第二加强部。

进一步地,第一铰链板上设有与发动机盖连接的安装孔;安装孔内焊接有螺母。

进一步地,下盖板连接面上还设有用于与空气室下盖连接的焊接点。

进一步地,加强板焊接于机盖铰链安装板上。

进一步地,第一铰链板、第二铰链板、上盖连接板、第一下盖连接板、第二下盖连接板和第三下盖连接板为一体冲压成型。

进一步地,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第三加强板和第四加强板为一体冲压成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发动机盖总成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进步: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发动机盖总成,通过与第一铰链板铰链的第二铰链板,第二铰链板与空气室水道的端口扣合连接,第二铰链板的两侧端分别弯折设有用于空气室上盖和空气室下盖连接的上盖连接板和第一下盖连接板,第二铰链板的底端弯折设有与空气室下盖连接的第二下盖连接板;第一铰链板的一侧端设有用于空气室下盖连接的第三下盖连接板的设计,不仅实现了将发动机盖与车身连接,同时,第二铰链板还与空气室水道的端口扣合连接,第二铰链板两侧端和底端均与空气室上盖和空气室下盖连接,有效的保证了第二铰链板的刚性,进而提高了机盖铰链安装板的刚性,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发动机盖与车身连接的稳定性;通过第二铰链板上设有用于与空气室水道连通的通口,空气室水道内的水可以流出。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发动机盖总成,通过第二铰链板与空气室水道闭环连接的结构,有效的提高了机盖铰链安装板整体钢性,因此,机盖铰链安装板可以采用1.6mm以下厚度的钢板,有利于汽车的轻量化。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发动机盖总成,通过第二下盖连接板上设有用于与空气室下盖连接的下盖板连接面,下盖板连接面上设有用于与空气室水道连通的通槽的设计,进一步的保证空气水道内水的排出,避免第二铰链板底端封堵,造成部分空气水道内的水无法有效的排出。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发动机盖总成,通过第一铰链板连接的第一加强板,与第二铰链板连接的第二加强板,第一加强板一端弯折设有与第三下盖连接板连接的第三加强板,第二加强板一端弯折设有与第一下盖连接板连接的第四加强板的设计,实现对机盖铰链安装板钢性的加强,从而有效的保证发动机盖板与车身连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发动机盖总成的结构示意图(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发动机盖总成的结构示意图(立体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发动机盖铰链安装板结构示意图(立体图,焊接有加强板);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发动机盖铰链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现有技术:

91-发动机盖铰链安装板;92-连接板;93-加固板;94-空气室水道; 95-空气室上盖板;96-空气室下盖板;

本实用新型:

1-机盖铰链安装板;2-加强板;3-通口;4-通槽;5-安装孔;11-第一铰链板;12-第二铰链板;81-空气室水道;82-空气室上盖;83-空气室下盖; 11-第一铰链板;12-第二铰链板;13-第一下盖连接板;14-上盖连接板;15- 第二下盖连接板;16-第三下盖连接板;151-下盖板连接面;22-第一加强板;23-第四加强板;24-第三加强板;111-第一折段部;112-第二折段部;113-第三折段部;221-第一加强部;222-第二加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面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面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面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新型发动机盖总成,包括发动机盖体,发动机盖体上安装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机盖铰链安装板 1,机盖铰链安装板1上贴合连接有加强板2;其中,机盖铰链安装板1 包括与发动机盖连接的第一铰链板11,与空气室水道81端口扣合连接的第二铰链板12,第二铰链板12与第一铰链板11铰接,第二铰链板12上设有用于与空气室水道81连通的通口3;第二铰链板12的两侧端分别弯折设有用于空气室上盖82和空气室下盖83连接的上盖连接板14和第一下盖连接板13,第二铰链板12的底端弯折设有与空气室下盖83连接的第二下盖连接板15;第一铰链板11的一侧端设有用于空气室下盖83连接的第三下盖连接板16。本实用新型通过机盖铰链安装板1包括与发动机盖连接的第一铰链板11,与第一铰链板11铰链的第二铰链板12,第二铰链板 12还与空气室水道81端口扣合连接,第二铰链板12的两侧端分别弯折设有用于空气室上盖82和空气室下盖83连接的上盖连接板14和第一下盖连接板13,第二铰链板12的底端弯折设有与空气室下盖83连接的第二下盖连接板15;第一铰链板11的一侧端设有用于空气室下盖83连接的第三下盖连接板16的设计,不仅实现了将发动机盖与车身连接,同时,第二铰链板12还与空气室水道83端口扣合连接,第二铰链板12两侧端和底端均与空气室上盖82和空气室下盖83连接,有效的保证了第二铰链板12 的刚性,进而提高了机盖铰链安装板1的刚性,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发动机盖与车身连接的稳定性;通过第二铰链板12上设有用于与空气室水道连通的通口3,空气室水道83内的水可以流出;通过第二铰链板12与空气室水道81闭环连接的结构,有效的提高了机盖铰链安装板1整体钢性,因此,机盖铰链安装板1可以采用1.6mm以下厚度的钢板,有利于汽车的轻量化。

其中,发动机盖图中未画出,为现有技术,为本技术领域人员公知常识,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下盖连接板15上设有用于与空气室下盖83连接的下盖板连接面151,下盖板连接面151上设有用于与空气室水道连通的通槽4。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下盖连接板15上设有用于与空气室下盖83连接的下盖板连接面151,下盖板连接面151上设有用于与空气室水道连通的通槽4的设计,进一步的保证空气水道内水的排出,避免第二铰链板12底端封堵,造成部分空气水道内的水无法有效的排出。

如图4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加强板2包括与第一铰链板11连接的第一加强板22,与第二铰链板12连接的第二加强板21,第一加强板22 一端弯折设有与第三下盖连接板16连接的第三加强板24,第二加强板21 一端弯折设有与第一下盖连接板13连接的第四加强板23。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铰链板11连接的第一加强板22,与第二铰链板12连接的第二加强板21,第一加强板22一端弯折设有与第三下盖连接板16连接的第三加强板24,第二加强板21一端弯折设有与第一下盖连接板13连接的第四加强板23的设计,实现对机盖铰链安装板1钢性的加强,从而有效的保证发动机盖板与车身连接的稳定性。

如图4、图5、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铰链板11呈阶梯状设置, 第一铰链板1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折段部111、第二折段部112和第三折段部113,其中,安装孔5设于第二折段部112上;第一加强板22上设有与第一折段部111对应连接的第一加强部221,与第二折段部112对应连接的第二加强部22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铰链板1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折段部111、第二折段部112和第三折段部113,其中,安装孔5设于第二折段部112上;的设计,实现与发动机盖相匹配连接,安装孔5设于中间段上,保证第一铰链板11与发动机盖连接的平衡性,同时通过第一加强板22上设有与第一折段部111对应连接的第一加强部221,与第二折段部122对应连接的第二加强部222的设计,在受力较大的第一折段部111 和第二折段部112增加第一加强部221和第二加强部222,在保证第一铰链板11钢性的增强的同时,不过多增加第一铰链板11的重量,有效的保证汽车的轻量化。

如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铰链板11上设有与发动机盖连接的安装孔5;安装孔5内焊接有螺母。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铰链板11上设有与发动机盖连接的安装孔5;安装孔5内焊接有螺母的设计,目的是实现与发动机盖的连接,保证连接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下盖板连接面151上还设有用于与空气室下盖83连接的焊接点;实现第一铰链板11底端与第三下盖连接板16的连接,进一步地保证第一铰链板11的刚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强板2焊接于机盖铰链安装板1上的设计,有效的增强机盖铰链安装板1。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铰链板11、第二铰链板12、上盖连接板14、第一下盖连接板13、第二下盖连接板15和第三下盖连接板16为一体冲压成型,保证机盖铰链安装板1整体的强度,同时保证与上盖板82和下盖板 83连接的刚性,同时,制备效率高,有效的提高汽车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加强板22、第二加强板21、第三加强板24和第四加强板23为一体冲压成型,保证加强板2的强度,进而保证对机盖铰链安装板1钢性的增强,同时,制备效率高,有效的提高汽车生产效率。

新型发动机盖总成安装方式:

将加强板2焊接于机盖铰链安装板1上,将两个机盖铰链安装板1分别放置于空气室水道81两端的端口处,上盖连接板14焊接于空气室上盖 82上连接,13第一下盖连接板焊接于空气室下盖83,第二下盖连接板15 与空气室下盖83焊接,第三下盖连接板16与空气室下盖83焊接,第一铰链板11通过螺栓穿过安装孔5与发动机盖连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面分或者全面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