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坐式平衡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36245发布日期:2019-10-22 21:32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坐式平衡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衡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坐式平衡车。



背景技术:

平衡车是一种新型代步工具,其运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的基本原理上,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伺服控制系统,精确地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系统的平衡。使用者站在平衡车的脚踏平台上,平衡车能够自动感应行人的脚踏状态,并给出前进后退及转弯的响应。

然而,平衡车的操作方式难以掌握,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频繁改变重心,容易摔倒,存在安全隐患。另外,在驾驶平衡车时,使用者需要长时间保持站立姿势,容易出现身体劳累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坐式平衡车,其在现有平衡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使其驾驶过程中更加安全平稳,并能够使使用者以坐姿进行操作,舒适度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坐式平衡车,其包括,

平衡车车体,平衡车车体包括脚踏板和分别位于脚踏板两端的一对驱动轮;

车架,车架上设置有座椅,车架具备相对的前端和后端,车架的后端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一从动轮,车架的前端通过一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转轴与平衡车车体的中部转动连接,使平衡车车体可绕转轴转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其它较佳实施例中,脚踏板包括左脚踏板和右脚踏板,左脚踏板和右脚踏板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其它较佳实施例中,转轴在靠近平衡车车体的一端设置有套环,套环套设于连接轴外。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其它较佳实施例中,脚踏板上设置有防滑纹。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其它较佳实施例中,车架设置有用于与转轴配合的配合孔,转轴套设于配合孔内,并与配合孔转动配合。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其它较佳实施例中,配合孔的内壁设置有限位槽,转轴设置有凸块,凸块滑动嵌设于限位槽内。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其它较佳实施例中,限位槽沿配合孔的周向设置,其长度为1/3~1/2圆弧。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其它较佳实施例中,车架还包括用以控制座椅升降的升降机构。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其它较佳实施例中,升降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组支撑架,每组支撑架连接底部支架和支撑板的同一侧,且两组支撑架在竖直方向上同步伸缩。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其它较佳实施例中,每个支撑架均包括中部铰接的第一升降臂和第二升降臂,第一升降臂包括与车架铰接的第一铰接端,和远离第一铰接端,并与座椅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动端;第二升降臂包括与座椅铰接的第二铰接端,和远离第二铰接端,并与车架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动端;第一滑动端可沿设置于座椅上的第一滑槽滑动靠近或远离第二铰接端,第二滑动端可沿设置于支架上的第二滑槽滑动靠近或远离第一铰接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坐式平衡车,其包括,平衡车车体和与其配合的车架,车架具备相对的前端和后端,车架的后端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一从动轮,车架的前端与平衡车车体连接。该坐式平衡车将平衡车车体作为动力来源,将平衡车车体的双轮结构改装为四轮结构,使其使用起来更加安全稳定。在使用时,将脚踏于平衡车车体上,通过改变平衡车车体的倾斜角度,即可控制该坐式平衡车的前进和后退,操作起来十分简单方便。同时,车架上设置有座椅,在驾驶过程中,使用者可以保持坐姿,提升舒适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坐式平衡车在第一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坐式平衡车在第一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坐式平衡车的转轴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坐式平衡车在配合孔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坐式平衡车的升降机构的示意图。

图标:100-坐式平衡车;110-平衡车车体;111-脚踏板;1111-左脚踏板;1112-右脚踏板;1113-连接轴;112-驱动轮;113-转轴;1131-凸块;1132-套环;114-防滑纹;120-车架;121-从动轮;122-配合孔;1221-限位槽;130-座椅;131-靠背;132-扶手;140-升降机构;141-支撑架;1411-第一升降臂;1411a-第一铰接端;1411b-第一滑动端;1412-第二升降臂;1412a-第二铰接端;1412b-第二滑动端;1413-第二滑槽;1414-液压装置;1414a-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坐式平衡车100,参照图1所示,其包括平衡车车体110,以及配合使用的车架120。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坐式平衡车100是将现有技术中的平衡车作为其动力机构,通过与带有从动轮121和座椅130的车架120进行配合,给人更舒适更安全的驾驶体验。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平衡车车体110,为常见的双轮式平衡车,其包括脚踏板111和分别位于脚踏板111两端的一对驱动轮112。该平衡车车体110通过改变其脚踏板111的倾斜角度,可以对平衡车车体110的运动进行控制,当脚踏板111向前倾时,该平衡车车体110前进,带动整个坐式平衡车100前进,当脚踏板111向后倾时,该平衡车车体110后退,带动整个坐式平衡车100后退,使用者只需要用脚控制脚踏板111即可,操作起来简单方便。

车架120上设置有座椅130,座椅130可以参照日常使用的座椅来设置,根据实际的需要可设置靠背131、扶手132等,给使用者带来更为舒适的乘坐体验。优选地,也可以将该坐式平衡车100的电路系统集成到座椅130的扶手132上,方便使用者开启或关闭平衡车车体110。

车架120具备相对的前端和后端,车架120的后端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一从动轮121。通过将原有的双轮结构增加为四轮结构,可以使整个坐式平衡车100更加的稳定可靠,减少安全事故。

车架120的前端通过一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转轴113与平衡车车体110的中部转动连接,使平衡车车体110可绕转轴113转动。具体地,车架120设置有用于与转轴113配合的配合孔122,转轴113远离脚踏板111的一端套设于配合孔122内,并与配合孔122转动配合。通过这样的设置方式,使用者在驾驶过程中,通过双脚的运动即可控制该坐式平衡车100的转向。将右脚前伸,左脚回收,即可实现该坐式平衡车100的左转。反之,将右脚回收,左脚前伸,即可实现该坐式平衡车100的右转。

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配合孔122的内壁设置有限位槽1221,转轴113设置有凸块1131,凸块1131滑动嵌设于限位槽1221内。限位槽1221的设置,可以用于限制平衡车车体110的转动范围,防止其过度旋转,造成转弯角度过大,从而引发侧翻。在实施例中,凸块1131为设置于转轴113表面的柱状突起,限位槽1221设置于配合孔122的内壁,其沿配合孔122的周向设置,位于配合孔122朝向前方的一侧,长度为1/3~1/2圆弧。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脚踏板111包括左脚踏板1111和右脚踏板1112,左脚踏板1111和右脚踏板1112之间通过连接轴1113连接。转轴113在靠近平衡车车体110的一端设置有套环1132,套环1132套设于连接轴1113外。连接轴1113可以在套环1132内自由的转动,使转轴113不会妨碍使用者对脚踏板111角度的控制。

脚踏板111上设置有防滑纹114,防滑纹114可以增加脚底与脚踏板111之间的摩擦,让使用者可以更好的对平衡车车体110进行控制。制得注意的是,防滑纹114只是本方案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其它较佳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在脚踏板111的表面设置由摩擦系数较大的材料制成的防滑层来增加摩擦力。

如图1和图5所示,车架120还包括用以控制座椅130升降的升降机构140。升降机构140让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身高、腿长等情况,自由调整座椅130的高度,增加驾驶的舒适度。具体来说,在本实施例中,升降机构14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组支撑架141,每组支撑架141连接从车架120和座椅130的同一侧,且两组支撑架141在竖直方向上同步伸缩。每个支撑架141均包括中部铰接的第一升降臂1411和第二升降臂1412,第一升降臂1411包括与车架120铰接的第一铰接端1411a,和远离第一铰接端1411a,并与座椅130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动端1411a;第二升降臂1412包括与座椅130铰接的第二铰接端1412a,和远离第二铰接端1412a,并与车架120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动端1412b;第一滑动端1411a可沿设置于座椅130上的第一滑槽(图未示)滑动靠近或远离第二铰接端1412a,第二滑动端1412b可沿设置于支架上的第二滑槽1413滑动靠近或远离第一铰接端1411a。

该升降机构140还包括安装于车架120上的液压装置1414,液压装置1414的推杆1414a连接于第二升降臂1412。当液压装置1414启动时,推杆1414a推动第二升降臂1412绕的第二滑动端1412b沿第二滑槽1413向第一铰接端1411a靠近,由于第一升降臂1411和第二升降臂1412中部铰接,第二滑动端1412b的靠近会造成第一升降臂1411转动,使第一升降臂1411的第一滑动端1411a和第二升降臂1412的第二铰接端1412a远离车架120向上运动,完成座椅130的向上抬升。值得注意的是,液压装置1414的采用只是有效实现升降的一种具体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较佳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它驱动方式,例如采用螺杆、杠杆等方式来实现座椅130的升降。同样地,液压装置1414的控制开关也可以集成到座椅130的扶手132上,方便使用者进行控制。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坐式平衡车100,其包括,平衡车车体110和与其配合的车架120,车架120具备相对的前端和后端,车架120的后端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一从动轮121,车架120的前端与平衡车车体110连接。该坐式平衡车100将平衡车车体110作为动力来源,将平衡车车体110的双轮结构改装为四轮结构,使其使用起来更加安全稳定。在使用时,将脚踏于平衡车车体110上,通过改变平衡车车体110的倾斜角度,即可控制该坐式平衡车100的前进和后退,操作起来十分简单方便。同时,车架120上设置有座椅130,在驾驶过程中,使用者可以保持坐姿,提升舒适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