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控制机载进餐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07548发布日期:2019-06-14 22:24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控制机载进餐推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载进餐推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控制机载进餐推车。



背景技术:

机载进餐推车是专用于各类航空飞机上为旅客运送食品、饮料的,其必须具备以下要求:使用轻便灵活,刹车性能优良,因此受环境影响,其应当还拥有能抵抗恶劣环境下工作的性能,因为飞机有时遇到气流,会发生颠簸,若当时空乘人员正在使用机载进餐推车进行服务,并且没有及时拉住推车,推车很有可能滑动或者导致倾斜车身翘起发生意外,严重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需要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可自动制动的机载进餐推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控制机载进餐推车,其轻便灵活,结构简单,可自动控制,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还具有一定的保温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控制机载进餐推车,包括车厢体与车轮,所述车轮在车厢体下端固定安装,所述车厢体为长方形厢体结构,所述车厢体包括车门、侧板、上盖板、底板与铰链,所述车门在车厢体前后两端,所述侧板在车厢体1左右两侧,所述上盖板与底板分别在车厢体上端与下端,所述车门数量为两个,所述侧板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车门一侧均通过铰链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侧板一侧,两个所述车门另一侧上均设有一门把手,所述上盖板四周均设有护栏,所述护栏包括支杆与横杆,所述横杆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横杆均与上盖板平行,所述支杆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杆均与上盖板垂直,所述车厢体上端两侧均设有一推拉手,所述推拉手与车门顶端平行,所述车轮包括前、后轮与电动电机轮,所述前轮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前轮在底板前端下侧安装,所述后轮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后轮在底板后端下侧安装,所述电动电机轮在底板中间下侧安装,所述前轮包括刹车脚踏、支架、轮毂与轮胎,所述刹车脚踏在支架上安装,所述轮胎套在轮毂外圈,所述轮胎与轮毂在支架内侧安装,所述刹车脚踏包括踏板与撑杆,所述踏板在撑杆一端焊接连接,所述踏板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支架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架呈对称结构,两个所述支架侧面为倒直角三角形,所述轮毂与轮胎均为圆环形,两个所述前轮与两个所述后轮结构相同,所述电动电机轮包括高度调节装置、轮轴固定支架、轮轴、一体电机轮毂与高表面摩擦力轮胎,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在底板下端安装,所述轮毂固定支架在高度调节装置下端安装,所述轮轴在一体电机轮毂与高表面摩擦力轮胎中心处安装,所述轮轴固定支架通过轮轴在一体电机轮毂与高表面摩擦力轮胎两侧安装,所述轮轴固定支架侧面为倒三角结构,所述轮轴为圆柱体,所述一体电机轮毂与高表面摩擦力轮胎为圆环形,所述一体电机轮毂包括控制模块与电池组,所述电池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包括重力加速度传感器、电机控制器与电机,所述重力加速度传感器输出端与电机控制器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机控制器输出端与电机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车门、侧板、上盖板与底板均设有一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为聚氨酯保温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支杆与横杆焊接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倒直角三角形另外两角为圆弧,所述圆弧弧度α为60°。

进一步的,所述轮轴固定支架下端为圆弧,所述圆弧弧度为80°。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制动主要依靠所述电池提供动力。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包括包括车厢体与车轮,所述车门、侧板、上盖板与底板均设有一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为聚氨酯保温材料,所述保温材料化学性能稳定,具有优良的保温效果,所述上盖板四周均设有护栏,防止飞机遇到气流发生颠簸,放在推车上方的物品掉落砸伤乘客,所述车轮包括前、后轮与电动电机轮,所述前轮包括刹车脚踏、支架、轮毂与轮胎,可通过所述刹车脚踏人工制动推车,防止其滑动,所述电动电机轮包括高度调节装置、轮轴固定支架、轮轴、一体电机轮毂与高表面摩擦力轮胎,如遇紧急情况,还可通过电动电机轮自动制动,以防止机载进推车撞击其它物品以及乘客,发生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控制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自动控制机载进餐推车,包括车厢体1与车轮2,所述车轮2在车厢体1下端固定安装,所述车厢体1为长方形厢体结构,所述车厢体1包括车门3、侧板4、上盖板5、底板6与铰链7,所述车门3在车厢体1前后两端,所述侧板4在车厢体1左右两侧,所述上盖板5与底板6分别在车厢体1上端与下端,所述车门3数量为两个,所述侧板4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车门3一侧均通过铰链7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侧板4一侧,两个所述车门3另一侧上均设有一门把手8,所述上盖板5四周均设有护栏9,所述护栏9包括支杆10与横杆11,所述支杆10与横杆11焊接连接,所述横杆11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横杆11均与上盖板5平行,所述支杆10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杆10均与上盖板5垂直,所述车厢体1上端两侧均设有一推拉手12,所述推拉手12与车门3顶端平行,所述车门3、侧板4、上盖板5与底板6均设有一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为聚氨酯保温材料,所述车轮2包括前13、后轮14与电动电机轮15,所述前轮13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前轮13在底板6前端下侧安装,所述后轮14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后轮14在底板6后端下侧安装,所述电动电机轮15在底板6中间下侧安装,所述前轮13包括刹车脚踏16、支架17、轮毂18与轮胎19,所述刹车脚踏16在支架17上安装,所述轮胎19套在轮毂18外圈,所述轮胎19与轮毂18在支架17内侧安装,所述刹车脚踏16包括踏板20与撑杆21,所述踏板20在撑杆21一端焊接连接,所述踏板20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支架17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架17呈对称结构,两个所述支架17侧面为倒直角三角形,所述倒直角三角形另外两角为圆弧,所述圆弧弧度α为60°,所述轮毂18与轮胎19均为圆环形,两个所述前轮13与两个所述后轮14结构相同,所述电动电机轮15包括高度调节装置22、轮轴固定支架23、轮轴24、一体电机轮毂25与高表面摩擦力轮胎26,所述高度调节装置22在底板6下端安装,所述轮毂固定支架23在高度调节装置22下端安装,所述轮轴24在一体电机轮毂25与高表面摩擦力轮胎26中心处安装,所述轮轴固定支架23通过轮轴24在一体电机轮毂25与高表面摩擦力轮胎26两侧安装,所述轮轴固定支架23侧面为倒三角结构,所述轮轴固定支架23下端为圆弧,所述圆弧弧度β为80°,所述轮轴24为圆柱体,所述一体电机轮毂25与高表面摩擦力轮胎26为圆环形,所述一体电机轮毂25包括控制模块27与电池组28,所述电池组28输出端与控制模块27连接,所述控制模块27包括重力加速度传感器29、电机控制器30与电机31,所述重力加速度传感器29输出端与电机控制器30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机控制器30输出端与电机31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重力加速度传感器感应到机载进餐推车倾斜车身翘起时会向电机控制器发电子信号,随后电机控制器实时给电机传输信号予以紧急制动,所述电机制动主要依靠所述电池提供动力。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车厢体为铝合金材质,所述铝合金材质由如下化学重量百分比组成:Si为 0.4 %,Zn为0.3%,Fe为0.7%,Cu为5.2%,Sn为0.25%,Bi为0.55%,余量不可避免杂质和Al,所述车门、侧板、上盖板与底板内均设有一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为聚氨酯保温材料,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8份、苯酐12份、二甲苯13份、4,4-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MDI)32份、甲酚55份、溶剂100份与稀释剂120份,所述溶剂为苯酚,所述稀释剂由甲苯与二甲苯组成,所述甲苯与二甲苯的重量比为0.75:1,运用上述原材料组成的聚氨酯其化学性质更稳定,保温性能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