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模板滑动专用滑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51262发布日期:2019-10-13 00:57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墙体模板滑动专用滑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车结构,具体涉及墙体模板滑动专用滑车。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于绿色环保建筑模板的提倡,淘汰木模成为趋势,为了适应这一趋势,钢塑模板体系得到了发展,建筑钢塑模板体系具有安装快捷优点,但由于钢框重,和塑料板相结合,每平方重达30kg/㎡,由于该体系不用塔吊纯人工单人操作,人工正常承受合理重量是25kg/片,现如果要达到该标准就需要将模板面积做小,这样整个墙体拼缝会影响美观,若面积做大,人工搬不动,因此需要一种可以轻松移动模板的工具滑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墙体模板滑动专用滑车。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墙体模板滑动专用滑车,包括支撑托架、卡接板体、轮座和滚轮,所述支撑托架为横向管状结构,所述支撑托架左右两侧均设有卡接板体,所述卡接板体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所述上夹板与下夹板平行焊接在支撑托架上,所述上夹板焊接在支撑托架侧部,所述下夹板焊接在支撑托架底部,所述下夹板底部焊接有轮座,所述轮座上安装有滚轮,所述卡接板体可与墙体模板底部的角钢配合压紧。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支撑托架包括63*30*1.2方管。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下夹板焊接在方管底部。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的间隙为6mm。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滚轮采用塑胶承重滚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夹板式结构实现了与钢塑模板底部角钢的良好接触压紧,保证了模板在搬运过程中的整体性;

(2)本实用新型在搬运完成后可方便与模板底部的角钢脱离,实现了快速拆装效果,省事省力;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型独特,适用性强,适用于在钢塑模板的人工搬运过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3是卡接板体2与角钢51配合的位置示意图;

1-支撑托架,2-卡接板体,21-上夹板,22-下夹板,3-轮座,4-滚轮,5-墙体模板,51-角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墙体模板5滑动专用滑车,包括支撑托架1、卡接板体2、轮座3和滚轮4,所述支撑托架1为横向管状结构,所述支撑托架1左右两侧均设有卡接板体2,所述卡接板体2包括上夹板21和下夹板22,所述上夹板21与下夹板22平行焊接在支撑托架1上,所述上夹板21焊接在支撑托架1侧部,所述下夹板22焊接在支撑托架1底部,所述下夹板22底部焊接有轮座3,所述轮座3上安装有滚轮4,所述卡接板体2可与墙体模板5底部的角钢51配合压紧,所述支撑托架1包括63*30*1.2方管,所述下夹板22焊接在方管底部,考虑到角钢51的厚度以及实现稳定的卡紧效果,所述上夹板21和下夹板22的间隙为6mm。为了使滑车的移动更加省力,所述滚轮4采用塑胶承重滚轮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