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蹬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22666发布日期:2020-05-06 22:24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脚蹬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零部件,特别地,涉及一种脚蹬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公告号为cn20229511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后脚蹬支架,包括三角形支架,三角形支架由两根斜向上的直管和一根短的u型管组成,三角形支架上端的两个角以两个固定孔与摩托车的车架连接,三角形支架下端的一个角与后脚蹬铰接。不过,在使用过程中,直管远离后脚蹬的端部容易在外力作用下以直管与u型管的连接点为中心弯折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脚蹬支架,其具有结构强度较高,不易发生弯折变形的优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脚蹬支架,包括支撑杆一、支撑杆二以及支撑板,所述支撑杆一以及所述支撑杆二一体成型于所述支撑板的两侧,且所述支撑杆一与所述支撑杆二的间距向着远离所述支撑板一侧逐渐增加,所述支撑杆一以及所述支撑杆二的端部上均穿设有连接孔,所述支撑板的侧壁上一体成型有强化杆一,所述强化杆一的端部延伸向远离所述支撑杆一一侧,所述强化杆一的端部上连接有强化杆二,强化杆二延伸向所述支撑杆一一侧并与所述支撑杆一一体成型,所述支撑板的侧壁上还一体成型有强化杆三,所述强化杆三的端部延伸向远离所述支撑杆二一侧,所述强化杆三的端部上设置有强化杆四,所述强化杆四延伸向所述支撑杆二一侧并与所述支撑杆二一体成型,所述强化杆四上设置有铰接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连接用的螺钉从连接孔中穿过并螺纹连接在摩托车上,使得脚蹬支架与摩托车压紧连接。由于支撑杆一以及支撑杆二之间的间距向着远离支撑板一侧逐渐增加,所以支撑杆一的端部与支撑杆二端部之间的间距较大,且连接于支撑杆一以及支撑杆二端部上的螺钉能够将脚蹬支架稳定连接在摩托车上。强化杆一以及强化杆二将支撑板与支撑杆一进一步连接,用以提升支撑板与支撑杆一之间的连接强度,且使得支撑杆一远离支撑板的端部不易发生弯折变形。强化杆三以及强化杆四将支撑板与支撑板二进一步连接,用以提升支撑板与支撑杆二之间的连接强度,且使得支撑杆二远离支撑板的端部不易发生弯折变形。使用时,将脚蹬铰接在铰接座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一与所述支撑杆二之间设置有连接杆,且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支撑板一体成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于支撑杆一与支撑杆二之间的连接杆,一方面能够对支撑杆一以及支撑杆二进行固定,使得支撑杆一以及支撑杆二中远离支撑板的端部不易发生弯折变形。同时,连接杆能够有效增加支撑杆一以及支撑杆二与支撑板的连接面面积,使得支撑杆一以及支撑杆二与支撑板的连接变得更为稳定。

优选的,所述强化杆一与所述强化杆二的连接处一体成型有加强柱一,且所述加强柱一上同轴穿设有安装孔一。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柱一能够对强化杆一以及强化杆二连接处的结构强度起到加强作用,使得强化杆一以及强化杆二之间不易断裂分离。在加强柱一上开设安装孔一能够增加脚蹬支架与摩托车的连接点,使得脚蹬支架与摩托车之间的连接变得更为稳定。

优选的,所述强化杆三与所述强化杆四的连接处一体成型有加强柱二,且所述加强柱二上同轴穿设有安装孔二。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柱二能够对强化杆三以及强化杆四连接处的结构强度起到加强作用,使得强化杆三以及强化杆四之间不易断裂分离。在加强柱二上开设安装孔二能够增加脚蹬支架与摩托车的连接点,使得脚蹬支架与摩托车之间的连接变得更为稳定。

优选的,所述强化杆一、所述强化杆二以及所述支撑板围合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中设置有连接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使强化杆一、强化杆二以及支撑板之间的连接变得更为稳定,同时,连接板能够对支撑杆一进行支撑,使得支撑杆不易发生弯折变形。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连接杆的端部上开设有减重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于支撑板上的减重孔能够减少脚蹬支架生产所需要的材料,一定程度上降低该脚蹬支架的生产成本。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一朝向所述支撑板的端面上开设有t型滑槽,所述t型滑槽的小端朝向所述支撑板一侧,所述加强柱一上铰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端部滑移连接于所述t型滑槽,所述伸缩杆包括套管、滑移连接于所述套管内部的滑杆、螺纹连接于所述套管侧壁的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的端部贯穿所述套管并抵紧在所述滑杆的侧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发现支撑杆一发生略微弯折时,使用者可以旋动套管上的限位螺栓,使得限位螺栓的端部与滑杆的外壁分离,之后使用者可以控制滑杆于套管内部滑动,与此同时,伸缩杆的端部于t型滑槽内部滑动。当伸缩杆的端部滑动至支撑杆一发生弯折处时,旋紧限位螺栓,使得限位螺栓的端部抵紧于滑杆的外壁,此时伸缩杆的位置固定,且伸缩杆能够对支撑杆一的实际会发生弯折的地方进行支撑,以此保证支撑杆一不易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发生弯折变形。

优选的,所述滑杆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所述滑杆的轴向延伸,所述限位螺栓的端部伸入至所述限位槽中并抵紧于所述限位槽的槽底。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限位螺栓的端部伸入至限位槽内部时,限位螺栓的侧壁抵触于限位槽的内槽壁,限位螺栓与限位槽配合使得滑杆不易在套管内部转动。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强化杆一以及强化杆二能够对支撑杆一进行支撑,使得支撑杆一远离支撑板的端部不易发生弯折变形,强化杆三和强化杆四能够对支撑杆二进行支撑,使得支撑杆二远离支撑板的端部不易发生弯折变形。

2、加强柱一能够对强化杆一以及强化杆二的连接处的结构强度进行强化,使得加强杆一以及加强杆二之间不易分离,加强柱二能够对强化杆三以及强化杆四的连接处的结构强度进行强化,使得强化杆三以及强化杆四之间不易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是用于展示实施例的外形;

图2为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主要是用于展示伸缩杆的组成。

附图标记:1、支撑杆一;2、支撑杆二;3、支撑板;4、连接孔;5、强化杆一;6、强化杆二;7、强化杆三;8、强化杆四;9、铰接座;10、连接杆;11、加强柱一;12、安装孔一;13、加强柱二;14、安装孔二;15、连接板;16、减重孔;17、t型滑槽;18、伸缩杆;181、套管;182、滑杆;183、限位螺栓;19、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一种脚蹬支架,如图1、图2所示,包括支撑杆一1、支撑杆二2以及支撑板3。支撑杆一1以及支撑杆二2分别一体成型于支撑板3相对的两个侧壁上,且支撑杆一1与支撑杆二2之间的间距向着远离支撑板3一侧逐渐增加。支撑杆一1远离支撑板3的端部上穿设有一连接孔4,支撑杆二2远离支撑板3的端部上也穿设有一连接孔4,使用时,控制螺钉从连接孔4中穿过并与摩托车螺纹连接,用以将脚蹬支架固定在摩托车上。支撑杆一1与支撑杆二2之间设置有连接杆10,连接杆10与支撑板3的侧壁一体成型,连接杆10能够增加支撑杆一1以及支撑杆二2与支撑板3的连接面的面积,使得支撑杆一1以及支撑杆二2与支撑板3的连接变得更为稳定。

支撑板3上穿设有减重孔16,且减重孔16位于支撑板3远离支撑杆一1以及支撑杆二2的端部上。

支撑板3朝向支撑杆一1的侧壁上一体成型有强化杆一5,强化杆一5的端部延伸向远离支撑杆一1的一侧,强化杆一5的端部上设置有强化杆二6,强化杆二6的端部延伸向支撑杆一1的一侧并与支撑杆一1固定连接,强化杆一5以及强化杆二6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强化杆一5以及强化杆二6的连接处一体成型有圆柱状的加强柱一11,加强柱一11的直径大于强化杆一5与强化杆二6的连接长度,加强柱一11用于对强化杆一5以及强化杆二6连接处的结构强度进行强化。加强柱一11上同轴穿设有孔口形状为圆形的安装孔一12,使用时,控制螺钉从安装孔一12中穿过并最终与摩托车螺纹连接,以此增加脚蹬支架与摩托车的连接点,使得脚蹬支架与摩托车的连接变得更为稳定。强化杆一5、强化杆二6以及支撑板3之间形成有空腔,空腔中设置有连接板15,连接板15的边沿分别与强化杆一5、强化杆二6以及支撑板3连接。

支撑杆一1朝向加强柱一11的端面上开设有t型滑槽17,t型滑槽17的小端朝向加强柱一11的一侧,t型滑槽17的延伸方向与支撑杆一1的长度方向相同。加强柱一11上铰接有伸缩杆18,伸缩杆18的端部伸入至t型滑槽17并与t型滑槽17滑移连接。伸缩杆18包括铰接在加强柱一11上的套管181、滑移连接在套管181内部的滑杆182、设置在套管181上的限位螺栓183,滑杆182靠近支撑杆一1的端部呈t型且滑移连接在t型滑槽17中,且滑杆182靠近支撑杆一1的端部通过分段焊接的方式安装至t型滑槽17内部,滑杆182朝向限位螺栓183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19,限位槽19沿滑杆182的轴向延伸,限位螺栓183径向贯穿套管181,限位螺栓183的端部伸入至限位槽19并抵紧于限位槽19的槽底。

支撑板3朝向支撑杆二2的侧壁上一体成型有强化杆三7,强化杆三7与支撑杆二2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强化杆三7的端部上一体成型有强化杆四8,强化杆四8与强化杆三7之间的夹角为直角,强化杆四8的端部延伸向支撑杆二2一侧并与支撑杆二2固定连接。强化杆四8的侧壁上一体成型有铰接座9,使用时,将脚蹬铰接在铰接座9上。强化杆三7与强化杆四8的连接处一体成型有圆柱状的加强柱二13,加强柱二13用于对强化杆三7以及强化杆四8的连接处的结构强度进行强化。加强柱二13上同轴穿设有安装孔二14,使用时,控制螺钉从安装孔二14中穿过并最终与摩托车螺纹连接,以此增加脚蹬支架与摩托车的连接点,使得脚蹬支架与摩托车的连接变得更为稳定。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