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伸缩式摩托车后货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61800发布日期:2020-12-22 10:35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伸缩式摩托车后货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伸缩式摩托车后货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摩托车由汽油机或电机驱动,靠转向把操纵前轮转向的两轮或三轮车,轻便灵活,行驶迅速,广泛用于巡逻、客货运输等。摩托车货架指的是设置在摩托车后方或侧方的用于存放、装载货物的架子,现有的摩托车货架存在的功能不够完善,载货效果差,使用不方便,载货空间小,固定不牢靠,结构复杂,使用不灵活,且缺乏实用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伸缩式摩托车后货架结构,使用支撑连杆将后货架固定,使其可向后向上平移伸缩,后货架缩回使与车架成为一个整体,可装载较重的货物,打开时便于拿取坐垫下的随车物品。

为实现上述功能,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伸缩式摩托车后货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及通过多个支撑连板与所述固定架连接的后货架,所述支撑连板一端与所述固定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后货架铰接;所述固定架上设有拉簧锁定机构,所述后货架上设有与所述拉簧锁定机构连接的第二锁钩,并通过所述拉簧锁定机构与所述第二锁钩锁定使所述固定架固定;所述固定架前端设有用于所述后货架在前端极限位置限位的第一限位管,后端设有用于所述后货架在后端极限位置限位的第二限位管。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包括相对设置在摩托车左右两侧的侧支架,所述侧支架包括平行的上支架和下支架,及连接上支架、下支架的加强杆,所述两个下支架之间设有横连杆,该横连杆水平设置,并垂直于下支架;所述第一限位管设于所述两个上支架前端之间,所述第二限位管设于所述两个上支架后端之间,所述第一限位管、第二限位管均平行于所述横连杆。

进一步的,所述拉簧锁定机构包括支杆、拉簧固定杆、第一锁钩、拉簧、拉环、拉索及拉环固定板,所述支杆、拉簧固定杆一端与所述横连杆固连,所述第一锁钩中部铰接于所述支杆上,下端与所述拉簧一端固连,所述拉簧另一端与所述拉簧固定杆固连,所述第一锁钩上端一侧与所述拉索固连,另一端为钩型结构;所述拉环固定板设于所述横连杆端部,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支架、下支架固连,其上设有限位槽;所述拉索另一端卡在拉环固定板上的限位槽内,并与所述拉环固连。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连板包括设于两所述上支架前端的两个前支撑连板及设于两所述上支架后端的两个后支撑连板;所述前支撑连板、后支撑连板一端铰接于所述上支架内表面,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后货架表面,所述前支撑连板、后支撑连板长度均相等;所述前支撑连板与所述上支架的铰接点设于所述第一限位管后方,所述后支撑连板与所述上支架的铰接点位于所述第二限位管前方。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锁钩为两端焊接在所述后货架中部下表面的u型结构件,其底部锁入所述第一锁钩钩型结构内。

进一步的,所述下支架上设有与摩托车车身固连的安装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后货架为金属管焊接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多个支撑连杆实现后货架水平伸缩,收回时利用拉簧锁定机构锁紧,避免后货架移位,可装载较重货物,同时也便于拿取摩托车坐垫下的随车物品。

附图说明

图1是伸缩式摩托车后货架收回结构示意图。

图2是伸缩式摩托车后货架伸出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架;11-上支架;12-下支架;13-横连杆;14-第一限位管;15-第二限位管;16-加强杆;2-后货架;21-第二锁钩;31-支杆;32-拉簧固定杆;33-第一锁钩;34-拉簧;35-拉环;36-拉索;37-拉环固定板;41-前支撑连板;42-后支撑连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如图1至图2所示的伸缩式摩托车后货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1及通过多个支撑连板与所述固定架1连接的后货架2,所述支撑连板一端与所述固定架1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后货架2铰接;所述固定架1上设有拉簧锁定机构,所述后货架2上设有与所述拉簧锁定机构连接的第二锁钩21,并通过所述拉簧锁定机构与所述第二锁钩21锁定使所述固定架1固定;所述固定架1前端设有用于所述后货架2在前端极限位置限位的第一限位管14,后端设有用于所述后货架2在后端极限位置限位的第二限位管15。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1包括相对设置在摩托车左右两侧的侧支架,所述侧支架包括平行的上支架11和下支架12,及连接上支架11、下支架12的加强杆16,所述两个下支架12之间设有横连杆13,该横连杆13水平设置,并垂直于下支架12;所述第一限位管14设于所述两个上支架11前端之间,所述第二限位管15设于所述两个上支架11后端之间,所述第一限位管14、第二限位管15均平行于所述横连杆13。

进一步的,所述拉簧锁定机构包括支杆31、拉簧固定杆32、第一锁钩33、拉簧34、拉环35、拉索36及拉环固定板37,所述支杆31、拉簧固定杆32一端与所述横连杆13固连,所述第一锁钩33中部铰接于所述支杆31上,下端与所述拉簧34一端固连,所述拉簧34另一端与所述拉簧固定杆32固连,所述第一锁钩33上端一侧与所述拉索36固连,另一端为钩型结构;所述拉环固定板37设于所述横连杆13端部,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支架11、下支架12固连,其上设有限位槽;所述拉索36另一端卡在拉环固定板37上的限位槽内,并与所述拉环35固连。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连板包括设于两所述上支架11前端的两个前支撑连板41及设于两所述上支架11后端的两个后支撑连板42;所述前支撑连板41、后支撑连板42一端铰接于所述上支架11内表面,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后货架2表面,所述前支撑连板41、后支撑连板42长度均相等;所述前支撑连板41与所述上支架11的铰接点设于所述第一限位管14后方,所述后支撑连板42与所述上支架11的铰接点位于所述第二限位管15前方。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锁钩21为两端焊接在所述后货架2中部下表面的u型结构件,其底部锁入所述第一锁钩33钩型结构内。

进一步的,所述下支架12上设有与摩托车车身固连的安装支架17。

进一步的,所述后货架2为金属管焊接件。

因国内驾驶习惯,将拉环设置在左侧(面对摩托车车头),使用时,向外拉动拉环35,拉环35带动拉索36将第一锁钩33一端向外拉动,使第一锁钩33的钩型结构向左移动,第二锁钩21从第一锁钩33内脱出。第一锁钩33中部与支杆31铰接,上端向左移动,下端相对的向右移动,将拉簧34拉伸。此时,将后货架2向上向后平移,使后货架2伸出,松开拉环35,在拉簧34的作用力下,拉簧锁定机构恢复原状。向后平移后货架2至后支撑连板42与第二限位管15接触,后货架2位置固定。

需要收回后货架2时,将拉环35向外拉出,将后货架2向前向下移动,至前支撑连板41与第一限位管14接触,再松开拉环35,拉簧锁定机构在拉簧34的作用力下复位,第二锁钩21锁入第一锁钩33的钩型结构内,将后货架2固定。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