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车的座位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23293发布日期:2020-10-02 09:07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婴儿车的座位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车的座位组件。



背景技术:

婴儿车已经成为婴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产品。目前的婴儿车一般包括车架和可拆卸连接在车架上的座位组件,座位组件通过座位卡锁装置来锁定到车架上,当需要拆卸座位组件或者需要将座位组件换向时,将座位卡锁装置解锁即可。但是目前这样的座位组件结构存在如下的不足:目前只要座位卡锁装置的解锁按钮一按,座位卡锁组件就解锁了,座位组件就与车架解锁,座位组件就可以与车架脱开,因此,当婴幼儿乘坐在座位组件内如果误碰解锁按钮就可能造成座位组件与车架解锁,从而造成座位组件与车架脱开,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本实用新型正是基于以上的不足而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更安全的婴儿车的座位组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婴儿车的座位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能与车架10连接的座部1,所述的座部1上连接有能相对其转动而折叠或展开的靠背2,所述的座部1上设有座部连接座11,所述的靠背2上设有与座部连接座11可转动连接的靠背连接座21,所述的靠背2与座部1之间设有能够锁定二者的靠背锁定装置3,所述的座部1上还设有能将其锁定到车架10上并且仅当靠背2相对座部1转动折叠时才能被解锁的座位卡锁装置4。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的座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部1上还设有在座位卡锁装置4解锁时能与车架10配合而使座位卡锁装置4的解锁状态得以保持的解锁状态保持件5。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的座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解锁状态保持件5包括能在座部1内上下滑行并能抵靠在车架10上的保持销51,所述的座部1内还设有顶压保持销51并在座部1与车架10锁定时处于压缩状态的保持弹簧52。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的座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位卡锁装置4包括能在座部1内横向移动并能与车架10上的卡位101卡合的卡锁件41,所述的座部1内还设有在座位组件与车架10连接时能够顶压卡锁件41而使卡锁件41与卡位101保持卡合的锁定弹簧42,所述的靠背连接座21上设有让位槽22,当靠背2处于展开位置时,所述的靠背连接座21的侧壁抵靠卡锁件41而阻止卡锁件41与卡位101脱离,当靠背2位于折叠位置时,所述的让位槽22与卡锁件41相对而使得卡锁件41能够进入让位槽22而与卡位101脱离。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的座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锁件41包括本体411,所述的本体411一侧设有能与卡位101卡合的卡销412,所述的本体411另一侧设有能与让位槽22配合的配合柱413,所述的本体411上还设有外露于座部1并在按压时能使卡锁件41横向移动的按钮414。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的座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部1前端还设有能相对其转动折叠的前扶手6,所述的前扶手6与座部1之间设有扶手锁定装置7,所述的前扶手6与靠背2之间设有在靠背2相对座部1转动折叠时能使得扶手锁定装置7解锁的联动部件8,所述的前扶手6与座部1之间还设有在扶手锁定装置7解锁后能使前扶手6自动转动而折叠的驱动部件9。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的座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动部件8为一端与靠背连接座21连接、另一端与扶手锁定装置7连接的联动拉索81,在靠背2转动时,靠背连接座21拉动联动拉索81运动而使扶手锁定装置7解锁。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的座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背连接座21上设有弧形槽82,所述的联动拉索81上设有插入在弧形槽82内的插接柱83。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的座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部件9为设置在前扶手6与座部1之间的扭簧。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的座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扶手锁定装置7包括设在前扶手6上的扶手座71和设在座部1前端的卡锁座72,所述的扶手座71和卡锁座72上均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卡槽73,所述的扶手座71和卡锁座72对接而成的空间内设有能在其内横向移动并与扶手座71和卡锁座72上的卡槽73同时卡合的第一齿轮74,所述的第一齿轮74与卡锁座72之间设有能够推动第一齿轮74横向移动而与卡锁座72上的卡槽73脱离的第一驱动件75,所述的联动拉索81与第一驱动件75连接,所述的扶手座71与第一齿轮74之间还设有第三弹簧76;所述的靠背锁定装置3包括设在座部连接座11和靠背连接座21上的多个卡合槽31,所述的座部连接座11和靠背连接座21围成的空间内设有能在其内横向移动并能与座部连接座11和靠背连接座21上的卡合槽31同时卡合的第二齿轮32,所述的第二齿轮32与靠背连接座21之间设有能够推动第二齿轮32横向移动而与靠背连接座21上的卡合槽31脱离的第二驱动件33,所述的座部连接座11与第二齿轮32之间还设有第四弹簧3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座位组件包括座部和能相对座部转动而折叠或展开的靠背,座部上设置可以将座位组件与车架锁定的座位卡锁装置,当需要拆卸座位组件或将座位组件换向时,只能先转动靠背,只有当靠背转动一定角度以后座位卡锁装置才能被解锁,因此,可以防止乘坐在座位组件内的婴幼儿误碰座位卡锁装置而造成误解锁,杜绝误操作而导致座位组件与车架脱开,更能确保安全。

2、本实用新型的座部内设置能够上下运动的保持销,当座位组件与车架连接时,保持销顶靠在车架上,座部内设置有顶压保持销的保持弹簧。当座位卡锁装置一旦解锁,保持弹簧就推动保持销,从而使座位组件被弹起一定距离,一旦座位组件被弹起,座位卡锁装置就不再锁定座位组件和车架,所以只要用户对座位卡锁装置一采取解锁动作就能使座位组件与车架解锁且解锁状态得到保持,所以用户操作座位卡锁装置以后能够立即松开操作着的座位卡锁装置,不需要用户在座位组件与车架完全脱离以前一直操作座位卡锁装置,能够解放用户双手,使用户能够用手握住座位组件的其它部位来完成座位组件的拆卸,提高操作的便捷性。

3、本实用新型的靠背在转动折叠时,可以通过联动部件解锁扶手锁定装置,所以只要靠背一转动折叠就实现扶手锁定装置自动解锁,而且一旦扶手锁定装置解锁,驱动部件就使得前扶手自动转动而折叠到座部上,从而使得座位组件在折叠时实现靠背和前扶手联动折叠,使座位组件折叠更方便快捷。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连接在婴儿车上安全性更好,而且在拆卸或折叠座位组件时操作更方便快捷,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展开状态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之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分解图之二;

图5是车架立体图;

图6是图5中a处的放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在车架上时的示意图之一;

图8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在车架上时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婴儿车的座位组件,包括能与车架10连接的座部1,所述的座部1上连接有能相对其转动而折叠或展开的靠背2,所述的座部1上设有座部连接座11,所述的靠背2上设有与座部连接座11可转动连接的靠背连接座21,所述的靠背2与座部1之间设有能够锁定二者的靠背锁定装置3,所述的座部1上还设有能将其锁定到车架10上并且仅当靠背2相对座部1转动折叠后才能被解锁的座位卡锁装置4。当需要拆卸座位组件或将座位组件换向时,只能先转动靠背2,只有当靠背2转动一定角度以后座位卡锁装置4才能被解锁,因此,可以防止乘坐在座位组件内的婴幼儿误碰座位卡锁装置4而造成误解锁,杜绝误操作而导致座位组件与车架10脱开,更能确保安全。

如图3所示,所述的座部1上还设有在座位卡锁装置4解锁时能与车架10配合而使座位卡锁装置4的解锁状态得以保持的解锁状态保持件5。因此,一旦座位卡锁装置4解锁,解锁状态保持件5就使座位组件与车架10解锁的状态得到保持,此时用户就可以腾出手来操作座部1的其它部位而提起座位组件,使得拆卸座位组件的操作更方便快捷,不需要用户一直操作座位卡锁装置4并直到座位组件被从车架10上取走。

如图3所示,所述的解锁状态保持件5包括能在座部1内上下滑行并能抵靠在车架10上的保持销51,所述的座部1内还设有顶压保持销51并在座部1与车架10锁定时处于压缩状态的保持弹簧52。在座位组件与车架10锁定时,保持销51的下端顶在车架10的台阶102上,当座位卡锁装置4一旦解锁,保持弹簧52就伸长向下推动保持销51,能使座位组件被向上弹起一定距离,一旦座位组件被弹起,座位卡锁装置4就不再锁定座位组件和车架10,所以只要用户对座位卡锁装置4一采取解锁动作就能使座位组件与车架10解锁且解锁状态得到保持,所以用户操作座位卡锁装置4以后能够立即松开操作着的座位卡锁装置4,不需要用户在座位组件与车架10完全脱离以前一直操作座位卡锁装置4,能够解放用户双手,使用户能够用手握住座位组件的其它部位来完成座位组件的拆卸,提高操作的便捷性。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的座位卡锁装置4包括能在座部1内横向移动并能与车架10上的卡位101卡合的卡锁件41,所述的座部1内还设有在座位组件与车架10连接时能够顶压卡锁件41而使卡锁件41与卡位101保持卡合的锁定弹簧42,所述的靠背连接座21上设有让位槽22,当靠背2处于展开位置时,所述的靠背连接座21的侧壁抵靠卡锁件41而阻止卡锁件41与卡位101脱离,当靠背2位于折叠位置时,所述的让位槽22与卡锁件41相对而使得卡锁件41能够进入让位槽22而与卡位101脱离。当座位组件与车架10锁定时,卡锁件41与卡位101卡合,靠背连接座21的侧壁抵靠在卡锁件41上并阻止卡锁件41横向移动,从而阻止卡锁件4与卡位101脱离,此时座位卡锁装置4就不能被解锁,当需要拆卸座位组件时,只能先将靠背2转动折叠,靠背连接座21在转动的过程中,靠背连接座21上的让位槽22就转动至于卡锁件41对准的位置,由于让位槽22的存在,卡锁件41就能够横向移动了,此时卡锁件41就能与卡位101脱离,所以只能当靠背2折叠以后座位卡锁装置4才能被解锁,能够防止误操作,更确保安全。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的卡锁件41包括本体411,所述的本体411一侧设有能与卡位101卡合的卡销412,所述的本体411另一侧设有能与让位槽22配合的配合柱413,所述的本体411上还设有外露于座部1并在按压时能使卡锁件41横向移动的按钮414。当座位组件与车架10锁定时,靠背连接座21的侧壁抵靠在配合柱413上,从时卡锁件41不能横向移动,即使按压按钮414,卡锁件41也不能横向移动,当需要拆卸座位组件时,就只能先将靠背2转动折叠,使靠背连接座21上的让位槽22与配合柱413对准,此时按压按钮414就可以使配合柱413进入到让位槽22内,在此过程中卡销412就与车架10上的卡位101脱离,从而实现解锁。整个结构设计非常巧妙,更确保安全。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的座部1前端还设有能相对其转动折叠的前扶手6,所述的前扶手6与座部1之间设有扶手锁定装置7,所述的前扶手6与靠背2之间设有在靠背2相对座部1转动折叠时能使得扶手锁定装置7解锁的联动部件8,所述的前扶手6与座部1之间还设有在扶手锁定装置7解锁后能使前扶手6自动转动而折叠的驱动部件9。因此,靠背2在转动折叠时,可以通过联动部件8解锁扶手锁定装置7,所以只要靠背2一转动折叠就实现扶手锁定装置7自动解锁,而且一旦扶手锁定装置7解锁,驱动部件9就使得前扶手6自动转动而折叠到座部1上,从而使得座位组件在折叠时实现靠背2和前扶手6联动折叠,使座位组件折叠更方便快捷。所述的驱动部件9为设置在前扶手6与座部1之间的扭簧,前扶手6在展开状态时,扭簧处于变形状态,一旦扶手锁定装置7解锁,扭簧则推动前扶手6转动折叠。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的联动部件8为一端与靠背连接座21连接、另一端与扶手锁定装置7连接的联动拉索81,在靠背2转动时,靠背连接座21拉动联动拉索81运动而使扶手锁定装置7解锁,所述的靠背连接座21上设有弧形槽82,所述的联动拉索81上设有插入在弧形槽82内的插接柱83。在靠背2转动折叠折叠时,弧形槽82的槽壁推动插接柱83,使得联动拉索81向后运动,联动拉索81就带动扶手锁定装置7解锁,联动拉索81穿设在座部1内。整个结构简单,只需靠背2一转就能实现前扶手6转动折叠,设计很巧妙。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的扶手锁定装置7包括设在前扶手6上的扶手座71和设在座部1前端的卡锁座72,所述的扶手座71和卡锁座72上均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卡槽73,所述的扶手座71和卡锁座72对接而成的空间内设有能在其内横向移动并与扶手座71和卡锁座72上的卡槽73同时卡合的第一齿轮74,所述的第一齿轮74与卡锁座72之间设有能够推动第一齿轮74横向移动而与卡锁座72上的卡槽73脱离的第一驱动件75,所述的联动拉索81与第一驱动件75连接,所述的扶手座71与第一齿轮74之间还设有第三弹簧76,所述的第一驱动件75包括与第一齿轮74连接的第一连接块751,所述的第一连接块751的端部沿圆周方向设有第一凹凸面752,所述的第一连接块751与卡锁座72之间设有第一转动块753,所述的第一转动块753的端部沿圆周方向设有与第一凹凸面752配合的第二凹凸面754,所述的联动拉索81与第一转动块753连接而能带着第一转动块753转动。所述的靠背锁定装置3包括设在座部连接座11和靠背连接座21上的多个卡合槽31,所述的座部连接座11和靠背连接座21围成的空间内设有能在其内横向移动并能与座部连接座11和靠背连接座21上的卡合槽31同时卡合的第二齿轮32,所述的第二齿轮32与靠背连接座21之间设有能够推动第二齿轮32横向移动而与靠背连接座21上的卡合槽31脱离的第二驱动件33,所述的座部连接座11与第二齿轮32之间还设有第四弹簧34,所述的第二驱动件33包括与第二齿轮32连接的第二连接块331,所述的第二连接块331的端部沿圆周方向设有第三凹凸面332,所述的第二连接块331与靠背连接座21之间设有第二转动块333,所述的第二转动块333的端部沿圆周方向设有与第三凹凸面332配合的第四凹凸面334,所述的第二转动块333上设有能够拉动其转动的拉绳335,所述的靠背2上设有与拉绳335连接并在转动时能够通过拉绳335带动第二转动块333转动的手柄336。在靠背2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二齿轮32同时卡在靠背连接座21和座位连接座11上的卡合槽31内,当靠背2要转动折叠时,转动手柄336,从而拉动拉绳335,拉绳335拉动第二转动块333转动,第二转动块333转动过程中就通过其上的第四凹凸面334与第三凹凸面332配合而推动第二连接块331横向移动,第二连接块331就推动第二齿轮32横向移动,第二齿轮32就与靠背连接座21上的卡合槽31脱离,此时靠背锁定装置3就被解锁,靠背2就能转动折叠。靠背2转的过程中,弧形槽82的槽壁推动插接柱83,使得联动拉索81拉动第一转动块753转动,第一转动块753转动过程中就通过其上的第二凹凸面754与第一凹凸面752配合而推动第二连接块751横向移动,第一连接块751就推动第一齿轮74横向移动,第一齿轮74就与卡锁座72上的卡槽73脱离,此时扶手锁定装置7就被解锁,此时扭簧就推着前扶手6转动而折叠。整个过程操作起来非常的方便快捷。

座位组件安装到车架10上,当需要婴儿车折叠时,则先将座位组件折叠(如图8所示),然后再折叠车架10即可。车架10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其它车架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