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的儿童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23283发布日期:2020-10-02 09:07阅读:99来源:国知局
可折叠的儿童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折叠的儿童车。



背景技术:

儿童车是一种常用的儿童代步工具,一种儿童车的结构包括底盘、连接在底盘下方的车轮、与底盘连接的侧框,侧框与底盘共同形成容纳空间,儿童可乘坐或躺卧于底盘上。该结构的儿童车可以拖行,也可以推行。可以单独设置把手,也可以将侧框作为拖行或推行时的把手。目前市面上的该类型的儿童车结构较为复杂,杆件较多,比较重,且折叠后体积较大,存放占用空间,携带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的儿童车。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折叠的儿童车,其具有打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可折叠的儿童车包括底盘组件、设置在底盘组件的相对的两侧的第一侧架和第二侧架,底盘组件包括主动组件和联动组件,主动组件包括外端分别与第一侧架和第二侧架相转动连接且内端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底杆和第二底杆,第一底杆与第二底杆之间的转动轴线、第一底杆与第一侧架之间的转动轴线、第二底杆与第二侧架之间的转动轴线均水平设置,联动组件包括外端分别与第一侧架和第二侧架相转动连接且内端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联动杆和第二联动杆,第一联动杆与第二联动杆之间的转动轴线、第一联动杆与第一侧架之间的转动轴线、第二联动杆与第二侧架之间的转动轴线均竖直设置;

当儿童车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底杆和第二底杆相对展开,第一联动杆和第二联动杆相对展开,主动组件和联动组件处于同一平面且对称设置;当儿童车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底杆和第二底杆相对靠拢并位于儿童车的侧部,第一联动杆和第二联动杆相对靠拢并位于儿童车的下部;

第一底杆和第二底杆之间具有使二者保持相对展开的限位结构。

进一步地,主动组件和联动组件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当儿童车处于打开状态时,连接组件分别与主动组件和联动组件相连接;当儿童车处于折叠状态时,连接组件连接在主动组件和联动组件中的一者上,并与另一者相脱离。

更进一步地,连接组件包括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底杆上的第一连接件、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底杆上的第二连接件,当儿童车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分别搭接在第一联动杆和第二联动杆上。

更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具有第一限位槽,第二连接件上具有第二限位槽,当儿童车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联动杆和第二联动杆分别与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相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底杆的内端和第二底杆的内端均向着儿童车的里侧弯折,使主动组件的中部向着儿童车的里侧凹入,第一联动杆的内端和第二联动杆的内端均向着儿童车的里侧弯折,使从动组件的中部向着儿童车的里侧凹入。

进一步地,第一侧架上转动连接有拖杆组件,该拖杆组件的下部与第一侧架的下部相转动连接。更进一步地,拖杆组件包括下部与第一侧架相转动连接的下拖杆、下部与下拖杆的上部可以相互伸缩滑动地连接的上拖杆。

进一步地,第二侧架上转动连接有推杆,该推杆的下部与第二侧架的上部相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侧架的底部枢转连接有轮接头,轮接头上连接有第一车轮,从而第一车轮能够万向转动。

进一步地,第二侧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轴杆,该轴杆的两端连接有第二车轮。

进一步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底杆上的第一抵接面、设置在第二底杆上的第二抵接面,当儿童车在打开状态时,第一抵接面与第二抵接面相抵触,且第一底杆与第二底杆之间的转动轴线位于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的下方。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可折叠的儿童车,通过其结构设计,使其在打开状态时,第一底杆、第二底杆、第一联动杆、第二联动杆在同一平面上且共同构成了儿童车的底盘,在折叠后,第一底杆与第二底杆在竖直面上转动,第一联动杆和第二联动杆在水平面上转动。儿童车整体结构简单,杆件少,轻便,折叠后体积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可折叠的儿童车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可折叠的儿童车处于打开状态;

附图2为附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可折叠的儿童车在半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3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可折叠的儿童车在折叠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附图5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

1、第一底杆;101、第一抵接面;102、第一转接部;2、第二底杆;201、第二抵接面;202、第二转接部;3、第一联动杆;4、第二联动杆;5、第一侧架;6、第二侧架;7、第一连接件;701、第一凹槽;8、第二连接件;801、第二凹槽;9、推杆;10、下拖杆;11、上拖杆;12、第一车轮;13、第二车轮;14、轮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参考附图1至附图6,本实施例中的可折叠的儿童车,其具有打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可折叠的儿童车包括底盘组件、设置在底盘组件的相对的两侧的第一侧架5和第二侧架6。儿童车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第一侧架5、第二侧架6和底盘上围设有布套(附图中未画出),从而形成中空的容纳空间。

底盘组件包括主动组件和联动组件,主动组件包括外端分别与第一侧架5和第二侧架6相转动连接且内端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底杆1和第二底杆2,第一底杆1与第二底杆2之间的转动轴线、第一底杆1与第一侧架5之间的转动轴线、第二底杆2与第二侧架之间的转动轴线均水平设置,联动组件包括外端分别与第一侧架5和第二侧架6相转动连接且内端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联动杆3和第二联动杆4,第一联动杆3与第二联动杆4之间的转动轴线、第一联动杆3与第一侧架5之间的转动轴线、第二联动杆4与第二侧架6之间的转动轴线均竖直设置。当儿童车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底杆1和第二底杆2相对展开,第一联动杆3和第二联动杆4相对展开,主动组件和联动组件处于同一平面且对称设置;当儿童车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底杆1和第二底杆2相对靠拢并位于儿童车的侧部,第一联动杆3和第二联动杆4相对靠拢并位于儿童车的下部。

儿童车还包括能够使第一底杆1和第二底杆2之间保持相对展开的限位结构。该限位结构设置在第一底杆1和第二底杆2之间,本实施例给出了一种优选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底杆1上的第一抵接面101、设置在第二底杆2上的第二抵接面201,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抵接面101与第二抵接面201分别为第一底杆1和第二底杆2的内端面,第一底杆1和第二底杆2还分别具有向下倾斜延伸的第一转接部102和第二转接部202,该第一转接部102和第二转接部202相互转动连接。当儿童车在打开状态时,第一抵接面101与第二抵接面201相抵触,且第一底杆1与第二底杆2之间的转动轴线位于第一抵接面101和第二抵接面201的下方,由于重力作用,第一底杆1和第二底杆2不会向上转动,又由于第一抵接面101和第二抵接面201在转动轴线的上方相抵,所述第一底杆1和第二底杆2也不会向下转动,从而使得第一底杆1和第二底杆2保持相对打开。

在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第一底杆1的内端和第二底杆2的内端均向着儿童车的里侧弯折,使主动组件的中部向着儿童车的里侧凹入,同样地,第一联动杆3的内端和第二联动杆4的内端均向着儿童车的里侧弯折,使从动组件的中部向着儿童车的里侧凹入,从而使主动组件和联动组件共同呈类似x的形状,从而使二者构成的底盘组件能形成支撑面,并具有足够的支撑力。主动组件的中部和从动组件的中部虽然均凹入且靠近彼此,但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下文将要描述的连接组件即连接在主动组件和从动组件中部处。

上述所述的连接组件,在儿童车处于打开状态时,分别与主动组件和联动组件相连接;当儿童车处于折叠状态时,连接组件连接在主动组件和联动组件中的一者上,并与另一者相脱离。本实施例给出了一种连接组件的具体结构:其包括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底杆1上的第一连接件7,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底杆2上的第二连接件8,当儿童车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连接件7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接件8的另一端分别从上方搭接在第一联动杆3和第二联动杆4上,从而在主动组件手动向下的力时,避免受力集中在上述第一抵接面101和第二抵接面201上。当儿童车折叠时,由于第一底杆1和第二底杆2相互转动使二者的连接处向上运动,从而带动第一连接件7和第二连接件8脱离第一联动杆3和第二联动杆4。在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第一连接件7具有第一限位槽701,第二连接件8上具有第二限位槽801,述儿童车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联动杆3和第二联动杆4分别与第一限位槽701和第二限位槽801相连接,这样进一步地限制了第一联动杆3和第二联动杆4的相对位置,使二者在打开状态下不能转动。

第一侧架5上转动连接有拖杆组件,该拖杆组件的下部与第一侧架5的下部相转动连接,并且位于第一侧架5的外侧。具体地,拖杆组件包括下部与第一侧架5相转动连接的下拖杆10、下部与下拖杆10的上部可伸缩地相滑动连接的上拖杆11。当儿童车处于打开状态,若需要使用拖杆组件拖行儿童车时,则向上拉上拖杆11使其相对下拖杆10伸出,并向外转动拖杆组件使其相对第一侧架5打开,从而可以拖拉拖杆组件而拖动儿童车;若不需要使用拖杆组件时,则将拖杆组件靠拢在第一侧架5上(上拖杆11是否相对下拖杆10缩回均可)。当儿童车处于折叠状态时,则拖杆组件相对第一侧架5靠拢,上拖杆11相对下拖杆10缩回。

第二侧架6上转动连接有推杆9,具体地,该推杆9的下部与第二侧架6的上部相转动连接。当儿童车处于打开状态,若需要使用推杆9推行儿童车时,则转动推杆9使其相对第二侧架6打开,推杆9位于第二侧架6的上方,并且通过锁定装置锁定二者的相对位置,从而可以通过推杆9而推动儿童车;若不需要使用推杆9时,是否相对第二侧架6收拢推杆9均可。当儿童车处于折叠状态时,向下转动推杆9使之相对第二侧架6收拢,并且推杆9收拢于第二侧架6的左右两侧之间。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儿童车的车轮连接在第一侧架5和第二侧架6的底部。具体地,第一侧架5的底部枢转连接有轮接头14,轮接头14上连接有第一车轮12。本实施例中,第一车轮12作为儿童车的前轮,这样的连接结构使第一车轮12能够万向转动。第二侧架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轴杆15,该轴杆15的两端连接有第二车轮13。

工作原理:

儿童车在折叠时,收拢拖杆组件和推杆9,然后将第一底杆1和第二底杆2连接处向上抬起,使第一底杆1和第二底杆2相互转动靠拢,此时第一侧架5和第二侧架6会被带动相互靠近,同时第一连接件7和第二连接件8随第一底杆1和第二底杆2移动而脱离第一联动杆3和第二联动杆4,第一联动杆3和第二联动杆4受力而在水平面上转动,第一联动杆3和第二联动杆4的连接处向儿童车的里侧移动,第一联动杆3和第二联动杆4相互靠拢。直至所有部件均靠拢,整车折叠完成。

儿童车在打开时,拖动拖杆组件即可使得底盘组件展开;然后可以选择性地展开推把9和拖杆组件。

上述实施例中的可折叠的儿童车,在打开状态时,第一底杆、第二底杆、第一联动杆、第二联动杆在同一平面上且共同构成了儿童车的底盘,在折叠后,第一底杆与第二底杆在竖直面上转动,第一联动杆和第二联动杆在水平面上转动。儿童车整体结构简单,杆件少,轻便,折叠后体积小。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