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伸缩可正反安装的儿童平衡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85457发布日期:2021-04-13 22:44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伸缩可正反安装的儿童平衡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平衡车领域,具体是一种可伸缩可正反安装的儿童平衡车。


背景技术:

2.儿童平衡车主要针对幼儿设计,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宝宝需要用脚持续蹬地来提供滑行动力,是适合2-5岁宝宝的代步、运动和娱乐工具。平衡车主要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属于宝宝的第一台代步车,初学者刚刚踏上平衡车会显得很不稳,但是这属于正常现象,因为宝宝的平衡力较弱,所以不能够很好的控制身体平衡。需要宝贝双脚着地,双腿共同用力向前滑动,锻炼宝宝的双腿肌肉均衡发展。平衡车在锻炼平衡力的同时其实也可以锻炼宝宝的自信能力,越是敢于接触外界,对宝宝的独立能力会更有帮助。平衡车更像是小孩的极限运动,宝宝骑着能自由自在、能较为轻松的自信全面掌控车车。所以平衡车会让宝宝更容易感受到安全感、更容易驾驭、安全性更高;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享受骑行的成就感,而更加喜欢户外运动。
3.现有的儿童平衡车的尺寸都是固定的,只能够用于特定年龄、身高的孩子,不能够满足更多的比如年龄小身高矮的儿童。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以上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可伸缩可正反安装的儿童平衡车。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伸缩可正反安装的儿童平衡车,包括车身,所述车身前端设有车身套筒,所述车身后端转动连接后车轮,所述车身中部设有车座套筒,所述车座套筒内插设车座支架管,所述车座支架管顶部设有车座,所述车身套筒内插设车梁,所述车梁连接前叉,所述前叉底端转动连接前车轮,所述前叉顶部连接车把手,所述车身套筒前端和车座套筒顶端均套设卡扣,所述车梁和车身套筒与车座支架管和车座套筒均通过卡扣固定。
6.作为改进,所述卡扣包括套环,所述套环为不封闭圆环,所述套环开口处均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内穿设螺栓,所述螺栓一端铰接弧形卡板,所述弧形卡板和螺栓之间设有垫片。
7.作为改进,所述车身套筒有两个,仅长度不同。
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通过抽拉在车身套筒内的车梁,可以调节前后车轮之间的距离,抽拉在车座套筒内的车座支架管能够改变车座的高度,从而可以适用于不同身高的儿童,可也以将车身反装,从而改变高度。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调节前后轮的间距,车座的高度也可以调节高度,车身可以正反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快速拆卸,适用于不同身高、年龄的儿童。
附图说明
9.图1是本实用新型状态一的结构图。
10.图2是本实用新型状态二的结构图。
11.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卡扣的结构图。
12.如图所示:1、车身,1.1、车身套筒,1.2、车座套筒,2、后车轮,3、车座支架管,4、车座,5、卡扣,5.1、套环,5.2、连接板,5.3、螺栓,5.4、弧形卡板,5.5、垫片,6、前叉,7、车梁,8、前车轮,9、车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14.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1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16.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可伸缩可正反安装的儿童平衡车,包括车身1,所述车身1前端设有车身套筒1.1,所述车身1后端转动连接后车轮2,所述车身1中部设有车座套筒1.2,所述车座套筒1.2内插设车座支架管3,所述车座支架管3顶部设有车座4,所述车身套筒1.1内插设车梁7,所述车梁7连接前叉 6,所述前叉6底端转动连接前车轮8,所述前叉6顶部连接车把手9,所述车身套筒1.1前端和车座套筒 1.2顶端均套设卡扣5,所述车梁7和车身套筒1.1与车座支架管3和车座套筒1.2均通过卡扣5固定。
17.所述卡扣5包括套环5.1,所述套环5.1为不封闭圆环,所述套环5.1开口处均设有连接板5.2,所述连接板5.2内穿设螺栓5.3,所述螺栓5.3一端铰接弧形卡板5.4,所述弧形卡板5.4和螺栓5.3之间设有垫片5.5,所述车身套筒1.1有两个,仅长度不同。
18.在具体的使用中,改变车梁7从车身套筒1.1内的伸缩长度,在使用卡扣5固定,即可调节前车轮8 和后车轮2之间的间距,即将车梁7在车身套筒1.1内拉动至合适长度,握住弧形卡板5.4向内侧转动螺栓5.3,即可使套环5.1将车梁7夹紧,再将弧形卡板5.4向套环5.1方向翻折即可,同理,车座支架管3 在车座套筒1.2内可以抽动,并通过卡扣5固定,整个车身1可以翻转,从而调节整车的高度。
19.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