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保护结构及便携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42053发布日期:2020-12-11 15:11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安全保护结构及便携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一般涉及公共交通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保护结构及便携车。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出行交通工具已经广泛地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如小轿车、公交车、便携车等,为了响应低碳生活,倡导绿色出行,便携车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短途交通工具应用甚广,其不仅能够节能减排,而且能够在人们出行时降低堵车的风险。

目前,现有的便携车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便携车的卡钩与卡扣可能未完全锁紧,使得用户在骑行使用的过程中会发生卡钩松脱,存在用户摔伤的风险,即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导致安全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安全保护结构及便携车,能够使得安全保护模块与第二连接体接触连接后实现安全保护作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安全保护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和安全保护模块,该安全保护模块设置于第一连接体的内部,第一连接体与第二连接体活动连接,安全保护模块用于与第二连接体接触连接以进行安全保护。

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接体上开设有通孔,安全保护模块通过通孔与第二连接体接触连接。

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该安全保护模块包括以下任意一种:电控开关、感应开关、霍尔传感器、磁吸开关。

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该安全保护结构还包括仪表盘,仪表盘与第一连接体可拆卸连接,仪表盘内部设置有数字电路板,数字电路板与安全保护模块电连接,数字电路板用于接收安全保护模块发送的电信号,并基于电信号生成控制信号。

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仪表盘内部还设置有报警模块,报警模块与数字电路板电连接,报警模块用于接收数字电路板发送的控制信号,响应于控制信号产生报警提示。

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接体包括立杆和支座,支座包括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立杆的一端与第一支座可拆卸连接,立杆的另一端与仪表盘可拆卸连接,第二支座与第二连接体活动连接。

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立杆边缘处开设有通孔,电控开关通过所述通孔与第二连接体接触连接。

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体包括扳手,扳手分别与第一支座、第二支座活动连接,扳手用于与所述安全保护模块接触连接以进行安全保护。

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支座上设置有卡钩,第二支座上设置有与卡钩相互配合的卡扣。

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安全保护结构还包括电源模块,电源模块与数字电路板电连接,用于为数字电路板进行供电。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便携车,该便携车包括便携车本体以及如第一方面的安全保护结构。

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该便携车本体包括:车把、前叉、后叉、踏板、前轮和后轮,前轮转动连接于前叉,前叉的一端通过安全保护结构与车把的中部连接,前叉的另一端通过斜杆与踏板的一端连接,踏板的另一端与后叉连接,后叉与后轮转动连接。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安全保护结构和便携车,该安全保护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和安全保护模块,该安全保护模块设置于第一连接体的内部,第一连接体与第二连接体活动连接,安全保护模块用于与第二连接体接触连接以进行安全保护。该安全保护结构由于在第一连接体内部设置了安全保护模块,能够通过安全保护模块与第二连接体接触连接后保证各部件正常配合使用,从而能够在用户使用过程中实现安全保护作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用户使用安全性,进一步避免了使用人员受到伤害。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仪表盘内部设置有报警模块,能够及时根据数字电路板发送的控制信号进行报警提示,避免用户不安全地使用产品,从而保证了用户的人身安全。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第一支座上设置的卡钩和第二支座上设置的卡扣卡合使用,能够使得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紧密固定,且便于安装拆卸。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全保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全保护结构在未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全保护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安全保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安全保护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安全保护结构呈未接触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安全保护结构呈接触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安全保护结构呈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便携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安全保护结构,11-第一连接体,12-第二连接体,13-安全保护模块,14-仪表盘,15-电源,111-立杆,112-支座,121-扳手,141-数字电路板,142-报警模块,161-车把,162-前叉,163-后叉,164-前轮,165-后轮,166-斜杆,167-踏板,1111-通孔,1121-第一支座,1122-第二支座,1123-卡钩,1124-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可以理解,在科技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便携式产品进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例如便携式的出行工具,其不仅出行方便,而且能够锻炼身体。现有的便携车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零部件未完全锁紧的问题,如卡钩和卡扣未锁紧,而一般的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及时意识到卡钩松脱造成零部件之间无法配合使用的问题,容易在使用时造成用户摔伤,导致使用安全性差。

基于上述缺陷,本申请提供的安全保护结构及便携车,通过在第一连接体内部设置有安全保护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安全保护结构能够通过安全保护模块与第二连接体接触连接后实现安全保护作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用户使用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安全保护结构可以应用于自行车、滑板车及平衡车等便携式的出行工具。该安全保护结构不仅可以处于折叠状态,还可处于骑行使用状态,能够及时对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安全进行提醒,从而保证用户使用的安全性。

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下面通过图1至图9详细阐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全保护结构和便携车。

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全保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安全保护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体11、第二连接体12和安全保护模块13,安全保护模块13设置于第一连接体11的内部,第一连接体11与第二连接体12活动连接,安全保护模块13用于与第二连接体12接触连接以进行安全保护。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接体11、第二连接体12可以是铝合金材质,也可以是碳钢材质,还可以是钛合金材质。可选的,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12之间可以通过螺栓活动连接,也可以是进行铰接。

其中,第一连接体11边缘处可以开设有通孔,安全保护模块13通过通孔与第二连接体12接触连接,可以参见图2所示,图2为安全保护模块与第二连接体12未接触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当安全保护结构处于未使用状态时,安全保护模块13与第二连接体12为未接触连接。

可选的,上述安全保护模块13可以是电控开关,还可以是感应开关,还可以是霍尔传感器,也可以是磁吸开关等。其中,电控开关通过与第二连接体12的触点进行接触,从而实现电路接通、断开的功能。霍尔传感器是根据霍尔效应制作的一种磁场传感器,该霍尔传感器可以是开关型霍尔传感器,也可以是线性型霍尔传感器。该安全保护模块设置于第一连接体11的内部。

进一步地,可以参见图3,该安全保护结构还包括仪表盘14,仪表盘14与第一连接体11可拆卸连接,仪表盘14内部设置有数字电路板141,数字电路板141与安全保护模块13电连接,数字电路板141用于接收安全保护模块13发送的电信号,并基于电信号生成控制信号。

其中,上述仪表盘14与第一连接体11可以是过盈配合连接,通过销钉和螺钉将仪表盘固定在第一连接体11上,数字电路板141可以通过连接线与安全保护模块13电连接。

可选的,请继续参见图3所示,上述仪表盘14内部还可以设置有报警模块142,该报警模块142与数字电路板141电连接,报警模块142用于接收数字电路板141发送的控制信号,响应于控制信号产生报警提示。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报警模块142可以是报警指示灯,也可以是蜂鸣报警器,该报警模块142可以通过蜂鸣报警器声音报警的方式,也可以是通过报警指示灯亮的方式进行报警提示。可选的,该报警指示灯可以显示红色或绿色,红色指示危险信号,绿色指示安全信号。其中,该仪表盘14上可以具有电量显示功能,还可以具有模式切换功能。该安全保护结构可以设置有骑行模式,也可以设置有充电模式,还可以是静止模式,当安全保护结构处于骑行模式时则其是骑行使用状态,当安全保护结构处于充电模式时则其是进入充电状态,当安全保护结构处于静止模式时即其是进入未使用且静止的状态。

进一步地,该安全保护结构还可以包括电源模块和电机,该电源模块可以分别与数字电路板141、报警模块142及电机电连接,用于为数字电路板141、报警模块142和电机进行供电。其中,电机用于为安全保护结构提供动力来源,使得安全保护结构能够正常骑行工作。

本实施例中,该安全保护结构可以有两种状态,一种是骑行使用状态,另一种是折叠静止状态,当第二连接体12与位于第一连接体11内部的安全保护模块13接触连接后,则可以确定出其可以正常安全骑行;当第二连接体12与位于第一连接体11内部的安全保护模块13未接触连接后,则可以确定出其不能正常安全骑行。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在需要骑行使用时,可以将第二连接体12扳合至与安全保护模块13接触,然后打开电源开关,数字电路板接收到安全保护模块13发送的电信号,并响应于该电信号,基于该电信号生成控制信号,可以将控制信号发送至电机,使得电机启动并开始骑行使用;当用户在骑行使用完毕后,可以将第二连接体12与安全保护模块13断开接触,从而可以实现折叠、收纳整理。其中,当用户在需要骑行时,未将第二连接体12与安全保护模块13接触连接,然后打开电源开关,这时,数字电路板141未接收到安全保护模块13发送的电信号,确定安全保护模块13与第二连接体12未接触,则向报警模142块发送控制信号,报警模块142在接收到该控制信号后,响应于该控制信号并产生报警提示,并且电机不工作,则使得用户无法骑行,以避免用户在不安全的情况下进行使用产品,进而能够及时保证用户的安全。

可选的,报警提示可以是指示灯亮的形式,也可以是蜂鸣器报警的形式,从而对用户进行安全报警提示。本申请中通过报警提示的方式能够及时对用户是否安全骑行进行提醒。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安全保护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和安全保护模块,安全保护模块设置于第一连接体的内部,第一连接体与第二连接体活动连接,安全保护模块用于与第二连接体接触连接以进行安全保护。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安全保护结构由于在第一连接件内部设置了安全保护模块,能够通过安全保护模块与第二连接体接触连接后保证各保护正常配合使用,从而能够在用户使用过程中实现安全保护作用,很大程度上提高用户使用安全性,进一步避免了使用人员受到伤害。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见图4,该第一连接体包括立杆111和支座112,支座112包括第一支座1121和第二支座1122,立杆111的一端与第一支座1121可拆卸连接,立杆111的另一端与仪表盘14可拆卸连接,第二支座1122与第二连接体12活动连接。

具体的,上述立杆可以是铝合金材质,也可以是钛合金材质,还可以是碳钢材质。可以参见图5所示,支座112可以包括第一支座1121和第二支座1122,立杆111的一端可以与第一支座1121过盈配合连接,并通过销钉和螺钉进行固定,立杆111的另一端可以通过销钉或螺钉与仪表盘14连接。可选的,第二支座1122和第二连接体12可以通过螺栓活动连接,还可以通过卡钩连接,也可以是通过花键连接。

可选的,立杆111边缘处开设有通孔1111,安全保护模块13通过通孔1111与第二连接体12接触连接。在第一支座1121上设置有卡钩1123,第二支座1122上设置有与卡钩1123相互配合的卡扣1124,通过将第一支座1121上的卡钩1123与第二支座1122上的卡扣1124配合使用,能够平稳地固定第一支座1121和第二支座1122。

其中,第二连接体12包括扳手121,扳手121分别与第一支座1121、第二支座1122活动连接,扳手121用于与安全保护模块13接触连接以进行安全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螺栓将扳手分别与第一支座1121、第二支座1122进行活动连接,使得扳手能够活动地与立杆111中的安全保护模块13进行接触连接。

具体的,请参见图6所示,当该安全保护结构未使用时,第一支座1121上的卡钩1123与第二支座1122上的卡扣1124处于未卡合状态,可以将第一支座1121与第二支座1122进行分开,使得安全保护结构处于折叠状态,便于用户进行整理和收纳,其折叠状态可以参见图8所示;请参见图7所示,用户在需要骑行使用时,可以先将第一支座1121上的卡钩1123与第二支座1122上的卡扣1124进行卡合,并将扳手121扳合至与安全保护模块13相接触,即使扳手121触发安全保护模块13,然后打开电源开关,数字电路板141接收到安全保护模块13发送的电信号,并响应于该电信号,基于该电信号生成对应的控制信号,可以将控制信号发送至电机,使得电机启动并开始骑行使用。

进一步地,当用户需要骑行时,将第一支座1121上的卡钩1123与第二支座1122上的卡扣1124进行卡合,但将扳手121未扳合至与安全保护模块13相接触,即扳手121未触发安全保护模块13,然后打开电源开关,数字电路板141未接收到表征安全保护模块13与扳手121接触的信号,并响应于该电信号,基于该电信号生成对应的控制信号,可以将控制信号发送至报警模块142,报警模块142在接收到该控制信号后,响应于控制信号并产生报警提示,并且电机不工作,使得用户无法骑行,通过报警的方式可以避免用户在不安全的情况下使用产品,进而能够及时保证用户的安全,防止用户受到伤害。

并且,上述扳手121与卡钩1123可以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当扳手扳合至与安全保护模块13接触时,在扳合过程中通过转轴带动第一支座1121上的卡钩1123与第二支座1122上的卡扣1124进行卡合,然后打开电源开关,数字电路板141接收到安全保护模块13发送的电信号,并响应于该电信号,基于电信号生成控制信号,可以将控制信号发送至电机,使得电机启动从而实现安全骑行使用。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支座上设置有卡钩,以及在第二支座上设置有卡扣,从而保证了卡钩与卡扣相互配合时平稳地固定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进而能够使得安全保护结构安全使用,且便于安装拆卸,并通过将板手分别与第一支座、第二支座活动连接,使得扳手能够灵活地与第一支座进行接触,从而触发安全保护模块进行安全保护。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便携车,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便携车,包括便携车本体以及安全保护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见图9所示,该便携车本体包括:车把161、前叉162、后叉163、踏板167、前轮164和后轮165,前轮164转动连接于前叉162,前叉162的一端通过安全保护结构10与车把161的中部连接,前叉162的另一端通过斜杆166与踏板167的一端连接,踏板167的另一端与后叉163连接,后叉163与后轮165转动连接。

具体的,该实施例提供的便携车,通过在车把161和前叉162之间连接有安全保护结构10,且安全保护结构10包括第一连接体11、第二连接体12和安全保护模块13,当第二连接体12与设置在第一连接体11内部的安全保护模块13接触连接后,保证了用户在打开电源开关后,能够通过数字电路板生成控制信号以控制便携车各部件正常配合使用,从而使得用户能够握住车把161通过前轮164与后轮165配合实现安全骑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用户使用安全性。

进一步地,由于第一连接体包括立杆和支座,且支座包括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第一支座上设置有卡钩,第二支座上设置有与卡钩相互配合的卡扣,且第二连接体12包括扳手,能够使得当用户骑行完毕后,可以将扳手与安全保护模块13断开接触,并且通过转轴转动使得第一支座上的卡钩与第二支座上的卡扣松开,进而使得立杆向踏板167所在的一侧倾斜,从而实现便携车的折叠收纳。

另外,除上述便捷车,上述安全保护结构还可以应用于其他安全保护产品,例如需要安全保护的代步工具或者需要安全保护的医疗器械灯,包含上述安全保护结构的安全保护产品在进行使用时,通过安全保护模块与第二连接件接触连接以进行安全保护,有效提高安全保护产品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中“上方”、“左侧”、“右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