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扶手平衡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39738发布日期:2021-06-18 20:35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扶手平衡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代步工具或玩具,具体的是一种双扶手平衡车。



背景技术:

电动平衡车目前在我国不断的改进与更新形成了代步工具与玩具,现有平衡车主要有一个扶手或没有扶手的两种平衡车较多,其在使用中安全与舒适性还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在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扶手平衡车,使双扶手设置车体内部或外部来控制平衡车,来提高行车安全与舒适性及防水性。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用性。

为了解决上述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一种双扶手平衡车;包括,左壳、右壳,并相对设置;左壳与右壳处于车体两侧上部与两个电机的周围;左扶手与左转动机构相连、左转动机构设置在左壳与车体左侧相连并形成左侧左壳的空间,右扶手与右转动机构相连、右转动机构设置在右壳并与车体左侧相连并形成右侧右壳的空间;以及左壳,右壳配合车体安装两个电力驱动系统;车体的两侧的电机分别连接电动驱动系统并分别相连左转动机构、右转动机构,左扶手、右扶手分别前推后拉控制左转动机构、右转动机构相接触两个电动驱动系统驱动两个电机,从而来改变电机的方位,左壳、右壳直接或间接的与车体固定。

一种双扶手平衡车;包括,盖体与车体内部两侧前端之间设置左转动机构、右转动机构、电力驱动系统并与车体的两侧电机分别连接,电动驱动系统并分别相连右转动机构、左转动机构接触电动驱动系统驱动电机,驾驶员使用左扶手、右扶手前推后拉控制左转动机构与右转动机构、从而来改变两个电机的方位。

所述左扶手与右扶手并有限限位转动,以转动机构设置为中心,以扶手垂直0度为准,左扶手前推60度内、左扶手后拉60度范围内,

所述左转动机构与右转动机构直接或间接固定连接,并使左扶手、右扶手相对摆动。

所述左扶手、右扶手均一节或多节组成,可伸缩、装卸、调解设置。

所述车体之间脚踏板与两个电机侧之间为脚踏区。

所述的电源设置与车体内部与脚踏板之间或左壳、右壳内至少一个位置

所述电力驱动系统设置于车体内与脚踏板之间或车体两侧左壳、右壳壳内至少一个位置。

所述车体处于左扶手、左转动机构、左电机一侧和右扶手、右转动机构、右电机一侧之间并相连。

所述为了左扶手、右扶手可以反方同步,左扶手与右扶手之间设置有连接杆。

附图说明:

图1示意图

图2示意图

图中:

1车体、2左扶手、3右扶手、4左壳、5右壳、6电动驱动系统、7电机、8体盖、9左转动机构、10右转动机构、11电源、12脚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1-2示意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为了解决上述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双扶手平衡车;包括,4左壳、5右壳,并相对设置;4左壳与5右壳处于1车体两侧上部与两个7电机的周围;2左扶手与9左转动机构相连、9左转动机构设置在4左壳与1车体左侧相连并形成左侧4左壳的空间,3右扶手与10右转动机构相连、10右转动机构设置在5右壳并与1车体左侧相连并形成右侧5右壳的空间;以及4左壳,5右壳配合1车体安装两个6电力驱动系统;1车体的两侧的7电机分别连接6电动驱动系统并分别相连9左转动机构、10右转动机构,驾驶员使用2左扶手、3右扶手分别前推后拉控制9左转动机构、10右转动机构相接触两个6电动驱动系统驱动两个7电机,从而来改变7电机的方位,4左壳、5右壳直接或间接的与1车体固定。

一种双扶手平衡车;包括,8盖体与1车体内部两侧前端之间设置9左转动机构、10右转动机构、6电力驱动系统并与1车体的两侧7电机分别连接,6电动驱动系统并分别相连10右转动机构、9左转动机构接触6电动驱动系统驱动电机,驾驶员使用2左扶手、3右扶手前推后拉控制9左转动机构与10右转动机构、从而来改变两个7电机的方位。

所述2左扶手与3右扶手并有限限位转动,以9、10转动机构设置为中心,以4、5扶手垂直0度为准,2左扶手前推60度内、3左扶手后拉60度范围内,

所述9左转动机构与10右转动机构直接或间接与1车体固定连接,并使3左扶手、4右扶手相对摆动。

所述6电力驱动系统设置于1车体内与12脚踏区之间或1车体两侧4左壳、5右壳壳内至少一个位置。

所述11电源设置与1车体内部与脚踏板之间或4左壳、5右壳内至少一个位置。

所述6电力驱动系统开关设置于12脚踏区或2左扶手、3右扶手至少一个位置。

所述2左扶手、3右扶手均一节或多节组成,可伸缩、装卸、调解设置。

所述1车体之间12脚踏板与两个7电机侧之间为脚踏区。

所述车体处于2左扶手、9左转动机构、左侧7电机一侧和3右扶手、10右转动机构、右侧7电机一侧之间并相连;

所述为了2左扶手、3右扶手可以反方同步,2左扶手与3右扶手之间设置有连接杆;

以上是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以上附图是描述性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与熟知此技术者来说,这些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权当认为是本说明记载的范围,以权利要求书所要求保护范围为准,在不脱离本发明前提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双扶手平衡车;包括,左壳、右壳,并相对设置;左壳与右壳处于车体两侧上部与两个电机的周围;左扶手与左转动机构相连、左转动机构设置在左壳与车体左侧相连并形成左侧左壳的空间,右扶手与右转动机构相连、右转动机构设置在右壳并与车体左侧相连并形成右侧右壳的空间;以及左壳,右壳配合车体安装两个电力驱动系统;车体的两侧的电机分别连接电动驱动系统并分别相连左转动机构、右转动机构,左扶手、右扶手分别前推后拉控制左转动机构、右转动机构相接触两个电动驱动系统驱动两个电机,从而来改变电机的方位,左壳、右壳直接或间接的与车体固定。

2.一种双扶手平衡车;包括,盖体与车体内部两侧前端之间设置左转动机构、右转动机构、电力驱动系统并与车体的两侧电机分别连接,电动驱动系统并分别相连右转动机构、左转动机构接触电动驱动系统驱动电机,驾驶员使用左扶手、右扶手前推后拉控制左转动机构与右转动机构、从而来改变两个电机的方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扶手与右扶手并有限位转动,以转动机构设置为中心,以扶手垂直0度为准,左扶手前推60度内、左扶手后拉60度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转动机构与右转动机构直接或间接固定连接,并使左扶手、右扶手相对摆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驱动系统设置于车体内与脚踏板之间或车体两侧左壳、右壳壳内至少一个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设置与车体内部与脚踏板之间或左壳、右壳内至少一个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扶手、右扶手均一节或多节伸缩、装卸、调解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转动机构与右转动机构直接或间接与左扶手、右扶手与车体固定连接,并使左扶手、右扶手相对摆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之间脚踏板与两个电机侧之间为脚踏区。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扶手平衡车;包括,左壳、右壳,并相对设置;左壳与右壳处于车体两侧上部与两个电机的周围;左扶手与左转动机构相连、左转动机构设置在左壳与车体左侧相连并形成左侧左壳的空间,右扶手与右转动机构相连、右转动机构设置在右壳并与车体左侧相连并形成右侧右壳的空间;以及左壳,右壳配合车体安装两个电力驱动系统;本发明使双扶手设置车体内部或外部来控制平衡车,来提高行车安全与舒适性及防水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婷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永康市精拼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23
技术公布日:2021.06.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