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45995发布日期:2022-03-20 02:43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2.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是用于对汽车转向进行控制的设备,一般的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都是通过其内部设置的电路控制板进行控制,并且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因此需要及时进行散发以保证控制器的正常使用,然而现有的控制器散热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依旧存在以下缺点:
3.1.传统的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其散热性能较差,由于电路控制板在安装之后,控制器内部基本上为密封状态,因此很难实现控制器内部热量的排出,容易造成电路控制板的短路;
4.2.并且传统的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大多是通过盒体与盒盖的结构将电路控制板进行固定安装,而盒体与盒盖之间通过螺栓或者卡合的方式进行连接,不仅连接方式不够快捷,还容易造成后续使用时的晃动,影响控制器内部电路板的稳定。
5.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控制器散热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散热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很难实现控制器内部热量的排出,容易造成电路控制板的短路,不仅连接方式不够快捷,还容易造成后续使用时的晃动,影响控制器内部电路板的稳定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散热结构,设置有底座板,所述底座板的上端面卡合安装有防护罩,且防护罩的顶部固定有散热片;
8.电路控制板,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护罩的内部;
9.包括:
10.导热杆,固定在所述电路控制板的边缘处,所述导热杆底部的底座板上开设有导热槽;
11.安装槽,开设在所述防护罩底部的底座板上,所述安装槽的内底面粘贴有第一气囊,且安装槽的侧壁设置有第二气囊;
12.调节杆,活动设置在所述底座板的侧面,所述调节杆的外侧缠绕有牵引绳,且牵引绳的端头处和活动杆固定连接,并且活动杆的外侧缠绕有复位弹簧。
13.优选的,所述导热杆为铜材质,且导热杆为倒钩状,并且导热杆和导热槽之间留有空隙,以便导热杆将电路控制板产生的热量导出,并且传递至导热槽内。
14.优选的,所述导热槽边侧的底座板上预留有散热孔,且散热孔为等间距设置,并且导热槽的内壁粘贴有隔热垫,这样进入导热槽内的热量能够通过散热孔排出,而导热杆与
隔热垫的接触既能够保持稳定性,又能够减少热量传导至底座板内。
15.优选的,所述第一气囊下方的底座板内开设有第一通道,且第一通道的边侧设置有第二通道,当第一气囊受到挤压后,其内部的空气能够进入第一通道,并传递至第二通道内。
16.优选的,所述第一气囊通过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与第二气囊相互连通,且第二气囊在安装槽的内部两侧均有设置,第二通道内的空气能够进入第二气囊内,并带动第二气囊呈膨胀状态,实现对防护罩与安装槽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保证防护罩安装后其内部的密封性。
17.优选的,所述调节杆上缠绕有2根牵引绳,且2根牵引绳缠绕方向相反,并且牵引绳和底座板为滑动连接,通过转动调节杆能够同时对2根牵引绳进行收卷操作,并拉动活动杆在底座板内滑动。
18.优选的,所述活动杆和底座板组成滑动结构,且活动杆远离牵引绳的一端穿过防护罩延伸至导热槽的内部,并且活动杆的端头处和隔热垫相接触,活动杆运动后能够与安装槽分离,这样方便对防护罩的安装,再通过复位弹簧的回弹性,能够带动活动杆插入防护罩内进行锁定。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散热结构,既能够实现防护罩与底座板之间的稳定安装,又方便防护罩内部热量的排出,在保证了控制器结构稳定的同时,又能够提升其使用寿命,具体内容如下:
20.1.通过转动调节杆能够实现对2根牵引绳的收卷,这样能够拉动活动杆在底座板内滑动,并与安装槽分离,这样方便对防护罩的安装,然后松开对调节杆的转动后,通过复位弹簧的回弹性,能够带动活动杆穿过防护罩内对其进行锁定,保证安装之后的稳定性;
21.2.当防护罩安装之后能够对第一气囊进行挤压,这样第一气囊内的空气就能够通过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进入第二气囊内,让第二气囊呈膨胀状态,起到对防护罩与安装槽的缝隙处密封的作用;
22.3.控制器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通过导热杆传递出,并且能够通过散热孔排出,而导热杆的侧面通过与隔热垫的接触,既能够保持稳定,又能够减少将热量传递给底座板。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剖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气囊正剖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牵引绳缠绕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导热杆和底座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底座板;2、防护罩;3、散热片;4、电路控制板;5、导热杆;6、导热槽;7、散热孔;8、隔热垫;9、安装槽;10、第一气囊;11、第一通道;12、第二通道;13、第二气囊;14、调节杆;15、牵引绳;16、活动杆;17、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散热结构,设置有底座板1,底座板1的上端面卡合安装有防护罩2,且防护罩2的顶部固定有散热片3;电路控制板4,固定安装在防护罩2的内部;
31.包括:导热杆5,固定在电路控制板4的边缘处,导热杆5底部的底座板1上开设有导热槽6;安装槽9,开设在防护罩2底部的底座板1上,安装槽9的内底面粘贴有第一气囊10,且安装槽9的侧壁设置有第二气囊13;调节杆14,活动设置在底座板1的侧面,调节杆14的外侧缠绕有牵引绳15,且牵引绳15的端头处和活动杆16固定连接,并且活动杆16的外侧缠绕有复位弹簧17。
32.如图1和图5所示,导热杆5为铜材质,且导热杆5为倒钩状,并且导热杆5和导热槽6之间留有空隙,电路控制板4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热量,而热量能够通过导热杆5传递出,并且热量能够顺着导热杆5流向其底部的导热槽6内;导热槽6边侧的底座板1上预留有散热孔7,且散热孔7为等间距设置,并且导热槽6的内壁粘贴有隔热垫8,最后导热槽6内的热量可通过散热孔7排出,防护罩2安装后的导热杆5能够伸入导热槽6内,并且活动杆16处于锁定状态,这样活动杆16就能够推动隔热垫8与导热杆5接触,既能够保证导热杆5的稳定性,防止控制器在使用时造成导热杆5晃动的现象,又能够减少导热杆5上的热量传递给底座板1;
33.如图1-2所示,第一气囊10下方的底座板1内开设有第一通道11,且第一通道11的边侧设置有第二通道12,将防护罩2卡合安装在底座板1上的安装槽9内,当防护罩2的底部与第一气囊10接触后,能够对其进行挤压进而带动气体进入第一通道11内;第一气囊10通过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2与第二气囊13相互连通,且第二气囊13在安装槽9的内部两侧均有设置,第一通道11内的气体可通过第二通道12进入第二气囊13内,并让第二气囊13呈膨胀状态,这样第二气囊13能够对防护罩2与安装槽9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保证防护罩2安装之后其内部的密封性;
34.如图1和图3-4所示,调节杆14上缠绕有2根牵引绳15,且2根牵引绳15缠绕方向相反,并且牵引绳15和底座板1为滑动连接,在对防护罩2安装之前,可通过转动调节杆14同时对2根牵引绳15进行收卷,这样能够拉动活动杆16在底座板1上滑动,并带动活动杆16与安装槽9分离,这样方便对防护罩2进行安装;活动杆16和底座板1组成滑动结构,且活动杆16远离牵引绳15的一端穿过防护罩2延伸至导热槽6的内部,并且活动杆16的端头处和隔热垫8相接触,安装之后松开对调节杆14的转动,这样通过复位弹簧17的回弹性,能够带动收卷在调节杆14上的牵引绳15放松,并带动活动杆16穿过防护罩2的底部对其进行锁定,保证安装后的稳定性,而锁定后的活动杆16能够与隔热垫8相接触。
35.工作原理:如图1-5所示,通过转动调节杆14实现对牵引绳15的收卷,以便将防护罩2卡合安装在底座板1上的安装槽9内,然后当防护罩2的底部与第一气囊10接触时,能够将第一气囊10内的空气挤压至第二气囊13内,这样膨胀的第二气囊13能够对防护罩2与安
装槽9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保证安装的密封性,然后松开对调节杆14的转动后,能够带动活动杆16对防护罩2进行锁定,最后电路控制板4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导热杆5传递出。
36.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