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用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3181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两用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单人踏动使用和双人踏动使用的自行车,特别是一种不改变传统单人踏动自行车的主体结构的两用自行车,该车可以作单人踏动使用和双人踏动使用。
现有的传统单人踏动自行车只限于单人踏动使用;固定型双人踏动自行车也只适合双人踏动使用;伸缩型两用自行车,虽然可作单人踏动使用和双人踏动使用和有较大的负载能力。但是,在单人踏动和双人踏动交换使用时需要变换车身。且在双人踏动使用时车身较长。另外,一种虽然不用变动车身就可作单人踏动或双人踏动使用车身较短的自行车,但是,在双人踏动使用时,后踏动者的重心较高,因后踏动轴高于后轮,后传动牙轮通过链条传动到后轮,后鞍座需要较高的设置。所以,自行车在行进中的稳定性差,速度不能提高。而且,自行车的实际体积并没有减少,只不过向上伸延变化。
鉴于这些情况,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可以作单人踏动使用和双人踏动使用的两用自行车。它是一种与传统单人踏动的自行车主体构造相比没有较大的差异,车身总长度的相比只长少许的两用自行车,在不需要变动车身的情况下,就能达到单人踏动使用和双人踏动使用目的。且在双人踏动使用时前,后踏动者可以进行异步传动。
本发明的任务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完成①改进现有的单人踏动自行车的后轴筒的结构。在不改变原后轴筒的单人踏动传动作用的基础上,增加后轴筒的双人踏动传动作用。
②改进后轴,增加后轴的另一作用,作后脚踏轴使用,后踏动者通过后脚轴上的第二级飞轮的内单向直接传动于后轴筒。(本发明的后踏动者通过后脚踏轴对后轴筒的单向传动有直接传动式和间接传动式)。
③在车后架横梁增设后鞍座和活动把手。(活动把手打开作后踏动者把手,收折作载物架使用)。
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



图1是本发明两用自行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两用自行车后轴筒和后脚踏轴的结构图。
图3是两用自行车单人踏动使用时车后架的侧视图。
图4是两用自行车单人踏动使用时车后架的附视图。
图5是两用自行车双人踏动使用时车后架的侧视图。
图6是两用自行车双人踏动使用车后架的附视图。
参照图2。(1)为第一级飞轮(前踏动者通过链条传动(1)飞轮)。(1)飞轮转动后通过(14)联接件外单向传动于(2)后轴筒,轴承(3)(4)支承着(2)后轴筒转动,而(5)后轴(后脚踏轴)可以不转动。这过程为前踏动者对后轴筒的外单向传动过程。当(5)后轴(后脚踏轴)受(11)、(12)后左右曲柄传动后。通过联接件(13)(15)和第二级飞轮(6)进行内单向传动于(2)后轴筒。而第一级飞轮壳可以不转动(即前踏动者可以不踏动)。鉴于以上情况。前踏动者和后踏动者都因各级飞轮的单向传动的特性彼此可以不受牵制地传动于(2)后轴筒,这就能达到前、后踏动者异步单向传动于(2)后轴筒或前、后踏动者单独进行单向传动于(2)后轴筒的目的。轴承(7)(8)支承(5)后轴(后脚踏轴)转动,联接件(10)作连接车架用。
参照图3和图4,两用自行车在单人踏动使用时,将(1)活动把手连接在(4)连接扣上,使(2)车后载物架紧贴在(7)车后架横梁上,这样就能保持传统单人踏动自行车后架的载物作用。(6)为前鞍座,(5)为后鞍座,(3)为活动定位板。
参照图5和图6,两用自行车在双人踏动使用时,先把连接扣(4)拆开,把(1)活动把手和(2)载物架向上拉开,再用(3)活动定位板固定,这样就可以使后踏动者踏动时有固定的把手,并减少了后踏动者在踏动时两腿之间的距离,在双人踏动使用时需要载物时,可将物品放置车头前的铁线蓝里。(5)为后鞍座,(6)为前鞍座,(7)为车后架横梁。
权利要求
1.一种改进的多用自行车,本发明的特征是后轴筒设有两级异步传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规定的后轴筒的两级异步传动装置,其特征是后轴可作后脚踏轴用。
3.根据权利要求1规定的后轴筒的两级异步传动装置,其特征是后脚踏轴与后轴筒同心。
4.根据权利要求1规定的后轴筒的两级异步传动装置,其特征是,后轴筒只受于后脚踏轴按作用力的方向传动。
5.根据权利要求1规定的多用自行车,其特征是车后架设有活动把手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规定的活动把手装置,其特征是活动把手折叠后构成载物架。
7.根据权利要求1规定的多用自行车,其特征是车后架设有鞍座。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多用自行车,主要通过改进后轴筒和后轴的结构完成的,其具有车身短、轻便和使用方便。(单人踏动和双人踏动使用都不须变动车身,前、后踏动者可以异步单向传动于后轮)。
文档编号B62K3/00GK1035643SQ8810132
公开日1989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1988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1988年3月12日
发明者李盛 申请人:李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