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复蹬踏驱动的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6429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往复蹬踏驱动的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由人力蹬踏驱动的三轮车。
传统人力三轮车的驱动都是通过用双腿作交替循环的圆周运动式蹬踏动作而完成的。这种圆周运动的问题是在每一蹬踏周期过程中都有两个作用力的死点位置存在。作为改进方案,中国专利87206557U曾介绍了一种用双腿同时往复蹬踏式的三轮车,但其驱动力在传递过程中的损失较大,且长时间的双腿同时蹬踏动作也容易使人产生不适。另一方面,在转弯行驶时,由于两后轮的实际转弯半径总是不同的,因而转弯时两后轮的转速不同。为此传统三轮车都是采取单侧后轮驱动的方式,另一侧的后轮空套于后轴上,以保证急转弯时两后轮间较大转速差的需要。这种单侧后轮驱动的方式既给骑行时带来某些不便,也使爬坡或重载时感到费力。另外,如能使三轮车实现变速,也可以使其在适应各种骑行环境上能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虽然中国专利86207965U中介绍了一种三轮车的变速机构,但结构较复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双腿作往复蹬踏式驱动的人力三轮车,并以此为基础能进一步实现用双后轮驱动和/或进行变速的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人力三轮车中,左右两个脚踏板是分设于左右两个中部带有转折角的折角曲柄机构的前支上,此曲柄机构中部的转折角处即为其转轴位置所在。该曲柄机构的后支则分别与开放性的传动链条的两个端头联接。这里所说的这种以转轴处为前后支分界点的折角曲柄机构可以为前后支间具有一定夹角的双向曲线式的曲柄形式,也可以是脚踏板和传动链条联接点分处于可绕转轴转动的旋转平面上不同径向位置的转盘结构形式,或是其它适用的结构形式。传动链条经过中间的转向结构,如齿轮、槽轮或其它适用的结构,使其能分别与左右两侧的链轮相配合,通过链轮带动棘轮以及与棘轮相配合并联接有后车轮的传动轴即可将驱动力传递至后车轮而驱动车前进。当只有一侧的后轮由传动轴主动驱动时即为传统的单后轮驱动方式;若两个后轮同时被传动轴主动驱动时则为双后轮驱动方式。采用双后轮驱动方式将会使骑行更方便省力。当采用双后轮驱动时,至少应有一个后轮与由棘轮带动的传动轴间是以可以使其脱离配合状态的配合机构相配合,如采用常用的带有分离套的花键配合机构等,以保证转弯时两后轮间不同转速的需要。
由此不难理解,当蹬踏一侧的脚踏板而使该侧的传动链条前行时,一方面通过该侧链轮、棘轮等机构驱动后车轮转动前进,另一方面同时也带动了另一侧的传动链条反向后行,从而使该侧的脚踏板被动回复到了初始状态的位置上,以便下次蹬踏。如此便达到了用双腿交替往复式蹬踏驱动的目的。
采取上述结构形式的另一显著特点是实现变速行驶十分方便。因为只需调整和改变传动链条端头在折角曲柄机构后支上的联接位置与该曲柄机构转轴之间的距离,即可通过改变每次蹬踏动作使链条前进行程的长短而达到变速的目的。例如联接位置距转轴近,则链条的行程短,行驶速度较低;反之则链条的行程长,行驶速度较高。使传动链条端头在该曲柄机构后支上的联接位置实现可移动调节在实际上是并不困难的。
以下将通过附图所示的一个实例具体介绍本实用新型的三轮车。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仅限于下述的实例。


图1本实用新型三轮车传动机构俯视图图2
图1的A-A视图图3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由图可见,本实用新型三轮车的中轴位置上左右各设有一个以中部折角处为转轴及前后支分界点的折角曲柄,其前支5与后7之间夹角约为90°。前支5的端部安装有脚踏板1,蹬踏脚踏板时,通过前支5可使后支7绕曲柄转轴同步向前转动,其可转动的始末两位置间的夹角约为70°。两侧的曲柄后支7上均沿其长度设置有若干用于变速的定位凹槽,与其相配合的是一个可沿该后支7的长度方向调节移动并可在其内部弹性件作用下在任一选定的定位凹槽上锁定的变速滑块4。左右两滑块4分别经拉杆6与传动链条11的两端头联接。传动链条11的中段为一段钢绳段10,与之相配合的是一个水平设置的滑轮9。后轴上与两侧曲柄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设有左右两个链轮19。与左侧曲柄后支联接的传动链条先与左侧链轮配合后,经滑轮9转回后轴再以同样方式与右侧链轮配合后才联接到右侧曲柄的后支上。与两链轮19相配合的左右两棘轮20将带动传动主轴12旋转。此处的链轮与棘轮可以采用同时具备其二者功能的超越离合器,如自行车上的“飞轮”代替。分别与两后车轮相联接的左右两半轴13再与传动主轴12配合后,即可将前进驱动力传递至两后轮上。联接有车轮的两个半轴13中有一个与传动主轴12之间是用带有分离套的花键14相配合的。转弯时如需要则可通过手动拨叉机构8使花键14将该半轴与传动轴解除配合,放松拨叉机构8后,花键14上的复位弹簧16可使该半轴重新与传动轴相配合。
使用时,如向前蹬踏左侧脚踏板,则同步转动的左曲柄后支将拉动链条前行,通过链轮、棘轮和传动轴驱动后轮旋转前进的同时,自然也就将右侧的传动链条拉动后行,从而带动右侧的曲柄后转,使右侧的脚踏板回复到初始位置上,以便右脚蹬踏。右脚蹬踏后,在驱动车前进的同时,左侧脚踏板又以同样的方式回复到了初始位置。
如欲变速,将变速手柄2上拉或下压同时调节改变两侧的变速滑块4处于曲柄后支7上不同的定位凹槽位置时,则每次蹬踏时拉动传动链条前行的行程距离即可发生变化,便可实现变速行驶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传动机构中带有脚踏板(1)、与可驱动后车轮的传动主轴(12)相联接的棘轮(20)及可与之配合的传动链条(11)的人力三轮车,其特征在于左右两侧的脚踏板(1)分别设于以中部折角处为转轴的左右两个折角曲柄机构的前支(5)上,两折角曲柄机构的后支(7)分别与开放式传动链条(11)的两端联接,该链条经中部的转向结构(9)分别同与左右两折角曲柄机构相对应并且与棘轮(20)相配合的左右两链轮(19)作联接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棘轮(20)联接在可同时驱动两侧后车轮的传动主轴(12)上,且该传动主轴(12)至少与一侧的后车轮间应以可使其脱离配合状态的联接机构(14)进行联接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传动链条(11)的端头通过联接件(4)与折角曲柄机构的后支(7)相联接,且联接件(4)在该后支(7)上与所在的折角曲柄机构的转轴间的距离为可调节的活动联接方式。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与传动链条(11)中部相配合的转向结构(9)为槽轮机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传动链条(11)中部与转向结构(9)相配合的一段为钢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由双腿往复蹬踏而驱动的人力三轮车。蹬踏用的左右两脚踏板分设于以中间折角处为转轴的左右两折角曲柄机构的前支上,该曲柄机构的后支分别与传动链条的两端头联接,传动链条中部经转向结构分别同时与左右两链轮配合,再通过左右两棘轮及传动主轴带动与其配合的车轮旋转。改变传动链条端头在该曲柄机构后支上的联接点与转轴间的距离即可方便地实现变速行驶的目的。
文档编号B62M1/24GK2098453SQ91214169
公开日1992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1991年2月11日 优先权日1991年2月11日
发明者罗显均 申请人:罗显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