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车骨架的肘关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4499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婴儿车骨架的肘关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可设在婴儿车骨架上适当位置的肘关节,尤指一种藉卡接部位形状的改变,来增进调整方便性的婴儿车骨架的肘关节。
传统婴儿车为了增进使用方便性,有的会在骨架上适当位置设置肘关节,以方便骨架各部位调整适当的角度,例如有的婴儿车会在手推杆上设置肘关节,以方便调整手握部位的高度和角度,有的是在胸框和街接的连杆间设置肘关节,使胸框的角度得以调整,惟传统婴儿车的肘关节无论是向上或向下调整角度,都必须按押位在肘关节外侧的按纽,在调整上较为不便,因为有些肘关节设置的位置并不需要在调整后,往上或往下都具有定位卡掣的功能。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只具有单向定位卡掣功能,而在调整上更为方便的婴儿车骨架的肘关节。
本实用新型的肘关节是街接在婴儿车骨架的连杆和框杆间,以改变连杆和枢杆间的相结位置,上述肘关节是利用轴杆将固定座和摆动座结合,在对接的两座体间组装弹簧和卡座,其中卡座受一个按纽控制,可以固定座和摆动座上设置的凹槽和卡槽间移位,并使卡座与摆动座间脱离卡掣,在对接凹槽和卡槽周缘分别环设数个卡凹部和嵌卡部,供卡座外周缘设置的卡齿卡接;其特征是卡座上每一卡齿都具有一个直向卡抵面和一靠向摆动座的推拔面,而摆动座的嵌卡部上设有和卡抵面直向抵接的卡掣面,以及一个和推拔面斜向贴靠的斜面;当旋动摆动座时,可藉斜面顶推推拔面来迫使卡座克服弹簧的弹力靠向固定座的凹槽,使卡座上的卡齿和摆动座的嵌卡部间脱离卡掣,使肘关节在调整此方向的角度时不必按压按纽;而藉直向靠接的卡抵面和卡掣面的设计,可产生单向卡掣定位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婴儿车骨架的肘关节,此肘关节对应组装在骨架的连杆和枢杆间,此肘关节包括一固定座,和枢杆连接,座体上形成一具有开口的凹槽,在凹槽周缘环设数个卡凹部,一摆动座,和连杆连接,座体上具有一开口朝向固定座的卡槽,此卡槽上具有底壁,在底壁周缘为环壁,环壁上并高能数个内凹的嵌卡部,一弹簧,组装在对接的凹槽和卡槽内,一卡座,组装在对接在凹槽和卡槽内,并受弹簧顶撑恒往卡槽一端移位,其座体上具有一环可卡嵌在对接的卡凹部和嵌卡部间的卡齿,一轴杆,贯穿固定座、摆动座、弹簧和卡座,而将前述构件枢设一起,一按纽,组装在摆动座上,并可因内压将卡座推向凹槽,使卡座上的卡齿和摆动座上的嵌卡部脱离卡掣,其特征是摆动座的嵌卡部上具有一和底壁垂直的卡掣面,以及一由外往底,壁逐渐倾斜面,而卡座的卡齿上具有一和卡掣面直向抵接的卡抵面,以及一和斜面相贴靠的推拔面,当旋动摆动座时,可藉斜面顶推推拔面,迫使卡座克服弹簧的弹力靠向固定座的凹槽,令卡座上的卡齿和摆动座的嵌卡部间脱离卡掣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在于提供以下附加特征所述婴儿车骨架的肘关节,其中卡座的卡齿为三角形,其上具有两个一端交集的卡抵面,而推拔面设在一卡抵面上靠向摆动座一侧。
所述婴儿车骨架的肘关节,其中固定座上具有供轴杆穿设的轴孔,在轴孔周缘向摆动座一端突出可供弹簧和卡座套设的定位住。
所述婴儿车骨架的肘关节,其中固定座的卡凹部是倒V字形。
所述婴儿车骨架的肘关节,其中摆动座的嵌卡部是倒V字形。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优点和积极效果非常明显,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在对应的卡座和摆动座上设置垂直贴靠的卡掣面和卡抵面,可确保肘关节具有单向卡掣、定位的效果,两者所设置的推拔面和斜面,可使肘关节在调整另一方向的角度时无需按压按纽,上述设计于使用时只需单向卡掣定位的婴儿车骨架上的手推杆和脚框而言,确实具有调整方便的功效;前述设计对于收合时必须同时上扳脚框的婴儿车,也可增加其收合的方便性。因此,本实用新型前述构造不仅新颖,更具有调整方便的功效。
下面,参照队图通过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婴儿车骨架的肘关节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位在婴儿车骨架上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摆动座和卡座间的卡接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部份的调整示意图。
参阅
图1,本实施例的肘关节3是组装在婴儿车骨架7的适当位置,上述骨架7具有主框71,在主框71底端组装数个车轮72,主框71中央部位具有两支平行的第一枢杆711,在两第一枢杆711前方组装一个脚框73,此脚框73上具有U形的第一连杆731,第一连杆731两侧端分别藉一个肘关节3与一支同侧的第一枢杆711枢接,在主框71上方并组装有手推杆74,此手推杆74包含两对应平行的第二枢杆741和一支供手部握持的第一连杆742,在第二连杆742两侧端同样分别藉一个肘关节3和一支同侧的第二枢杆741枢接。
配合图2、3,本实施例的肘关节3包括一固定座31、一摆动座4、一弹簧32、一卡座5、一轴杆33及一按纽34;其中固定座31,为圆信状体,中央具有一轴孔311,以及一个径设置且可供第一枢杆711插设的插孔312,在座体上具有凹槽313,此凹槽313上具有开口319,于凹槽313周缘环壁上环设数个倒V形的卡凹部314,每一卡凹部314具有两个垂直面315,上述垂直面315和凹槽313的底壁317相垂直,位在轴孔311周缘并突出一个圆形定位住316。
摆动座4,其是在座体上延伸一个可和第一连杆731固定的接合部41,接合部41顶端向外延伸直立的卡接块42,在卡接块42上凹设一个和凹槽313对接的卡槽421,卡槽421上具有朝向凹313的开口429,以及一个平坦的底壁420,底壁420上并开设和轴孔311对应的另一轴孔422,以及环设在轴孔422周缘的数卡孔423,位在底壁420周缘再形成圆形的环壁424,环襞4上依序排设数个以轴孔422为中心的倒V形嵌卡部43。
弹簧32,组装在对接的凹槽313和卡槽421内。
卡座5,其座体的厚度大一槽421的深度,但不大于凹槽313的深度,在座体中央设有供定位柱316穿出的对接孔51,以及和对接孔51轴线垂直的平面52,座体周缘更环设数个三角形的卡齿53。
轴杆33,穿经轴孔311、422、弹簧32,并将前述构件结合。
按纽34,组装在摆动座4外侧面,其上设有数个可卡接在摆动座4之卡孔423的钩部341,上述钩部341末端抵接在卡座5的平面52上,而能够直线位移,但无法和摆动座4脱离。
配合图2、4,本实施例的特征是摆动座4的每一嵌卡部43均具有一和底壁420垂直的卡掣面431,以及一个由外往底壁420内逐渐倾斜的斜面432,前述斜面432和卡掣面431汇集在一尖部433上;而卡座5的卡齿53上具有和平面52垂直的第一、二卡抵面530、531,在第一卡抵面530上靠向摆动座4一侧并斜切一个推拔面532,其中,第二卡抵面531和摆动座4上的卡掣面431相互抵接,并同时垂直底壁420,而推拔面532和斜面432呈现倾斜贴靠。
参阅
图1、3,本实施例在正常状态下,受到弹筑32的顶撑,卡座5同时卡接凹槽313和卡槽421间,藉其卡接来定位摆动座4和固定座31间的结合角度。
配合图4、5,本实施例欲向上调整第一连杆731的角度时,也就是调整脚框73的角度,乃手扶第一连杆731并向上扳动,以图4所示状态,由于摆动座4上扳时是反时针旋转,而相卡接的卡座5和摆动座4的反时针方向是相贴靠的推拔面532和斜面432,因此,藉两者间倾斜靠接推移,可顶推卡座5克服弹簧32的弹力往固定座31一端移位,直到卡座5的卡齿53的摆动座4的嵌卡部43脱离卡掣时,就可将摆动座4和脚框73上扳一个角度,直到调整角度恰当为止;也就是说,本实施例在上扳脚框73的角度时,不必按压按纽34。
参阅图3、4,当本实施例要使脚框43下摆时,同时按压第一连杆731两侧的按纽34,并使卡座5克服弹簧32的弹力往固定座31移位,而和摆动座4脱离卡掣,如此,可顺利的调整脚框73下摆角度,直到角度恰当后再放松按纽34;前述实施例是以设在具架7右侧的肘关节3作说明,而设以内架7左侧肘关节3的构造和前述实施例相同,惟一差别是卡齿53与摆动座4的推拔面532和斜面432设置的位置,位在第二卡抵面531和卡掣面431的顺时针方向(以图4为准);至于组装在手推杆74上肘关开3’的构造也是相同于前述者,其设计上同样是下压时有卡掣定位,上扳时可随易调整。
权利要求1.一种婴儿车骨架的肘关节,此肘关节对应组装在骨架的连杆和枢杆间,此肘关节包括一固定座,和枢杆连接,座体上形成一具有开口的凹槽,在凹槽周缘环设数个卡凹部,一摆动座,和连杆连接,座体上具有一开口朝向固定座的卡槽,此卡槽上具有底壁,在底壁周缘为环壁,环壁上并设有数个内凹的嵌卡部,一弹簧,组装在对接的凹槽和卡槽内,一卡座,组装在对接在凹槽和卡槽内,并受弹簧顶撑恒往卡槽一端移位,其座体上具有一环可卡嵌在对接的卡凹部和嵌卡部间的卡齿,一轴杆,贯穿固定座、摆动座、弹簧和卡座,而将前述构件枢设一起,一按纽,组装在摆动座上,并可因内压将卡座推向凹槽,使卡座上的卡齿和摆动座上的嵌卡部脱离卡掣,其特征是摆动座的嵌卡部上具有一和底壁垂直的卡掣面,以及一由外往底壁逐渐倾斜面,而卡座的卡齿上具有一和卡掣面直向抵接的卡抵面,以及一和斜面相贴靠的推拔面,当旋动摆动座时,可藉斜面顶推推拔面,迫使卡座克服弹簧的弹力靠向固定座的凹槽,令卡座上的卡齿和摆动座的嵌卡部间脱离卡掣状态。
2.依权利要求1所述婴儿车骨架的肘关节,其特征在于其中卡座的卡齿为三角形,其上具有两个一端交集的卡抵面,而推拔面设在一卡抵面上靠向摆动座一侧。
3.依权利要求1所述婴儿车骨架的肘关节,其特征在于其中固定座上具有供轴杆穿设的轴孔,在轴孔周缘向摆动座一端突出可供弹簧和卡座套设的定位住。
4.依权利要求1所述婴儿车骨架的肘关节,其特征在于其中固定座的卡凹部是倒V字形。
5.依权利要求1所述婴儿车骨架的肘关节,其特征在于其中摆动座的嵌卡部是倒V字形。
专利摘要一种婴儿车骨架的肘关节,其包含对接的固定座和摆座,两座体分别和骨架的连杆、枢杆连接,其间组装有弹簧和恒往摆动座移位的卡座,上述卡座设有数卡齿,在固定和摆动座上环设舆卡齿卡接的卡凹部和嵌卡部,而嵌卡部上具有卡掣面和斜面,其中卡掣面和卡齿上设置的卡抵面垂直抵接,而斜面和卡座上的推拔面斜向贴靠;当摆动座被往推拔面一侧旋转,可因斜向贴靠而相对滑移,反之当摆动座往卡抵面一侧旋转,可产生卡掣定位效果。
文档编号B62B7/06GK2292724SQ9720214
公开日1998年9月30日 申请日期1997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1997年3月11日
发明者蓝贯仁 申请人:蓝贯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