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拖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5808阅读:6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拖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拖车,特别是涉及拆装更便利且快速收合的自行车拖车。
以往自行车拖车可作为休闲生活的一项娱乐,如


图1、2所示,该自行车拖车1主要包括一个底架11、一组支撑杆12、四支杆固定器13、一支拖杆14、两个轮体15、一个座垫16及一个遮阳篷17。
该底架11是一个矩形弯弧体,靠近两侧杆端各设有一支垂直杆111而形成一个置轮框112,该垂直杆111两端与底架11接合处凸设有一支短杆113,该垂直杆111与底架11的右侧杆间并设有一个插销座114,该插销座114并设有一支插销115配合一个弹性环勾116固定,该底架11两侧杆与垂直杆111中央部分向下各设有一个插放片117。
该支撑杆12大致为一个弧形杆体,是呈垂直方向立设在该短杆113顶部,在该两支撑杆12靠近末缘弯弧处设有一支水平杆121,该水平杆121前端与末端并各以一个旋钮122螺固。
配合图3所示,该支杆固定器13是由两个套管130枢接夹设一个弹簧131所构成,并以一个止动凸轮132固定,其一端套管130套置于该短杆113,另一端则套置在该支撑杆12前端与末端,该套管130是以硬质塑料材料制成,且由一个主构件133及一个副构件134结合构成,该主构件133一端为一个套筒135,另一端为一个环形凸齿槽136;该副构件134一端为套筒137,另一端则为一个环形凹齿槽138,该环形凸齿槽136与环形凹齿槽138夹设该弹簧131并相互咬合,再以一个锁接组件139穿经主、副构件133、134的穿孔1331、1341,并以一个螺帽1391锁固,该锁接组件139是由一支螺柱1392以一个铆钉1393铆接于该止动凸轮132上,先调整该主构件133与副构件134为平行状态,再螺紧该螺柱1392将止动凸轮132压下即可,如此套设在支杆固定器13顶部的支撑杆12就可以藉支杆固定器13的固定及松脱,而达到方便拆装的效用。
该拖杆14为一个呈L形的长杆,其末端枢设于该插销座114内,其前端则连结螺设一个连结座141,该连结座141是由一个连结架142及一个连结片143所组成。该拖杆14靠近前端处是以一个扭力弹簧144连结构成拖杆14,该扭力弹簧144两杆端并固接有一条防断保护绳145。
该两轮体15置于该置轮框112中,该插放片117则插设于轮体15的轴心两端,其轴心外侧并以一个快拆151旋固。
再如
图1所示,该座垫16设置在该底架11与垂直杆111围成的面积内,其前端部分向下凹设有一个脚踏部161,其靠近末端部分向上至该水平杆121延伸设有一个倚背垫162,该倚背垫162并设有两组安全带163。
该遮阳篷17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设置在该支撑杆12至垂直杆111之中,其上并设有一个透明胶质窗171,另一部分则从该底架11后杆端向上沿着支撑杆12的弧度至前杆端,其前端也设有一个通风网172及一个透明胶质层173。
组装时,如图2、3所示,先将该支杆固定器13一端各套置于该短杆113螺固,另一端套置于该支撑杆12前端与末端螺固,螺紧后压下该止动凸轮132使其固定,将该座垫16固设在底架11与垂直杆111所围成的面积内,将该遮阳篷17一部分固设在支撑杆12的内侧面,一部分则从该底座11的后杆端沿着支撑杆12至前杆端,其中,该水平杆121穿过遮阳篷17以旋钮122螺设于支撑杆12靠近末缘处(一方面也固定支撑该倚背垫162),接着将该轮体15置于置轮框112,使该插放片117插入轮体15的轴心两端,再旋紧快拆151,然后将枢接于征座114的拖杆14再配合该插销115及弹性环勾116固定,即完成组装。
虽然以往自行车拖车藉由支杆固定器13,可拆装支撑杆12,但是因为该支杆固定器13的结构比较复杂,当要收合支撑杆12时,而在拆卸水平杆121后,首先必须将螺接组件139松开止动凸轮132,使该支杆固定器13的主、副构件133、134上的环形凸齿槽136与环形凹齿槽138不再紧紧嵌固,且该环形凸齿槽136与环形凹齿槽138已形成松脱的状态下,才可将支撑杆12朝内侧收合,造成拆装速度慢的缺点,同时,为了使支杆固定器13套固在底架11上,则又必须在底架11上焊设短杆113,如此,制作步骤不但繁琐,且添制该支杆固定器13、短杆113,会增加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拆装更便利及快速收合的自行车拖车。
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拖车,是在一大致呈矩型的底架的垂直杆近四端处设有一套接部位,且形成一置轮框,该底架右侧角下方设有一组插销座,该插销座则连接一组拖杆供拉动拖车,在该置轮框内各枢结有一轮体,同侧的套接部位则向上衔设有一支撑杆,呈垂直方向立设在底架上方,两支撑杆近末缘弯弧处衔接有一水平杆,另外在底架与垂直杆围成的面积内则套设有一座垫,其特征在于该套接部位为一个大致呈倒U型的枢接座,其两侧壁各穿设有一个枢接孔,而该支撑杆前末端处各形成一金属管穿孔的构造,藉由多个枢接元件依续贯穿于套接部位的枢接孔及支撑杆的金属管穿孔并且加以锁固,以获得拆装更为便利且快速收合的功效。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拖车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是以往自行车拖车的组合立体图。
图2是以往自行车拖车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以往自行车拖车中支杆固定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特征部分组合剖面图。
图6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收合动作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8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部分组合剖面图。
为了方便说明,以下较佳实施例中,相同元件以相同标号表示。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自行车拖车,是在一个大致呈矩型的底架20的垂直杆21靠近四端处分别设有一个套接部位22,且两侧分别形成一个置轮框23,该底架20右侧角下方设有一组插销座24,该插销座24则连接一组大致呈L型的拖杆30,以供拉动自行车拖车。在该置轮框23内各枢结有一个轮体40,而该同侧的套接部位22则向上衔设有一个支撑杆50,该两支撑杆50是呈垂直方向立设在底架20上方,且靠近末缘弯弧处衔接有一支水平杆51。另外在底架20与垂直杆21围成的面积内套设有一个座垫(图未示)。
配合图5所示,该套接部位22为一个大致呈倒U型的枢接座,其两侧壁各穿设有一个枢接孔221,而该支撑杆50前末各端处各形成有一个金属管穿孔52(此实施例可为铁、铝等材料制成),并藉由数个枢接元件53依续贯穿于套接部位22的枢接孔221及支撑杆50的金属管穿孔52而加以锁固。
本实施例特征部分的组装情形陈述于后。
配合图4、5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将支撑杆50各端的金属管穿孔52置放在底架20的套接部位22,再藉枢接元件53的一支螺栓531贯穿套接部位22的枢接孔221及支撑杆50的金属管穿孔52,之后将一个垫片532套设在螺栓531末端,再以一个螺帽533锁固在螺栓531末端,最后,利用数个旋钮511将水平杆51锁固在两支撑杆50之间,就完成支撑杆50与套接部位22的组装,且支撑杆50可稳固定位,而使该支撑杆50、水平杆51有足够的钢性撑立遮阳蓬(图未示,与以往相同)。
配合图5、6所示,当欲收合支撑架50时,与以往相同,是在拆卸水平杆51之后,以手将支撑杆50往内侧轻轻一扳,该支撑杆50则会从枢接座22的开口端222倾靠,并收合在底架20上。
如图7、8所示,关于本实用新型自行车拖车的第二较佳实例,其不同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构造,只在于将套接部位60、垂直杆70设置成与底架80分离的状态,而该底架80则形成一个矩形框,该套接部位60是一个胶质接头(此实施例是以塑料材料制成,当然也可以橡胶等材料制成),其底段形成有一个凹部61,以跨坐在底架80上,而朝底架80内侧方向的套接部位60一侧壁则设有一个凸部62,该凸部62上设有一个贯孔621。该垂直杆70管套在同侧套接部位60的凸部62上,并藉数个螺栓63、垫片64、螺帽65予以栓固。该套接部位60底部再穿设有一组穿孔66,在套接部位60坐设在底架70上后,再将螺栓67穿经套接部位60的穿孔66及底架80下方,并配合垫片68、螺帽69予以螺固。至于该拖杆30、轮体40、支撑杆50、水平杆51的各细部构造、组装方法、使用方式及可达成的功效都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不再重述。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拖车中,该支撑杆50各端设置的金属管穿孔52搭配底架20顶部上套接部位22的枢接孔221,以及藉枢接元件53的枢固,就可以很便利地组装,同时,不使用时,将水平杆51拆卸后,可方便将支撑杆50往内收合,有效达到节省拆装收合的时间。此外,只在底架20顶部焊固有套接部位22,无须再制造如以往的支杆固定器13(如图2所示),就可以进行装配支撑杆50,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成本比较低廉。另外,在第二较佳实施例中,藉该垂直杆70、套接部位60其分别成型,无需进行焊接动作,可简单地将套接部位60、垂直杆70装配锁固于底架80上,并在支撑杆50锁固在套接部位60之后,再将水平杆51锁固在两支撑杆50之间,该水平杆70、支撑杆60就可形成一结构稳固的架体而设置在底架80上,藉可分离的套接部位60的设置,当不慎或使用久了而损坏时,也可以很快速地拆换更新。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拖车,包括一个呈矩型的底架、两支设在该底架两侧的垂直杆,及分别设在垂直杆靠近四端处的套接部位,该底架与两垂直杆之间各形成一个置轮框,该底架一侧角下方设有一组插销座,该插销座连接一组拖杆,在该置轮框内各枢结有一个轮体,而同侧的套接部位分别向上衔设有一支撑杆,该两支撑杆是呈垂直方向立设在该底架上方,且靠近末缘弯弧处衔接有一支水平杆,在底架与垂直杆围成的面积内套设有一个座垫,其特征在于该套接部位分别是一个呈倒U型的枢接座,其两侧壁各穿设有一个枢接孔,该两支撑杆前末两端处各形成有一个金属管穿孔,且以多个枢接元件依续贯穿于该套接部位的枢接孔,及相对应支撑杆的金属管穿孔并且锁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拖车,其特征在于该套接部位分别是一个胶质接头,其底段形成有一个凹部,该凹部跨坐在该底架上,该套接部位朝底架内侧方向的套接部位一侧壁设有一个凸部,该凸部设有一个贯孔,该垂直杆管套同侧套接部位的凸部,并以螺接件栓固。
专利摘要一种自行车拖车,是在一矩型底架的垂直杆近四端处设有一套接部件,且形成一置轮框,而同侧的套接部位向上各接设一支撑杆,该套接部位为一概呈倒U型的枢接座,其两侧壁各穿设有一枢接孔,该支撑杆前末端处各形成一金属管穿孔的构造,藉由数枢接元件依续贯穿于套接部位的枢接孔及支撑杆的金属管穿孔,并且加以锁固,可获得拆装更为便利且快速收合的功效。
文档编号B62K7/00GK2325293SQ9820152
公开日1999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1998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1998年2月23日
发明者邱平然 申请人:环玮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