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越野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7271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越野汽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越野汽车,特别是一种多功能越野汽车。
现有越野汽车用途较为单一,如原北京BJ212(现为2020、2023和2024等)系列越野汽车。其主要型制是客用的,两侧共开有四个车门,在可乘三人的二排座椅后面的车内空间设有一个固定式的行李箱。车厢后部有一个可以向下开启的行李箱门。由于固定式行李箱的顶部和前部各为一块焊死的结构板,因此其内部只能装放一些随车工具和其他形体较小、数量较少的杂货什物,又由于固定式二排座椅也是不可折叠和翻转的,所以原车型的车内空间使用上存在着设计上的局限性,因此既不能用该车二排座椅的后方载客更不适于将其整车当作货车独立使用。
本发明的目是提供一种多用途的越野汽车,它在原有北京BJ212系列(现为2020、2023和2024等)中客用车型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使其既能作为独立的客车使用并可增加乘员座位,也能作为独立载货车辆使用从而大大提高了该种越野车的使用功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的具体特点是一、不用原有的固定式行李箱,即不用原车行李箱上部和前部的两块结构板,而在车厢后部左右两侧各装有一个较小的工具箱甲。工具箱甲包括顶板甲a、侧板甲b和后轮护板4的后部。顶板甲A作为工具箱甲的顶面和前面的上部,后轮护板4的后部作为工具箱甲前面的下部,侧板甲b作为工具箱甲的内侧面,其余三面则利用车厢底板2,车厢后板1和车厢侧板3构成。工具箱甲通过装在其上的小门甲c启闭。在左右工具箱甲的上方装有折叠座椅甲d,折叠座椅甲d的转轴甲f支撑在支座甲g中,支座甲g装在工具箱顶部的甲a上。在折叠座椅甲d的外侧方还可以装有其靠背甲e,靠背甲e既可以装在车厢侧板3上也可以装在工具箱甲的顶板甲a上。车厢内的二排折叠后座椅乙是可以折叠并向前翻转的,其靠背乙a与椅座乙b之间是铰链乙d连接的,其椅座乙b与车厢底板2之间是铰链乙e连接的。
二、在左右相对衬的两个车厢后板1之间装有后箱板组件丙能构成可变化的行李箱,该组件包括活动后箱板丙a、活动盖板丙b和铰链丙c。活动后箱板丙a的底边以铰链丙d装在车厢底板2的后边上。活动后箱板丙a可用撞锁丙f与车厢后板1锁闭。活动后箱板丙a的上沿用铰链丙c与活动盖板丙b相连,在活动后箱板丙a上装有小箱门丙e。小箱门丙e用铰链丙j与活动后箱板丙a连接并用撞锁丙k与活动后箱板丙a锁闭,在可向前翻转的二排折叠后座椅乙的靠背乙a背部装有搁板乙c。
在该车作四门五座客车使用时,活动后箱板丙a呈向上关闭状态,活动盖板丙b张开搭接在二排折叠后座椅乙靠背乙a背后的搁板乙c上。这样一来,可以由活动盖板丙b、两侧工具箱甲的两个内侧面甲b、车厢底板2和活动后箱板丙a共同在原车固定式行李箱的位置形成一个大致封闭的活动式行李箱,并可以通过活动后箱板丙a上的小箱门丙e启闭该行李箱。当需要在五座的基础上增加乘员数量时,即可将活动盖板丙b放下与活动后箱板丙a成平行位置,使活动行李箱没有了顶盖,翻下工具箱甲上的两个折叠座椅甲d,该车便可乘座七人,此时为了减少行车中活动后箱板丙a与活动盖板丙b之间的碰撞噪音,可在二者之间的配合处装以磁铁(未示出)。当需要用该车装载较多货物时,则将二排折叠后座椅乙向前翻转至正副司机座的后边,即可在整个车箱的后部形成一个空间很大的货厢来。人员上下或货物装卸时可将活动后箱板丙a和与其铰接在一起并平行的活动盖板丙b同时向外开启放平,并用原车就有的挂链丙i拉住。当人员上下或货物装卸完毕后再将活动后箱板丙a回复到关闭的位置上。活动后箱板丙a开启前需将原车型已有过的卷帘式后篷布丙g向上卷起并用车篷后部的上沿5上的皮带(未示出)固定,活动后箱板丙a关闭后卷帘式后篷布丙g需放下并用皮带扣丙h与活动后箱板丙a锁紧以封闭车厢的后部。
“二”中所述的技术方案还可以通过如下方案来实现即在车厢后板1上装有以侧边铰链丁a连接于其上的活动后箱板丁,活动后箱板丁可绕铰链丁a的垂直轴线启闭,活动后箱板丁上装有撞锁丁b可与车厢后板1锁闭。活动后箱板丁与车篷后窗丁c共同形成一种结构新颖的即上开与侧开相配合的分体式后车门。车篷后窗丁c上端以铰链丁d连接在车篷后部的上沿5上,车篷后窗丁c带有伸缩式启闭撑杆丁e,伸缩式启闭撑杆丁e另一头连接在车篷后部的侧沿6上。采用此种结构方案时,如需利用原车行李箱位置装放一些随车工具或少量较小的杂货什物可只打开活动后箱板丁,如需人员上下或装卸较多货物,则再将车篷后窗丁c向上开启,向下翻出两个折叠座椅甲d或向前翻转二排折叠后座椅乙即可。人员上下或货物装载完毕后先放下车篷后窗丁c再关闭活动后箱板丁后用其上的撞锁丁b与车厢后板1锁闭。
综上所述,本发明多功能越野车去掉了原车型中的固定式行李箱,采用在车厢后部两侧加装小工具箱甲并在小工具箱顶部甲a上加装可折叠座椅甲d和靠背甲e,在车厢后板1间加装后箱板组件丙和卷帘式后篷布丙g或活动后箱板丁及车篷后窗丁c,而使本多功能越野车在保留原车型使用功能的基础上,通过活动盖板丙b的张合、活动后箱板丙a或丁的开关、折叠座椅甲d或二排折叠后座椅乙的翻转、卷帘式后篷布丙g或车篷后窗丁c的启闭来增加车辆的载客人数或改变车辆的客货运用途。更适于广大城乡、军民灵活使用。
本发明的一些结构是可以简化的,活动盖板丙b在本发明中并不是十分必需的,本发明的中心思想是五座变七座和客车变货车,活动盖板丙b主要是用来保持原车行李箱顶盖上堆放手袋及衣物等的功能作用而安装。由于小箱门丙e是与活动盖板丙b联用的,因此小箱门丙e也不是十分必需的。此外,靠背甲e也可以用车厢侧板3来替代。本发明的一些结构或结构组合是可以变化的,去掉铰链丙c,活动盖板丙b也可以用铰链乙f与搁板乙c连接在一起,而使活动盖板丙b的另一端反向的搭接在活动后箱板丙a的上沿(

图13所示)。此外,在结构中如不使用活动盖板丙b和小箱门丙e,则可将活动后箱板丙a与车篷后窗丁c进行新的组合,从而形成另一种结构新颖上下对开的分体式后车门,此时车篷后窗丁c的下沿位于活动后箱丙a上沿的内侧(图14所示)。
下面以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的局部剖面为图2中的D-D剖视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的B向视4为本发明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局部剖面为图5中的G-G剖视图,图5为图4中的F向视图(顶篷未示出),图6为图4中的E向视图,图7为图4中的活动后箱板丙a开启状态图,图8为图4中的活动盖板丙b与活动后箱板丙a关闭状态图(放大),图9为图4中的H-H剖视图(放大),图10为图1中的车篷后窗丁c和活动后箱板丁开启状态示意图 图11为卷帘式汽车的后视图,图12为图11中皮带头丙h的放大图,如图1、2、3,在多功能越野车的车厢后部左右两侧各装有带小门甲c的工具箱甲,其顶板甲a为折弯形,作为工具箱甲顶面和前面上部,与后轮护板4相接,其余几面利用车厢底板2、车厢后板1和车厢侧板3构成。在工具箱甲的上方装有折叠座椅甲d,折叠座椅甲d的轴甲f支撑在支座甲g中,支座甲g装在工具箱甲的顶部,靠背甲e装在工具箱甲顶部折叠座椅甲d的外侧。车厢内的二排后座椅为可向前翻转的折叠结构座椅乙。在车厢后板1上装有以铰链丁a连接于其上的活动后箱板丁,活动后箱板丁可绕铰链丁a的垂直轴线启闭。活动后箱板丁与车篷后窗丁c共同形成一种结构新颖的即一上开与一侧开相结合的分体式后车门。车篷后窗丁c上端用铰链丁d连接于车篷后部的上沿5上,车篷后窗丁c带有伸缩式启闭撑杆丁e,伸缩式启闭撑杆丁e另一头连接在车篷后部的侧沿6上,车篷后窗丁c的下沿位于活动后箱板丁上沿的内侧,因此装于活动后箱板丁上的撞锁丁b可以将车篷后窗丁c同时锁闭。如需使用原车行李箱位置的空间装载少量杂货只需向侧方打开活动后箱门丁,如需人员上下或装卸较多货物再向上打开车篷后窗丁c并向下翻出折叠座椅甲d或向前翻转二排折叠后座椅乙即可。车厢内的二排后座椅乙是可以折叠并向前翻转的,其靠背乙a与椅座乙b之间是铰链乙d连接的,其椅座乙b与车厢底板2之间是铰链乙e连接的。
如图4、5、6,在车厢后板1间装有后箱板组件丙,活动后箱板丙a的底边用铰链丙d连接在车厢底板2的后边沿,活动后箱板丙a的上沿用铰链丙c与活动盖板丙b相连,在活动后箱板丙a上用铰链丙j与小箱门丙e连接,在二排折叠后座椅乙的靠背乙a的背部装有搁板乙c。图示为活动后箱板丙a关闭于车厢底板2上,活动盖板丙b张开,端部搭在二排折叠后座椅乙靠背乙a背后的搁板乙c上,此时活动盖板丙b的下方形成一个大致封闭的活动式行李箱,该活动式行李箱通过活动后箱板丙a上的小箱门丙e启闭。如需增加客用座位可将活动盖板丙b放下与活动后箱板丙a成平行位置,使活动行李箱没有了顶盖,翻下工具箱甲上的两个折叠座椅甲d即可,如需使用较大的货运空间,则放下活动盖板丙b后再向前翻转二排折叠后座椅乙即可,如有人员上下或装卸较多货物,先打开并向上卷起卷帘式后篷布丙g再向下打开后箱板组件丙放平,此时后箱板组件丙是用原车就有的拉链丙i拉住的。
权利要求
1.多功能越野车,其特征是由车厢后部的左右工具箱(甲)以及其上方的折叠座椅(甲d)和靠背(甲e)、可向前翻转的二排折叠后座椅(乙)、车厢后板(1)间的后箱板组件(丙)以及其上方带有皮带头(丙h)的卷帘式后篷布(丙g)或者车厢后板(1)上的活动后箱板(丁)以及其上方的车篷后窗(丁c)共同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越野车,其特征是在各工具箱(甲)上方的折叠座椅(甲d)的轴(甲f)支撑在支座(甲g)中,支座(甲g)装在工具箱(甲)的顶部(甲a)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越野车,其特征是折叠座椅(甲d)外侧的靠背(甲e)可以装在工具箱(甲)的顶部(甲a)上也可以装在车身侧板(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越野车,其特征是在车厢后板(1)间还装有后箱板组件丙,包括活动后箱板(丙a),活动盖板(丙b)和铰链(丙c),活动后箱板(丙a)的底边以铰链(丙d)连接在车厢底板(2)的后沿,其顶部有铰链(丙c)与活动盖板(丙b)相连,在活动后箱板(丙a)上装有小箱门(丙e)。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越野车,其特征是可向前翻转的二排折叠后座椅(乙)的靠背(乙a)与椅座(乙b)之间是铰链(乙d)连接的,椅座(乙b)与车厢底板(2)之间是铰链(乙e)连接的,其靠背(乙a)后面带有搁板(乙e)。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越野车,其特征是后箱板组件丙与其上方的卷帘式后篷布(丙g)是以皮带头(丙h)的结构方式进行锁闭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越野车,其特征是在车厢后板(1)上装有以铰链(丁a)连接的活动后箱板(丁),活动后箱板(丁)可按铰链(丁a)的垂直轴线启闭,活动后箱板(丁)上方的车篷后窗(丁c)的下沿位于活动后箱板丁上沿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越野车,其特征是车篷后窗(丁c)的上端有铰链(丁d)连接于车篷后部的上沿(5),车篷后窗(丁c)带有伸缩式启闭撑杆(丁d),伸缩式启闭撑杆(丁d)的另一头连接在车篷后部的侧沿(6)上。
全文摘要
一种多功能越野车,车厢后部左右两侧各装有工具箱甲以及其上方的折叠座椅甲d和靠背甲e,在车厢后板1间或1上装有后箱板组件丙或活动后箱板丁,在后箱板组件丙的上方为带皮头丙h的卷帘式后篷布丙g或在活动后箱板丁的上方为可开启的车篷后窗丁c,本多功能越野车的二排折叠后座椅乙也是可以向前翻转的。本多功能越野车具有五座变七座和客车变货车的强大使用功能,非常适于城乡广大军民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
文档编号B62D47/00GK1286191SQ99119249
公开日2001年3月7日 申请日期1999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1999年8月27日
发明者张廷杰, 张咪 申请人:张廷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