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床设备搬运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8216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机床设备搬运小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床设备搬运工具。
在无行车的车间内传统的机床设备搬运方法是在机床设备下面垫上一排比机床设备宽度稍长、直径60~100毫米的钢管,在轻载下用人推,重载下用钢棍撬的方法搬运移动机床设备,其困难和麻烦是需不停地把从后方退出的钢管人工转移到机床设备的前方,再垫在机床设备下面,在重载情况下转弯非常困难。由于车间地面并非绝对平,机床底面也非绝对平,钢管亦不可能绝对直,又因三点确定一个平面,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因此实际承载机床设备的钢管基本上是两根,机床设备与钢管接触点为三点,钢管与地面接触点为四点,或机床设备与钢管接触点为四点,钢管与地面按触点为三点。由于钢管与地面接触点少,接触点压强大,易对地面造成一定的损伤,这对某些地面要求高的车间来说,是可惜的,甚至是不允许的。
为解决车间内机床设备搬运的麻烦,成都市清江机械厂发明了CYC型机床设备承载移动小车并获中国专利十年成就展优秀奖。该小车的主要特征是用钢板做成一个空心的框架,用滚子直径20毫米左右的滚子链条环绕框架下钢板一周,框架上钢板装有可在上钢板上转动的圆盘。搬运机床设备时,机床设备搁在圆盘上,每台机床设备下面安放四台这样的小车。该小车的优点是在移动机床设备时,由于链条侧板的联接使退出承载的滚子不断通过钢板框架的空洞自动移到前方垫到框架下钢板的下面,省去了传统方法需不停人工转移钢管的麻烦,在负载不十分大的情况下,一人拉一辆承载小车转弯也是可以的。其不足之处是由于机床底面积、地面都非绝对平面,又由于三点确定一个平面,因而使用中实际上经常只有三辆小车承载,而每辆小车也只有三个滚子承载,因此整台机床设备实际上经常是通过9个滚子压在地面上,且滚子直径只有20毫米左右(若滚子直径作到60毫米以上,则小车高度至少在180至200毫米以上而不实用),对地面压强很大,因每辆车三个滚子承力不能自动调整,故每个滚子承力还不一定均匀,易损伤地面,在重载下转动小车方向实际上是在重载下滚子对地面作滑动,不仅转向困难,对地面损伤尤其严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增加每辆小车对地面的接触点且使各接触点负载自动均匀分布,从而减轻对地面的压强,在重载下可使小车车轮卸载而轻松转向,降低以至避免对高级地面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搬运小车采用多自由度的结构使每辆小车与地面的接触点增至4个并自动使每个接触点负载均匀以及用直径大的车轮取代直径小的滚子从而减轻地面各承载点的压强,用于高级地面的小车在车轮外表面涂敷一层软质的保护材料以在移动机床设备时保护高级地面少受损伤,在小车中增设顶升装置在停止运动时能单独顶起机床设备使小车车轮可在卸载状态下轻松转向,且小车在转向时不再强行发生滑动摩擦而避免严重损伤高级地面。
本机床设备搬运小车的特征是有4个直径60至80毫米、内装滚动轴承的小车轮,用于高级地面的搬运小车在车轮外表面还涂敷一层软质保护材料;每根连接两个车轮的轮轴正中固接有一块中间有圆孔的过渡块;每辆车有一个承重桥,承重桥的两端有同轴的两个圆柱轴穿入两轮轴上过渡块的圆孔中自由转动;承重桥的正中与两端圆柱轴轴线垂直相交方向有安装推力滚动轴承和承重盘的圆孔,承重盘下部可在孔内转动,承重盘通过推力滚动轴承将负载传递到承重桥上;承重盘下部有内螺纹与顶升起重丝杆配合;顶升丝杆的旋转能单独顶起机床设备使承重桥卸载。
承重盘的上顶端有安装防脱螺丝的螺孔;顶升起重丝杆的下端有具有球形顶面的圆盘,球形面圆盘的四周分布6至8个径向孔用以插入钢杆旋转顶升起重丝杆;承重桥两端两圆柱轴端部有水平向孔用以穿入拉杆钩或拉绳。
搬运机床时将顶升起重丝杆完全旋进承重盘内,将整个小车塞入机床设备下面,从机床设备地脚孔中穿过防脱螺丝拧入承重盘顶端的螺孔内,以防该小车在地面凹下处不承载时与机床设备脱开。机床设备的负载通过承重盘、推力滚动轴承传递到承重桥正中,再通过承重桥两端的圆柱轴均等的将负载分配传递到两根轮轴上,由于轮轴能绕承重桥两端的圆柱轴自由转动,且承重桥两端圆柱轴压在轮轴正中,因而不论每个车轮下面的地面是否在一个平面上,每辆小车的负载都能均匀的分配在四个车轮上。推动或用穿入承重桥端部圆柱轴上的水平孔内的拉杆、拉绳拉动即可搬运机床设备,在负载不太大时在运动中拉动拉杆、拉绳亦能使运动转向。在负载很大,很难转向时,应用钢杆插入顶升起重丝杆下端圆盘的径向孔中将顶升起重丝杆旋出,单独顶起机床设备,使承重桥卸载,从而使四个车轮能轻松转向,然后再将顶升起重丝杆旋进承重盘,重新使负载加于承重桥上搬运。若是在高级车间地面上转向,在用顶升起重丝杆顶起机床设备时,须先在顶升起重丝杆下方垫一块硬质板以防顶升起重丝杆的转动损伤地面。
由于本实用新型不论地面是否很平,每辆小车都能均匀的将负载分配到四个直径较大的车轮上,每台机床设备至少有12个车轮承载,因而搬运机床设备时对地面的压强小,对地面损伤小;用于高级地面的小车在车轮外表面涂敷有一层软质保护材料,搬运时对地面的损伤更小;重载时可用顶升起重丝杆将负载单独顶起使车轮在无负载下转向,因而转向不再困难,避免了重载下滚子的强行滑动摩擦对地面造成的损伤;用于高级地面时,在顶升起重丝杆下垫硬板亦可防止单独顶升机床设备时顶升起重丝杆的转动损伤高级地面。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可由以下实施例给出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
图1详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情况。

图1中2为顶升起重丝杆,其下部圆盘端面为球形面,圆盘圆周上分布有6至8个径向孔1,上部顶升螺纹与承重盘4内螺纹配合。3为防脱螺丝,用于防止地面下凹时小车不受负载而从机床设备下脱开。承重盘4通过推力滚动轴承5将负载传递到承重桥6上,并且承重盘4可在承重桥6的中心孔内转动便于小车转向。承重桥6两端圆柱轴的轴线与中心安装承重盘4的孔的轴线垂直相交且与连接两车轮的轮轴12轴线垂直。承重桥6两端圆柱轴分别穿过固接于轮轴12正中的过渡块7的孔,并用轴用卡簧8将承重桥6两端圆柱轴锁于过渡块7中上以防搬运机床设备时从过渡块7中脱落。承重桥6两端圆柱轴的顶端还钻有水平向孔9便于穿过拉杆钩或拉绳。轮轴12两端有滚动轴承11并用螺母将滚动轴承11内圈压紧在轮轴12上,滚动轴承11外是车轮10并用轴承盖将滚动轴承11外圈紧压在车轮10内。对用于高级地面的搬运小车,车轮10外周上还喷涂上一层2至3毫米厚的尼龙以防损坏高级地面。
搬运机床设备时,先将顶升起重丝杆2向上拧进承重盘4内,使顶升起重丝杆2下端离开地面10毫米以上,将小车塞入机床设备脚下,并用防脱螺丝3穿过机床设备地脚孔拧入承重盘4上端螺孔以防止小车脱离机床设备,将4个小车调到滚动方向一致,即可推或用拉杆、拉绳穿入承重桥6上的孔9拉动机床设备。在负载不太大的情况下,用拉杆或拉绳在移动中即可直接转向。若负载很大很难转向时,可停止移动,用钢杆插入顶升起重丝杆2下方的径向孔1中将顶升起重丝杆2向下拧出,单独将机床设备顶起,使承重桥6卸载后再转动车轮10方向,然后再将顶升起重丝杆2向上拧进承重盘4内,使承重桥6重新加载,再继续移动机床设备。若小车用于在高级地面上搬运机床设备,用顶升起重丝杆2顶升机床设备时须在顶升起重丝杆2下垫一块钢板或其它硬质板以防顶升起重丝杆2的转动损伤地面。
权利要求1,一种机床设备搬运小车,该小车安放于机床设备之下并装上防脱螺丝即可将机床设备推或拉动,其特征在于由承重盘(4)、推力滚动轴承(5)、顶升起重丝杆(2)、承重桥(6)、两块过渡块(7)、两根轮轴(12)、四个滚动轴承(11)和四个车轮(10)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承重盘(4)的下部有内螺纹与顶升起重丝杆(2)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顶升起重丝杆(2)的下端是球面形顶端的圆盘,圆盘四周分布6至8个径向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推力滚动轴承(5)装于承重盘(4)与承重桥(6)之间,承重盘(4)下部装于承重桥(6)正中心孔中并能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承重桥(6)两端的圆柱轴轴线与承重桥(6)正中心孔的轴线垂直相交,承重桥(6)两端圆柱轴的轴线与两轮轴(12)的轴线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承重桥(6)两端圆柱轴端部有孔(9),承重桥(6)两端圆柱轴穿过固接于轮轴(12)正中的过渡块(7)的圆孔内,并可在过渡块(7)的圆孔内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装于轮轴(12)两端的车轮(10)内有滚动轴承(11),对于用于高级地面上的搬运小车,车轮(10)外表面喷涂有一层软质保护材料尼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床设备搬运工具,用于在车间内搬运机床设备。该车主要由防脱螺丝、承重盘、推力轴承、顶升起重丝杆、承重桥、两根轮轴、两块过渡块、四个车轮及四个滚动轴承组成,能减轻对地面的压强,方便转向及减轻以致避免搬运中对地面的损伤。
文档编号B62B3/04GK2351341SQ99235150
公开日1999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1999年1月7日 优先权日1999年1月7日
发明者舒本仁, 欧超博, 陈锐华, 雷国明 申请人:中山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