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躺式电动三轮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91781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半躺式电动三轮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工具,具体涉及电动三轮自行车。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电动三轮车在使用过程中背部没有受力点,不利用长期坐在电动三轮车上。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躺式电动三轮自行车,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半躺式电动三轮自行车,包括一电动三轮车主体,所述电动三轮车主体包括一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通过一转轴与一靠背连接,所述靠背包括头枕部和腰靠部分,所述头枕部与所述腰靠部分构成一 130°?170°的夹角,所述腰靠部分与所述坐垫构成一90°?130°的夹角,所述头枕部与所述腰靠部分的连接处设有一横截面呈圆弧的过渡部;
[0006]所述电动三轮车主体还设有一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一调节所述腰靠部分与所述坐垫之间夹角的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一移动端,所述移动端与所述靠背相连;
[0007]所述坐垫与所述靠背的表面覆盖了一层坐垫套,所述坐垫套是一体化结构的坐垫套。
[0008]本实用新型优化了传统电动三轮车的坐垫,通过增加了一个靠背能增加背部的受力面,本实用新型通过角度调节装置能够适应不同的要求,本实用新型通过加了坐垫套,使人坐上去更加舒适。本实用新型优化了靠背上的结构,更加符合人体工学,更加贴合背部的曲线。
[0009]所述坐垫通过一连接件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连接件是一可在支架上滑动的连接件,所述支架上设有一脚踏装置,所述脚踏装置位于所述坐垫的前方。
[0010]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连接件的位置来调整坐垫与脚踏装置之间的距离,适应不同的人群。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了传统脚踏装置的位置,能使脚部用力较少。
[0011]所述坐垫套是皮革、亚麻或绒布制成的坐垫套。
[0012]不同材质的坐垫套能够满足不同的需求。
[0013]所述电动三轮车主体包括一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电能输出端连接驱动电动三轮车主体行驶的驱动模块,所述蓄电池包括第一电能输入端和第二电能输入端,所述第一电能输入端连接一发电机,所述发电机通过传动机构连接踏板;所述第二电能输入端连接一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固定在所述支架上。
[0014]本实用新型利用太阳能电池面板将接受到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有所述蓄电池将这些电能进行储存,当所述电动三轮车主体进行运动时,所述驱动模块从所述蓄电池中调取能源进行驱动,从而使得所述电动三轮车主体起到一个发电、供电、用电的一个循环,起到良好的节能效果。
[0015]所述支架上还设有一手机架,所述手机架上设有一手机充电接口,所述手机充电接口与所述蓄电池的电能输出端连接。
[0016]本实用新型通过手机架能够便于安放手机,在安放的同时能够对手机进行充电。
[0017]所述坐垫套的厚度在Icm?5cm之间;所述坐垫的厚度在Icm?3cm,所述靠背的厚度在I.7cm?4cm。
[0018]本实用新型限定了厚度能够节约一定的成本。
[0019]所述头枕部的横截面呈一矩形,所述头枕部的长度在1cm?15cm之间,所述头枕部的宽度在9cm?I Icm之间。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22]参照图1,半躺式电动三轮自行车,包括一电动三轮车主体,电动三轮车主体包括一坐垫2,坐垫通过一转轴与一靠背3连接,靠背包括头枕部和腰靠部分,头枕部与腰靠部分构成一 130°?170°的夹角,腰靠部分与坐垫构成一90°?130°的夹角,头枕部与腰靠部分的连接处设有一横截面呈圆弧的过渡部;电动三轮车主体还设有一支架I,支架上设有一调节腰靠部分与坐垫之间夹角的角度调节机构,角度调节机构包括一移动端,移动端与靠背相连;坐垫与靠背的表面覆盖了一层坐垫套,坐垫套是一体化结构的坐垫套。本实用新型优化了传统电动三轮车的坐垫,通过增加了一个靠背能增加背部的受力面,本实用新型通过角度调节装置能够适应不同的要求,本实用新型通过加了坐垫套,使人坐上去更加舒适。本实用新型优化了靠背上的结构,更加符合人体工学,更加贴合背部的曲线。
[0023]坐垫通过一连接件固定在支架上,连接件是一可在支架上滑动的连接件,支架上设有一脚踏装置4,脚踏装置位于坐垫的前方。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连接件的位置来调整坐垫与脚踏装置之间的距离,适应不同的人群。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了传统脚踏装置的位置,能使脚部用力较少。坐垫套是皮革、亚麻或绒布制成的坐垫套。不同材质的坐垫套能够满足不同的需求。电动三轮车主体包括一蓄电池,蓄电池的电能输出端连接驱动电动三轮车主体行驶的驱动模块,蓄电池包括第一电能输入端和第二电能输入端,第一电能输入端连接一发电机,发电机通过传动机构连接踏板;第二电能输入端连接一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固定在支架上。本实用新型利用太阳能电池面板将接受到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有蓄电池将这些电能进行储存,当电动三轮车主体进行运动时,驱动模块从蓄电池中调取能源进行驱动,从而使得电动三轮车主体起到一个发电、供电、用电的一个循环,起到良好的节能效果。支架上还设有一手机架,手机架上设有一手机充电接口,手机充电接口与蓄电池的电能输出端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手机架能够便于安放手机,在安放的同时能够对手机进行充电。坐垫套的厚度在I cm?5cm之间;坐垫的厚度在I cm?3cm,靠背的厚度在1.7cm?4cm。本实用新型限定了厚度能够节约一定的成本。头枕部的横截面呈一矩形,头枕部的长度在1cm?15cm之间,头枕部的宽度在9cm?IIcm之间。
[002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权项】
1.半躺式电动三轮自行车,包括一电动三轮车主体,所述电动三轮车主体包括一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通过一转轴与一靠背连接,所述靠背包括头枕部和腰靠部分,所述头枕部与所述腰靠部分构成一 130°?170°的夹角,所述腰靠部分与所述坐垫构成一90°?130°的夹角,所述头枕部与所述腰靠部分的连接处设有一横截面呈圆弧的过渡部; 所述电动三轮车主体还设有一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一调节所述腰靠部分与所述坐垫之间夹角的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一移动端,所述移动端与所述靠背相连; 所述坐垫与所述靠背的表面覆盖了一层坐垫套,所述坐垫套是一体化结构的坐垫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躺式电动三轮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通过一连接件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连接件是一可在支架上滑动的连接件,所述支架上设有一脚踏装置,所述脚踏装置位于所述坐垫的前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躺式电动三轮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套是皮革、亚麻或绒布制成的坐垫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躺式电动三轮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三轮车主体包括一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电能输出端连接驱动电动三轮车主体行驶的驱动模块,所述蓄电池包括第一电能输入端和第二电能输入端,所述第一电能输入端连接一发电机,所述发电机通过传动机构连接踏板; 所述第二电能输入端连接一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固定在所述支架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躺式电动三轮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还设有一手机架,所述手机架上设有一手机充电接口,所述手机充电接口与所述蓄电池的电能输出端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三轮自行车。半躺式电动三轮自行车,包括一电动三轮车主体,电动三轮车主体包括一坐垫,坐垫通过一转轴与一靠背连接,靠背包括头枕部和腰靠部分,头枕部与腰靠部分构成130°~170°的夹角,腰靠部分与坐垫构成90°~130°的夹角,头枕部与腰靠部分的连接处设有一横截面呈圆弧的过渡部;电动三轮车主体还设有一支架,支架上设有一调节腰靠部分与坐垫之间夹角的角度调节机构;坐垫与靠背的表面覆盖了一层坐垫套。本实用新型优化了传统电动三轮车的坐垫,通过增加了一个靠背能增加背部的受力面,本实用新型通过角度调节装置能够适应不同的要求。本实用新型优化了靠背上的结构,更加符合人体工学,更加贴合背部的曲线。
【IPC分类】B62J1/28, B62J1/18
【公开号】CN205203209
【申请号】CN201521088070
【发明人】金伟运, 张波, 秦煜青
【申请人】上海易吉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4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2条留言
  • 138367... 来自[中国] 2020年08月22日 14:05
    我要装配一台半躺式电动自行车,请您提供配件13836744214:联系我
    0
  • 138367... 来自[中国] 2020年08月22日 14:03
    我要装配一台半躺式电动自行车,请您提供配件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