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折叠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36919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折叠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功能折叠电动车。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既可以全展开当做一体式电动车使用,也可以半折叠当做踏板电动车使用;2、全折叠状态时,整车体积缩至最小,尺寸为956mm*431mm*202mm,且通过锁止机构约束,不会自动展开,操作简单,方便携带;3、整体结构布局合理,设有减震机构,后轮为双轮,能防止侧翻;4、锂电池位于底架内,将重心位置将到最低,从而能提高行驶安全性;而且,充分利用了底架中的空间,以满足锂电池足够大的储电量;5、符合人机工程学,满足驾驶人的舒适度。
【专利说明】
一种多功能折叠电动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功能折叠电动车。
【背景技术】
[0002]电动自行车,简称为电动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一般具有两个车轮,能实现人力骑行、电动或电助动功能的特种自行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0003]现有技术中,电动车从机构和功能上大体分为一体式电动车和折叠式电动车,其中,折叠式电动车由于其折叠后体积小、重量轻、方便携带等优点,很受喜欢外出旅行者的欢迎,但是,现有的折叠式电动车存在以下缺陷:1、折叠和展开的操作比较繁琐,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完成折叠和展开;2、续航里程短,不能满足人们较远的骑行需求;3、车辆稳定性和驾乘舒适性都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折叠电动车,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种多功能折叠电动车,包括车架以及安装在车架上的车把总成、车座、前轮、后轮和车灯,所述后轮上装有挡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前支架、前车架、车梁、车座支架和底架;所述车灯固定安装在前支架上部的前侧;所述底架横向设置,其前端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底架的中间部位设有折叠仓,所述折叠仓的两侧分别设有滑槽块,两侧的滑槽块的外侧分别设有锂电池;两侧的滑槽块的内壁上分别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包括横向滑槽和设在横向滑槽末端的斜滑槽;所述后轮设有两个,分别安装在后轮轴的两端上,所述后轮轴安装在底架的末端上;所述底架末端的顶部对称设有两个勾槽;所述车座安装在车座支架的顶部,所述车座支架的底部插在折叠仓内,在其底端上设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卡在两侧的滑槽块内壁上的滑槽内;所述车梁的底端插在折叠仓的前端内并与底架的前端相铰接,所述车梁的顶端铰接在车座上;所述车把总成安装在前支架的顶端上,包括左右两个可折叠把手,左侧的可折叠把手内侧设有电子刹车,右侧的可折叠把手上设有调速转把,所述调速转把的内侧安装有电源开关,所述电子刹车和电源开关的内侧分别设有锁套,所述锁套的内侧分别设有锁扣;所述前支架位于连接块的上方,其内腔的下部设有滑套,所述滑套通过绳索分别与两个锁扣相连接;所述前支架底端的内侧设有受控于滑套的前盖;所述前车架位于连接块的下方,所述前轮安装在前车架上。
[0007]进一步地说,所述车座支架的下部装有减震簧。
[0008]再进一步说,所述前支架的顶部设置有仪表盘。
[0009]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10]1、既可以全展开当做一体式电动车使用,也可以半折叠当做踏板电动车使用;
[0011 ] 2、全折叠状态时,整车体积缩至最小,尺寸为956mm*431mm*202mm,且通过锁止机构约束,不会自动展开,操作简单,方便携带;
[0012]3、整体结构布局合理,设有减震机构,后轮为双轮,能防止侧翻;
[0013]4、锂电池位于底架内,将重心位置将到最低,从而能提高行驶安全性;而且,充分利用了底架中的空间,以满足锂电池足够大的储电量;
[0014]5、符合人机工程学,满足驾驶人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展开后的结构不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车梁、车座支架与底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全折叠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9]参照图1-图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折叠电动车,包括车架以及安装在车架上的车把总成、车座13、前轮19、后轮17和车灯4,所述后轮17上装有挡泥板16。
[0020]所述车架包括前支架3、前车架1、车梁12、车座支架14和底架18。所述车灯4固定安装在前支架3上部的前侧。
[0021]所述底架18横向设置,其前端连接有连接块2;所述底架18的中间部位设有折叠仓,所述折叠仓的两侧分别设有滑槽块22,两侧的滑槽块22的外侧分别设有锂电池23;两侧的滑槽块22的内壁上分别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包括横向滑槽和设在横向滑槽末端的斜滑槽;所述后轮17设有两个,分别安装在后轮轴的两端上,所述后轮轴安装在底架18的末端上;所述底架18末端的顶部对称设有两个勾槽20。
[0022]所述车座13安装在车座支架14的顶部,所述车座支架14的底部插在折叠仓内,在其底端上设有滑杆21,所述滑杆21的两端分别卡在两侧的滑槽块22内壁上的滑槽内;所述车座支架14的下部装有减震簧15。
[0023]所述车梁12的底端插在折叠仓的前端内并与底架18的前端相铰接,所述车梁12的顶端铰接在车座13上。
[0024]所述车把总成安装在前支架3的顶端上,包括左右两个可折叠把手,左侧的可折叠把手内侧设有电子刹车5,右侧的可折叠把手上设有调速转把8,所述调速转把8的内侧安装有电源开关9,所述电子刹车5和电源开关9的内侧分别设有锁套7,所述锁套7的内侧分别设有锁扣;所述前支架3位于连接块2的上方,其内腔的下部设有滑套10,所述滑套1通过绳索分别与两个锁扣相连接;所述前支架3底端的内侧设有受控于滑套10的前盖11,所述前盖11与前支架3之间通过扭簧相连接。所述前车架I位于连接块2的下方,所述前轮19安装在前车架I上。所述前支架3的顶部设置有仪表盘6。
[0025]本实用新型所述折叠电动车的折叠、展开操作如下:
[0026]1、由全展开到半折叠过程:首先用一只手抬车座13,使滑杆21沿着斜槽上滑,直至最顶端为止;然后,用另一只手往前稍推车梁12,接着下压车座13,使滑杆21沿着横向滑槽往前滑动,直至滑到另一端为止;此时,固定车座13正好位于两个后轮17中间的空位置处。这种状态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为踏板电动车使用。
[0027]2、由半折叠到全折叠过程:首先,将左右两个锁套7外拉,直至拉不动为止,接着,同时向下旋转,使得两个可折叠车把能够完美折叠;然后,用左右食指上拉锁扣底端,由锁扣通过绳索连接着滑套10,使得滑套10缓缓上移,前盖11往外旋转;当滑套10上移最大高度时,前盖11也旋转到一定角度;然后,缓缓下拉前支架3,直到与底架18接触;松开手指,由于滑套10内部弹簧的作用,使得锁扣的挂钩与底架18的勾槽20相互作用,这样,用手提前支架3时,电动车不会自动展开。
[0028]3、全折叠到半折叠过程:同理,左右两食指同时作用锁扣,使锁扣的挂钩与勾槽20脱离,然后,缓缓上拉前支架3,直至展开时位置;此时,滑套1自动锁定,前盖11也自动恢复原来位置,松开手指即可。
[0029]4、半折叠到全展开过程:用一只手上拉车座13,滑杆21会沿着横向滑槽往车尾端方向滑行,直至拉不动为止;此时,滑杆21已在横向滑槽的最末端;放手后,由于零部件自重作用,滑杆21自动落到斜槽位置处,全展开完毕。
【主权项】
1.一种多功能折叠电动车,包括车架以及安装在车架上的车把总成、车座(13)、前轮(19)、后轮(17)和车灯(4),所述后轮(17)上装有挡泥板(16);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前支架(3)、前车架(I)、车梁(12)、车座支架(14)和底架(18);所述车灯(4)固定安装在前支架(3)上部的前侧;所述底架(18)横向设置,其前端连接有连接块(2);所述底架(18)的中间部位设有折叠仓,所述折叠仓的两侧分别设有滑槽块(22),两侧的滑槽块(22)的外侧分别设有锂电池(23);两侧的滑槽块(22)的内壁上分别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包括横向滑槽和设在横向滑槽末端的斜滑槽;所述后轮(17)设有两个,分别安装在后轮轴的两端上,所述后轮轴安装在底架(18)的末端上;所述底架(18)末端的顶部对称设有两个勾槽(20);所述车座(13)安装在车座支架(14)的顶部,所述车座支架(14)的底部插在折叠仓内,在其底端上设有滑杆(21),所述滑杆(21)的两端分别卡在两侧的滑槽块(22)内壁上的滑槽内;所述车梁(12)的底端插在折叠仓的前端内并与底架(18)的前端相铰接,所述车梁(12)的顶端铰接在车座(13)上;所述车把总成安装在前支架(3)的顶端上,包括左右两个可折叠把手,左侧的可折叠把手内侧设有电子刹车(5),右侧的可折叠把手上设有调速转把(8),所述调速转把(8)的内侧安装有电源开关(9),所述电子刹车(5)和电源开关(9)的内侧分别设有锁套(7),所述锁套(7)的内侧分别设有锁扣;所述前支架(3)位于连接块(2)的上方,其内腔的下部设有滑套(10),所述滑套(10)通过绳索分别与两个锁扣相连接;所述前支架(3)底端的内侧设有受控于滑套(10)的前盖(11);所述前车架(I)位于连接块(2)的下方,所述前轮(19)安装在前车架(I)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座支架(14)的下部装有减震簧(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3)的顶部设置有仪表盘(6)。
【文档编号】B62K15/00GK205417918SQ201620207883
【公开日】2016年8月3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0日
【发明人】姜广超, 吴延全
【申请人】山东小牛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