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标防锚链撞击尾筒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33443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航标防锚链撞击尾筒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上交通工具领域,主要涉及的是一种航标防锚链撞击尾筒结构。
背景技术
航标是帮助引导船舶航行、定位和标示碍航物与表示警告的人工标志,是保障水上运输畅通的重要手段,设置在江、河、湖泊和水库等的航标多为固定式圆柱灯桩航标,这种航标包括浮筒、尾筒和配置航标灯架,恶劣天气下,强风会引发大风浪,此时连接浮筒上的锚链会随着大浪来回摆动从而来回撞击尾筒,导致尾筒受损断裂沉到水底,航标灯屡遭损坏,且不易打捞。在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还直接影响了整条航道的安全快捷的运行。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由此产生,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抗撞击、断裂且使用效果好的航标防锚链撞击尾筒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航标防锚链撞击尾筒结构,由钩环、浮筒、密封底盖、固定板、尾筒、防撞木和配重块组成,所述浮筒为钢制密封结构,所述浮筒上部左右两侧设有两个钩环,所述浮筒下部设有密封底盖,所述密封底盖上同样设有钩环,并焊接有尾筒,所述尾筒一端连接浮筒且施焊一周,其尾筒与浮筒连接处设有固定板,所述尾筒中间设有防撞木,并用螺栓拧紧,所述尾筒下部设有配重块。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稳定性强,在实际使用中效果很好,原先浮筒底部仅有左右两个钩环,用来连接锚链,稳定效果差,现在改用三个钩环,稳定效果大大增强,并且在尾筒中部设有防撞木,及时大风大浪天气时锚链摆动撞击到尾筒,也只是撞击到防撞木上,根本不会导致 尾筒的损坏,大大增加了航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使整条航道可以安全快捷的运行。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_钩环、2_浮筒、3_密封底盖、4_固定板、5_尾筒、6_防撞木、7_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下:如图1所示:一种航标防锚链撞击尾筒结构,由钩环1、浮筒2、密封底盖3、固定板4、尾筒5、防撞木6和配重块7组成,所述浮筒2为钢制密封结构,所述浮筒2上部左右两侧设有两个钩环1,所述浮筒2下部设有密封底盖3,所述密封底盖3上同样设有钩环1,并焊接有尾筒5,所述尾筒5 —端连接浮筒2且施焊一周,其尾筒5与浮筒2连接处设有固定板4,所述尾筒5中间设有防撞木6,并用螺栓拧紧,所述尾筒5下部设有配重块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实用新型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 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航标防锚链撞击尾筒结构,由钩环、浮筒、密封底盖、固定板、尾筒、防撞木和配重块组成,其特征是在于:所述浮筒为钢制密封结构,所述浮筒上部左右两侧设有两个钩环,所述浮筒下部设有密封底盖,所述密封底盖上同样设有钩环,并焊接有尾筒,所述尾筒一端连接浮筒且施焊一周,其尾筒与浮筒连接处设有固定板,所述尾筒中间设有防撞木,并用螺栓拧紧 ,所述尾筒下部设有配重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航标防锚链撞击尾筒结构,由钩环、浮筒、密封底盖、固定板、尾筒、防撞木和配重块组成,所述浮筒为钢制密封结构,所述浮筒上部左右两侧设有两个钩环,所述浮筒下部设有密封底盖,所述密封底盖上同样设有钩环,并焊接有尾筒,所述尾筒一端连接浮筒且施焊一周,其尾筒与浮筒连接处设有固定板,所述尾筒中间设有防撞木,并用螺栓拧紧,所述尾筒下部设有配重块。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抗撞击性能突出且使用效果好的优点。
文档编号B63B51/00GK203111472SQ20132002722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8日
发明者徐守虎 申请人:巢湖市国力航标器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