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用救生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00227阅读:6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船舶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船舶用救生圈。



背景技术:

船舶是一种主要在地理水中运行的人造交通工具。在市面上,泳圈与救生圈有着明显的区别和使用。救生圈是指水上救生设备的一种,通常由软木、泡沫塑料或其他比重较小的轻型材料制成,外面包上帆布、塑料等。泳圈是供游泳练习使用的可以用橡胶制成,内充空气。泳圈被定义为水上玩具,执行的是玩具标准,而真正的救生圈是起救生作用的,具有很多的附属功能。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海洋运输的规模不断增长,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十分频繁,大多通过海运。海上作业风险很高,船舶在航海的时候,必不可少的就是救生圈。目前现有的救生圈只能够为落水者提供浮力,施救人员很难发现救生圈自身的逆向发光条发出的光,长时间的等待救援对于人体来说缺乏淡水难以正在茫茫大海中生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单、能够快速淡化海水、具有储存淡水功能、生产效率高的船舶用救生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船舶用救生圈,包括救生圈本体,所述救生圈本体的边缘设有若干个固定扣,所述固定扣的内部穿设有定位绳,所述救生圈本体上设有若干个反光条,所述救生圈本体上设有储水腔,所述储水腔的内部设有反渗透膜层,所述储水腔的一侧上设有密封口,所述救生圈本体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有弹性杆,所述凹槽的上端设有可活动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与凹槽间通过活动扣固定。

进一步,所述反渗透膜层环形排列在储水腔中。

进一步,所述密封口上设有与其相配合的盖。

进一步,所述储水腔为金属材料制成的环状结构。

进一步,所述固定扣的数量不少于4个。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救生圈中嵌入多个储水腔,可以存储一定的淡水,同时在储水腔中设置环形排布的反渗透膜层,能够快速的淡化海水得到淡水以维持生命;凹槽中可储存应急手电之类的物品,方便救援人员及时发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救生圈本体2、固定扣3、定位绳

4、反光条5、储水腔6、反渗透膜层

7、密封口8、凹槽9、弹性杆

10、密封盖11、活动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船舶用救生圈,包括救生圈本体1,所述救生圈本体1的边缘设有若干个固定扣2,所述固定扣2的内部穿设有定位绳3,所述救生圈本体1上设有若干个反光条4,所述救生圈本体1上设有储水腔5,所述储水腔5的内部设有反渗透膜层6,所述储水腔5的一侧上设有密封口7,所述救生圈本体1上设有凹槽8,所述凹槽8的内部设有弹性杆9,所述凹槽8的上端设有可活动的密封盖10,所述密封盖10与凹槽8间通过活动扣11固定。

所述反渗透膜层6环形排列在储水腔5中。

所述密封口7上设有与其相配合的盖。

所述储水腔5为金属材料制成的环状结构。

所述固定扣2的数量不少于4个。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当人员落水时,将救生圈本体1套上之后,可以通过储水腔5中的淡水来补充人体所需的水分,当储水腔5中的淡水使用完时,可以将海水放入储水腔5中,通过环形排列的反渗透膜层6对海水进行快速淡化成淡水,以便于维持待救人员的生命;救生圈本体1上设置的凹槽8通过弹性杆9控制密封盖10打开,在凹槽8中储存的应急手电或求救信息等物品,可以通过求救物品发出求救信号,便于施救人员能够快速准备的找到,提高了施救队的救援效率,增强了实用性。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船舶用救生圈,包括救生圈本体,所述救生圈本体的边缘设有若干个固定扣,所述固定扣的内部穿设有定位绳,所述救生圈本体上设有若干个反光条,所述救生圈本体上设有储水腔,所述储水腔的内部设有反渗透膜层,所述储水腔的一侧上设有密封口,所述救生圈本体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有弹性杆,所述凹槽的上端设有可活动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与凹槽间通过活动扣固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救生圈中嵌入多个储水腔,可以存储一定的淡水,同时在储水腔中设置环形排布的反渗透膜层,能够快速的淡化海水得到淡水以维持生命;凹槽中可储存应急手电之类的物品,方便救援人员及时发现。

技术研发人员:王少强;张兆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迎新船舶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10.21
技术公布日:2018.05.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