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多能互补发电的游览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6675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多能互补发电的游览船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供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多能互补发电的游览船。



背景技术:

目前社会形势下,随着全国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对矿物能源需求也越来越大,如果不采取积极措施寻找其他能量转换方式和开发新能源利用策略,能源问题将严重威胁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储量巨大、分布广泛、开发利用无污染。如何利用这些资源转变成现代信息社会普遍所需的电能受到各国普遍重视。

我国专利局曾公开了一篇名为“一种太阳能、风能互补发电的游览船(CN 201390373Y),其包括船体、客舱,客舱上方设置有甲板,甲板的船尾部分设置有平台,平台上部安装有太阳能发电装置,甲板的船尾部分还设置有风力发电装置。

上述专利虽然提出在游览船上设置太阳能发电装置和风力发电装置,但明显存在较多缺陷:

1、船舶行驶时,风力发电装置的确可以在风力的作用下进行发电,但该状态下,同样会给船的行驶造成较大的阻力,风能转换成的电能与船舶马达损失的能耗不能很好地进行分配和选择,此时,如遇到大风天气,叶片转动过快,也容易给风力发电机造成过大的输出,损坏风力发电机;

2、上述太阳能电池板的位置不可调,从而使得该太阳能电池板只能在特定的时间段才能进行发电,发电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多能互补发电的游览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本船用多能互补发电装置的发电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可多能互补发电的游览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游览船包括沿船头至船尾方向设置的游览舱、驾驶舱和动力舱;所述游览舱的头部设置有风能发电装置,所述风能发电装置外套设有导流板;所述动力舱上设置有可摆动的反射聚光镜,所述反射聚光镜的上方固定有太阳能发电器,所述动力舱上还设置有能够调节反射聚光镜摆动角度的调节机构。

其工作原理如下:本游览船设置有风能发电装置及导流板,因此,可根据游览船的实际行驶环境,考虑让风能发电装置进行发电,还是让导流板挡住风能发电装置,减小游览船行驶阻力;而由于本游览船的反射聚光镜可摆动,并增设有能够调节其摆动角度的摆动机构,因此,可根据实际的日照角度,作相应的调节,尽可能使太阳能发电器能够在多个时间段进行发电。从而提高游览船的发电效率。

在上述的一种可多能互补发电的游览船中,所述风能发电装置包括设置于游览舱头部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方转动设置有叶片,所述安装板的下方设置有与所述叶片相配合的风力发电机。风力吹动叶片转动做功,与风力发电机配合,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该技术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加以赘述。

在上述的一种可多能互补发电的游览船中,所述导流板呈环状且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导流板套设于叶片外围,所述导流板的下端固定于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能够调节导流板上端外径大小的外径调整装置。当游览船行驶时,需要导流板进行导流,则可通过减小导流板上端的外径,导流板上端向内收缩,使导流板的外侧面形成一个弧面,此时风力可沿着弧面吹过,减小船的行驶阻力;当需要风能发电装置进行发电时,则可增大导流板上端的外径,使导流板上端向外张开,风力可顺着导流板的内侧面吹至风能发电装置处,使叶片转动;当风力过大需要进行保护时,则可使导流板呈直筒状,避免叶片受到风力影响,保护风能发电机。

在上述的一种可多能互补发电的游览船中,所述外径调整装置包括绳索和驱动源,所述绳索套箍于导流板外侧壁上,绳索的两端相贴靠并形成一个线圈,所述驱动源与绳索的端部相连接且能够调节所述线圈的直径大小。

在上述的一种可多能互补发电的游览船中,所述安装板的上方固定有过线杆,所述过线杆上开设有过线孔,所述绳索的两端穿过所述过线孔,所述驱动源固定于安装板上,所述驱动源的输出端与绳索的两端相连接,且能够带动绳索的两端移动,从而调节所述线圈的直径大小。

在上述的一种可多能互补发电的游览船中,作为一种方案,所述驱动源包括固定于安装板上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绕线盘,所述绳索的两端均设置于绕线盘上。电机转动带动绕线盘转动,从而带动绳索的端部移动,进而控制线圈的直径大小。

在上述的一种可多能互补发电的游览船中,作为另一种方案,所述驱动源包括设置于安装板上的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杆与所述绳索的两端相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可多能互补发电的游览船中,所述导流板采用塑料或橡胶制成,所述导流板的上端部设置有卡钩。

在上述的一种可多能互补发电的游览船中,所述反射聚光镜有两块,且沿游览船的宽度方向对称设置于所述动力舱上。

在上述的一种可多能互补发电的游览船中,所述反射聚光镜包括座体和镜体,所述座体上开设有凹槽,所述镜体可嵌接于该凹槽内,所述镜体的内端铰接于座体上。

在上述的一种可多能互补发电的游览船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于动力舱上的油缸,所述油缸的伸缩端通过两根钢丝绳分别与两块所述镜体的上表面相连接,所述镜体的下表面与凹槽的底部之间设置有拉簧。油缸收缩,可拉动钢丝绳,进而使镜体克服拉簧进行摆动;油缸伸长,镜体则可在拉簧的作用下复位嵌入凹槽。

在上述的一种可多能互补发电的游览船中,所述钢丝绳外套设有绳套。

在上述的一种可多能互补发电的游览船中,所述动力舱上设置有一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具有一延伸至反射聚光镜上方的支撑杆,所述太阳能发电器固定于所述支撑杆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游览船设置有风能发电装置及导流板,因此,可根据游览船的实际行驶环境,考虑让风能发电装置进行发电,还是让导流板挡住风能发电装置,减小游览船行驶阻力;而由于本游览船的反射聚光镜可摆动,并增设有能够调节其摆动角度的摆动机构,因此,可根据实际的日照角度,作相应的调节,尽可能使太阳能发电器能够在多个时间段进行发电。从而提高游览船的发电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游览船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风能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太阳能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游览舱;2、驾驶舱;3、动力舱;4、风能发电装置;5、导流板;6、反射聚光镜;7、太阳能发电器;8、调节机构;9、安装板;10、叶片;11、风力发电机;12、绳索;13、过线杆;14、电机;15、绕线盘;16、座体;17、镜体;18、凹槽;19、油缸;20、钢丝绳;21、拉簧;22、固定支架;23、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游览船包括包括沿船头至船尾方向设置的游览舱1、驾驶舱2和动力舱3;游览舱1的头部设置有风能发电装置4,风能发电装置4外套设有导流板5。

具体来讲,如图1、图2所示,风能发电装置4包括设置于游览舱1头部的安装板9,安装板9的上方转动设置有叶片10,安装板9的下方设置有与叶片10相配合的风力发电机11。导流板5呈环状且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具体来讲,可采用塑料或橡胶制成,导流板5的上端部设置有卡钩。导流板5套设于叶片10外围,导流板5的下端固定于安装板9上,安装板9上设置有能够调节导流板5上端外径大小的外径调整装置。本实施例中,外径调整装置包括绳索12和驱动源,绳索12套箍于导流板5外侧壁上,绳索12的两端相贴靠并形成一个线圈,驱动源与绳索12的端部相连接且能够调节线圈的直径大小。

作为优选,安装板9的上方固定有过线杆13,过线杆13上开设有过线孔,绳索12的两端穿过过线孔,驱动源固定于安装板9上,驱动源的输出端与绳索12的两端相连接,且能够带动绳索12的两端移动,从而调节线圈的直径大小。本实施例中,驱动源包括固定于安装板9上的电机14,电机14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绕线盘15,绳索12的两端均设置于绕线盘15上。作为其它方案,驱动源包括设置于安装板9上的气缸,气缸的伸缩杆与绳索12的两端相连接。

如图1所示,动力舱3上设置有可摆动的反射聚光镜6,反射聚光镜6的上方固定有太阳能发电器7,动力舱3上还设置有能够调节反射聚光镜6摆动角度的调节机构8。

具体来讲,如图1、图3所示,反射聚光镜6有两块,且沿游览船的宽度方向对称设置于动力舱3上。反射聚光镜6包括座体16和镜体17,座体16上开设有凹槽18,镜体17可嵌接于该凹槽18内,镜体17的内端铰接于座体16上。调节机构8包括固定于动力舱3上的油缸19,油缸19的伸缩端通过两根钢丝绳20分别与两块镜体17的上表面相连接,镜体17的下表面与凹槽18的底部之间设置有拉簧21。钢丝绳20外套设有绳套。动力舱3上设置有一固定支架22,固定支架22具有一延伸至反射聚光镜6上方的支撑杆23,太阳能发电器7固定于支撑杆23上。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本游览船设置有风能发电装置及导流板,因此,可根据游览船的实际行驶环境,考虑让风能发电装置进行发电,还是让导流板挡住风能发电装置,减小游览船行驶阻力;而由于本游览船的反射聚光镜可摆动,并增设有能够调节其摆动角度的摆动机构,因此,可根据实际的日照角度,作相应的调节,尽可能使太阳能发电器能够在多个时间段进行发电。从而提高游览船的发电效率。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