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节能三体船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8880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节能三体船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船舶总体技术领域,尤其是三体船型,具体涉及提出一种通过改变片体首柱、舷侧形式从而提高船舶航速的新型三体船型。



背景技术:

高性能船舶的广阔市场前景日益凸现,三体船作为高性能船舶的一种,在阻力、耐波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并且有向大型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是一种具有“高水平的综合航海性能”的高性能船舶,三体船在军事和商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现有的三体船主、侧体一般采用传统圆舭船型的形式,侧体的大小和布置位置可以根据船舶需求调整,主体与侧体之间存在兴波干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三体船型,该船型可进一步提高船舶的快速性,可以实现三体船型阻力小、航速高、节能高效的设计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节能三体船型,包括主船体、两个侧体及连接桥,所述主船体和侧体都采用深V船型,两个侧体对称于主船体中纵剖面,侧体中心对称线与主船体中心对称线平行;侧体首柱后倾,侧体外板从设计水线以下的深V的折角线开始向内倾斜,与三体船的上层建筑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侧体首柱后倾40~60゜。优选的,侧体外板从设计水线以下的深V的折角线开始向内倾斜约10~15゜。

优选的,主船体首部为飞剪式,艏柱前倾;所述侧体首部为穿浪内倾式,艏柱后倾,主船体和侧体尾部为方尾,主体和侧体尾部平齐。

优选的,所述主船体的长度和宽度比为9~12,侧船体的长度和宽度比为18~25,侧体的长度约为主船体的1/3~1/2,主船体与侧体中心对称线跨距宜取为1~2倍的主船体宽度,侧体首柱后倾约45゜~60゜。

优选的,所述的三体船主船体和侧体采用箱型梁结构连接,用于提高船体强度。

优选的,所述的三体船上层建筑与主船体和侧体一体化设计,外形美观。

本发明与现有的三体船型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三体船主船体和侧体采用深V船型,有利于大大提高其转动运动的惯性和阻尼,从而改善船体在波浪上的运动,由运动的和缓和首部吃水的适当增加,改善底部砰击和甲板上浪的特性。

侧体采用首柱后倾、舷侧内倾船型,有利于改善其高速时的耐波性能,减小船体对波浪运动的响应,避免发生失速,在波浪中具有较高的航速,在较高海情时可以减小晕船率,增加船的稳定性,使得船上设备能正常使用。

侧体布置于主船体中后部,有利于减小片体干扰带来的阻力增加,从流体动力干扰特性出发,合理安排片体的位置,包括与主船体首柱的纵向位置以及与主船体的横向间隔位置,达到产生主体与侧体之间的有利干扰,达到减阻的目的。

侧体外板从设计水线以下的深V的折角线开始向内倾,有利于减少主、侧体兴波之间的相互干扰,有助于提高快速性。

本发明特别对提高快速性能力有益。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新型节能三体船型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新型节能三体船型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新型节能三体船型俯视型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步骤。根据设计输入要求,先拟订初步船体主尺度,并绘制初步型线方案。再根据总布置要求,进行局部一体化设计修改,完善设计方案,从而保证该三体船型设计是合理、有效的。

如图1、2、3所示,本发明三体船型主要分为主船体、两个侧体和连接桥三个部分,主船体和侧体通过箱形梁连接。图中,1为设计水线;2为主船体;3为侧体,4为连接桥;5为侧体外板;6为侧体内板;7为主船体艏柱;8为侧体艏柱;9为主船体中心对称线;10为侧体中心对称线。

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个长宽比为~12的深V型主船体2,两个长宽比为~22的深V型侧体3,两个侧体3对称于主船体2中纵剖面,侧体中心对称线10与主船体中心对称线9平行,侧体3龙骨线距离主船体2龙骨线~12.5米,主船体2长~97米,侧体3布置于主体中后~12米,长~36.5米,优化调整纵向布置位置,产生有利干扰。侧体外板5从设计水线以下的深V的折角线开始向内倾斜约10゜~15゜,与上层建筑一体化设计,外形美观。侧体内板6从设计水线以下的深V的折角线开始向外倾斜约5゜~10゜,减少设计水线面积,达到小水线面船舶的效果。主船体2首部为飞剪式,艏柱前倾约50゜。侧体3首部为穿浪式,艏柱后倾约60゜,改善船舶快速性的同时,提高耐波性。主船体2和侧体3尾部为方尾,且保证平齐保证尾部流场均匀,使推进器工作在较为良好的流场环境中。

在其它实施场合,可以有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以下变化:

主船体2和侧体3主尺度及跨距,可根据设计输入调整;侧体3布置位置,也可以根据总布置和动力形式调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