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水上钻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3183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水上钻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域钻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水域钻探设备,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水上钻台。



背景技术:

海洋底部的固体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具有储量大、品位高、分布区域集中和贵金属含量多等特点。矿产一般分布规律(按水深)如下:江、河、湖、滨海固体矿产水深约10~30米,滨海砂矿水深约10~40米,锰或多金属结核水深约2000~6000米,重金属矿泥水深约2000~4000米。在大陆矿产资源日渐减少,日益枯竭的情况下,勘探海(洋)底固体矿产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水域钻探就是在江河湖海等水域范围构筑场地和安置钻探设备,对水下地层进行工程地质等钻探施工。我国拥有辽阔的海域和众多的江河湖泊,水域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大量与水域相关的工程建设为钻探工程提供了多方面的应用领域。

我国的水域钻探始于工程地质勘察,20世纪50年代在江河湖泊开展一些施工技术简易的水上工程地质勘察。随着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空间的不断拓宽,开发海洋、江河、湖泊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寻找和利用水域丰富的矿产资源、能源、生物资源以及空间和旅游资源的工作正全面展开。而这些开发活动造成的水域污染与环境恶化也需要治理,开发与治理工作的许多方面都会用到钻探工程技术,我国作为一个水域辽阔、海岸线长的发展中国家,开发水域的工作刚刚起步,随之而来的大量工程任务必然为水域钻探的应用与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水上钻台,漂浮于水面,整体平衡性好,钻探设备容易布置,保证水域钻探作业顺利进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水上钻台,包括钢质的台面板、两个结构相同的船体以及实现台面板与两船体固定的固定系统,两个船体并列间隔布置,两个船体分别称为左船体和右船体,每个船体包括船左侧板、船右侧板、船底板和主甲板,主甲板低于船左侧板上边沿和船右侧板上边沿,台面板位于两个船体上方,位于两个船体之间的台面板的中心开设有供浮动套管穿设的通孔,浮动套管的上端从通孔中穿出,浮动套管的上端外套设抱箍,抱箍坐置于通孔外围的台面板上,设定船首尾线方向为前后方向,船左右方向为横向,每个船体划分为船首、船尾和位于船首与船尾之间的船体中部,台面板的前侧边部位于船体中部的前端部的正上方,台面板的后侧边部位于船体中部的后端部的正上方,固定系统包括前固定装置和后固定装置,台面板的前侧边部通过前固定装置与两船体的船体中部的前端部固定连接,台面板的后侧边部通过后固定装置与两船体的船体中部的后端部固定连接。

上述新型水上钻台,前固定装置包括一根第一上连接横梁、一根第一中连接横梁和两根第一下连接横梁,第一上连接横梁、第一中连接横梁和第一下连接横梁平行且上下顺次布置,两根第一下连接横梁分别称为第一左下连接横梁和第一右下连接横梁,第一左下连接横梁和第一右下连接横梁共线,第一左下连接横梁位于左船体的主甲板上方且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左船体的船左侧板和船右侧板,第一右下连接横梁位于右船体的主甲板上方且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右船体的船左侧板和船右侧板,第一中连接横梁横跨左船体和右船体,第一中连接横梁的左端伸出左船体外,第一中连接横梁的右端伸出右船体外,第一上连接横梁位于台面板的前侧边部的正上方,第一上连接横梁和第一中连接横梁长度相同;

后固定装置包括一根第二上连接横梁、一根第二中连接横梁和两根第二下连接横梁,第二上连接横梁、第二中连接横梁和第二下连接横梁平行且上下顺次布置,两根第二下连接横梁分别称为第二左下连接横梁和第二右下连接横梁,第二左下连接横梁和第二右下连接横梁共线,第二左下连接横梁位于左船体的主甲板上方且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左船体的船左侧板和船右侧板,第二右下连接横梁位于右船体的主甲板上方且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右船体的船左侧板和船右侧板,第二中连接横梁横跨左船体和右船体,第二中连接横梁的左端伸出左船体外,第二中连接横梁的右端伸出右船体外,第二上连接横梁位于台面板的后侧边部的正上方,第二上连接横梁和第二中连接横梁长度相同;

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枕木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对应置于第一左下连接横梁和第二左下连接横梁上,第一左下连接横梁和第一中连接横梁通过钢丝捆绑连接,第一左下连接横梁和第一中连接横梁夹持第一枕木的前端,第二左下连接横梁和第二中连接横梁通过钢丝捆绑连接,第二左下连接横梁和第二中连接横梁夹持第一枕木的后端;

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枕木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对应置于第一右下连接横梁和第二右下连接横梁上,第一右下连接横梁和第一中连接横梁通过钢丝捆绑连接,第一右下连接横梁和第一中连接横梁夹持第二枕木的前端,第二右下连接横梁和第二中连接横梁通过钢丝捆绑连接,第二右下连接横梁和第二中连接横梁夹持第二枕木的后端;

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三枕木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对应置于第一中连接横梁和第二中连接横梁上,台面板的前侧边部和第一中连接横梁夹持第三枕木的前端,台面板的后侧边部和第二中连接横梁夹持第三枕木的后端;

第一中连接横梁的左端和第一上连接横梁的左端通过钢丝捆绑连接,第一中连接横梁的右端和第一上连接横梁的右端通过钢丝捆绑连接,第二中连接横梁的左端和第二上连接横梁的左端通过钢丝捆绑连接,第二中连接横梁的右端和第二上连接横梁的右端通过钢丝捆绑连接。

上述新型水上钻台,第三枕木为平行且左右顺次间隔布置的多根。

上述新型水上钻台,第一枕木为平行且左右顺次间隔布置的两根。

上述新型水上钻台,第二枕木为平行且左右顺次间隔布置的两根。

上述新型水上钻台,第一上连接横梁直接放置于台面板的前侧边部上。

上述新型水上钻台,第二上连接横梁直接放置于台面板的后侧边部上。

上述新型水上钻台,浮动套管采用外套或内插的方式置于隔水套管上部,隔水套管顶端和浮动套管之间设置隔水管帽,浮动套管和隔水套管之间还设有滑动密封套,滑动密封套位于隔水管帽下方。

上述新型水上钻台,钻塔通过多个塔座固定于台面板上,多个塔座以通孔为中心环形阵列布置。

上述新型水上钻台,两个船体的船首均设置前主锚,两个船体的船尾均设置后主锚,左船体上设置左主锚,右船体上设置右主锚。

本实用新型的水上钻台采用两个船体作为漂浮基础,两个船体并列间隔布置,台面板位于两个船体上方,位于两个船体之间的台面板的中心开设有供浮动套管穿设的通孔,这种结构形式保证水上钻台负荷的对称平衡,整体平衡性好,由于双船体平衡性好,钻探设备也相应容易布置,保证水域钻探作业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图

图中:1右船体,2第一上连接横梁,3左主锚,4后主锚,5第二上连接横梁,6台面板,7右主锚,8浮动套管,9抱箍,10塔座,11钻塔,12第二枕木,13第一中连接横梁,14第三枕木,15隔水套管,16第一枕木,17前主锚,18第一右下连接横梁,19船左侧板,20钢丝,21第一左下连接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新型水上钻台,包括钢质的台面板6、两个结构相同的船体以及实现台面板与两船体固定的固定系统,两个船体并列间隔布置,两个船体分别称为左船体和右船体1,每个船体包括船左侧板19、船右侧板、船底板和主甲板,主甲板、左侧板、船右侧板和船底板共同围成了密闭仓,主甲板低于船左侧板上边沿和船右侧板上边沿,以便放置下连接横梁和枕木。

台面板位于两个船体上方,位于两个船体之间的台面板的中心开设有供浮动套管8穿设的通孔,浮动套管的上端从通孔中穿出,浮动套管的上端外套设抱箍9,抱箍坐置于通孔外围的台面板上,这样就实现了浮动套管的设置。

设定船首尾线方向为前后方向,船左右方向为横向,每个船体划分为船首、船尾和位于船首与船尾之间的船体中部,台面板的前侧边部位于船体中部的前端部的正上方,台面板的后侧边部位于船体中部的后端部的正上方,也就是说,在前后方向上,台面板正好覆盖了船体中部。

固定系统包括前固定装置和后固定装置,台面板的前侧边部通过前固定装置与两船体的船体中部的前端部固定连接,台面板的后侧边部通过后固定装置与两船体的船体中部的后端部固定连接。

前固定装置和后固定装置结构上是相同的,只不过位置不同,一个在前,一个在后。

前固定装置包括一根第一上连接横梁2、一根第一中连接横梁13和两根第一下连接横梁,第一上连接横梁、第一中连接横梁和第一下连接横梁平行且上下顺次布置,两根第一下连接横梁分别称为第一左下连接横梁21和第一右下连接横梁18,第一左下连接横梁和第一右下连接横梁共线,第一左下连接横梁位于左船体的主甲板上方且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左船体的船左侧板和船右侧板,实现了第一左下连接横梁与左船体的固定连接。第一右下连接横梁位于右船体的主甲板上方且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右船体的船左侧板和船右侧板,实现了第一右下连接横梁与右船体的固定连接。第一中连接横梁横跨左船体和右船体,第一中连接横梁的左端伸出左船体外,第一中连接横梁的右端伸出右船体外,第一上连接横梁位于台面板的前侧边部的正上方,第一上连接横梁和第一中连接横梁长度相同。

后固定装置包括一根第二上连接横梁5、一根第二中连接横梁和两根第二下连接横梁,第二上连接横梁、第二中连接横梁和第二下连接横梁平行且上下顺次布置,两根第二下连接横梁分别称为第二左下连接横梁和第二右下连接横梁,第二左下连接横梁和第二右下连接横梁共线,第二左下连接横梁位于左船体的主甲板上方且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左船体的船左侧板和船右侧板,实现了第二左下连接横梁与左船体的固定连接。第二右下连接横梁位于右船体的主甲板上方且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右船体的船左侧板和船右侧板,实现了第二右下连接横梁与右船体的固定连接。

第二中连接横梁横跨左船体和右船体,第二中连接横梁的左端伸出左船体外,第二中连接横梁的右端伸出右船体外,第二上连接横梁位于台面板的后侧边部的正上方,第二上连接横梁和第二中连接横梁长度相同。

第一枕木和第二枕木结构相同,只不过位置不同。

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枕木16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对应置于第一左下连接横梁和第二左下连接横梁上,第一左下连接横梁和第一中连接横梁通过钢丝20捆绑连接,第一左下连接横梁和第一中连接横梁夹持第一枕木的前端,第二左下连接横梁和第二中连接横梁通过钢丝捆绑连接,第二左下连接横梁和第二中连接横梁夹持第一枕木的后端。也就是说,第一枕木承托在第一左下连接横梁和第二左下连接横梁上。

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枕木12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对应置于第一右下连接横梁和第二右下连接横梁上,第一右下连接横梁和第一中连接横梁通过钢丝捆绑连接,第一右下连接横梁和第一中连接横梁夹持第二枕木的前端,第二右下连接横梁和第二中连接横梁通过钢丝捆绑连接,第二右下连接横梁和第二中连接横梁夹持第二枕木的后端。也就是说,第二枕木承托在第一右下连接横梁和第二右下连接横梁上。

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三枕木14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对应置于第一中连接横梁和第二中连接横梁上,也就是说,第三枕木承托在第一中连接横梁和第二中连接横梁上,第三枕木承托台面板。台面板的前侧边部和第一中连接横梁夹持第三枕木的前端,台面板的后侧边部和第二中连接横梁夹持第三枕木的后端。

第一中连接横梁的左端和第一上连接横梁的左端通过钢丝捆绑连接,第一中连接横梁的右端和第一上连接横梁的右端通过钢丝捆绑连接,实现了第一中连接横梁和第一上连接横梁的固定连接。第二中连接横梁的左端和第二上连接横梁的左端通过钢丝捆绑连接,第二中连接横梁的右端和第二上连接横梁的右端通过钢丝捆绑连接,实现了第二中连接横梁和第二上连接横梁的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得图更加简洁清楚,图2和图3中并没有示出上连接横梁,上连接横梁位于相应中连接横梁的正上方,上连接横梁和中连接横梁之间夹持第三枕木和台面板。

具体地,第三枕木为平行且左右顺次间隔布置的多根。

具体地,第一枕木为平行且左右顺次间隔布置的两根。

具体地,第二枕木为平行且左右顺次间隔布置的两根。

具体地,第一上连接横梁直接放置于台面板的前侧边部上。

具体地,第二上连接横梁直接放置于台面板的后侧边部上。

具体地,浮动套管采用外套或内插的方式置于隔水套管15上部,隔水套管顶端和浮动套管之间设置隔水管帽,浮动套管和隔水套管之间还设有滑动密封套,滑动密封套位于隔水管帽下方。

具体地,钻塔11通过多个塔座固定于台面板上,多个塔座10以通孔为中心环形阵列布置。

两个船体的船首均设置前主锚17,两个船体的船尾均设置后主锚4,左船体上设置左主锚3,右船体上设置右主锚7。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