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机用新型马达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2266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钻机用新型马达壳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动机械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钻机用新型马达壳体。



背景技术:

气动马达因其体积小、重量轻、输出扭矩大、可实现瞬时正反转,操纵手柄可自动复位,使用寿命长,适合高频率使用的工作场所,可无极变速,应用场合光,适用于在易燃、易爆、高温、潮湿、高粉尘等恶劣的环境下工作。被广泛的用于矿山机械、船舶、冶金、化工、造纸等行业。但气动马达一般采用双齿轮设置,提供扭矩有限,不适于在重型装备行业使用,而较高功率和扭矩的双齿轮气动马达体积会很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钻机用新型马达壳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气动马达一般采用双齿轮设置,提供扭矩有限,不适于在重型装备行业使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钻机用新型马达壳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围成依次连通的三个齿轮腔,相邻两个所述齿轮腔连接处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上气口和下气口,外侧两个所述齿轮腔上设置有排气口,

所述上气口和所述下气口分别通过上腔室和下腔室与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气口连通,所述排气口与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所述排气腔连通,所述排气腔包括容积不同的第一排气腔和第二排气腔,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排气腔连通的进气口。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位于同一平面上的所述上气口和所述下气口呈斜角设置。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位于同一平面上的所述上气口和所述下气口的横截面积之比为1:1.01~2.8或1.01~2.8:1。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上腔室和所述下腔室的纵截面呈多边形或圆形。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述壳体一侧设置有与减速机连接的法兰,另一侧设置有与消音器连接的连接件,

所述气口位于所述法兰与所述连接件之间。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气口纵向设置且位于靠近所述法兰一侧。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消音器包括消音壳,所述消音壳内设置有缓冲室、一次消音室和二次消音室,所述缓冲室为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一次消音室两侧,且两个所述缓冲室分别与所述第一排气腔、所述第二排气腔连通,

所述缓冲室和所述一次消音室之间、所述一次消音室和所述二次消音室之间均设置有消音网板,所述二次消音室与吸波管连通,所述二次消音室设置在所述一次消音室上方。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三个所述消音网板依次连接围成消音网框,所述消音网框为一体成型。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排气腔和所述第二排气腔的容积比为1:1.01~3.5。

本实用新型使用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改变了气动马达采用双齿轮设置的固有模式,巧妙的设计了一种可容纳三个齿轮的钻机用新型马达壳体,有效提高了气动马达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扭矩,更好的满足了重型装备行业的使用需求,设置科学合理。同时设计了一种不对称双排气腔结构,将通过换向阀与上腔室或下腔室连通的第一排气腔的容积扩大,这一设置有效保证了第一排气腔的排气顺畅,不会因上腔室或下腔室短时大量向第一排气腔涌进而造成齿轮箱内齿轮运转受阻,影响其工作效率。这一设置更加符合第一排气腔和第二排气腔各自的排气量需求,有效保证了齿轮箱内气体的流通速度,确保了马达的排气速率和运转速度,保证了马达的正常运转,设置科学、合理。

其中,位于同一平面上的上气口和下气口呈斜角设置。这一设置使得气体从上气口或下气口进入齿轮腔后,其所携带动能可作用于整个齿轮,同时充分利用了齿轮腔的本身结构,引导气体充满整个齿轮腔,保障耗氧量,增加气体在齿轮腔的停留时间,有效避免了上气口和下气口在同一竖直方向设置,气体仅能作用齿轮的一侧的弊端,有效提高了气体动能的作用区域,降低了气体动能的浪费率。

2、本实用新型中消音室设置使得气体在排出前经过了两次消音网板和吸波管的三重消音处理后排至钻机外,有效降低了噪声,改善了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其中,缓冲室的设置有效提高了消音器的气体容积,在保证设备耗气量的同时又放缓了最终的排气速度,这一设置在充分保障了钻机的运转速度同时又降低了设备噪声,有效减少了和设备使用对作业人员及周围人群的人身健康影响,设置科学、合理。

3、本实用新型中位于同一平面上的上气口和下气口的面积不同,即使用时同一齿轮腔的进气口与出气口面积不同,使得进气口的面积大于出气口的面积,使得供气时气体可短时快速进入齿轮腔,减少进气时的能量损失;出气时气体排放速度降缓,还可有效降低排气噪音,同时确保气体所携带动能被充分利用,设置科学合理。

4、本实用新型中进气口设置在靠近法兰一侧,使得气体进入第一排气腔后可沿单一方向流动,同时推动经排气口排出的气体向外流动,这一设置有效保证了第一排气腔中气体的排放速率及顺畅程度,确保了设备的正常运转,设置科学合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进气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消音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消音网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齿轮腔,3-上腔室,4-排气腔,41-第一排气腔,42-第二排气腔,5-下腔室,6-消音器,61-消音壳,62-缓冲室,63-一次消音室,64-二次消音室,65-消音网板,66-吸波管,7-上气口,8-下气口,9-进气口,10-排气口,11-气口,12-法兰,13-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钻机用新型马达壳体,包括壳体1,壳体1围成依次连通的三个齿轮腔2,相邻两个齿轮腔2连接处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上气口7和下气口8,外侧两个齿轮腔2上设置有排气口10,

上气口7和下气口8分别通过上腔室3和下腔室5与设置在壳体1上的气口11连通,排气口10与设置在壳体1内的排气腔4连通,排气腔4包括容积不同的第一排气腔41和第二排气腔42,壳体1上还设置有与第一排气腔41连通的进气口9。

使用时,气体通过左侧齿轮腔2与中间齿轮腔2连接处上气口7(或下气口8)连通的上腔室3(或下腔室5),和中间齿轮腔2和右侧齿轮腔2连接处下气口8(或上气口7)连通的下腔室5(或上腔室3),进入齿轮腔2,进而带动主齿轮和两个且平行设置副齿轮的转动为与之连接的设备提供动力,之后气体通过左侧齿轮腔2和右侧齿轮腔2上设置的排气口10、左侧齿轮腔2与中间齿轮腔2连接处下气口8(或上气口7)连通的下腔室5(或上腔室3)、中间齿轮腔2和右侧齿轮腔2连接处上气口7(或下气口8)连通的上腔室3(或下腔室5)排出。其中通过上腔室3或下腔室5排出的气体可依次通过换向阀和进气口9进入第一排气腔4,再通过第一排气腔4排出;与此同时,位于壳体1下方的前进马达所排出气体,也可通过换向阀和进气口9进入第一排气腔4,再通过第一排气腔4排出。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气动马达采用双齿轮设置的固有模式,巧妙的设计了一种可容纳三个齿轮的钻机用新型马达壳体,有效提高了气动马达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扭矩,更好的满足了重型装备行业的使用需求,设置科学合理。同时设计了一种不对称双排气腔结构,将通过换向阀与上腔室或下腔室连通的第一排气腔的容积扩大,这一设置有效保证了第一排气腔的排气顺畅,不会因上腔室或下腔室短时大量向第一排气腔涌进而造成齿轮箱内齿轮运转受阻,影响其工作效率。这一设置更加符合第一排气腔和第二排气腔各自的排气量需求,有效保证了齿轮箱内气体的流通速度,确保了马达的排气速率和运转速度,保证了马达的正常运转,设置科学、合理。

进一步,位于同一平面上的上气口7和下气口8呈斜角设置。

这一设置使得气体从上气口7或下气口8进入齿轮腔2后,其所携带动能可作用于整个齿轮,同时充分利用了齿轮腔2的本身结构,引导气体充满整个齿轮腔,保障耗氧量,增加气体在齿轮腔2的停留时间,有效避免了上气口7和下气口8在同一竖直方向设置,气体仅能作用齿轮的一侧的弊端,有效提高了气体动能的作用区域,降低了气体动能的浪费率。

进一步,位于同一平面上的上气口7和下气口8的横截面积之比为1:1.01~2.8或1.01~2.8:1。

本实用新型中位于同一平面上的上气口7和下气口8的面积不同,即使用时同一齿轮腔2的进气口与出气口面积不同,使得进气口的面积大于出气口的面积,使得供气时气体可短时快速进入齿轮腔2,减少进气时的能量损失;出气时气体排放速度降缓,还可有效降低排气噪音,同时确保气体所携带动能被充分利用,设置科学合理。

进一步,上腔室3和下腔室5的纵截面呈多边形或圆形。

进一步,述壳体1一侧设置有与减速机连接的法兰12,另一侧设置有与消音器6连接的连接件13,

气口11位于法兰12与连接件13之间。

进一步,进气口9纵向设置且位于靠近法兰12一侧。

使用时,经出气口排出的气体再通过换气阀由进气口9进入壳体1内,经第一排气腔41进出。其中,进气口9设置在靠近法兰12一侧,使得气体进入第一排气腔41后可沿单一方向流动,同时推动经排气口10排出的气体向外流动,这一设置有效保证了第一排气腔41中气体的排放速率及顺畅程度,确保了设备的正常运转,设置科学合理。

进一步,消音器6包括消音壳61,消音壳61内设置有缓冲室62、一次消音室63和二次消音室64,缓冲室62为两个,对称设置在一次消音室63两侧,且两个缓冲室62分别与第一排气腔41、第二排气腔42连通,

缓冲室62和一次消音室63之间、一次消音室63和二次消音室64之间均设置有消音网板65,二次消音室64与吸波管66连通,二次消音室64设置在一次消音室63上方。

气体经排气腔4进入消音器6后,现在缓冲室62进行缓冲,之后经过缓冲室62和一次消音室63之间的消音网板65,进入一次消音室63,再经过一次消音室63和二次消音室64之间的消音网板65,进入二次消音室64,再通过吸波管66排出。

这一设置使得气体在排出前经过了两次消音网板65和吸波管66的三重消音处理后排至钻机外,有效降低了噪声,改善了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其中,缓冲室62的设置有效提高了消音器6的气体容积,在保证设备耗气量的同时又放缓了最终的排气速度,这一设置在充分保障了钻机的运转速度同时又降低了设备噪声,有效减少了和设备使用对作业人员及周围人群的人身健康影响,设置科学、合理。

进一步,三个消音网板65依次连接围成消音网框,消音网框为一体成型。

消音网框采用一体成型,保证了各消音网板65相对位置的稳定性,确保了两次消音效果的稳定性,设置科学、合理。

进一步,第一排气腔41和第二排气腔42的容积比为1:1.01~3.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