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舷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8299阅读:7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舷外机。



背景技术:

舷外机是一种悬挂在舟、艇艉板上,能推动舟、艇航行的可卸式动力装置,通常悬挂于船艉的外侧。而推进器则是舷外机中重要的驱动机构,推进器通过自身的螺旋桨高速旋转能够实现舟艇的前行,螺旋桨的旋转则是通过燃油机驱动齿轮箱来完成的,因此燃油机的性能完全决定了舷外机的动力强弱,只需燃油机全力运转,便能实现舟艇的高速前进,但在螺旋桨高速旋转时,齿轮箱也处于高速旋转运行的状态,这种状态下,会加速齿轮箱内零部件的磨损,缩短舷外机的使用寿命,可若是保持高速前进时,又无法避免齿轮箱零部件的快速磨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当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舷外机,它无需齿轮箱保持高速旋转运行,便能提高舟艇的前进速度,延缓齿轮箱内零部件的损坏,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舷外机,包括机体、设于机体上部的操纵手柄以及设于操纵手柄上的油门开关,机体下部设有与动力机构相匹配的螺旋桨,机体内设有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上铰接有与螺旋桨位置相对应的增速管;所述增速管呈前宽后窄的圆台状,增速管内壁上设有从前向后逐渐螺旋分布的增速流道;所述机体一侧架设有行程管;所述行程管上设有一行程轨道;所述行程轨道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滑杆;所述增速管前端铰接于机体上,增速管后端铰接有一活动臂,活动臂一端与滑杆相铰接;所述机体上固定有一气缸;所述机体上设有一导向管,导向管与行程管的位置相邻;所述行程管上部设有一与行程轨道相贯通的开口,导向管上部设有与开口位置相对应的导向孔;所述滑杆连接有一牵拉绳;所述牵拉绳一端依次穿过开口、导向孔并进入到导向管内,从导向管底部穿出与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接;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位于导向管底部上方;所述操纵手柄顶端设有一气缸开关。

所述行程管安装的倾斜角度与增速管侧边倾斜角度一致。

所述机体上设有一与增速管相匹配的限位块,限位块位于增速管前部上侧。

所述牵拉绳为钢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新型舷外机无需对通过提高内燃机的驱动力来加快螺旋桨的旋转,只需在加速时将增速管的位置调整至与螺旋桨处于同一轴心即可,便能利用增速管不断收窄的管径对水压进行增压,增大水流的推动力,更能通过设有增速管内壁的螺旋型增速流道进一步增加水流的推动力,使舟艇获得强大的前进力,实现高速航行的效果,避免了通过内燃机驱动齿轮箱高速旋转产生的磨损的情况,起到延长使用寿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新型舷外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舷外机,包括机体1、设于机体1上部的操纵手柄2以及设于操纵手柄2上的油门开关3,机体1下部设有与动力机构相匹配的螺旋桨4,机体1内设有内燃机,所述机体1上铰接有与螺旋桨4位置相对应的增速管5;所述增速管5呈前宽后窄的圆台状,增速管5内壁上设有从前向后逐渐螺旋分布的增速流道6;所述机体1一侧架设有行程管7;所述行程管7上设有一行程轨道8;所述行程轨道8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滑杆9;所述增速管5前端铰接于机体1上,增速管5后端铰接有一活动臂10,活动臂10一端与滑杆9相铰接;所述机体1上固定有一气缸11;所述机体1上设有一导向管12,导向管12与行程管7的位置相邻;所述行程管7上部设有一与行程轨道8相贯通的开口13,导向管12上部设有与开口13位置相对应的导向孔14;所述滑杆9连接有一牵拉绳15;所述牵拉绳15一端依次穿过开口13、导向孔14并进入到导向管12内,从导向管12底部穿出与气缸11的活塞杆1101相连接;所述气缸的活塞杆1101位于导向管12底部上方;所述操纵手柄2顶端设有一气缸开关16。

所述行程管7安装的倾斜角度与增速管5侧边倾斜角度一致。

所述机体1上设有一与增速管5相匹配的限位块17,限位块17位于增速管5前部上侧。

所述牵拉绳15为钢丝。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需要启动舟艇时,通过设于操纵手柄2上的油门开关3开启舷外机,通过内燃机驱动螺旋桨4发生旋转,随着螺旋桨4的旋转,产生推力,推动舟艇前行,通过操纵操纵手柄2则能够控制舟艇前行的方向。

在增速管5不使用时,通过气缸开关16控制气缸11的活塞杆1101向内收缩,随着活塞杆1101的收缩,牵拉绳15被拉扯,此时滑杆9顺着行程轨道8的轨迹向上滑动,在活动臂10的联动下,增速管5在滑杆9的带动下以与机体1铰接位置为中心旋转,随着滑杆9不断向上,增速管5向着行程管7不断靠近,由于行程管7安装的倾斜角度与增速管5侧边倾斜角度一致,因此增速管5最终能够与行程管7紧密贴合,两者之间的贴合能够使增速管5得到一定的固定力,提高此时增速管5的稳固性,增速管5贴合固定完成后,通过气缸开关16停止气缸11的运行即可,此时增速管5所在的位置不会对螺旋桨4的运行造成任何影响。

在舟艇行驶过程中,需要增速时,通过气缸开关16使气缸11的活塞杆1101向外伸出,此时增速管5失去牵拉绳15的拉扯固定力后,便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翻转,逐渐与螺旋桨4处于同一轴心,增速管5翻转至实际所需位置时,便可通过气缸开关16停止活塞杆1101的伸出,使增速管5的位置得到固定,若是增速管5在水流的流动向上翻转时,活动臂10与增速管5相铰接的一端则会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而活动臂10与滑杆9相铰接的另一端则会受到一个向下的力,卡止在行程轨道8内,滑杆9不会向上滑动,因此增速管5向下翻转时会受到牵拉绳15的拉扯,向上翻转时会受到活动臂10的限制,从而保证增速管5被稳定固定。

增速管5与螺旋桨4处于同一轴心时,随着螺旋桨4的旋转,水流会形成推动力,从而推动舟艇前行,此时作为推动力水流会直接进入到增速管5内,由于增速管5呈前宽后窄的圆台状,因此水流越往后,随着增速管5管径的不断收窄,水流水压则越大,水流产生的推动力则越强,且增速管5内壁上设有从前向后逐渐螺旋分布的增速流道6,因此水流在流经增速管5时,在增速流道6的整流下会形成螺旋型水流,进一步提高水流的推动力,使舟艇快速前行。

综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无需对通过提高内燃机的驱动力来加快螺旋桨的旋转,只需在加速时将增速管5的位置调整至与螺旋桨4处于同一轴心即可,便能利用增速管5不断收窄的管径对水压进行增压,增大水流的推动力,更能通过设有增速管5内壁的螺旋型增速流道6进一步增加水流的推动力,使舟艇获得强大的前进力,实现高速航行的效果,避免了通过内燃机驱动齿轮箱高速旋转产生的磨损的情况,起到延长使用寿命的效果。

所述机体1上设有与增速管5相匹配的限位块17,限位块17位于增速管5前部上侧,限位块17的存在能够准确的保证增速管5向下翻转与螺旋桨4处于同一轴心,使增速性能处于最佳状态。

牵拉绳15为钢丝,钢丝具有耐使用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