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节能型高压循环冲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45699发布日期:2018-11-24 10:51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船舶冷却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节能型高压循环冲洗系统。

背景技术

船舶中央冷却热交换器是船舶设备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是使用海水冷却淡水供船用设备冷却使用,由于水质较差,冷却水中悬浮物和杂质易黏附于冷却器管壁上或堵塞于管口,使得冷却水流量减小,热阻加大,严重冷却影响冷却效果,导致设备停运。严重影响船舶安全性能。目前常用的是采用低压海水清洗,每一次都需要手动接海水,清洗时间较长,效率较低,而且降低了冷却热交换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船舶节能型高压循环冲洗系统。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船舶节能型高压循环冲洗系统,包括供水系统、主海水冷却泵、中央冷却器和排水管路,所述供水系统与主海水冷却泵连接,所述主海水冷却泵一路经第一冷却阀门与中央冷却器的进口连接,另一路经第一冲洗阀门与中央冷却器的出口连接;所述中央冷却器的出口经第二冷却阀门与排水管路连接,所述中央冷却器的进口经第二冲洗阀门与排水管路连接;在所述中央冷却器的进口和出口之间设置有压差开关。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冷却阀门、第二冷却阀门、第一冲洗阀门、第二冲洗阀门为手动阀门,第一冲洗阀门和第二冲洗阀门为常闭状态,根据压差开关检测的中央冷却器的进口和出口之间的压差控制第一冲洗阀门和第二冲洗阀门的开启。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冷却阀门、第二冷却阀门、第一冲洗阀门和第二冲洗阀门为液压遥控蝶阀;还包括阀门控制系统,所述第一冷却阀门、第二冷却阀门、第一冲洗阀门和第二冲洗阀门分别与阀门控制系统连接,所述阀门控制系统与压差开关连接,所述阀门控制系统根据压差开关检测的中央冷却器的进口和出口之间的压差控制第一冲洗阀门和第二冲洗阀门的开启。

作为优选,所述供水系统包括通过主供水管路连通的高位海水供水系统和低位海水供水系统,所述高位海水供水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高位海水门、第一液压遥控蝶阀、第一蝶阀止回阀和第一手动蝶阀,在所述第一液压遥控蝶阀上并联有液压手摇泵;所述低位海水供水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低位海水门、第二液压遥控蝶阀、第二蝶阀止回阀和第二手动蝶阀,在所述第二液压遥控蝶阀并联有液压手摇泵。

作为优选,所述主海水冷却泵设置有并联的3组,分别通过供水支管路与供水系统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主海水冷却泵的入口端设置有压力真空表,出口端设置有压力表;在所述主海水冷却泵的前端设置有第三手动蝶阀,在所述主海水冷却泵的后端设置有压力切换开关、第四手动蝶阀和第三蝶阀止回阀。

作为优选,在所述主海水冷却泵的后端设置有低压报警传感器和带显示温度传感器。

作为优选,所述排水管路经设置在舷侧的截止止回阀连接至舷外,所述主海水冷却泵经第四蝶阀止回阀连接排水管路。

作为优选,所述排水管路一端经阀门连接至舵机用于舵机水润滑,一端经阀门连接至低位海水门。

作为优选,所述中央冷却器设置有并联的两台。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在中央冷却器的进出口的管路上增加反冲洗管路和阀门,通过阀门的切换,利用离心泵的出口压力与管路阻力成正比特性,形成高压反冲洗;本发明实现泵组自动切换、压力监测,温度检测、压差监测更加合理化,利用现有泵组达到高压冲洗,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础上,达到最优的冲洗效果,且实现不停机也能冲洗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两套中央冷却器,互为备用,增加了系统工作的可靠性,提高了冲洗效率,从而提高了船舶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船舶节能型高压循环冲洗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船舶节能型高压循环冲洗系统,

一种船舶节能型高压循环冲洗系统,包括供水系统、主海水冷却泵1、中央冷却器2和排水管路3,供水系统与主海水冷却泵1连接,主海水冷却泵1一路经第一冷却阀门sc13v与中央冷却器2的进口连接,另一路经第一冲洗阀门sc15v与中央冷却器2的出口连接;中央冷却器2的出口经第二冷却阀门sc14v与排水管路3连接,中央冷却器2的进口经第二冲洗阀门sc16v与排水管路3连接;在中央冷却器的进口和出口之间设置有压差开关4。

第一冷却阀门sc13v、第二冷却阀门sc14v、第一冲洗阀门sc15v、第二冲洗阀门sc16v可以采用手动阀门,第一冲洗阀门sc15v和第二冲洗阀门sc16v为常闭状态,根据压差开关4检测的中央冷却器2的进口和出口之间的压差控制第一冲洗阀门sc15v和第二冲洗阀门sc16v的开启。

为了便于控制,第一冷却阀门sc13v、第二冷却阀门sc14v、第一冲洗阀门sc15v和第二冲洗阀门sc16v可以采用液压遥控蝶阀;还包括阀门控制系统,第一冷却阀门sc13v、第二冷却阀门sc14v、第一冲洗阀门sc15v和第二冲洗阀门sc16v分别与阀门控制系统连接,阀门控制系统与压差开关4连接,阀门控制系统根据压差开关4检测的中央冷却器2的进口和出口之间的压差控制第一冲洗阀门sc15v和第二冲洗阀门sc16v的开启。阀门控制系统采用电动液压单元,电动液压单元控制第一冷却阀门sc13v、第二冷却阀门sc14v、第一冲洗阀门sc15v和第二冲洗阀门sc16v的启闭。

供水系统包括通过主供水管路14连通的高位海水供水系统和低位海水供水系统,高位海水供水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高位海水门5、第一液压遥控蝶阀sc01v、第一蝶阀止回阀sc02f和第一手动蝶阀sc03v,在第一液压遥控蝶阀sc01v上并联有液压手摇泵6;低位海水供水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低位海水门7、第二液压遥控蝶阀sc02v、第二蝶阀止回阀sc01f和第二手动蝶阀sc04v,在第二液压遥控蝶阀sc02v并联有液压手摇泵6。

主海水冷却泵1设置有并联的3组,主海水冷却泵1采用离心泵,分别通过供水支管路8与供水系统的主供水管路14连接,多组主海水冷却泵1的设置增加系统供水能力,且如果其中一组主海水冷却泵1出现故障时,其他正常工作,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

主海水冷却泵1的入口端设置有压力真空表9,出口端设置有压力表10;由于离心泵在工作时叶轮中心形成真空,海水就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由供水系统流入叶轮,由于离心泵自身真空度有限,抽水能力不足,设置压力真空表9进行辅助抽真空并实时监测主海水冷却泵的真空度能提高主海水泵的抽水能力。在主海水冷却泵1的前端设置有第三手动蝶阀sc05v,在主海水冷却泵1的后端设置有压力切换开关11、第四手动蝶阀sc06v和第三蝶阀止回阀sc21v;第三蝶阀止回阀sc21v防止海水倒流,压力切换开关11或称压力开关,本发明可采用电子压力开关,电子压力开关通过高精度仪表放大器放大压力信号,通过高速mcu采集并处理数据,内置精密传感器进行补偿,是检测压力、液位信号,实现压力、液位监测和控制的高精度设备,压力开关用于其中一路主海水冷却泵1压力低时进行自动切换成其他主海水冷却泵,保持反冲洗时管路中的水压稳定,保证反冲洗的效果最优。

在主海水冷却泵1的后端设置有低压报警传感器12和带显示温度传感器13。低压传感器12用于监测泵出口压力是否正常,以保证后续反冲洗能达到的最大压力;温度传感器13用于监测冷却介质海水的温度。

排水管路3经设置在舷侧的截止止回阀sc23v连接至舷外,主海水冷却泵1经第四蝶阀止回阀sc22v连接排水管路3,第四蝶阀止回阀sc22v和截止止回阀sc23v保持常开状态,冷却用后的循环水排入大海。

排水管路3一端经阀门sc22v连接至舵机间的舵机用于舵机水润滑,一端经阀门sc12v连接至低位海水门,由于经中央冷却器2热交换之后的海水温度升高,经排水管路3排出至低位海水门可用于船舶航行于冰区时进行解冻冰层。

中央冷却器2设置有并联的两台,分别为no.1中央冷却器和no.2中央冷却器,管路设置和连接方式相同,可以将其中一个暂作备用,可以不用停泵中断正常工作状态。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和原理:以no.1中央冷却器为例,

常用工作状态:第一冷却阀门sc13v开启,第二冷却阀门sc14v开启,主海水冷却泵1开启,海水通过阀第一冷却阀门sc13v进入中央冷却器2换热后,经过第二冷却阀门sc14v,第四蝶阀止回阀sc22v,截止止回阀sc23v流出至舷外。

高压冲洗状态:当中央冷却器1的进口和出口进压差过高(压差开关具体设定数值要根据不同生产厂家),冷却效果下降,达不到预期设定的冷却温度差值(具体冷却温度差值要根据不同船型确定);可以将第一冷却阀门sc13v、第二冷却阀门sc14v关闭,然后开启第一冲洗阀门sc15v、第二冲洗阀门sc16v,这其中有个时间差值,即阀门切换的时间间隔,约为1~2分钟之内;具体时间间隔是要根据主海水冷却泵的流量压头曲线以及实际管路的阻力特性来决定,现场进行调试后决定。由于离心泵的压力是根据管路阻力特性改变,即管路阻力越大,离心泵的出口的压力越大,由于时间间隔短,其变相增大了管路的阻力,即为反冲洗蓄压,中央冷却器的进口和出口调换进行反冲洗,压力较大的海水从中央冷却器的进口进入,从出口流出实现反冲洗,这样提高冲洗效果,也无需停止主海水冷却泵。

本发明利用离心泵的出口压力与管路阻力成正比特性,形成高压反冲洗;充分利用本船配置的主海水冷却泵,增加少量管路和阀,装置简单,但是实用,达到不停机也能冲洗的目的,提高了冲洗效率,从而提高船舶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